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从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信息技术的魅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信息现象有所感知。
但是,他们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如手机、互联网等,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概念: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3.案例分析:分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信息与信息技术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信息技术
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表达等过程 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实践园:猜词游戏
将6位同学分成3个小组,每组2位同学。1位同学根据词语进行描述, 1位同学根据描述猜是什么词语,1分钟内猜对词语数目最多的组胜出。
第1组同学只能使用语言来描述; 第2组同学只能使用肢体动作来描述; 第3组同学可以同时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描述。
古代信息的传递
现代信息的传递
讨论坊:
如果要将书上的一段文字信息传递给下表中的各个对象,可以 使用什么传递方式?
对象 同桌同学 教室里距离你最远的一位同学 外省某校的一位同学 国外的一位小朋友 本校其他班的十位同学 全校师生
传递方式
信息的处理
人们可以借助工具进行信息的处理。例如,人们将处理信息的 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通过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 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因此,计算机也叫做信息处理机。
看一看 通过下列图片,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信息的概念
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 数字、图像、声音、表情 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如何获取信息?
讨论坊: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越来越 多,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
信息的传递
古代:
烽火、鼓声、旗语、 文字……
近现代:
电话、电视、广播、通 信卫星、互联网……
这里有两组词语,请同学们按照以上游戏规则互动起来。
刷牙、一分为二、睡觉、 目瞪口呆、兔子、喝水、 看书、打电话、猴子、大
眼瞪小眼
吃饭、大摇大摆、吃饭、 跳舞、独眼龙、转圈、手 舞足蹈、冷、写字、唱歌
课后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你有什么收获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18张PPT

像这样将信息获取、传递、处理、 输入及输出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我们 叫什么信息技术。
说一说,自己接触过的像刚才我 们学的信息获收、处理、储存,传递 等的事例
课堂练习:
1、讨论:信息和计算机有什么联系?举 几个信息的例子 。
2、口述: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举几个 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例子。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信息的储存:
生活中用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 觉器官所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对于我们有 用的我们要将他记录下来,或记忆在我们的 头脑中,这就是信息的储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信息的输入、输出:
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用眼睛、耳朵、鼻子、 手等感觉器官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用语言表 达出,这就是将信息输出出来。
计算机是利用各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 的,再经过信息处理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对 信息进行储存和加工处理,在从各种输出设 备把处理的结果输出出来。
我们知道怎么获得信息,那你们 知道如何将我们得的信息告诉给别人 呢?
这就是信息传递
你知道信息传递都有哪些传递方式吗?
信息的处理:
人是用大脑来处理信息。但大脑会累, 会出错,所以,人们发明了许多工具,来代 替大脑处理信息。
现代社会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器、 验钞机、计算机等等。
计算机:是现代生活重要的信息处理工 具,是人类大脑的延伸。
什么是信息?
问:究竟什么是信息呢?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 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等所表示 的内容就叫做信息。
在我们的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 同时我的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离 不开信息的。
问:信息又是怎样获取的呢?
听(语言描述) 看(肢体表演) 摸(外表形状)
第一单元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三、信息的获取
通过各种感觉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各种传感器
传感器作为获得数据 的重要手段,是在工业生 产、医学治疗、家庭生活 等方面进行检测时所必不 可少的器件。
红外传感器
电磁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四、信息的传输
因特网
五、信息活动的五个阶段
1、语言和手势
2、文字符号
象 形 字
末 指
事 字
这是一个指事字。从字体上看,就是本字倒过来。上部为 树头,下部为树梢,在树梢上加一小横,就表示这里是树梢。 因此,末的最初的意义是树梢。
成语:舍本逐末:放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现在常用词语有:末流、细枝末节、末路、末日、末尾、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等。
一、信息
(一)无处不在的信息
太阳下山了大雪纷飞源自雷鸣电闪鸟语花香上课铃响了
收看电视
科学实验
医生看病
(二)什么是信息? 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 报道、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 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 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生活充满了信息。听课、看书读 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 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人与人间传递信 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 能力。
2、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1)非法地获取、传播、修改信息的对信息获取、处理、传播 过程的破坏都直接威胁着信息的安全。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容主要围绕信息的定义、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已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
但他们对信息的定义、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传递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2.难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信息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重要性。
3.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定义、特点。
2.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等。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2024)

2024/1/30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学生应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理解信息在日常 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了解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
ABCD
2024/1/30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学生应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及在生活 、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 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 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 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9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办公过 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办公 效率和质量。
医疗卫生信息化
辅助资源
除了主教材外,还将利用网络资 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 ,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
果。
教材选用原则
在选用教材时,注重教材的科学 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力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
2024/1/30
6
02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
16
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4/1/30
互联网起源
01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的网络研究项目。
互联网发展阶段
02
互联网经历了从ARPANET到Internet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一册教案(共15课)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教学过程笔注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必画:0 选画:选画:小教师强调画“小屋”中的正方形窗户是难点, 请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大胆尝试,突破操作难点。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一、导入爱美的彩虹给自己穿了一件七色衫,众人称赞。
(出示一幅没有颜色的彩虹图)咦,这是怎么了?你能让它恢复往日的光彩吗?我们美丽的家乡是山清水又明,天蓝、云白、树又绿,所披的彩衣可比彩虹更加五彩缤纷。
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的家乡填上美丽的颜色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填充颜色”。
出示课题:填充颜色一、打开画图文件1.启动“画图”程序,打开“快乐家园”文件。
教师:首先,要在“画图”程序中打开文件。
(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打开方法)2.“打开”“新建”“保存”命令比较。
教师:区分“新建”“保存”“打开”命令。
(学生连线)我们用“打开”命令找到了“快乐家园”文件,等学完今天所有的本领,再用“保存”命令把作品保存到计算机中。
现在我们就正式开始填充颜色。
二、色彩小屋1.“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教师:观察一下工具箱,哪一个图标最像“用颜色填充”工具。
学生根据图标提示进行思考,尝试用不同颜色进行颜色填充。
第一步,单击选中(“用颜色填充”工具),鼠标指针变成(颜料桶)的形状;第二步,单击选中(“颜料盒”中的颜色);第三步,鼠标器移动到(要涂色的区域),单击后填充颜色。
布置任务:快速涂色房子学生尝试任务。
2.画太阳和气球。
阳光灿烂的日子使人心情愉悦,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给这幅图添加哪些装饰呢?(引导学生画太阳、气球、白云、苹果树……)学生尝试使用“椭圆”工具。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等基本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信息技术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基本操作,但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相关知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作用,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学会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基本方法。
2.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
3.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方法。
4.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教学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信息技术
从这张 图中你能 得到哪些 信息呢?
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人们可以通过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直接获取信息。
人们还可以利用各种 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
人们还可以利用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
古代;
现在:
……
计算机也叫做信息处理机
在信息的获取、 存储、加工等过程中 涉及到的技术通常称 为信息技术。
讨论
你们还知道哪些地 方使用到信息技术吗?
猜词游戏
洗衣机
猜词游戏
电视机
猜词游戏
飞 机
Hale Waihona Puke 猜词游戏火 车猜词游戏
火 箭
再来一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