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

合集下载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兽医领域。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成为导致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公共健康,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临床使用原则1. 只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在不确定感染类型的情况下,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应该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同时,医生还应该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例如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过敏史。

3. 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疗程: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和感染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已经缓解,也不能中途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二、药物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1. 储存条件:抗生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药品瓶上标注的储存条件必须遵守。

2. 注意药品过期日期:使用过期的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起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请检查药品包装上的过期日期,并遵守医生的处方。

3. 避免滥用和分享: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应该随意使用或与他人分享。

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单独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4. 遵守用药时间和频率:按时用药是保证抗生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应该遵守医生建议的用药时间和频率,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有效浓度。

三、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措施1. 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感染病的发生,减少使用抗生素的需求。

2. 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遵守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防止滥用。

根据抗生素敏感实验细菌的培养结果来选用、更换抗生素,在细菌培养结果未作出报告之前,根据感染症状、入侵部位、细菌定植使用必要的抗生素。

二、当确定病原菌后,应按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高效低毒的抗生素。

三、根据人体免疫力、肝肾功能情况,尤其是新生儿、老人、孕妇、代谢机能降低的病人应谨慎选用抗生素。

四、联合使用抗生素应有严格的指标,即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疗效,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及增加毒、副作用。

五、预防用药,一般不宜应用广谱抗生素(继发感染例外)。

严禁把无根据的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六、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应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根据细菌学检验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对原来的抗生素进行必要的调整。

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抗生素治疗至体温正常、主要症状消失后应停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种药物,对于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细菌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滥用。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剂量。

3.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疗程,避免过长或过短。

一般而言,抗生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来确定。

4.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只有在必要时,才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

5.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二、抗生素使用管理1. 建立健全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 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抗生素使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监管,严格执行药品审批制度,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安全。

4.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生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和能力。

三、抗生素使用监督与评估1. 加强对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

2. 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医疗机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四、加强科研和新技术应用1.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科研投入,研究新型抗生素和治疗方案,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2.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如分子诊断技术、抗菌肽等,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包括:
1. 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治疗的指南和临床实践指南。

2. 临床诊断应该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种类和抗生素的敏感性。

3.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给药路径,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时长使用,不可过早停药或过长使用。

4.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5. 抗生素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因为抗生素无法杀灭病毒。

6. 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尽量使用狭谱抗生素,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7. 患者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肠道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8. 患者在用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因为抗生素和酒精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9.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遵医嘱,避
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10. 患者严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

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

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1. 前言抗生素是现代医疗中不行或缺的药物,对于治疗细菌感染起到了紧要的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多种问题,包含抗生素耐药性的加添、不必需的药物费用支出以及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等。

因此,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特订立本《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内抗生素的使用,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问题。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部门、医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4. 抗生素使用原则4.1 医生应遵从抗生素使用的以下原则:—合理确诊:首先,要准确诊断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避开使用抗生素处理病毒感染等非细菌感染情况。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如严重程度、感染部位、耐药情况等),选择对病原菌敏感、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感染症状细小的患者,尽量避开使用抗生素,可以通过察看和其他对症治疗方式进行处理。

—掌控使用时间:严格掌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疗程,避开过长应用导致药物耐药性加添。

4.2 护士应遵从以下原则:—按医生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停用或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必需时应与医生沟通和确认。

—察看药效和不良反应:对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的反应进行察看,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确保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 抗生素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5.1 抗生素使用统一管理:—全部抗生素均由医院药房统一采购,依照需要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完整的药品管理台账。

—药品存放区域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2 审核和监督机制:—设立药事委员会,负责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定期召开会议评估使用情况,并向各科室提出看法和建议。

—医务人员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将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围,对于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将进行追责和处理。

5.3 建立抗生素使用相关的信息系统:—医院将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系统,包含患者信息、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药物耐药性监测等相关信息,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管理。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掌握适应症,有严格的用药指征。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和非细菌性发热并无多大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更有害无益。

90%以上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是由病毒引起,除能确定为细菌感染者之外,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

2.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做药敏试验,提倡细菌检测,针对所感染细菌对症下药。

3.严格按量、按疗程用药,随意中断、频繁更换等不规律用药都对患者不利。

老年人、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应酌情减量并缩短用药时间。

4.联合用药的指征是:病情危重(如败血症)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一般以两种为宜。

5.不宜过早使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治疗”。

因其盲目性大,不对症用药更有害无益。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使致病菌无法检测,导致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确诊,延误治疗(危重患者及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除外)。

6.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用药使用。

7.非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尽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1.明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特点:在使用抗生素前,需要明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特点,如细菌的分类、药敏试验结果等。

通过了解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可以选择对该菌株敏感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2.确定感染严重程度: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和剂量。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一般采用静脉给药,剂量需高于常规剂量。

3.根据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菌特点,选择具有广谱和特异性的抗生素。

对于常见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如肺炎、腹腔感染等,可以选择覆盖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对于耐药菌株感染,需选择覆盖特异性的抗生素。

4.根据药物的毒性选择: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引起肾毒性和耳毒性,应谨慎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引起变态反应,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用。

5.根据宿主免疫状况选择: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感染的菌种和抗生素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其免疫状况的改变来选择抗生素。

6.避免单一抗生素滥用:临床上应避免对一种抗生素的滥用,尤其是在慢性感染中频繁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易导致抗生素耐药的产生。

应根据不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敏感性,选择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7.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使用抗生素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剂量,避免过量用药或剂量不足导致治疗失败。

疗程的长短需根据病情决定,一般不宜过长或过短。

8.密切监测疗效与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如果发现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

9.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意识: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需要合理开具抗生素处方,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抗生素使用知识和培训,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

总之,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包括明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特点、确定感染严重程度、根据药物的抗菌谱选择、考虑药物的毒性、根据宿主免疫状况选择、避免单一抗生素滥用、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密切监测疗效与不良反应以及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意识。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类型、药敏试
验的结果、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来选择使用。

不应该滥用抗菌药物,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2.选择适当的药物:选择抗菌药物应根据病原菌的类型、药敏试
验的结果和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应优先使用狭谱抗生素,避免
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对正常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3.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情况确定抗菌药物
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不应过度或不足使用抗菌药物。

4.防止交叉感染: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的发
生,避免在医院和社区中传播抗药性菌株。

5.监测和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定期监测和评估抗菌药
物的使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公共卫生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化 实验室 的安全 问题 十分 突 出。化学 检测 过程 中产 生的各 种各 样有害气 体 影响 人体健 康 ; 烧可 能造 成火 灾 , 燃 甚 至发生爆炸 , 接伤 害人体 ; 直 产生 的有 关废 弃物 如果 处理 不当, 还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 , 对人 群造成 伤 害。为此 , 加强化 学试剂 , 特别是危 险性化 学试剂 管理 , 处理 好各种废 弃物 , 重 视检测样 品的 管理 , 对理 化 检测 实 验 室 的安 全将 是 至关 重
要 的。
1 危险性化学试剂安全 管理 11 分类与贮存 . 1 11 易燃易爆试剂 这类试剂具 有易 于燃烧 和爆炸 的特 .. 性, 其中有的本身就是炸药 。对 这类试剂 应储存 于室温 低于 3c 0c干燥防 晒的库房 内 , 应 隔绝 火 、 、 并 热 电源 , 还应 做好 防 雨, 防水 工 作 。 1 12 氧化性试剂 这 类 试剂具 有 十分 活泼 的化 学 性质 , .. 能析 出活性态 氧 , 对其他物质起 强烈 的氧化作用 。应 存放 在 阴凉 、 干燥 、 通风处 、 室温 ≤3 c 要与 酸类 、 屑 、 0c, 木 炭粉 、 化 硫 物、 糖类等易燃物 、 可燃物 或还原剂隔离 。 1 1 3 毒害性试剂 专指少量 侵入 人体就能 起局部 或整个 .. 机构功能发生障碍 , 甚至造成死亡 的试剂 。如 氰化物 及其 他 有机剧毒品如有机磷 、 有机汞等 。应 存放在 阴凉 、 干燥 处 , 与 爆 炸性 、 氧化性 、 燃性 、 易 酸类 试剂 隔离 , 设置 加锁 的专柜 应 保存 和详细记录领用人及领用 数量。 1 14 腐蚀性试 剂 对人 体 、 .. 金属 和其 他物 品能 因腐蚀 作 用而发生破坏现 象 , 甚至 引起 燃烧 、 炸 和伤亡 的 液体 和 固 爆 体试剂 , 如发烟 硝 酸 等强 酸 、 氟 酸 、 醋 酸 、 氢 冰 甲醛 、 性 钾 苛 ( ) 等 。存放处 要求阴凉 、 钠 、 干燥 、 风 、 通 温度 < 0c以下 , 3c 与 氧化剂 、 易燃易爆性试剂隔离 。酸性腐蚀 试剂与碱 性腐蚀 试 剂 , 机腐 蚀试 剂与无机腐蚀试剂 也应 隔离 。 有 1 2 采购 、 . 运输 及使用 1 2 1 采 购审批要 求 使 用单 位 申请 购买 时 , 当地 公 安 .. 到 局进行 申请 , 批准开 具《 毒化学 品购买凭证 、 剧 准购证》, 申请 单位凭该证 到单位所在地公安局 部门 申请《 毒化学 品公路 剧 运输通行证》 。 12 2 使用程序计划 检验科室按 规定 提出检测 工作 所必 .. 需 的危险性化学试剂 使用计划 , 经审核批准后进行 采购 。采
参 考 文 献
1 王陇德. 实验室 建设 与管理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5,7 .8 2 0 1616 2 胡曼玲. 卫生化学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0 3 3 .7 2 0 , 13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第 2卷第 9期
C i hnJMo rgA p , y20 , o. N . dD —p lMa 0 8 V 12, o9 a

1 3・ 2
理 化 检 验 实验 室 的 安 全 管 理
汪 昌昊 宋玉平 邓磊
购: 采购人员 须经 公安部 门培训 、 试合 格后持 证上 岗。危 考 险性化学试剂须持 许可 证到指 定单 位 ( 点 ) 购提货 。领 地 采 用: 使用部 门需本着用多少领 多少的原则 。领用 时需 有双 人 签名填写危险性化学试剂 使用领料单 , 经使 用部 门负责人 审 核 批准后双人领用 。试剂 配制 、 使用 时需双 人 同时在 场并做 好 使用记录 。 1 3 管 理 原 则 . 1 3 1 应 由经过培训 、 有上 岗证 的专职 人员 管理。 .. 持 1 32 必须 存放于 专用 的危 险品 仓库 , 分类 存放 在 阻燃 .. 并 材 料制作的柜 、 上 。 架 1 33 应贮 存于主建 筑外 的防火 库 , 根 据贮 存危 险 物 品 .. 并 的种类 配备相应 的灭火 和 自动报警装置 。 1 34 装卸 搬运 时 , .. 轻拿轻放 , 严禁摔碰 、 撞击 和强 烈震动 , 严禁肩 扛背负 。 13 5 拆卸 危险性化 学试 剂 的外 包装 时忌 用蛮 力 , .. 以防 内 包装破裂 。 13 6 开拆易燃 易爆 品 的包装 箱 时 , 忌 。 L37 挥发胜、 . 腐蚀性试剂应密封保存, 有条件 的宜另库存放。 13 8 爆炸性物 品 、 .. 剧毒 性物品和放射 物品 , 应按规 定实 行 “ 五双 ” 制度 ( 双人 保 管 、 人收 发 、 双 双人 领用 、 双本 帐 、 人 双 双锁 ) 理 。 管 2 废 弃 物 的 处 理
作者单 位 :3 0 0 白城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170
实验室需要排放 的废 水 、 废气 、 废渣称为实验室 “ 三废 ” 。 为 了保 证检验人员 的健康及 防止环境污染 , 化验室 “ 三废 ” 的 排放应 遵守 国家相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 。 Z1 汞和乙醚等可通过氧化 、 洗涤、 蒸馏等方法回收再利用 。 2 2 废 液的处理 基 于杂质 的不 同相分散特 性和不 同的化 . 学特性 , 常用 的废液处 理方法有化学法 、 子树脂交 换法 、 离 吸 附法 、 电解法 、 发浓缩法 、 分离法和生物处理法 等。 蒸 膜 2 3 理化 实验 室所 使用的有毒 有害 的剩 余化学试 剂和样 品 . 必 须分类包装 , 其性 质妥 善保存 , 中处理 。严 禁 随意处 按 集 置 堆放 和排入地下及 任何 水系 , 以防引起 火灾和环境污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