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试工程1

合集下载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面向对象与UML(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面向对象与UML(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0分)UML是面向对象的软件建模语言,可应用到软件开发全过程。

A.对B.错2【判断题】(20分)面向对象是当今主流的软件开发思想。

()A.对B.错3【多选题】(20分)下列哪些工具可以用来进行UML建模?()A.MicrosoftOfficeVisioB.EnterpriseArchitect(EA)C.RationalRoseD.StarUML4【多选题】(20分)我们要从本课程中学到哪些知识?()A.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B.UML软件建模C.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D.面向对象编程语言5【多选题】(3分)平时分析问题,总要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A.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B.事物的特征和行为是什么?C.问题中涉及哪些事物?D.事物之间如何协作完成任务?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20分)以下对软件建模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模型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从不同角度来刻画系统。

B.描述同一个系统的多个模型只能相对孤立,不能完全孤立,完全孤立的模型是不完整的C.要正确建模,模型必须准确反映软件系统的真实情况。

D.越庞大复杂的系统,建模的重要性越大。

E.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但不能掩盖重要的细节。

2【单选题】(20分)模型的实质是什么?()A.对现实的复杂化B.对现实的简化C.便于交流D.可视化3【单选题】(20分)对软件模型而言,下面说法的是()A.是软件的标准文档B.是软件的中间形态C.是人员交流的媒介D.是软件升级和维护的依据4【单选题】(20分)以下关于模型的说法的是()A.一个好的模型包括那些有广泛影响的主要元素,而忽略那些与给定的抽象水平不相关的次要元素。

B.模型必须是可视化的。

C.通过建模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问题。

D.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

5【单选题】(20分)以下哪一个选项不能当做模型?()A.交通地图B.地球仪C.电路设计图D.灭火器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0分)在下面所述中,关于UM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UML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许每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它。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含答案-答案在前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可以判断 M 主要为下渗形成的地下水。

2.【答案】A【解析】植树造林有利于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水量。

3.【答案】D【解析】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选 D。

4.【答案】B【解析】“天河工程”是利用三江源区天然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降水环节,对应图中的②③,选 B。

5.【答案】A【解析】“蓝水”和“绿水”均来自于降水。

“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而“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故“蓝水”的数量与“绿水”的数量并不完全相同。

“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不包括地表径流,而且土壤水和地下径流也存在显著的差别。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属于“蓝水”。

6.【答案】C【解析】“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海上内循环与陆地各水体关系不大。

“绿水”进入大气后,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的CO 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进2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受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绿水”数量也发生变化。

7.【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知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大、小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少涝区,而多涝区则分布在江汉平原和东南沿海平原地区,充分说明雨涝与地势高低有明显的关系。

8.【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华北平原干旱频次高,是我国旱灾多发区。

华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因受季风影响,旱涝现象非常普遍,因而也是我国的旱灾多发区。

9.【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同纬度水温西低东高,A 错;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B 错;西部等温线较东部密集,因此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C 正确;由南向北,等温线分布疏密不均,因此由南向北递减变化不均匀,D 错。

国开电大-桥梁工程(本)-章节1-6测试答案满分

国开电大-桥梁工程(本)-章节1-6测试答案满分

国开电大-桥梁工程(本)-章节1-6测试答案满分第一章测试答案1. 问题:桥梁工程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桥梁工程是指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桥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问题: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有哪些重要里程碑?答案:桥梁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包括古代桥梁的建设、工业革命时期的桥梁工程发展、现代桥梁设计理论的形成等。

3. 问题:桥梁工程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桥梁工程可以按结构形式分类,包括梁桥、拱桥、索桥等;也可以按功能分类,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桥梁等。

4. 问题: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

5. 问题:桥梁工程的施工流程有哪些?答案:桥梁工程的施工流程包括勘察设计、材料采购、基础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桥面铺装和验收等步骤。

第二章测试答案1. 问题:桥梁工程的荷载有哪些种类?答案:桥梁工程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其中动荷载又包括活荷载和特殊荷载。

2. 问题:活荷载是什么?答案:活荷载是指由车辆、行人等活动引起的荷载,包括移动荷载和停车荷载。

3. 问题:特殊荷载是什么?答案:特殊荷载是指由特殊情况引起的荷载,例如地震荷载、冰雪荷载等。

4. 问题:荷载标准值的确定依据是什么?答案:荷载标准值的确定依据包括设计荷载、验算荷载和规范荷载等。

5. 问题:桥梁的荷载影响系数是什么?答案:桥梁的荷载影响系数是用于考虑荷载作用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包括荷载系数、组合系数等。

第三章测试答案1. 问题:桥梁的基础有哪些种类?答案:桥梁的基础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中浅基础包括桩基础、墩台基础等。

2. 问题:桥梁的上部结构有哪些组成部分?答案:桥梁的上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梁段等组成部分。

3. 问题:桥梁的支座有哪些种类?答案:桥梁的支座包括固支座、滑动支座、旋转支座等。

4. 问题:桥梁的伸缩缝有什么作用?答案:桥梁的伸缩缝用于吸收桥梁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变形,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土木工程制图(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土木工程制图(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0分)我们国家标准规定的图纸幅面尺寸有()种。

A.5B.4C.2D.32【单选题】(20分)一物体图纸上标注1000,绘图比例为1:2,则该物体实际尺寸为()。

A.500B.200C.1000D.20003【单选题】(20分)绘图比例是()。

A.实物与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B.图上尺寸数字的换算系数C.比例尺上的比例刻度D.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4【单选题】(20分)图纸上的字必须按规定自豪书写,字体的字号是指()。

A.字体的宽度B.标准中的编号C.序号D.字体的高度5【单选题】(20分)半径为R(R<R1)的圆与半径为R1的大圆弧内切时,半径为R的圆弧的圆心一定在()。

A.以已知大圆弧(R1)的圆心为圆心,以R1+R为半径的圆弧上B.以小圆弧的圆心为圆心的圆弧上C.以已知大圆弧(R1)的圆心为圆心,以R1-R为半径的圆弧上D.以已知小圆弧(R)的圆心为圆心,以R1-R为半径的圆弧上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0分)直线EF是()。

A.侧垂线B.正平线C.水平线D.侧平线2【单选题】(20分) A在B点的().A.左方、前方、上方B.左方、后方、上方C.右方、后方、上方D.右方、前方、上方3【单选题】(20分)判断以下平面是()面。

A.正垂面B.水平面C.正平面D.侧平面4【单选题】(20分)判断下列两直线与平面间平行还是不平行()。

A.不平行,不平行B.平行,平行C.不平行,平行D.平行,不平行5【单选题】(20分)下列()直线与平面的作图是正确的。

A.B.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0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圆柱面上母线的轨迹称为素线B.平面和立体相交形成的表面交线叫相贯线C.曲面立体是曲面围成的立体D.圆锥与平面相交形成的表面交线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种2【单选题】(20分)以下()侧面投影是正确的。

A.AB.CC.BD.D3【单选题】(20分)选择正确的侧面投影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等,该种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2.【答案】A【解析】溶洞、地下河等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答案】D【解析】考查内力和外力的作用顺序。

因为①和②处有缺口,所以该地貌的形成必先内力作用形成松软的岩石层,之后地表流水下渗侵蚀形成了上层洞穴,然后下渗的流水一边继续下蚀到下层洞穴,同时洞穴中开始形成石钟乳和石笋。

所以四者的顺序应该是④①②或者④①③。

故选D 项。

4.【答案】C【解析】考查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贫乏。

故选C 项。

5.【答案】D【解祈】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①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②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③沙丘——风力堆积作用;④瀑布——流水侵蚀作用。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分布。

①和③地貌,都是风力作用形成的,多见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A 项错误。

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周边地区多大山,④地貌可见,但③地貌少见,B 项错误。

根据③中新月形沙丘可以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C 项正确。

②为冲积扇,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②中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有规律性,D 项错误。

7.【答案】C【解析】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新疆深居内陆,河水主要是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河水流量大,不宜采玉;冬季气温低,易涨高,不利于采玉;春季高山部分积雪融化,河水增加,不利于采玉;秋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河床裸露,是采玉最佳季节。

8.【答案】B【解析】由于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水较少时在河床上拣玉,玉石颗粒较大较重,N 河段处于河流出山口地段,流速变缓,有利于玉石沉积;H 和R 河段海拔高,落差大,水流急,多是大块石头,较少见玉;M 河段在河流下游,多是细小泥沙沉积。

9.【答案】A【解析】本题组考查影响聚落选址的因素,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形态。

智慧树知道网课《机械制图A》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智慧树知道网课《机械制图A》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已知点A(10,15,20)和点B(20,10,15)的坐标,则A点在B点的方位是()A.右方、前方、上方B.右方、前方、下方C.左方、后方、下方2【单选题】(10分)水平线的投影反映线段的真实长度。

()A.水平B.侧面C.正面3【单选题】(10分)正平面的()投影反映平面的实形。

A.侧面B.水平C.正面4【多选题】(10分)下列投影法中属于平行投影法的是()A.中心投影法B.斜投影法C.正投影法D.歪投影法5【多选题】(10分)正投影的基本特性有()A.实形性B.类似性C.相等性D.积聚性6【多选题】(10分)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A.平行B.相等C.交叉D.相交7【多选题】(10分)下面几何元素,能用来表示平面的有()A.任一平面图形B.不属于同一直线的三点C.两相交直线D.平行两直线8【判断题】(10分)点的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A.对B.错9【判断题】(10分)当一条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则在该面上反映实长。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铅垂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一倾斜直线。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绘制立体的投影时,不可见位置的表面或轮廓线用表示。

()A.粗实线B.细虚线C.细实线2【单选题】(10分)下面这组表达三棱锥的投影中,正确的侧面投影是()A.B.C.D.3【单选题】(10分)如图,已知圆柱表面上的点A、B和C的一个投影,不属于圆柱面上的点是()A.A点B.C点C.B点4【单选题】(10分)已知点A、B在圆锥表面上,其投影正确的是()A.B.C.5【单选题】(10分)已知点A、B在半球表面上,其投影正确的是()A.B.C.6【判断题】(10分)棱柱形体特征是:上下底面平行且相同,所有棱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底面。

A.错B.对7【判断题】(10分)棱锥形体特征是:底面为平面多边形,所有棱线汇交于锥顶。

A.错B.对8【判断题】(10分)在圆柱面上取点时,可以利用圆柱面在与其轴线垂直的投影面的投影积聚为圆这一特性进行作图。

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第四章测试题

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第四章测试题

第三章、第四章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放大器有、、三种组态。

2、放大器必须要有合适、稳定的,才能不失真地放大交流信号。

3、射极输出器具有电压放大倍数约等于1、和等特点,常用在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和。

4、负反馈能改善放大器的工作性能,主要体现在: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变输入输出电阻等。

5、一个放大器的设置是否合适是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6、在放大器电路中,既有成分,又有成分。

在分析静态工作点时,只考虑,在计算放大倍数时,只考虑。

7、所谓直流通路,即是放大器的的回路,画直流通路时,将视为开路,其余不变;画交流通路时将视为。

将直流电源视为。

8、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则放大器要求信号源提供的越小,信号源负担就。

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放大器。

9、单管放大器如果静态工作点Q设置太高,输入波形的进入造成输出波形这种失真叫失真,消除的办法是;如果Q点设置太低,则输入波形的进入,造成输出波形削波,这种失真叫失真,消除的办法是。

10、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名和它的电路特点是:(1);(2);(3)。

它被广泛应用于、或者作。

11、反馈的定义是指在放大电路中,从输出端取出再回送到。

12、根据反馈信号是交流还是直流来分,可分成和。

根据反馈极性来分,可分成和。

根据取样处的连接方式来分,可分为和。

根据比较处的连接方式来分,可分为和。

13、要求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可采用。

要求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可采用。

14、通常使用发来判断反馈放大器的反馈极性。

对共射电路而言,反馈信号加到输入端三极管的基极称为反馈,加到三极管的发射极称为反馈。

在输出端反馈信号从三极管的集电极取出属于。

从三极管的发射极取出,属于。

15、如果要求稳定输出电压,并提高输入电阻,则应该对放大器施加反馈。

如果要求稳定输出电流,并提高输出电阻,则应该对放大器施加反馈。

16、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2);(3);(4)。

《服装制作工艺》第四章 测试试卷一(含答案)

《服装制作工艺》第四章 测试试卷一(含答案)

《服装制作工艺》第四章测试试卷一练习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女衬衫横胸省缝向袖窿方向烫倒,省尖部位的胖形要烫散,不可有折裥现象。

2.男衬衫外形:尖角翻立领,六粒扣,左前身胸贴袋一个,直腰身,平下摆,装后过肩,装袖,袖口开衩,三只折裥,有圆角袖克夫。

3.女衬衫缝合领里、领面时,领里与领面正面相叠,按领里上的净缝线缉线。

领面领角处稍归拢,使领角有窝势,自然向领里卷曲。

4.薄料的袖山头一般不用抽线,厚料的袖山头采用抽线。

在袖山头眼刀左右一段横丝绺略少抽些,斜丝绺部位抽拢稍多些,袖山头向下一段少抽,袖底部位可不抽线。

5.缝合摆缝时,前衣片放上层,后衣片放下层。

右身从袖口向下摆方向缝合,左身从下摆向袖口方向缝合,袖底十字缝对齐,上下层松紧一致,然后拷边。

6.男长袖衬衫装贴袋时,防止大身起皱,左手按住袋布,右手稍微把大身拉紧些。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4分)1.男衬衫裁配翻门襟时,衣片需放出翻门襟贴边和止口缉线宽度的。

( C )A.一倍B.1.5倍C.两倍D.2.5倍2.女衬衫袖衩缉线cm,开衩转弯处袖子缝头cm。

( D )A.0.5 24B.0.3 0.6C.0.6 0.5D.0.6 0.33.袖头用夹缉方法,反面坐缝不能超过cm。

( A )A.0.3B.0.2C.0.1D.0.44.卷底边时,按贴边内缝cm,贴边宽cm折转。

( C )A.0.7 0.8B.0.7 1C.0.7 1.5D.1 1.5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试述男衬衫的质量要求。

答:(1)领头平挺,两角长短一致,并有窝势。

领面无起皱,无起泡。

缉领止口宽窄一致,无涟形。

(2)装领处门襟上口平直,无歪斜。

(3)装袖圆顺。

两袖克夫圆头对称,宽窄一致,明止口顺直。

左、右袖衩平服、无裥、无毛出。

袖口折裥均匀。

(4)门里襟长短一致,宽窄一致。

(5)整烫平挺,无烫黄,无污迹,无线头。

2.怎样装好女衬衫领头?答:装女衬衫领分两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背景
软件产品最大的成本是检测软件 错误,修正软件错误的成本。 在整个软件开发中,测试工作量一 般占30%~40%,甚至≥50%。在 人命关天的软件(如飞机控制,核 反应堆等)测试所花费的时间往往 是其它软件工程活动时间之和的 三到五倍 。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1)尽早地、不断地进行软件 测试。 (2)设计测试用例时,要给出测 试的预期结果。 (3)开发小组和测试小组分开。 (4)要设计非法输入的测试用例。
4.3.1 白盒测试
前提是可以把程序看成装在一个 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 解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这种 方法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 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 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白盒 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具体实施: 语句覆盖、分支(判定)覆盖、 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 组合覆盖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1)语句覆盖 使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只需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输入数据:A=2,B=0,
X=4 即达到了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是最弱的逻辑 覆盖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A=2,B=0, X=4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2)判定覆盖(分支覆盖) 使每个判定的真假分支都至 少执行一次
第四章 测试工程
软件测试背景
软件是人编的—所以不完美
实例: 1994-1995,迪斯尼的狮子王系统不支持问题 Intel的pentium处理器 1994年浮点除法缺陷 2000年8月28日, 1.13MHZ处理器一个可能 导致运行程序被挂起的执行指令问题 1999年12月3日,美国航天局火星极地登陆飞 船失踪 1991年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系统时钟错误积 累造成跟踪系统失去精确度 千年虫,世界各地解决2000年错误超过数亿美 元
4.1 测试工程概要
测试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面向功能的系统和面向对象的系 统的测试方法是不一样的
4.1 测试工程概要
测试工程在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中 处于下流工程的位置
测试工程的主要测试阶段:单元 测试、组合测试、系统测试、运 行测试。
开发工程与测试阶段
需求分析

运行测试
概要设计
系统测试
(外部设计)
动态测 试方法
人工测试方法 计算机辅助静 态分析方法 白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方法
4.3 测试方法
从测试的手段分类,常用的测试 方法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从测试的推进方法分类,又有自 顶向下测试和自底向上测试。
4.3 测试方法
注: 选用少量最有效的测试数据,达 到尽可能完备的测试效果是设计 测试数据的关键。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III.A=1,B=0,X=2 针对3,7两种组合, 覆盖sabed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判定覆盖仍是弱的逻辑覆盖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A=3,B=0 ,X=3 可 覆盖sacbd A=2,B=1 ,X=1 可 覆盖sabed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3)条件覆盖
S 入口
1
I.A=2,B=0,X=4 覆 盖 sacbed II.A=1,B=1,X=1 覆 盖sabd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5)条件组合覆盖
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 少执行一次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II.A=2,B=1,X=1 针对2,6两种组合, 覆盖sabed
III.A=1,B=0,X=2 针对3,7两种组合, 覆盖sabed
IV.A=1,B=1,X=1 针对4,8两种组合, 覆盖sabd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I.A=2,B=0,X=4 针对1,5两种组合, 覆盖sacbed
使判定表达式的每个条件都 取到各种可能的结果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例中有两个判定表达式,每个表 达式有两个条件,为了做到条件 覆盖,应该选取测试数据使得 在a点有下述结果出现: A>1,A<=1,B=0,B!=0 在b点有下述各种结果出现: A=2,A!=2,X>1,X<=1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例:可设计两组测试用例: A=3,B=0 ,X=3 可覆盖sacbd A=2,B=1 ,X=1 可覆盖sabed 两组测试用例可覆盖所有判定的 真假分支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只要使用下面两组测试数据就可以 达到上述覆盖标准: I.A=2,B=0,X=4 覆盖 sacbed II.A=1,B=1,X=1 覆盖sabd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I.A=2,B=0,X=4 覆 盖 sacbed II.A=1,B=1,X=1 覆 盖sabd

详细设计 (内部设计)

组合测试
程序设计

单元测试
程序编制 时间流
开发工程与测试阶段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外部设计)
详细设计 (内部设计)

对程序的运每行个测试模
块进行测试,检

验每个系统模测块试是否
完成各自的功能

组合测试
程序设计

单元测试
程序编制 时间流
开发工程与测试阶段
把测试过的程序模块
组装起来进行功能测
测试观点
E.W.Dijkstra
测试能证明错误的存在,但不能证明错 误不存在。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是 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 无错。 把证明程序无错当作测试目的不仅是 不正确的, 完全做不到的,而且对做 好测试没有任何益处,甚至是十分有 害的。
能够发现错误的测试是成功的测试, 否则是失败的测试。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如: I.A=2,B=0,X=1 覆盖
sacbed II.A=1,B=1,X=2 覆盖
sabed 只满足条件覆盖标准,不满足判 定覆盖标准。 所以说条件覆盖与判定覆盖没有 包含关系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S 入口
1
I.A=2,B=0,X=1 覆 盖sacbed II.A=1,B=1,X=2 覆盖sabed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4)判定/条件覆盖 选取足够多的测试数据,使得判 定表达式中的每个条件都取到各 种可能的值,而且每个判定表达 式也都取到各种可能的结果。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a
A>1 AND B=0
T4
X=X/A c
2F
5
b
A=2 OR X>1
T6
X=X+1 e
3F
7
d
出口
4.3.1 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
条件覆盖通常比判定覆盖强,因 为这使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都 取到了两个不同结果,判定覆盖 却只关心整个表达式的值。上面 两组测试数据也同时满足判定覆 盖标准。但是,也可能有相反的 情况:虽然每个条件都取到了两 个不同的结果,判定表达式却始 终只取一个值。
的传递、通信接口的处理等是否 正确。
4.2 各个测试阶段的作业内容及流程
(4)功能模块之间接口发生的 异常处理是否正确,如与外部设 备的接口、嵌入软件等的接口发 生异常时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