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

合集下载

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

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

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中国当代文学、大众传媒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西方汉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客家移民文化历年来代表性学术论著(3-5项)1、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2、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客家漫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2000年以来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情况(详细注明成果名称、出版社或刊物名称[注明是否CSSCI来源期刊]、出版或发表时间、卷期、成果字数、作者位次、成果类别〔特类、A类、B类、C类〕)1、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独立2、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独立客家漫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独立3、读网时代丛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主编4、21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选择, 文史哲2002年第5期,CSSCI,独立,A类5、用责任点燃艺术, 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CSSCI,对话,A类6、写物主义: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叙事情感,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摘编,CSSCI,独立,A类7、月黑灯弥皎风狂草自香, 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J3)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CSSCI,独立,B类8、给知识以生命, 学术月刊2000年11期,CSSCI,独立,B类9、人文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0期转载,CSSCI,独立,B类10、不变的慰藉:“布老虎”十年,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CSSCI,独立,B类11、《山花》:边缘的力量,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CSSCI,独立,B类12、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历史迷惘,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CSSCI,独立,B类13、文学与自我的互证,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CSSCI,独立,B类14、90年代小说的叙事视角,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CSSCI,独立,B类15、互动视野与过渡形态,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CSSCI,独立,B类16、见证与追问,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CSSCI,独立,B类17、原创拒绝远行,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CSSCI,独立,B 类18、90年代小说与城市文化.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J3)2001年3期全文转载,CSSCI,独立,B类19、在游荡中囚困,文艺争鸣2000年2期,CSSCI,独立,B类20、批评家是寄生虫吗?南方文坛2003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1期全文转载,CSSCI,独立,B类21、文学期刊与90年代小说,文艺争鸣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WJ3)2002年第2期转载,CSSCI,独立,B类2000年以来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情况(详细注明成果名称、出版社或刊物名称[注明是否CSSCI来源期刊]、出版或发表时间、卷期、成果字数、作者位次、成果类别〔特类、A类、B类、C类〕)22、真实的背面——《小说月报》研究,文艺争鸣2003年第2期,CSSCI,独立,B类23、文学出版与90年代小说,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CSSCI,独立,B类24、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文艺争鸣2004年第1、2期连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8期转摘,CSSCI,独立,B类25、文化民族主义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CSSCI,独立,B类26、司马攻散文创作简论,当代文坛2000年第1期,CSSCI,独立,B类27、模糊审美:90年代小说的叙事风格,新华文摘2000年3期转摘、人大复印资料(J3)2000年4期全文转载,独立,B类28、激素催生的写作,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J3)2001年8期全文转载,独立,B类29、何谓调和生活,东方2003年10期,独立,B类30、90年代小说的反讽修辞,文艺评论2000年6期,人大复印(WJ3)2001年第2期转载,独立,B类31、20世纪中国自由撰稿人,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10月号,独立,B类32、迷茫的奔突,小说评论2001年第1期,独立,核心33、想象的代价:20世纪中国自由写作论纲,文艺评论2001年第5、6期连载,独立,核心34、审美理想主义:中国当代文学的稀有资源,山花2002年5期,独立,核心35、张旻:恍惚的逃走,花2000年2期,独立,核心36、危机情境与危机美学,山花2003年1期,独立,核心37、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山花2004年11期,独立,核心38、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文艺评论2004年第5期,独立,核心39、悲悯的摆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2期,独立,核心40、空灵的探险,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3期,独立,核心2000年以来承1、西方汉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教人司[2003]355担项目情况(名称、批准单位、立项起止时间、立项批号、结项编号、本人位次)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3-2006年,独立2、新时期文学的传播接受史(项目批准号:01JB750.11-44005),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青年项目,2001-2004年,独立3、毛泽东与中国当代文学(项目批准号:01JA750.11-44066),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01-2004年,第三位4、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项目批准号:01JA750.11-44039),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01-2004年,第三位5、西方汉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2004-2006年,独立6、移民文化与客家山歌,台湾中流文化基金项目,2002-2004年,独立7、网络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2002-2004年,独立2000年以来成果获奖情况(成果名称、授奖单位、获奖名称及等级、获奖时间、本人位次)及产生社会影响的情况1、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04年,独立2、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3月3、20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系列课程建设,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8月4、模糊审美:90年代小说的叙事风格,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2000年11月5、“读网时代”网络文化研究(专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8月6、文学出版与90年代小说,文艺争鸣奖,2003年3月目前正在进行的专题研究情况及近期(3—5年内)的科研计划1、媒介文化与当代文学生态2、西方汉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3、客家移民文化对社科处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xx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doc

xx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doc

xx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2011-6-24)一、研究领域文字学、词汇学、中文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语料库知识挖掘二、学术兼职:山东省语言学会会长、山东省社联委员、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国家语委标准化委员会语汇分标委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汉字信息技术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残疾人言语康复协会理事、国际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理事、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员、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会员、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会员。

三、主讲课程1.本科生课程①现代汉语(上、下)(基础课)②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选修课)③普通话应用与测试(全校通选)2.硕士生课程指导硕士专业研究方向:(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字(信息工程);(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习得与测试。

①语言理论②人文科学方法论③应用语言学专题研究④语料库语言学专题研究⑤中文信息处理平台研究⑥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研究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⑧前沿讲座3.博士生课程指导博士研究方向:(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字学方向;(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理论、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

①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②语料库语言学专题③应用语言学专题④中文信息平台专题研究⑤前沿讲座四、科研概况1986年以来担任负责人或为主参加研制并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20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4项、省部级10项、横向课题4项、自选项目2项),出版教材和著作等成果21种 (包括主编或参编的教材、词典、论文集、电视教育片、专利等)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8篇)。

五、获奖情况1.《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三万词语集》山东省社联一等奖(1987)教育部(1985-1995年度)人文社科优秀二等奖葛本仪、盛玉麒2.《现代汉字系统工程刍议》山东省社联二等奖(1989)独立3.《当代汉语流通频度词典》山东省社联三等奖(1991)葛本仪、盛玉麒4.《大陆港澳台常用词对比词典》第二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2)北京市图书二等奖(2001)5.《现代汉语网络课程》主编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教育部首届“国家精品课程”(2004)首位6.《现代汉语网络课程》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首位7.《现代汉语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首位8.“山东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贡献先进个人”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十家机构联合颁发(2012-1)9.《整合建构齐鲁文化多媒体资源库,打造语言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品牌》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十届省政协优秀提案”(2012-10)附录一:科研项目情况担任负责人或为主参加研制并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项、横向课题6项;在研项目5项。

研究报告中研究专长

研究报告中研究专长

研究报告中研究专长
研究报告中的研究专长通常是作者或团队在特定领域内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这些专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专长:包括作者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学术知识和研究经验。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作者可能在量子力学或相对论等特定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专长。

2. 实验技能:这指的是作者在特定的实验技术或方法上的专长,例如,生物学家可能擅长细胞培养、基因工程或荧光显微镜技术。

3. 数据分析:这是指作者在统计学、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专长。

例如,统计学家可能擅长使用R或Python进行
数据分析和建模。

4. 领域知识:这是指作者对特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有深入了解。

例如,在环境科学领域,作者可能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或环境政策方面有丰富的知识。

5. 文献综述:这是指作者对特定领域的文献综述和资料收集的专长。

例如,在心理学领域,作者可能有系统回顾和元分析的经验。

6. 学术写作:这是指作者在学术写作方面的专长,包括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等。

研究生自荐信中的学术兴趣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生自荐信中的学术兴趣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生自荐信中的学术兴趣与未来研究方向尊敬的导师:您好!我是XXX,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拥有对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有浓厚兴趣和优秀的学术成绩。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向贵校申请研究生学位,特此写信自荐。

在这封信中,我将简要介绍我的学术兴趣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学术兴趣自从我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对生物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实验室的实践,我逐渐对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我对DNA重组技术、基因编辑和CRISPR-Cas9等技术非常感兴趣。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治疗遗传性疾病、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我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做出贡献。

此外,我还对生物医学方向的研究感兴趣。

我希望能从细胞水平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并利用这些知识开发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以改善人类健康。

我相信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

二、未来研究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我计划继续深入探索以下两个方向:1. 基因治疗研究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引入、修复或替换异常基因,以治疗遗传性疾病。

我计划在这一领域进一步研究,并探索基因治疗在癌症、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与基因相关的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2. 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在调控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对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非常感兴趣,希望能通过该方面的研究,探索损伤修复、组织再生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潜在治疗方法。

三、研究成果展望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朝着以下目标迈进:1.深入研究并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学术知识;2.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争取发表一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3.扩展学术视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与专业人士展开交流;4.积极向导师请教学术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5.积极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学术活动。

个人研究方向填写举例

个人研究方向填写举例

个人研究方向填写举例
个人研究方向的填写通常需要考虑你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以下是一些填写个人研究方向的例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改进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提高文本分析和语言生成的效果。

2. 可持续能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应用。

3. 社交媒体与信息传播:深入探究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影响,研究社交媒体在塑造公共意识和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4.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技术创新:结合工程技术与医学知识,研究新型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5. 可穿戴技术与健康监测:探索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和康复方面的应用,结合传感技术提高监测的精准性和实时性。

6. 城市规划与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改善城市规划,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7.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数
字货币、智能合约等金融科技创新。

8. 心理学与人机交互:结合心理学理论,研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提高用户体验和系统的易用性。

9. 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研究数字化手段在文化保护中的应用与挑战。

10. 教育技术与在线学习:研究教育技术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应用,以提高教育的可访问性和效果。

这些例子仅供参考,具体的个人研究方向应根据你的兴趣和学科领域做出更具体的定义。

课题组研究专长

课题组研究专长

课题组研究专长
课题组的研究专长可能包括以下方向:
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研究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和人工智能应用,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2. 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研究大规模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和分类等。

3.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研究图像处理、目标检测与跟踪、三维重建和计算机视觉等相关技术。

4. 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控制和路径规划等相关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5.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网络攻防技术、数据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管理等,以应对网络威胁和数据泄露的挑战。

6. 物联网与智能系统:研究物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和智能控制算法,以实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能医疗等应用。

7.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领域的计算方法和工具,以分析和解释生物数据。

8. 科学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研究科学计算方法和高性能计算技术,以解决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

9. 社交媒体与数据分析:研究社交媒体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社交网络的建模与分析,以理解用户行为和舆论动态。

10. 智能交通系统与智能城市: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课题研 究 专 长

课题研 究 专 长

课题研究专长
课题研究专长是指研究人员在某一领域或方向上具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能够对相关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和优势。

课题研究专长可以根据研究人员的个人经历、学术背景、研究成果等因素进行评估和确定。

一般来说,研究人员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深度。

对于课题申报者来说,明确自己的课题研究专长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申报书的质量和竞争力,也有助于吸引合适的研究团队和资金支持。

因此,研究人员在申报课题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描述自己的研究经验和能力,并结合课题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

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

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单介绍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提出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概述】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广泛且多样化的领域,对于解决人类健康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医生和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一个或多个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即医学学科专长。

同时,他们还会致力于特定领域的学科研究,以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医学学科专长是医生或研究者在医学领域中具有深厚知识和经验的特定领域。

不同的学科专长可以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等。

医学学科专长的选择不仅需要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还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疾病流行情况进行考虑。

与此同时,学科研究方向则是指医学领域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或问题,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致力于解决医学领域中的难题和挑战。

学科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治疗方法的改进、新药物的开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

通过不断地开展学科研究,医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文章将首先介绍医学学科专长的定义和分类,并从医生个人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随后,将详细阐述学科研究方向的意义和应用,并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最后,文章将总结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对医学领域的贡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这将有助于医学界的从业者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术发展和职业道路,同时也为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提供指引和借鉴。

【文章结构】本文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医学学科专长2.2 学科研究方向3. 结论3.1 总结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3.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内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1. 引言1.1 概述:介绍医学学科专长和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和背景1.2 文章结构:解释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明确本文旨在阐述什么内容,引发读者的兴趣2. 正文2.1 医学学科专长:详细介绍医学学科专长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不同医学学科的专长特点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林斤澜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
2007年以来承担项目情况
山东大学青年学术基金项目:世纪之名:新世纪文学研究(个人)。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伦理维度(第1位)。
目前正在进行的专题研究情况及近期(3—5年内)的科研计划
目前正从事新世纪文学热点研究和80年代的伦理变革与文学转型关系的研究。未来三至五年时间里,计划进行“20世纪中国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史”、“20世纪中国文学的谱系”等课题的研究。
2007年以来科研情况:
《自然的“返魅”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5期
《大政治时代的伦理焦虑——辛亥革命前后“伦理小说”与“革命加恋爱”小说的突起》,《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伶俐与凌厉:盛可以的围城之喻》,《出版广角》2011年第5期;
《新世纪乡土文学的常与变》,《时代文学》2011年第7期;
《桃花流水春未去》,,《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检讨城市与回望乡土》,《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海选>010年第6期;
《探幽览胜,以小搏大》,《当代小说》2010年第4期;
《小县城的悲悯叙事》,《诗探索》2010年第2期;
《从“无欲无求”到“有血有肉”》,《现代中国文学论坛》,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版;
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观、新世纪文学热点
历年来代表性学术论著(3-5项)
《自然的“返魅”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5期
《想象的“本邦”》,《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大政治时代的伦理焦虑——辛亥革命前后“伦理小说”与“革命加恋爱”小说的突起》,《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创业史>里的女人们》,《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两个女人的史诗》,《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5期;
《祛魅之后——五四伦理革命的困境与局限》,《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解剖刀下思伦理》,《文艺报》2007年2月;
《张爱玲与鹿桥的“同台竞技”》,《中华读书报》2008年2月13日;
《吴正的时空穿梭机》,《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1月23日;
《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消费的“合谋”》,《艺术广角》2009年第4期;
《温厚·悲凉·清澈——<额尔古纳河右岸>三人谈》,《艺术广角》2009年第3期;
《<士兵突击>与时代精神状况》,《艺术广角》2008年第4期;
《五四现代“性”的暧昧》,《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新文學史上的四部奇遇小說》,《中国现代小说的史与学——与夏志清对话》,台湾连经出版公司2010年版;
《日常化、极端化融合的“疾病”叙事和理想化生活的审美探寻》,《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多种可能性的艺术探索与文学人民性传统的回归》,《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市场孵化·轻写作·伪忧伤·恋物》,《艺术广角》2010年第5期;
《从“朝圣者”到“经济人”》,《齐鲁学刊》,2010年第6期;
《想象的“本邦”》,《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先锋的“鬼”话》,《时代文学》2010年第7期;
《深扎于生命根性的叙事》,《当代小说》2010年第9期;
《丰饶的原乡记忆与照彻人性的熹光》,《当代小说》2010年第10期;
《让微小的事件陡然具有照拂时代的命意》,《当代小说》2010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