王雪涛绘画艺术分期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一、近现代中国画艺术(一)海上画派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繁荣,在此云集的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但居主流地位的则是“海派”群体。
“海派”画家善于将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绘民间奇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代表人物是“海上三任”(即任熊、任薰、任颐),以任颐为高峰;后期以吴昌硕为巨擘。
任颐、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1、任颐任颐,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
他擅长花鸟画和人物画,与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他的人物画,早年师法陈洪绶,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晚年吸收华喦笔意,更加简逸灵活。
他的花鸟画,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及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
他的代表作品有《蕉荫纳凉图》、《酸寒尉像》、《紫藤翠鸟图》等。
他的绘画风格体现了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结合,雅俗共赏反映了这一时期市民阶级对绘画艺术的审美要求。
2、吴昌硕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他擅长大写意花卉,取材梅、兰、竹、菊、牡丹、松树、荷花、水仙等。
他的作品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
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
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接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格局,或作对角斜势。
用色上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浓艳。
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论王雪涛绘画艺术的五个阶段

De 201 c. 0Fra bibliotek文 海 艺 苑
Ll ER A RY G A LLER Y T
论 王雪涛绘 画 艺 术 的五个 阶 段
刘 阔
( 国人 民大 学, 京 107 ) 中 北 0 82
摘 要:针对 学界研 究王雪涛艺术分期较 为草率、 笼统的现状 , 者以具体 的、 笔 特定的时 间和特定的事件为
时 活跃 于北 京 画 坛 的著 名 画 家 ,这 就 为 王 雪 涛 求 学提 供 了 丰
出的贡献 , 但是对他艺术发展历程 的分期 , 却较 为草率 。这就
不利 于进 一 步 深 入研 究 他 的 艺术 发 展 轨 迹 , 不 利 于 正 确 、 也 全
富的资源; 自此王雪涛走上正是的绘画艺术之路 。 所以第一 阶
第 三 阶 段 :9 9年 — — 16 14 9 5年 ( 成熟 期 )
在 国内便也开始出名 )这些学 生正是看 到齐 白石艺术气魄不 特殊 时期题材 与风格 的
暮 年 画 风 及 形 成 因 素
第四阶段 :9 6年——l 7 16 9 6年 转变( 文革期 )
第 五 阶 段 :9 7年 —— 18 17 9 2年
艺专 求学 与 白石 画 风
风格持续 了八年 。12 9 3年 , 王庭钧( 雪涛 ) 与李英 ( 苦禅 ) 同
日拜 齐 白石 为 师 。 当 时齐 白石 在 京 刚刚 出名 ,因为 陈 师 曾 带 ( 了几 幅 白石 作 品 去 日本参 加 “ 日联 合 绘 画 展 览 ” 大 受欢 迎 ; 中 ,
依据 , 剖析 其 艺术 风 貌 转 变 的 原 因 , 而形 成 了较 为 具体 、 谨 的划 分 方 式 。根 据 史料展 开 论证 , 明 其各 阶 从 严 阐
王雪涛小写意牡丹,艳而不俗

王雪涛小写意牡丹,艳而不俗王雪涛喜画花卉、翎毛、草虫。
前期画风清雅,后期色彩明艳,尤擅长画牡丹。
他的花鸟画来源于生活,技法属半工半写语体,造型生动活泼、笔法潇洒有致,章法和设色也甚为考究,为广受大众欢迎的花鸟画家之一。
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
山东济南还兴建了“王雪涛纪念馆”。
牡丹富贵设色纸本立轴王雪涛《牡丹图》立轴,继承新罗、青藤、白阳之法,水墨设色法作折技牡丹三五朵斜曳而绽,花姿绰着。
画面构思精巧,取象求真。
花叶扶流,穿插有致。
赋色妍艳,笔墨纯熟。
传递出大自然生命勃发之情趣。
富贵寿考立轴设色纸本220×131cm (201.6万元,2008年6月广州嘉德)《富贵寿考》所绘的是“松鹤延年”的传统题材。
作品兼工带写,松柏、牡丹造型准确,形态各异,双鹤舞姿十分灵动,显示画家在长期写生的基础上练就扎实造型能力。
王雪涛十分注意观察自然,在一花一草,禽鸟鱼虫中,感受其中蕴含的造化生机。
于是,他“夺造化而移精神”,借物寄情、缘物写心,笔下的物象形神兼备,雅俗共赏。
图中苍松翠柏用笔干练而率性,牡丹则是画家最善长的花卉,其布局、设色、构思精巧,有清人恽寿平画风的清丽意趣。
喜鹊、双鹤皆处于动势中,刻划入微。
作品集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的不同形象于一体,立意与形式得到统一,是王氏盛年精品,加上尺幅之巨,殊为难得。
王雪涛先生曾经师从齐白石、王梦白、陈半丁等艺术大师学习绘画。
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构思精巧,清新秀丽,是近现代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
他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是近现代我国卓有影响的花鸟画家。
王雪涛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
他善于用灵巧多变的笔墨,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他还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和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所画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变化多姿,情趣盎然,造型生动。
带露摇风王雪涛国画

带露摇风王雪涛国画王雪涛(1903~1982年)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河北成安人,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
自幼喜绘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
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
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
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
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
王雪涛虫谱手卷王雪涛迟园清供王雪涛花虫图王雪涛花卉草虫王雪涛迟园即景图王雪涛葫芦王雪涛葫芦草虫王雪涛花卉王雪涛络纬秋啼金井阑王雪涛葡萄草虫王雪涛庚辰(1940年)作松鼠荔枝王雪涛松鼠图王雪涛园中趣王雪涛青蛙王雪涛富贵平安图王雪涛秦仲文清供图王雪涛清贡图王雪涛岁朝图王雪涛戊寅(1938年作)瓶花草虫王雪涛曹克家带露摇风王雪涛曹克家花卉双猫王雪涛王兰若花鸟王雪涛王云秋声在空谷王雪涛花卉草虫王雪涛竹雀王雪涛陈半丁吴熙曾祁崑管平湖等癸未(1943年)作名家集萃(九幅)王雪涛 1943年作青瓜草虫成扇王雪涛钱崇威花虫书法成扇王雪涛钱振瑝松蝉书法成扇王雪涛书画扇面王雪涛 1946年作岁朝图成扇王雪涛花卉草虫王雪涛麻雀花卉团扇王雪涛 1952年作折枝花卉手卷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
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
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
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
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
他还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
关于王雪涛的介绍

关于王雪涛的介绍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
历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著有《王雪涛画集》、《王雪涛画辑》、《王雪涛画谱》、《王雪涛的花鸟画》等。
1生平简介王雪涛,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
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
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绘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
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
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
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
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
1954年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5年参加筹备北京中国画院工作,1957年任该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任北京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
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
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
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
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
王雪涛:卓越的小写意花鸟画家

王雪涛原名王庭钧,1923年同李苦禅一起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为他更名为“雪涛”。
齐白石十分欣赏王雪涛的人品和才华,也十分器重他。
从齐白石和王雪涛之间大量的书信往来,以及齐白石不断为他作画、题画、治印等,就可以看得出来。
王雪涛悟性很高,没有“溺”在齐白石的画风中。
20世纪30年代后,他悟得齐白石的画理,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之后他的花鸟画水平迅速提高,直至巅峰。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名家中,能画牡丹的人很多,但王雪涛无疑是公认的“牡丹之王”。
他的牡丹画法独树一帜,用色娇艳而不媚俗,能表现出厚实的空间感。
其用笔用色的技法,有人称为“散碎叠加法”。
王雪涛说,画牡丹最重要的是要会表达牡丹花的高贵雅致和雍容大度,因此必须注意避开以下三点:1.用色不当,绚红搭绿,尖跳刺目,臃肿软疲,这是“甜俗”;2.一味粉厚色浓,干涩涂抹,滞腻浮涨,色墨混浊,这是“脂粉气”;3.凝结板刻,僵硬平匀,造型陈腐,缺乏生气,这是“工艺气”。
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
原名王庭钧,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后又拜王梦白为师学习小写意花鸟。
1980年任北京画院院长。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花鸟画会会长。
/责编:韦春艳/主持:牙牙6期(7-9年级)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王雪涛注重写生,尤其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它们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他还善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
王雪涛还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
王雪涛认为中国绘画传统注重写意,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泥于机械地再现对象,更注重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
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
浅析王雪涛的荷花三鹅

浅析王雪涛的荷花三鹅徐青青 西昌学院摘 要:王雪涛,原名王庭钧,自幼喜爱绘画,16岁即辞家赴学,先修西画,后转修国画,得名家陈师曾、王梦白、齐白石等大师教诲,画艺精湛,从花鸟出发,又不拘于原型,画于形而求其神,追求画面之外的情趣与意蕴。
以《荷花三鹅》为例分析王雪涛作品,对于我国书画界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王雪涛;荷花三鹅徐青青(1993.8-),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人,汉族,本科生学历,单位:西昌学院,研究方向: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183-02一、王雪涛介绍(一)王雪涛的绘画养成1、白石画风(1922年-1929年)1922年,王雪涛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正式开启其学画生涯,同年,王雪涛与其他八名同学成立了国立艺专的第一个学生协会——“九友画会”,打破原有的师徒制学习模式,开启探究式学习,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为其打下扎实的基础。
1923年,王雪涛拜师齐白石,王雪涛以临摹为入门学习方法,求得齐白石作画精髓,1928年,其所著的《荷花图》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齐白石曾亲自点评:“作画只能授其法,未闻有授其手者,今雪涛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时授也?”齐白石大师略带调侃的评论,足可见王雪涛学艺之精。
王雪涛学艺,并不亦步亦趋,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作,1925年,王雪涛作《不倒翁图》,便是启发于齐白石对背面不倒翁创作意图,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作。
2、细腻灵巧风(1930年-1948年)1930年,王雪涛在对艺术有更深的凝练理解后,实现突破,画风开始转变。
以《拟八大山人——芦雁图》为代表,王雪涛画风更显灵巧、细腻,在老师王梦白的指导下,以明、清两代绘画大家为模板,王雪涛在大量临摹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并经过对传统绘画的深钻细研,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拟明人法百鸟图卷》,在小写意的画坛上与汪慎生并称“汪王”,成为一时美谈。
王雪涛小写意扇面50幅欣赏,生机盎然意趣悠闲

王雪涛小写意扇面50幅欣赏,生机盎然意趣悠闲
王雪涛(1903~1982年)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河北成安人,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是中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家之一,他具有扎实的西画造型基础,更受教于齐白石、王梦白。
他上追古人,得传统之深,又得西学之技,在研习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小写意花鸟画的新语言。
王雪涛是20世纪重要的花鸟画家,他结合时代的审美要求和花鸟画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工笔和写意之间各取所长,擅长兼工带写的小写意花鸟画,将小写意花鸟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他的绘画题材广泛,注意观察、提炼和概括大自然,注重写生和默写,构思精巧,形神兼备,展现了大自然的物理、物情、物趣。
王雪涛的绘画在保留了大写意花鸟画洗练、纯净、概括和中国画色彩气韵的同时,巧于用色,在水墨中加入了部分色彩,使作品色彩丰富、笔墨灵活多变,具有平易近人、雅俗共赏的特点。
在王雪涛的画中,最先体会到的是他的绘画充满着生机, 那是作品中“动”与“静”的融合,通过自己的写生积累, 捕捉自然中有趣细小的情趣, 激起欣赏者的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个人的艺术都是分 阶段 的, 由启蒙走 向成熟 。那么王雪 涛的艺术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而这三个时期却是一脉相 连 的。他们都跟当代潮流审美需求以及画家 自身 内在修养有 着千
丝 万缕 的关 联 。 1 早 期— — 转 易 多9 币 、 悟本 溯 源 ( 约3 0到 4 0年 代 ) 2 0世纪 3 0到4 0年代 , 也就是新中国成 立以前 , 社会 因素更 多方面都不稳 定。王雪涛从 求学 到从教 , 再 到“ 七 七事 变” 辞 职, 辗转非常之不易 , 经济状况也极为有 限, 一 家人过得 比较 清 贫 。那 个时 候 的 王雪 涛 正 处 在 艺 术 的初 期 发 展 阶 段 , 特 别 是 在 北京国立艺专的那几年 , 可谓是格外的珍惜 , 专 注又极为勤奋 。 而天资聪慧又虚心受教的他非常有幸成为王梦白以及齐 白石的 弟子 , 并得到 了多位大师的指点。好 不容易借 到的临摹 画作 更 是看了又看 , 临了又临。不管是北 京故宫文华殿 , 还是书肆 , 亦
明显 可 见 。
洋画色彩的方法 , 还隐约 可见院体画的影子。但画面整体和谐 , 异常清秀, 完全 不 落 俗 套 。如 果 说 2 0世 纪 5 0年 代 还 是 一 个 临 摹 向创作 的探索时期, 那么从 5 0年代 末直到 6 0年代才 真正成 为 其 风格 的形雪 涛 先 生 也 赋 予 了他 的 画 面平 易 近 人 , 雅 俗 共 赏 的 特 点— — “ 艳 而 不 媚” 、 “ 丽而不浮” 、 “ 巧 而不 熟 ” 。 王 雪 涛 的 画虽 说 是 小 写 意 , 1 _ f _ l 是十分耐看 的, 每一笔 , 每一 个造 型, 都是值 得再三 回味和仔细 推敲的。他严格做到 了在“ 共性” 中求“ 个性 ” , 在“ 个性 ” 中求发 展 。2 0世纪 6 0年代 , 萧条而落寞的环境下 , 却是他精力最充沛, 创造力发挥最活跃 时期。早期大量 的临摹, 以及平时不 断的写 生默写 , 使 得 他 能 以 孩童 般 的 心静 , 纯 真 无 邪地 再 现 着 自然 界 的 机 趣 。 这个 时 候 他 的入 画题 材 也 变 得 极 为 广 泛 , 不 仅 有 孔 雀 仙 鹤, 锦鸡鹦鹉 。还有翎毛小鸟 , 蝶蜂 草虫等。不仅有富 贵牡 丹 , 还 有 山 间野 花 。 由此 见得 题 材之 多 之 新鲜 。连 我们 平 时 都 不 屑 于一瞧的杂花杂草都能人了画 , 而且是如此美 丽。不得 不佩服 王雪涛先生 的观察仔细和贴近生活。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心态之 下, 这样的探索 之下 , 王雪涛先 生的艺术 之行正在 默默地 勇攀 高峰。 3 晚期 — — 笔 墨苍 劲 、 意 趣 真情 ( 约7 0到 8 O年 代 初 ) 经 历 了 早期 探 索 求 新 , 到风格形成 , 再 到 最 后 的全 盛 时 期 , 王雪 涛 先生 的一 生 也是 为 艺 术奉 献 的 一生 。那 么最 后 我 们 要 研 究 的也就是他的全盛阶段。我们 前面所说了 , 不 同时代有 不同 的特色 , 赋予的艺术也会随之不断变化着 。当时 的中国完全沉 浸在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宏伟场面之下 。但凡作家 , 都得 对毛 泽东思想 , 马 列 主义 思 想进 行 学 习 。在 毛 主 席 的 “ 百花齐放” 政 策之下进行针对 I 生 题材内容创作 , 而这个时 期的王雪 涛先生是 胸怀着社会 主义 , 共产主义情怀的 , 他的作 品更应该兼得革命现 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特点 。而“ 文革” 时期 的美术 , 更应该看 成是一种革命大众的视觉艺术 , 成 为为 了迎合 当代旋 律和政治 精神面貌的需求 的美术。如果说 5 0年代到 7 0年 代是 注重 亲民 化的表现。那么 2 0世纪 8 0年代花鸟画开始产牛对生命意识 的 表现, 别 人 画花 卉 可 能更 多 的 是 注 重 花 头 的 描 绘 。 而 王 雪 涛 则 看重茎和叶的表现。体现 出他的观察甚微 , 他特别注意花 , 叶茎 之间的关系。他有时候画折枝花是带有根的, 都是从根部画起 , 同时配有杂草野花儿作为点缀装饰 的。于是作品的境 界就更加 丰富, 生命意识就更加强烈而精彩 。到这个时期, 我们 可以刊出 他的绘画风格更趋老辣 , 设色越加浓艳。比起中期作 品, 画风颇 显粗壮 , 渐失精整 , 运笔豪放而有力 , 一 笔下去 , 有浓有 淡 , 有干 有湿 , 虚 实相 间 , 变幻无穷。 王 雪涛 的作 品逐 渐 深 入 人 心 , 得 到 大 众 的认 可 。他 已经 成 为家喻户晓的国画大师 , 曾多次为 国家领导人及重要事件作 画。 此时期他 的作品注重最 多的恐怕是 人文精神 了和生命 意识 , 更 多更主观的加入一些主体情感在里面。
法, 更重 要 的 是精 气 本 质 , 画 中情 意 。要 读 画 而 不是 抄 下 来 。拿 到原作 , 首先应该静坐墨看 , 仔 细领会其中涵义 , 再从 效果追溯 技法 , 从长处触 及瑕疵缺点 。临 画之时可 忠实于 原作 , 也 可改 动。他在临王乾 ( 一清 ) 的《 双鹰》 时, 便掉转其 中向左低头 的那 只鹰头, 使得画面构 图更显集 中, 气势也顺势收拢。他用背拟八 大山人法画了《 芦雁 图 》 , 先生画中的芦雁 , 不管是从笔法 , 用 墨 亦或是形态都与八大的芦雁相似甚之 。另外 , 王雪涛先生《 拟 明
或是朋友 的珍藏 , 他只要有机会就会备加努力 的临摹。他 的一 切的艺术热情也许得归功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华北大平原 的一个小县城 , 那里有 千年的漳河不断滋润着那方沃土 , 一派辽 阔的春华秋实之景。就是这样富有生命力和温馨而又辽阔的大 自然 , 另他无 限沉迷和向往 , 打开了他那扇开始走 向艺术之路 的 心灵窗户 , 也 成为他考取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洋 画系后坚 决转 向国画科的重要原因。也许他 的成 功除了天赋 , 更 多的还 是一种对待艺术 、 生命和 自我学习的态度。 那么早期这个时候的王雪涛主要是 以临摹前人 画作 为主 , 包括 明代的林 良、 吕纪 、 徐渭等; 清代 的八 大 、 高凤翰等 ; 近代 的 齐白石 , 王梦白。作品多水墨淡色, 秀静而清雅 。画面 中还是可 以得 见前人的痕迹。王雪涛先生指出临摹临的不仅仅是 画法技
◎艺术研究 ◎
工 - i - 目章
马
涛 绘 画 艺 术 分 期
胡璐璐
4 1 0 0 1 2 )
( 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 学院, 湖南 长沙 摘 要: 王雪涛先 生开创 了清新 亮丽 小写意花 鸟画一 派。 是继清中叶以来把 华岩 的 小写意继承 并发展 的很好 的 画家之 他通过 自己多年的努 力, 理 解、 领悟、 掌握 并精通 了他人 的 精髓, 是 为 自己在 艺 术 追 求 上 改 革 创 新 增 加 了筹 码 。他 秉承 着 不力图追求笔墨, 却要在 心领神 会操 手作画 于纸上之 时而 自然 地 再现 笔 墨 。 不过 他 并 未 停 留在 华 西 小 写 意传 统 绘 画 范 畴 , 而 是 在保 持 灵 巧 生动 的 基 础 上 , 增 添 了个 人 的 风 格 , 融他 人 之 所 长, 进 一 步提 高 了艺 术 的表 现 力 。 关键 词 : 王 雪涛 ; 绘 画 艺 术
人法百鸟 图卷》 与林 良的《 灌 木集禽》 相 比较 , 前者更带 有一些 西洋画风味 , 想必是跟在北京国立艺专学 习过西洋写实 画有关 。
有些 画作 更 趋 向于 西 洋 画法 , 特 别 是 在 用色 方 面 , 更 是采 用 了 西 洋画中固有色 , 对 比色的原理。这个 在他 接下来的时期里 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