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师生化检验精华辅导: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的主要适应证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一、适应症:
1、妊娠性糖尿病的诊断。
2、空腹血糖水平在6-7mmol/L而又疑为糖尿病者。
3、以前糖耐量试验异常者。
4、空腹或餐后血糖正常,但有发展成糖尿病可能的人群。
5、临床上出现肾病、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又无法作出合理解释者。
6、作为流行病学的研究手段。
二、试验的标准化:
1、病人准备:
(1)试验前3天,每日摄糖量不低于150g,并维持正常活动。
(2)试验前3天,停用影响试验的药物(升血糖药物如咖啡因、儿茶酚胺、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口服避孕药等;降血糖药物如磺胺、磺胺脲、乙醇、水杨酸盐及胰岛素等)。
(3)受试前空腹10-16小时。
(4)试验前和试验中,病人身体和精神都应处于休息状态,不可吸烟、喝咖啡和进食。
2、葡萄糖负荷量:
成人75g葡萄糖溶于250ml温开水中于5分钟内饮入(也有资料介绍100g葡萄糖溶于300ml
水);妊娠妇女用量100g葡萄糖,儿童按1.75g/kg 最大量不超过75g,同样5分钟内饮入。
3、标本采集:
受试者服糖前采静脉血测空腹血糖,服糖后第30分钟采血一次,共4次。
于采血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样测尿糖。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二章重要考点(1)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二章重要考点(1)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
(一)样本:血浆或血清。
血糖测定一般可以测血浆、血清和全血葡萄糖。
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胞中所含的自由水较少,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
一般来说用血浆或血清测定结果更为可靠。
除与标本的性质有关外,血糖测定还受饮食、取血部位和测定方法影响。
餐后血糖升高,静脉血糖 < 毛细血管血糖 < 动脉血糖。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试验,血糖测定必须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取血后如全血在室温下放置,血糖浓度每小时可下降5%~7%(约10mg/dl)左右;如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则可稳定24h。
如不能立即检测而又不能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就必须将血液加入含氟化钠的抗凝瓶,以抑制糖酵解途经中的酶,保证测定准确。
(二)方法1.氧化还原法:(Folin-Wu法)葡萄糖可使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离子,然后一价铜离子又可和某些化合物显色进行测定。
葡萄糖与碱性铜试剂共热与磷钼酸成蓝色钼兰该法易受血中其他还原糖的干扰,现已淘汰。
2.缩合法:邻甲苯胺法(0-TB法)利用邻甲苯胺类在酸性环境中可与葡萄糖醛基缩合成葡萄糖基胺,后者脱水生成Schiff氏碱,再经结构重排,生成有色物质。
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主要缺点是试剂腐蚀性大,邻甲苯胺被怀疑有致癌性,既有碍于健康又易损坏仪器。
以上非酶法均为非特异性方法,由于非糖还原物质,如谷胱甘肽,维生素C、肌酸、肌酐、尿酸等也都能参与反应,可使结果比酶法偏高0.3~0.6mmol/L。
3.酶法: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偶联法、己糖激酶(HK)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氧速率(GOD-OR)法。
酶法采用特定的酶促生化反应步骤,因此具有特异性高。
(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常规方法。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的测定方法总结
血糖的测定方法按测定原理可分为无机化学方法、有 机化学方法和生物化学方法三类。此外,还有固相酶 法、电化学法及质谱法等。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和酶 学方法。分光光度法中常见的是邻甲苯胺法,是利用 葡萄糖在加热的有机酸溶液中与某些芳香族胺类,可 生成有色衍生物这一原理建立的。酶学方法有葡萄糖 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脱氢酶法等。
血糖的测定方法
2、葡萄糖氧化酶法(GOD)
葡萄糖+O2+H2O
GOD
葡萄糖酸内酯+2H2O2
2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酚 POD +O2
红色醌类化合物 + H2O
评价 :操作简单,特异性较高,是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但 溶血(血红蛋白)、四环素、尿酸、Vc、胆红素、 GSH可引起 测定结果负偏差。
实验步骤
试管
试剂
血清( ml)
葡萄糖 标准液 (ml)
蒸馏水 (ml)
酶酚混 合试剂 (ml)
空白管 (B) ——
——
0.020
3.00
标准管 (S) ——
0.020
——
3.00
测定管 (T0) 0.020
——
——
3.00
测定管 (T1) 0.020
——
——
3.00
测定管 (T2) 0.020
——
血糖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无机化学法 有机化学法 酶法
血糖的测定方法
无机化学法:Folin-Wu法,基于葡萄糖醛基的还原性
Cu2+
OH-
Cu+ 磷钼酸 显色
Glu
特异性差
有机化学法:邻甲苯胺法、联苯胺法、氨基联苯法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
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
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
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
临床上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判断有无糖代谢异常。
一、 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1.做OGTT试验前3天,停止胰岛素治疗,可正常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但要控制在250~300克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2ml,抗凝,测定血浆葡萄糖,此为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
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4.测定血糖浓度,并绘制耐糖曲线:将各次所测得的血糖浓度与对应的时间作图,绘制糖耐量曲线。
二、正常参考值:见下表。
不同年龄段糖耐量结果的血糖值上限(mmol/L)【时限(分)年龄】40岁以下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空腹 6.9 6.9 6.9 6.9 6.9 30′11.111.111.411.5511.9 60′10.5410.5411.111.5512.2 120′8.338.338.68.889.16180′ 6.9 6.9 6.9 6.9 6.9三、结果判断 服葡萄糖后各时限血糖或空腹血糖、高峰值与2小时血糖值大于相应年龄的正常上限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西药房 午间小讲课分享记录主要内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 β 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临床常用的用于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金标准。
一、哪些人需要做OGTT空腹血糖≥6.1mmol/L 或者任意点血糖≥7.8mmol/L 。
二、该怎么做OGTT晨 7~9 时开始,受试者空腹(8~10 h )后口服溶于 300 ml 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 75 g (儿童则予每千克体重 1.75 g ,总量不超过 75 g ),如用 1 分子水葡萄糖则为 82.5 g 。
糖水在于 3~5 分钟内服完。
从服糖水第 1 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 0.5h 、1 h 、2 h 、3 h 分别静脉取血测血糖。
三、结果如何判断?四、该注意些什么?1、OGTT 的前一天,应在晚上九点开始禁食,禁食时才 8~10 h ,当天的检查必须在早上 7~9 点进行。
2、试验前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 150 g (但要控制在 250~300 g 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3、 试验前应避开脑梗塞、心肌梗死、外伤、手术等各种应激状态至少 2 周以上。
4、试验期间应注意避免精神刺激,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不做剧烈运动。
5、试验对血糖是有要求的:实验前一般会要求受试者测空腹指尖血糖,血糖小于10 mmol/L 方可,如果空腹血糖超过10 mmol/L,则说明受试者存在高糖毒性抑制作用,此时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受试者的胰岛功能。
再者,空腹血糖偏高的情况下口服糖水会使高血糖雪上加霜,给受试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6、对胃肠疾患,如胃切除术后会使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而严重的肝病等患者肝脏不能相应快速摄取葡萄糖,故上述情况不适宜做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须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来了解胰岛细胞的功能和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
这是一种诊断糖尿病的验证性试验。
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对于其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可能需要反复确认糖尿病的诊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成人口服无水葡萄糖75g。
儿童按1.75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
然后测量血糖的变化和患者耐受葡萄糖的能力。
它被公认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当血糖异常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可以通过检测来判断是否为糖尿病。
中文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目的测定胰岛细胞功能功能诊断糖尿病外文名ogtt类属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目录1临床意义2参考值范围3注意事项1临床意义1.正常耐糖量FBG≤6.1mmol/L,OGTT2小时血糖<7.8mmol/L。
2.空腹血糖受损(IFG)FBG6.1~6.9mmol/L,OGTT2小时血糖<7.8mmol/L。
3.糖耐量降低(IGT)FBG<7.0mmol/L,耐糖量异常(IGT)见于:①糖代谢异常与糖尿病间的过度阶段(或糖尿病前期);②严重肝病;③其他:甲状腺功能功能亢进症、胰腺炎、胰腺癌等。
4.耐糖量增高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减、垂体功能低下等。
2参考值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时达高峰,峰值<8.99mmol/L,2小时内血糖<7.8mmol/L,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
3注意事项1.试验期间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安静休息,不能吸烟,禁食、水。
2.对于怀疑有反应性低血糖的而患者,延长试验时间,加测服糖后4小时和5小时的血糖。
3.观察患者服糖后的反应,如患者在试验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晕厥应停止试验。
若以上症状是在服糖后3~4小时出现,应考虑低血糖反应,立即采血查血糖,嘱患者食用稀饭、馒头之类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采取血糖后应立即送检。
临床生化检验 第三章 葡萄糖的测定

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和糖尿 脂类代谢紊乱--高血脂、酮症酸中毒 体重减轻和生长迟缓 微血管、神经病变和白内障的发生
糖尿病的诊断
临床症状
糖尿病的诊断
生化诊断
血糖的测定 尿糖的测定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一、血糖的测定
1.出现糖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浓度≥11.1mmol/L。 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指至少8h内无含热量食 物的摄入。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h血糖浓度 ≥11.1mmol/L。
空白管(B) 标准管(S) 测定管(U)
-
-
0.1
-
0.1
-
0.1
-
-
3.0
3.0
3.0
混匀,置沸水中煮沸10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却5min, 在630nm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血清葡萄糖 (mmol/L)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度
5
参考值
临床意义
评价
回收率98.6%~99.6%,线性范围可达30.8mmol/L, 日 内CV2%左右,日间CV不大于4%。特异性强,但不及氧化 酶法。
第一节 体液葡萄糖测定 一、己糖激酶法(HK法)(理解) 原理:
葡萄糖+ATP HK 葡萄糖-6-磷酸+ADP 葡萄糖-6-磷酸+NADP+ G-6-PD 6-磷酸葡萄糖内酯 +NADPH
NADPH在340nm有吸收峰
评价:
本法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适用于自动化 分析,为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但是试剂较贵。
生理性:饥饿和剧烈运动
低血糖
病理性:药源性、肝源性、胰岛素瘤等
三、邻邻甲苯胺法(理解)
原理:
OGTT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PPT

如何做耐糖量试验
不同年龄段糖耐量结果 的血糖值上限参考表(mmol/L)
WHO1999年诊断标准
OGTT
试验的临 床意义
①科学进餐,每日食入总热量中 碳水化合物占总 热量的50%~60%、蛋 白质占总热量的10%~15%、脂 肪占总 热量的25%~30%,做到少量多餐。
OGTT 结果的 早期干
试验的目的
测定胰岛细胞功能,确诊糖尿病, 提醒患者尽早治疗。
试验原理
正常人进食糖类后血糖会暂时升高,0.5--1小时后升到最高峰, 但不超过8.9MMOL/L,2小时后回到空腹水平。糖尿病病人及耐糖量异 常者则不遵循此规律,出现血糖值升高及节律紊乱。
※注: 由于该测试是属于口服血糖来增加血糖水平值,当病人已被确 诊为糖尿病时不宜做此项试验,所以仅对血糖高于正常值而又未达到 诊断糖尿病标准时才进行试验。
预
改变生 活方式
药物 干预
②戒烟、限酒。
③增强运动,餐后运动为主, 坚持体育运动至少 150 min/w。 例如1周运动5天,每天约30min。
有证据证明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等可以 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 糖尿病的危险性。
总结
OGTT试验可以全面的评价FPG和2hPG,减少糖 尿病的漏诊率,可以筛查IGT人群,以尽早的给予 干预,减少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因此,OGTT作为标准试验,在糖耐量异常的诊断 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在糖尿病以及糖调节受损的筛查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诊 断地位逐渐被重视。最近WHO总结多年的临床调查数据显示,OGTT作为唯一可以确定 糖耐量受损(IGT)的诊断方法,可以减少单纯应用空腹血糖(FPG)导致的糖尿病 漏诊;而且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是早期死亡、心血管疾病以及 糖尿病微血管病 变的独立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