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旅游收入数据

合集下载

陕西地区景点

陕西地区景点

陕西铜川玉华宫做旺淡季旅游市场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陕西旅游淡季,这种不是规律的规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宣传误导。

面对做强做大陕西旅游业的呼声,很多业界人士在反思这种人为季节划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同时,都在思考扭转现状的破冰之举。

铜川玉华宫近年冬季冰雪旅游项目的有益尝试告诉人们,只要抓住需求,精心策划,就能让冬天的陕西旅游火起来。

日历刚刚翻到11月,旅游大省陕西的游客人数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除过西安几处大的景点之外,很多城市的重点景区门前冷落,游客稀少,至于一些非重点的,或者更偏远一点的景点,大多已经或正在准备安排人员放假。

对如此境况,老一点的旅游从业者和关心旅游业的人们见怪不怪,大家知道,这时已经逐渐进入到了陕西旅游的传统淡季。

改变传统的季节划分概念,实现“淡季不淡”,做好淡季文章已成为陕西旅游突破性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铜川玉华宫管理局,在这方面为全省开了一个好头。

玉华宫景区是历史遗迹和自然特殊景观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区,景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

在人文特色方面,这里曾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行宫,唐代3朝皇帝长期在此避暑,同时还是古时著名的佛教圣地。

景区内的玉华宫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行宫遗址;景区内的玉华寺,是唐玄奘译经、讲经和圆寂之地,也是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发祥地和祖庭;玉华宫内的玄奘纪念馆有全国最大的玄奘法师生平介绍汉白玉浮雕、全国排名第一的玄奘法师石雕坐像等。

在自然景观方面,这里以绿色为基调,是我国黄土高原上最大的自然森林区,景区中尤以翠峰环抱,松涛林海、空帘绝壁和碧溪环绕为特色,一年四季各有绝色。

多年来,为了成功打造玉华宫景区品牌,玉华宫管理局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内涵挖潜包装、市场宣传促销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景区知名度日渐提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旅游气候,但由于该景区所在地气温偏低,旅游的季节只有每年的5至10月匆匆的半年时光,而剩余的6个月便与其它大部分自然景区一样——“冬眠”度日,沉重的费用包袱压得景区常年在资金使用上捉襟见肘。

陕西省·甘肃省旅游数据图(表)

陕西省·甘肃省旅游数据图(表)

项目地图2-2 陕西省“168”旅游总体发展格局该旅游战略凸显了陕西省以秦岭为主题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后发优势。

在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和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陕西省依靠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资源,旅游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旅游产业地位日益提升,产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图2-3 陕西省2010-2013年旅游业基本情况统计图安康市旅游业:安康市以生态旅游为旅游发展核心,以“打造南宫山、连通汉江水、建设旅游村、提升中心城”为发展思路,以“秦巴风情、汉水神韵、金州美食、绿色安康”为主题,着力打造“一山(南宫山)一湖(瀛湖)一城(中心城区)”核心景区。

整合旅游优势资源,实施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精心培育精品线路,深化旅游体制改革,推动服务接待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建设山水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

到2015年,全市旅游人数达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

统计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国内游客(万人次)1218.01 1560.08 1834.8 2163.8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47.5 63.15 76.14 95.21全市旅游业总收入(亿元)47.68 63.38 76.22 95.3 表2-3 安康市2010-2013年旅游业基本情况统计表(转表格)在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和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甘肃省依靠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奇特的自然资源,旅游业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旅游产业地位日益提升,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产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统计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国内游客(万人次)4284.45 5826.48 7824.06 10068.4国内旅游收入(亿元)236.2 332.57 469.58 618.9全省旅游业总收入(亿元)237.2 333.7 471.28 620.2表3-1 甘肃省2010-2013年旅游业统计表-(图)。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1993—2009年数据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1993—2009年数据

DHS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表 明 , 短 期 波 动 偏 离 长 期 均 衡 Y 当
区 域 , 此 需 要 由 拉 格 朗 1 数 检 验 ( 检 验 ) 助 判 断 , 3乘 I M 辅 其 判 断 结 果 为 Ob *R— su rd 4 5 7 4 , r b h — s q ae 一 . 2 2 5 P o .C i S u r( ) . 0 0 0 1 接 受 H0 即 认 为 没 有 自相 关 。 因 q ae 2 一0 1 4 > . , , 此 该 DHS 模 型 通 过 了计 量检 验 。模 型 中 I GR 的 系 数 Y N P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No 1 2 1 . 8。 0 2
Mo enB s es rd n uty dr ui s T a eId s n r
21 0 第 1 2年 8期
陕西省旅游业发 展与经济增长关 系实证 分析

基 于 1 9 - 2 0 年数 据 93 0 9
叶 银 宁
结 论
变 量
LNGRP 0 9 3 .85
不 平 稳 DLNGRP O 7 不 平 稳 DDLNGRP 0 0 0 平 稳 .1 8 3 00
L T 0 9 4 不 平 稳 D N T 0 0 3 平 稳 ND 1 .93 L D 1 .03 D L D 1 0 0 5 平 稽 D N T .0 5 L ’ Nn l 0 5 9 不 平 稳 97 D N T 0 0 0 平 稳 D I 1 1 0 0 0 平 稳 L ll 04 D T .0 3 N
2 A F单 位 根 检 验 D
采用 A DF单 位 根 检 验 法 对 以上 数 据 进 行 平 稳 性 检 验 , 滞 后 阶 数 的选 择 , 用 AI 采 C和 S C最 小准 则 , 检 验 结 果 如 B 其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作者:赵朋佳郝索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8期摘要: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对陕西省旅游业与GDP1995—2011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与GDP增长存在长期动态的均衡关系,且在短期内存在从经济增长到旅游业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促进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发展;GDP;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1.引言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其在各地被视作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界认为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有着不同的表现,归纳起来主要存在着四种关系,即经济增长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二者相互影响以及二者的因果关系不显著。

而就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来说,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本文即是在陕西省旅游业以及经济增长有关数据的基础上对这种关系进行探讨,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陕西省旅游产业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2.文献回顾国外对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1899年意大利学者博迪奥发表的文章《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作者从统计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作用。

在此之后,各国学者从本国或本区域的地区性质出发,研究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例如Tang和Jang对美国旅游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增长与旅游行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国内学者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

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末期,学者们主要致力于介绍一些发达国家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成果,比较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旅游发展路径的差异性;从1990年代末至今开始用定量的方法对全国或者具体区域的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北武当山年收入客流量统计表

北武当山年收入客流量统计表

北武当山年收入客流量统计表
摘要:
1.北武当山的基本信息
2.北武当山的年收入和客流量统计
3.对北武当山年收入和客流量的分析
正文:
北武当山,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是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也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北武当山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年收入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北武当山的年收入和客流量如下:
年收入:2019 年为1.2 亿元,2020 年为1.5 亿元,2021 年为1.8 亿元。

客流量:2019 年为300 万人次,2020 年为350 万人次,2021 年为400 万人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北武当山的年收入和客流量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2021 年,年收入和客流量分别比2019 年增长了50% 和33.3%,这充分说明了北武当山的旅游市场在持续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

分析北武当山年收入和客流量的增长,可以归因于以下几点:
首先,北武当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这使得它成为了游客心中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尤其是在道教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北武当山的地
位更加突出。

其次,北武当山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游客在这里的旅游体验更加愉快。

无论是景区的交通设施,还是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最后,北武当山的宣传推广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各种媒体和平台的宣传,北武当山的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总的来说,北武当山的年收入和客流量的增长,既是旅游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其持续努力的成果。

陕西国庆节假日旅游再创佳绩

陕西国庆节假日旅游再创佳绩

在规划 中,共设有四个区:唐帝陵文化区、杂果林 区和观光农业区、大唐小镇和游客服务中心、生态林 区 和水上游乐 区。其 中唐帝陵文化区将 以乾陵为重点,辐 射1 座陪葬墓群,展示唐代帝王陵墓、陪葬墓群的宏大 7
气势,重点建设乾陵大遗址公 园和大唐石雕博物院,同 时还将通过对帝王陵制、历史典故、轶闻趣事、民间传
乾陵作为丝绸之路Βιβλιοθήκη 合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皇
帝 、一对夫妻——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 葬陵 园,是7 世纪东亚地区 “ 山为陵”纪念性建筑工程的杰 依
入远超过往年 “ 十一”黄金周 ,达到黄金周旅游接待
人数和收入的历史最高点。国庆黄金周旅游工作 圆满 实现 了 “ 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 目标 , 无重大投诉和安全事故发生,广大游客度过 了一个安
全、欢乐 、祥和的节 日。
作。近年来,乾陵在旅游开发方面势头缓慢,特色不够
突出、旅游产 品形式单一。为此,成阳市提 出,用三到
五年的时间,按照 “ 国内顶级、世界一流”的标准打造
乾陵大景区。乾县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
行设计。
21 年陕西 国庆 节假 日旅 游市场主要呈现 以下特 00 点:一是 自驾游、 自 助游和团队游客人数都大幅增长;
国庆长假 ,让青海旅游再次沸腾 了一把。国庆长假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不但实现 了3 平方公里的大体量 5 遗址保护展示,而且 拍摄 了3 电影 《 D 大明宫传奇 》、 球幕 电影 《 飞跃大 明宫》,以现代 多媒体形式展 示土
遗址 ,成为西安市科学保护古迹遗址 与城市发展和谐 共 生的最新实践成果 ,同时也得到 了国际古迹遗 址理

2023年全国旅游收入排行榜

2023年全国旅游收入排行榜

2023年全国旅游收入排行榜
引言
2023年全国各地旅游业发展迅速,许多地方都取得了不错的收入成绩。

本文
将对2023年全国各地旅游收入进行排行榜,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

排行榜
1. 北京市
北京市以其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著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023年,北京市旅游收入达到XXXX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2. 浙江省
浙江省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2023年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旅游收入达到XXXX亿元,居全国第二。

3. 广东省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在旅游业方面有着不俗表现。

2023年,广东省旅游收入达到XXXX亿元,排名第三。

4. 西藏自治区
西藏以其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2023年旅
游收入为XXXX亿元,名列第四。

5. 四川省
四川省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2023年旅游收入为XXXX亿元,位居第五。

结语
综上所述,2023年全国旅游收入排行榜反映了各地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努力
和成绩。

希望各地继续加强旅游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以上为2023年全国旅游收入排行榜,排名仅供参考,具体数据以相关部门公
布为准。

陕西去年旅游收入占GDP11

陕西去年旅游收入占GDP11

来,省旅游局组织11个市(区)旅游局及重点景区、旅 行社,先后在世界五大洲和港澳台、地区,北京
、上海、成都等30多个国内重点城市举办了旅游推介活 动。节庆营销是近五年旅游促销的重大亮点。目
前全省各市县打造各类旅游节庆项目已超过100个。汉中 的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商洛的中国
秦岭生态旅游节、延安的“红色旅游季”、榆林的“大 漠风情旅游月”等活动,产生了明显的宣传促销效
都进入或加大在陕西旅游项目上的投资力度,各类投资 旅游业协议金额超过千亿元。截止2011年,我
省旅游业实现中央财政投入3.3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4亿 元,国有资本投入51.9亿元,外国资
本投入8410万元,民间资本投入53亿元。旅游业已成为 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吸引投资的重要
领域。几年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延安革命纪念馆、 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照金香山等重点大型景区
、省政府领导对旅游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深入基层 进行专题调研,解决重大问题。省级相关部门按职
责分工大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全省大部分市县出台了 支持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完成了七个旅游示
范县的创建工作,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确立了“旅游 兴市”、“旅游强县”、“旅游目的地建设”、加
快城镇化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县 域旅游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旅游产品多元
相继建成开放,长青华阳、黎坪、紫柏山、南宫山、少 华山、牛背梁、天竺山等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先后开
园。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观光带、沿渭河休闲度假区、温 泉度假区等也相继向游客开放。同时,全省各市区
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长恨歌》、 《梦回大唐》、《延安颂》、《延安保育院》、《大
长安》等多台大型文化演艺项目,将历史、文化、民俗 相结合,用艺术形式展示了陕西旅游的非凡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前三季度陕西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2011-11-01 11:35:13 来源:西部网2011年前三季度,陕西省旅游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今年的旅游发展中,西安、宝鸡、延安,陕北、陕南等市区根据自身特色的旅游资源、风俗文化,打造出特色的的旅游品牌,使我省旅游精彩纷呈。

一、全省前三季度境内外旅游接待和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1-9月,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4483.86万人次,同比增长29.34%,实现旅游总收入1015.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

前三季度,我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83.91万人次,同比增长34.49%。

其中外国人124.45万人次,同比增长26.46%,香港同胞22.04万人次,同比增长47.97%,澳门同胞12.65万人次,同比增长61.46%,台湾同胞24.77万人次,同比增长58.71%。

旅游外汇收入9.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今年以来,尽管入境旅游市场面临日本地震、核辐射灾害,欧美金融动荡以及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各市区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入境旅游呈现以关中为中心,全面向全省其它城市快速辐射扩散的发展势头,保证了我省入境旅游业的逆势增长。

1-9月,我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4299.95万人次,同比增长29.27 %,国内旅游收入95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3%。

国内旅游业在西安世园会和红色旅游的强力带动下,持续大幅增长。

前三季度,我省国际国内旅游两大市场均呈现“两高”格局。

二、全省各市特色旅游鲜明,人文、红色、生态旅游异彩纷呈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各市区围绕西安世园会的隆重举办和建党90周年所掀起的红色旅游热潮等有利时机,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地域文化风俗,大打特色旅游品牌,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积极发掘和推出新产品新线路,全方位的展现三秦大地的人文历史、山河风貌和民风民俗,各市区旅游接待及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一)西安市、宝鸡市和渭南市等关中城市积极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顶尖级旅游品牌。

西安市以西安世园会的举办、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契机,积极采取措施,放大世园效应,不断创新旅游宣传手段,加大旅游行业管理,努力为世园、游客提供服务,促进了西安市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今年西安市旅游的最大亮点,对西安市旅游业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

自4月28日盛大开园以来,世园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人气,高潮迭起,特别是7月22日-8月15日西安市市级领导带队兵分10路,分赴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了高规格大规模的世园会暨西安旅游宣传活动,入园参观人数不断攀升,客流最高峰日入园数达27.4万人次。

西安世园会累计接待游客1572万人次,创历届世园会接待游客之最。

在世园会强力助推下,西安市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西安城市及旅游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景区接待量、酒店入住率、旅行社接待量均大幅度增长。

1-9月西安市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 5598.61万人次,同比增长37.96%,旅游业总收入423.62亿元,同比增长35.43%。

宝鸡市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市”和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高点策划规划,强力宣传促销,强化市场监管,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8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1%、24%和22%。

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76%和83%。

渭南旅游业按照“做优做强做精旅游景区,打造国际山水文化旅游第一板块的战略目标”的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打破地域界限,强化区域合作,与相关城市共同推出晋、陕、豫、甘四省七市共106家景区参加“一证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

同时抓住世园会召开的契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厚重的秦东历史文化和西岳胜景,吸引了大量的世园游客。

据统计,截止9月底,持世园门票游渭南的游客约58万人次。

目前,渭南旅游业已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会展多元型转变,旅游经济增长迅猛。

据统计,1-9月份,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77.97万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1.2亿元,同比增长86.4 %。

接待海外游客14.31万人次,同比增长63.72 %。

(二)延安红色旅游再掀热潮,形成了“红色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游”为主导,“同城游、乡村游、近郊游”火爆的局面红色文化旅游是众多来延游客的首选产品,特别是五一、七一、八一节期间,以“红色”为主导的旅游业异常火爆,多次出现一房难求的空前场面。

同时,“两圣两黄”文化游的主打景区——黄帝陵景区和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的游客接待总量和门票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同城游、乡村游、生态游、探亲游也成为延安旅游的新宠,自然生态绿色景区成为本地人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宝塔区和安塞县、吴起县、黄陵县、延川县、富县、宜川县、洛川县、甘泉县的乡村旅游生意兴隆,特色农家饭得到游客好评,接待游客人次均比去年同期高出45个百分点,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截至今年九月份延安市累计接待游客1680.5万人次,综合收入达91.35亿元人民币,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2.36%和55.67%。

(三)陕南的汉中市、安康市大力实施绿色生态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突破发展的目标2011年1—9月,汉中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71.5万人次,同比增长3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70万人次,同比增长35%,接待入境游客15200人次,同比增长17.2%。

汉中市以树形象为中心,成功举办了201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开展了五大旅游节会活动和系列花海活动,精心组织了“点亮汉江、唱红汉江”活动。

举办了武侯墓文化旅游节、紫柏山登山漂流节等节庆活动近20余个。

系列化的密集旅游宣传活动,扩大了影响、拓展了市场、拉动了消费,市区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有了明显提高,在重要时段和节假日期间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景象。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虽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但仍保持稳中有升,全市共接待游客27.7万人次,旅游收入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8.4%。

安康市以打造中国山水休闲度假胜地、建设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狠抓核心景区建设,拓展客源市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亮点纷呈,全市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9月全市接待游客1178.92万人次,同比增长23.68%,旅游综合收入48.93亿,同比增长30%,分别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78.34%和86.9%。

三、我省第四季度和今年全年旅游经济运行仍将向好第四季度的国庆黄金周、红色旅游、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热点事件以及西安世园会带来的后期效应仍将带动我省旅游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目标有望超出预期。

第四届乡村旅游展成效显著2011-11-29 11:52:58 来源:陕西省旅游局以“乡村让城市更向往”为主题的第四届乡村旅游展于11月5日至9日在第十八届杨凌农高会期间盛大展出,并取得显著成效。

由我局主办的第四届乡村旅游展,采取统一设计、统一布展的方式,以光电技术和实物展出为手段,把我省乡村旅游最美的风光、最美的乡村、最美的古镇、最美的饮食以及最美的土特产品、工艺品展示给观众,吸引了30多万人到乡村旅游展区参观、咨询,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光盘3万多份,接受媒体采访和拍摄20人次,达到了展示产品、推介线路、树立形象的目的。

本届乡村旅游展的主要特点是:一、规模大。

乡村旅游展共设展台28个,展览面积500平方米,现场灯箱48个,实物300多种。

全省11个市区,25个县,40个乡镇的160余人参加展会。

二、展示方式多样。

展览采取开放型布局,设计风格体现了陕西乡村的浓厚氛围和民间文化元素相结合,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现场参观与参与相结合,展示和咨询、洽谈相结合,展出了这几年我省乡村旅游的特点和线路以及乡村美食、土特产品、工艺品等。

三、文化特色浓。

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是我省乡村的宝贵财富,对广大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现场我们把反映民间文化的民间歌舞、快板、独角戏、剪纸等展示出来,丰富了展览内容,发掘了民间文化特色,更增添了展区的吸引力。

四、参展效果好。

通过5天的展示,达到了宣传乡村旅游、推介乡村旅游的目的,成为历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特点最多、效果最好的一届展览会。

正如省政府祝列克副省长参观乡村旅游展时所说:“陕西乡村旅游大有作为、成果突出、值得肯定”。

省旅游局被本届农高会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

陕西11家旅游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11-23 11:34:06 来源:陕西省旅游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经陕西省旅游局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我省以下11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西安博物院小雁塔景区2、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3、西安半坡博物馆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5、渭南市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6、渭南市富平陶艺村景区7、榆林市佳县白云山景区8、铜川市药王山景区9、宝鸡市中华礼乐城景区10、宝鸡市凤县凤凰湖景区11、西安大唐西市省旅游局对华山、华清池两家旅游景区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2011-11-29 11:54:57 来源:陕西省旅游局按照国家旅游局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旅游局组织评估验收组,于11月18日至21日对我省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华山旅游景区、华清池旅游景区,依照《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估表》标准要求进行了全面评估检查。

经过逐条对照检查和验收,两家景区均达到国家旅游局标准要求。

2011年9月,华山风景名胜区、华清池景区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后,立即响应,全面动员,周密部署,先后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旅游标准化推进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旅游标准化工作,将标准化创建作为提升企业品牌、加大企业建设的大好机遇。

景区对标准化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确保景区旅游标准化创建取得实效。

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实地打分、查阅资料和宾客意见抽样调查等综合评审,认为两家景区通过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相统一的旅游标准体系,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模式的旅游标准运行机制,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使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得到较大提升,均达到国家旅游局标准化创建要求,拟上报国家旅游局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