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意外预警定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人们对意外事件的预警能力,减少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本研究基于意外预警定理,设计并实施了一项实验,旨在验证该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二、实验目的1. 验证意外预警定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效果。
2. 探究不同预警方式对意外事件预警效果的影响。
3. 为提高公众的意外预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100名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男女比例各半,年龄在20-60岁之间。
2. 实验材料:根据意外预警定理,设计了一套包含多个场景的意外预警问卷,涵盖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等多个方面。
3. 实验流程:(1)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2)第一组接受传统预警方式培训,包括观看相关视频、阅读文字资料等。
(3)第二组接受基于意外预警定理的培训,包括分析意外事件发生的规律、识别潜在风险等。
(4)两组接受相同的意外预警问卷测试,评估预警效果。
4. 数据收集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在意外预警问卷测试中的得分差异。
四、实验结果1. 传统预警方式组在意外预警问卷测试中的平均得分为58.2分,基于意外预警定理的培训组平均得分为70.4分,两组得分差异显著(p<0.05)。
2. 在不同预警方式下,基于意外预警定理的培训组在意外事件识别、风险评估和预警措施制定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传统预警方式组。
五、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意外预警定理的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公众的意外预警能力。
这与意外预警定理的核心思想相符,即通过分析意外事件发生的规律,提前识别潜在风险,从而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
2. 与传统预警方式相比,基于意外预警定理的培训更加注重对意外事件发生规律的探究,使公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意外事件,提高预警效果。
3. 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预警方式对意外事件预警效果的影响显著。
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理论研究

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理论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将着重介绍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当前智能安防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已经逐渐从传统的被动监控转变为主动预警的智能化系统。
由于现有技术在识别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对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为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保障公共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有望为智能安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推动。
1.2 研究意义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视频监控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安防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对于当前社会面临的安全防范问题,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安全预警信息,帮助相关部门和个人做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社会安全防范能力。
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安全防范效率,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识别异常行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公共安全。
二是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传统的安防监控需要大量人力进行监控和巡逻,而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控和智能预警,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是提升安防监控的智能化水平,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结合了视频监控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复杂多变的安防场景做出智能化分析和判断,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精准性。
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安全防范效果,节约资源成本,并推动安防监控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2. 正文2.1 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的概念与特点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通过监控摄像头捕捉到的实时视频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危险或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的智能安防系统。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性强:视频侦查主动预警系统可以即时监测监控区域内的情况,实时分析视频数据,及时响应异常事件,大大提高了安防效率。
预警理论研究现状综述1

人才流失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预警定义的综述:预警一词英文称之为Early-Warning,可解释为,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说造成的损失的行为【百度百科】。
国外企业预警研究历史:预警(Early-Warning)一词源于军事。
它是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预警卫星等工具来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d1】。
随着预警研究在军事上的研究的开始,预警研究迅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广,不仅在地震预警、洪水预警、泥石流预警等自然灾害灾害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在经济管理领域等领域成果颇丰。
经济预警包括宏观经济预警和微观经济预警,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是利用一系列经济指标建立起来的宏观经济“晴雨表”或“报警器”。
之所以建立预警体系,一是因为经济本身就具有周期性的波动,第二是由于在经济的波动尚未被人们发现时,一些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会通过某些指标率先反映出来。
经济预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早在1988年法国经济学家福里利在他的社会和经济气象研究论文中,以不同色彩作为对经济状态不同形式的波动。
而社会上公认的经济预警研究发生在20世纪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美国著名经济统计学家穆尔采提出“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的理论,所谓扩散指数指在对各个经济指标循环波动进行测定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扩张变量在一定时点上的加权百分比,穆尔采利用扩散指数来构建美国宏观经济预警系统。
自60年代开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61年,美国商务部正式将NBER景气监测系统的结果逐月发表,以数据和图表形式提供宏观景气动向的信号,至此,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从民间研究走入官方实际应用阶段。
滑坡灾害预警理论方法

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刘传正(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摘要根据数年来的调查观测研究和工作实践,本文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预警分类体系,包括按物理参量划分的空间、时间与强度预警和按诱发因素参量划分的气象、地震与人类活动预警以及多参数、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预警。
初步创建了区域性滑坡泥石流灾害暴发的两种预警理论方法,一种是基于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图的预警方法,另一种是基于GIS的地质环境空间分析预警理论方法,通过计算预警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来实现。
阐述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的技术和行政工作程序,指出建立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与地质环境空间分析相耦合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方法是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临界雨量判据图, 地质环境空间分析, 预警参数中图分类号:P694;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一般意义上的灾害预警,是指某一灾害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基本确定,将要威胁到某地区,从而向该地区一定范围预先发出警报.在一般概念上,狭义的预警就是指警报,而广义的预警则包括了从预测到警报的全过程。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就是一种包括预测到警报的广义“预警"过程,在时间精度上包括了预测、预报、临报和警报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是一个由政府机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公众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体系[1]。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式的、深层次的和各阶段相互联系的工作,而不是随每次灾害的发生而开始和结束的活动,是有组织的科学与社会行为。
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工作和单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报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本文立足于探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滑坡泥石流灾害呈区域性暴发的理论与方法,希望促进该领域的研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区域突发性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的主要对象是群发型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高校学业预警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为例

18
的各个环节依托信息化管理 ,建成有教务系统 、项目管理系 统 、学 生 综 合 测 评 系 统 、学 生 心 理 测 评 系 统 、教 学 数 据 共 享 中心等 ,将教育教学过程与教育技术深度整合 ,建设有智慧 华 广 平 台 、短 信 平 台 、在 线 教 学 资 源 平 台 、教 室 教 学 互 动 平 台 、巡课系统 、教学课程平台等 ,通过夯实信息化基础 ,积极 推动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学业档案系统 ,此系统将在 实践中充分借助最新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 ,运 用大数据服务决策 ,设计和搭建学生学业档案系统平台(见 图 2),通过学生学业档案系统来实现信息交互系统化、管理 流 程 精 简 化 、学 业 展 示 精 细 化 、帮 扶 对 象 精 准 化 、帮 扶 成 效 可视化。
2021 年第 20 期 总第 536 期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20, 2021 Sum No.536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高校学业预警机制的理论与 实践研究
——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为例
张 航 叶少林 毕明芳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b.2021.07.006
摘 要 该研究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现 有的学业指导管理模式,融合“互联网+”教育,运用信息化 建设手段促进线上管理和线下管理相结合,并以广州城市 理工学院为例,探索了高校学业预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 学业预警;教育信息化;预警帮扶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Academic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 ties Based on Information-based Construction: Taking Guangzhou Cit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 ZHANG Hang,YE Shaolin,BI Mingfa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thoroughly implement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nhancing morality and fostering talents, reforms the ex‐ isting management model of academic guidance, integrates “Internet +”education, and uses information-based construc‐ tion methods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management and offline management. Taking Guangzhou Cit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it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 tical research on academic early w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 versities. Key words academic early warning;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early warning assistance
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方面,相关方面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对于防范自然灾害,防洪减灾等相关工作中,体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气候条件的变化,加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剧,导致水文水资源预报也面临全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创新相关方面的关键技术和方式方法,对于有效防灾减灾,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某种程度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引言在21世纪,水资源是各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结合这样的情况,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切实有效的把水资源问题纳入到核心领域的首要问题,以此进一步有效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有效加强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范围之内,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对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比较低,在时间和空间分布方面也十分不均匀,在这样的情况下,洪涝灾害层出不穷,防灾减灾任务十分严峻,国家水资源高效开发和利用成为十分迫切的要求,这对于水文水资源学科和相关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进一步从根本上有效提升水文水资源多尺度预报预测预警水平,确保我国水资源能够实现智能调度,进行切实的精细化管理。
据此,下文重点分析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等相关内容。
1 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项目的重要意义当前,气候变化十分严重,又加之人类高强度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两者共同作用,使水循环时空规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复杂变化,甚至变异,各种极端气候和水文事件层出不穷,时空格局也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水文节律非稳态趋势进一步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它的不确定性。
地震预测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地震预测算法研究及其应用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能够尽早地发现地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损失,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地震预测算法。
本文将介绍地震预测算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1. 地震预测算法的研究现状地震预测算法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目前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之中。
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1)震源分析法震源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地震的震源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
这种方法需要对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及使用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2)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指建立地震模型,根据地震活动的物理规律集中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实验模型、数学模型等方法,了解和分析地震活动发展的机理和规律。
(3)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指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统计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
这种方法需要对地震历史数据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地震频率、规模、时间间隔、空间分布等因素的分布规律,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进行概率预测。
2. 地震预测算法的应用情况目前,地震预测算法已经被应用于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中。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完善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中国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地震预警系统是中国地震局从2005年开始建设的国家级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使用多种地震预测算法,实现了对地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这个系统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地震监测点,可以及时发现地震活动,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2)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日本也建立了完善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使用多种地震预测算法,可以在地震发生之前几秒、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内发出警报,让人们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减轻地震对人民的影响。
边坡监测预警模型构建理论及方法

边坡监测预警模型构建理论及方法
1. 地质勘探与评价:首先对边坡进行地质勘探,获取边坡的地质条件、岩性、构造特征等信息,并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及潜在的风险因素。
2. 监测参数选择:选择适当的监测参数来反映边坡的变形和稳定状态,常用的监测参数包括位移、应力、压力、温度等。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4. 模型建立:根据监测数据和边坡的历史变形情况,采用数学模型或统计学方法建立边坡监测预警模型。
常用的方法包括灰色系统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5. 模型验证与优化:将建立的模型与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通过不断优化模型参数和算法,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6. 预警与应急响应:根据模型预测的结果和警戒线设定,及时发出边坡安全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加固、排水、防护等,以保障边坡的安全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 的办 法 就 是 在 危 机 发 生 之 前 进 行 事 先 的 预 警 预 控, 把危 机消 灭在 萌芽 状态 , 这就 要用 到预警 理论 与
防范措施 。建 立预警 体 系无疑 是关 键 的第一 步 。
1 预警 的概念 预警 ( al—Wann ) Er y r ig 一词 源 于军 事 , 是指 它 通过 预警 飞机 、 预警 雷达 、 预警 卫 星等工 具来 提前 发
预警 的数学 理论 为预警 理论 服务 的具体 方法是 提供数 学模 型 , 即用 数 学模 型来 描 述 目标 事 件 的本 质及其 发 生发展 规 律 。因此 , 用 的数 学 模 型 需 能 采 反映、 描述 目标事 件 的特性 , 即数 学模 型与 目标事件
对性 的措施 就 显得 非常 重要 。
预 防危 机 的发 生 需 要 有健 全 的 预警 体 系 , 健全 的 预警体 系是 现代社 会 的标 志 。在 人类 社会 发展 过 程 中 , 出现 以前发 生 过 或 未 发 生 过 的各 种 突 发事 会
件, 为此需 要提 前发 现 潜 在 的危 机 事件 采 取 必 要 的
( 合肥 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系 ,安徽 合肥 20 6 ) 3 0 1
[ 摘
要]危机预警是一类 带有 大量 不确定 因素的半结构化 问题或非结构化 问题 , 通过对预警理论和技术进行研 究 , 介绍
了预 警的数 学理论基础 , 分析 了常见的预 警机 制和方法 , 从政治 、 经济、 军事 、 育、 教 医疗卫生和社会 生活等方 面对预 警的应用
危 机 的发 生 具 有必 然 性 , 论是 企 业 危机 还 是 无 经济危 机 , 发生 均有 一定 的客 观性 。面对 危机 , 其 最
信息 , 断、 判 描述 和预 测 事 物 的变 化 趋 势 , 与预 期 并 的 目标 量进行 比较 , 利用设 定 的方式 和信 号 , 行预 实
21 0 0年 5月 来自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J u a o fi r l i r i o r l fHee Noma Unv s y n e t
M a . 201 y 0
第2 8卷 第 3期
V0_ 8No 3 l2 .
预 警 理 论 方 法 及 其 应 用 研 究
潘 洁珠 , 朱 强 , 郭 玉 堂
危 机 、 种灾 害和 国家 安全 等 领 域 均 用 到预 警 理 论 各 与 方法 , 尤其 是在 目前 各 种 突 发 公 共 安全 事 件 领 域 ( H1 如 N1甲 型流 感 、 AR 、 流感 等 ) 面 , 取 S S禽 方 采 合适 的预警方 法进 行预 先警报 并在 此基 础上 采取 针
研 究做 了介 绍 , 对预 警 理 论 和 应 用 的发 展 做 了展 望 。 并
[ 关键词]危机 管理;预警数 学模型 ; 预警 方法;预警应用 [ 中图分 类号]TP 8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2 3 2 1 ) 30 6~4 642 7 (0 0 0 —0 80
预 警 是 对 不 利 于 人 们 的 意 外 事 件进 行 合 理评 估, 了解该 类事 件引 发 的危 机及影 响 , 以便作 应变 的 准备 及预 案 , 更进 一 步则是 了解 、 描述该 类事 件 的发 生发 展规 律 , 而 控 制或 利 用该 类事 件 。称 该 类事 从 件为 目标 事件 。
[ 收稿 日期]2 o 一O —1 09 2 O [ 基金项 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 自然科学研究项 目“ 基于数据挖掘的预警机制和方法研究” I 『 0 B 3 Z ; ( j 0 9 2 8 ) 合肥师范学 院教学研究项 目 <2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学 习困难生预警机制与方法研 究”2 0 J 0 5 (0 8 YY 2 ) [ 作者简介]潘洁珠( 9 9 , , 1 7 一) 女 山东滕州人 , 讲师 , 士, 硕 主要研究方 向为数据挖掘 ; 强(9 1 , , 朱 18 一) 男 安徽界首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 据库与数据挖掘 ;郭玉堂(9 2 ,男 , 1 6 一) 安徽潜 山人 , 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 。
和谐社会 的基 本前提是社会 安全 、 稳定 、 有序 , 因
展 规律 的总结 和认 识 , 析 事 物 的现 有 状 态及 特 定 分
此, 防范带有危 害性 的事件是构 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的基本 要求 。宏 观 上 分 析 , 生 社 会 危 机 的根 源 两 产 个, 一个来 自于 自然界 , 另一个来 自于社会 内部 。
是合理 匹 配的 。
现、 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 并把这种进攻信号 的威 胁程度 报告 给指 挥部 门 , 以提前 采取 应对 措施 。 预警 指的是在警情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报 警, 即运用 现有 知识 和技术 的基 础上 , 过对事 物发 通
目标 事件具有确定 性 、 随机性 、 模糊性 、 不确定性 等四种数学性质 。根据这四种数学性质 , 可以建立以
预警 的 数学 理 论 则是 预警 的基 础理 论 , 即它要 为预警 理论 提供 数学基 础 。预警 理论 不仅需 要计算 方法 , 更需 要逻辑 上 完 整 的成 体 系 的数 学 思 想 与之 互相支 持 。文L 针 对预警 理论 的数 学基础 问题 开展 2 ]
了探 索性研 究工作 。
方 法 。 目前 , 人们 已开 始 高度 重 视 预 警理 论 与 方 法 的研究 , 从微 观层 面 的 企业 危 机 到 宏 观层 面 的行 业
最初起 源于军事 , 随着 社会 进 步 的需 要 , 预警 所具 有 的信息反 馈机制 逐 步超越 了军事 , 入 现代 经 济 、 进 技 术、 政治 、 教育 、 医疗 、 灾变 、 治安等 自然 和社会 领域 。 2 预警 的数 学理论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