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史上唯一一生都在逃亡的唐朝皇帝:唐僖宗

合集下载

【历史典故】逃跑达人唐僖宗:历史上唐僖宗为何多次出逃

【历史典故】逃跑达人唐僖宗:历史上唐僖宗为何多次出逃

【历史典故】逃跑达人唐僖宗:历史上唐僖宗为何多次出逃【历史典故】逃跑达人唐僖宗:历史上唐僖宗为何多次出逃?唐僖宗李儇[xuān](862年6月8日―888年),初名李俨,唐懿宗第五子,母惠安皇后王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则天除外),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5年。

唐僖宗出生咸通三年五月八日(862年6月8日),唐懿宗病重弥留之际,他在宦官的积极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更名李儇,并于唐懿宗死后柩前继位。

时在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二十日,唐僖宗12虚岁,就是整个唐朝继位年龄最轻的皇帝。

文德元年三月六日(888年4月20日)死去于长安,享寿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的定孝皇帝。

唐僖宗这皇帝当得真是特别窝囊,皇帝没当几年,倒是逃跑了好几次,而且像旅游似的,去了好几个不同的地方。

逃逃事迹1黄巢打进长安的时候,唐僖宗一看神策军靠不住,就跟着自己的干爹田令孜日夜兼程,一口气跑到了四川成都,都没来得及通知周围的人。

黄巢被唐军杀死之后,唐僖宗在885年3月终于又回到了长安。

不过这次他可没在家待多久。

逃逃事迹2这次逃跑完全是由田令孜贪心不足引起的。

朝廷重臣王重荣当时管着几个大盐田,靠卖盐就赚得钱包消化不良。

田令孜看了眼红,就对王重荣说:“伙计,我想要你的盐田!”王重荣当然不会同意。

这下好把田令孜给火辣了,既然你不给,那我就去抢夺。

田令孜联手了节度使朱玫和李昌符,准备工作把王重荣好好安顿一顿。

王重荣一看看这阵势,赶紧写下英文稿给在太原领兵的李克用。

李克用带着队伍过来,一直踢至长安,吓得唐僖宗只好再次跑到凤翔(今陕西宝鸡)回去。

逃逃事迹3虽然每天东躲西藏,但唐僖宗这时候还称得上个香饽饽,谁获得了他,好处自然就是少不了。

一已经开始跟著田令孜搭的朱玫,此刻想挟持唐僖宗,但是田令孜跑得很快,带着唐僖宗从大散关跑到了兴元(今汉中)。

朱玫抢没唐僖宗,只好转过头回去,把襄王李?挟持至长安搞了傀儡皇帝。

唐僖宗年纪轻轻就当了“太上皇”。

五代十国浅谈之五(僖宗归天)

五代十国浅谈之五(僖宗归天)

五代⼗国浅谈之五(僖宗归天)李克⽤在上源驿被朱温狠⿊了⼀把后七⽉狼狈逃回了河东,没过多久他的仲裁申请就递交到了唐僖宗那了,依照他的脾⽓个性早就点齐兵马找朱温算账了,不过此⼀时彼⼀时,朱温收编了⼀⼤帮降将降兵后军势⼤增,⽽⼩李⼦的军队打黄巢打的元⽓⼤伤还没缓过劲来,好汉不吃眼前亏。

他把被袭的过程在信中描述了⼀番,然后要求朝廷要处理朱温,为了给朝廷增加点压⼒李克修(克⽤的弟弟)还带了⼀万多兵马驻扎到河中等僖宗的回话,僖宗召集仲裁委员会合计后决定将和稀泥进⾏到底,于是宣布对朱温的不良⾏为进⾏严厉的谴责,并晋封李克⽤为陇西郡王以表彰他在灭巢中的优秀表现。

正所谓“君⼦报仇,⼗年不晚。

”识时务的李童鞋只能暂时把仇恨的种⼦深深的埋在⼼底,这事也就暂时平息下去了。

经过黄巢之乱后,全国各地的藩镇割据达到了顶峰,《旧唐书.僖宗本纪》有云:“时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诸葛爽据河阳、洛阳,孟⽅⽴据邢、洺,李克⽤据太原、上党,硃全忠据汴、滑,秦宗权据许、蔡,时溥据徐、泗,硃瑄据郓、齐、曹、濮,王敬武据淄、青,⾼骈据淮南⼋州,秦彦据宣、歙,刘汉宏据浙东,皆⾃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

江淮转运路绝,两河、江淮赋不上供,但岁时献奉⽽已。

国命所能制者,河西、⼭南、剑南、岭南四道数⼗州。

⼤约郡将⾃擅,常赋殆绝,籓侯废置,不⾃朝廷,王业于是荡然。

”像这样⼤⼤⼩⼩的势⼒全国差不多有五⼗⼏个,为了不让⼤家在接下来的观阅中处于懵逼状态,呈上下⾯的⼀张当时各处割据的地图权且当做观影指南。

唐朝中央⽆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已丧失对各藩镇的控制,只能默默地看着这些不受控的堂⼝帮派们们四处⽕拼,唐末版的⾹港⿊社会⽕拼电影即将隆重上映。

中和五年(公元885年)正⽉,唐僖宗⾃川中启程,三⽉重返长安。

数年惊魂还没有来得及安定,便⼜遭遇了新的动荡。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被僖宗称之为阿⽗的宦官⽥令孜企图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中夺回安⾢、解县两地的池盐之利归中央,盐池⾃春秋以来就是国家税赋的重要来源,王⽼⼤哪能把这两个宝地交还中央,于是拒不配合,不好明抢的⽥令孜让僖宗下谕将王重荣与兖州齐克让及定州王处存进⾏相互调任,为保安全还诏谕李克⽤沿途护送王处存,同时⼜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磨⼑霍霍做好对付王重荣的准备。

历史趣谈:唐懿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唐懿宗很爱慕虚荣吗

历史趣谈:唐懿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唐懿宗很爱慕虚荣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懿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唐懿宗很爱慕虚荣吗导语:大中之治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着名的无能昏君,使唐的局势一直走下坡。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大中之治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着名的无能昏君,使唐的局势一直走下坡。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经过黄巢起义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

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继位。

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

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

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懿宗是一个极端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皇帝,这从他尊号的数字之多就可以看出。

尊号,就是为了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号,一定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向全国颁布诏书,同时举行大赦。

咸通三年正月群臣给懿宗上了“睿文明圣孝德皇帝”的尊号,但是他感觉还不满足,到咸通十二年正月,再上了12字的尊号: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

唐朝的皇帝中,高祖、太宗都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加尊号,此后皇帝上尊号基本上都是4字或者6字,有的达到8字或者10字。

玄宗曾给自己加了“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14字的尊号,并给列祖列宗一律追加了尊号。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马球天子唐僖宗:宦官提拔的天子终究毁了唐朝

历史趣谈:马球天子唐僖宗:宦官提拔的天子终究毁了唐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马球天子唐僖宗:宦官提拔的天子终究毁了唐朝
导语:【宦官推选的“门生天子”】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他的第五个儿子,十二岁的李俨改名李儇,被立为皇太子。

同月,唐懿宗病死,皇太
【宦官推选的“门生天子”】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他的第五个儿子,十二岁的李俨改名李儇,被立为皇太子。

同月,唐懿宗病死,皇太子李儇即位,是为唐僖宗。

据《旧唐书》的记载,立这个十二岁的小孩是乃父唐懿宗的意思,还夸了他一番“孝敬温恭,宽和博厚,日新令德,天假英姿,言皆中规,动必由礼”。

且不说李儇到底是不是这样,拿这么一堆好词用来形容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就已经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

或许,史官们就是要用这种办法来暗示事情的真相:其实,拥立这个十二岁孩子的,并不是他的父亲懿宗皇帝,而是宦官神策军左军中尉刘行深和右军中尉韩文约。

堂堂大唐的天子竟然由宦官拥立,这听起来有点令人不可思议,却是唐代中后期以来宦官权势日盛的结果。

唐代宦官掌大权起于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他经常代替皇帝阅览各地奏表,小事就自行裁决,连丞相李林甫、杨国忠都要巴结他,太子李亨甚至称他为“二兄”。

但高力士虽然掌权,却一直对玄宗忠心耿耿,可后来的宦官就未必都能这样了。

唐肃宗、代宗时期的大宦官李辅国,专权跋扈,不可一世,连肃宗皇帝都要看他的脸色。

肃宗一死,他对刚即位的代宗皇帝说:“大家(唐代宫中对皇帝的称呼)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

”代宗看他如此骄横犯上,自然气得要命,可忌惮他的权势,也不敢表现出来,只好暗地里派刺客把他杀掉。

但代宗皇帝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这边刚杀
生活常识分享。

大唐皇帝之18·唐僖宗

大唐皇帝之18·唐僖宗

大唐皇帝之18·唐僖宗大唐的第18任皇帝(武则天不算)唐僖宗李儇(862-888),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是唐懿宗的第五个儿子。

他的妈米姓王,封号惠安皇太后。

唐僖宗没当皇帝之前,封爵普王,名字也不叫李儇,而是叫李俨。

咸通十四年七月(公元873年7月),唐懿宗李漼病死,当时掌控宫庭的左右神策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拥立李俨成为皇太子。

这一年,李俨同学才12岁。

七月辛巳(19日),李俨在唐懿宗的棺材前宣誓就任皇帝职位,从那以后,他不再叫李俨,而改叫李儇。

八月癸巳(初一),李儇开始正式上班,履行皇帝的职责。

八月丁未(15日),他追封他死去的妈咪王氏为皇太后。

八月乙卯(23日),任命韦保衡为司徒。

九月,又将韦保衡贬为贺州刺史。

十月乙未(初五),任命尚书左仆射萧仿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二月,天空电闪雷鸣。

十二月癸卯(12日),下诏大赦天下,免除发生水灾旱灾州县的租赋,停止各地上贡鹰鹘之类的东东。

本月,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武装侵略黎州(四川汉源北)。

乾符元年(874)二月甲午(初五),为唐懿宗举行安葬仪式,将其陵墓定为“简陵”。

二月辛丑(12日),赦免死罪以下的囚犯。

将赵隐开除职务。

任命华州刺史裴坦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四月辛卯(初三),因为天下大旱,唐僖宗调看了一些囚犯的案卷。

刘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接替裴坦。

八月辛未(15崔彦昭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接替刘瞻。

十月,撤销刘邺的职务,任命吏部侍郎郑畋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卢携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一月庚寅(初五),正式将原来的咸通年号更改为乾符年号,大臣们奉上尊号,称他为“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

本月,萧仿升韩简自称留后。

十二月,党项、回鹘进犯天德军。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武装进犯黎州和雅州(四川雅安)。

唐僖宗下令河西、河东、山南东道、东川几个军镇出兵讨伐云南。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正月己丑(初五),在太清宫举行了朝献仪式。

父皇病死,年仅12岁被大臣拥立上皇位,还当过两年流浪汉

父皇病死,年仅12岁被大臣拥立上皇位,还当过两年流浪汉

父皇病死,年仅12岁被大臣拥立上皇位,还当过两年流浪汉唐僖宗是白捡来的皇位,那时年仅十二岁,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等长大了之后才知道国事艰难,却已无力扭转,只得暗自哭泣。

唐僖宗的父亲是唐懿宗,唐朝最差劲的一个皇帝,唐朝灭亡唐懿宗要占一半以上的责任,一生荒淫无道、横征暴敛、胡作非为,竟然当了十五年的皇帝。

当唐懿宗四十一岁病死的时候,并未对身后的朝政进行安排,于是当时的掌权宦官左右中尉刘行深、韩文约就拥立了唐僖宗这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同时下毒手杀了唐懿宗的四个年长皇子。

而唐僖宗继位之后,对陪伴他长大的宦官田令孜非常信任,称为阿父,田令孜掌握了权力,撵走了原来的掌权宦官,唐僖宗成为田令孜手中的傀儡。

实际上田令孜和唐王朝大多数宦官一样,属于那种只盯住眼前一点权力的无能之辈,因此他们掌权是不会对国事有促进作用的。

同样,只要是有些能力的皇帝都能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掌握一定的权力,宦官们低于正常的受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不是正常智商水平的皇帝的对手。

但唐僖宗实在年纪太小了,只知道游戏玩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傀儡,更不懂得皇帝怎么当。

等到唐僖宗伴随着黄巢转战四方的脚步逐渐成长,并成为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人的时候,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黄巢大军攻破潼关,占领了长安,唐僖宗在田令孜率领的500神策军士兵保护下逃到了蜀中。

在蜀中的四年,唐僖宗一直在田令孜保护下,让各地上缴赋税,但同时也给各地藩镇更多的权力,彻底放开了对藩镇的束缚。

藩镇一旦包产到户,积极性就明显提高,撵走了黄巢,唐僖宗得以重新回到了长安。

但是,唐王朝已经进入了自己设下的一个死局,再也无力挣扎。

唐朝中央政府已经没有权力了。

当时唐王朝存在的主要势力分别是外族武装李克用、黄巢旧部投降的朱全忠,以及还在东游西逛的黄巢,剩下都是藩镇,包括河中王重荣、义武王处存、邠宁朱玫等。

唐已失其鹿,各方势力已经清晰的认识到唐朝皇帝只是个摆设,逐鹿之心弥漫在整个中原大地。

历史趣谈:李儇一生都在逃跑的皇帝 堪称逃跑达人

历史趣谈:李儇一生都在逃跑的皇帝 堪称逃跑达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儇一生都在逃跑的皇帝堪称逃跑达人
导语:说起来历史上可没有一位皇帝比他活的还憋屈了,当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都是在逃亡,而且这位皇帝是怎样没有威信呢?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
说起来历史上可没有一位皇帝比他活的还憋屈了,当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都是在逃亡,而且这位皇帝是怎样没有威信呢?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这位皇帝还曾经被自己属下官员给欺骗过,而且这为单纯的皇帝竟然还信了!大家知道这位皇帝是何许人吗?
他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僖宗李儇,是唐朝继位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帝,而这位皇帝也是一位薄命郎,年仅27岁就与世长辞了,所以大家肯定会疑惑那他是什么时候继位的呢?唐僖宗在12岁的时候就继位了,但其实此时的他对于政治并不了解,所以此时他特别依赖的就是自己身边的宦官田令孜,不仅很多政务上的事情都依赖这位宦官将重大决策的权利都交予他,就连在感情上也十分依赖,他时常叫这位宦官“阿父”,毕竟此时的唐僖宗还是个孩子,所以对这些权利什么的问题也不是很清楚。

而正是这样一位年少无知的小皇帝就因为他的单纯曾经被大臣给骗了,这话从何说起呢,也就是在小皇帝13岁那年京畿闹了蝗灾,本应是一片秋收之景,此时却颗粒无收,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

这位小皇帝也是懂得一些事的,于是他体察民情询问大臣这一情况,而京兆尹则是欺骗了这位小皇帝,他告诉唐僖宗:“您如此圣明,天子脚下蝗虫虽然是飞来来但是哪里还敢胡作非为呢?他们都看着这些粮食不敢动,就算饿死了也不敢去吃庄稼呢!”看来这位大臣还是没领会童叟无欺的含义啊,皇帝大喜,唐僖宗就这样被大臣给忽悠了,估计多年以后他想起这件往事都会感叹一下自己的智商吧。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六次出幸是哪几位皇帝 六次出幸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趣谈六次出幸是哪几位皇帝 六次出幸的原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六次出幸是哪几位皇帝六次出幸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六次出幸是指哪几位皇帝?六次出幸是发生在唐代中后期的几次皇帝出逃的事件,六次出幸一共持续了149年,在这149年中共有六位皇帝由于统治腐
六次出幸是指哪几位皇帝?六次出幸是发生在唐代中后期的几次皇帝出逃的事件,六次出幸一共持续了149年,在这149年中共有六位皇帝由于统治腐败无能,而被迫撤离出京师长安,逃到别的地方去躲避战乱,专家对于六次出幸是指哪几位皇帝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就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和唐昭宗这6个人,其中唐僖宗和唐昭宗出逃了可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由于后来的唐昭宗和唐僖宗两位皇帝腐败,他们出行的频率比其他皇帝多了一次,所以六次出幸也被后来史学家称为八次出幸,六次出幸的开端是唐玄宗,当时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无力抵抗,所以便带领家眷撤出了京师长安,任凭安禄山一路打到了河北,而唐玄宗自己却跑到了陕州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去躲避战乱。

后来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和唐僖宗他们4位的出行原因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因为吐蕃入侵或者节度使造反使得他们的皇帝位子坐不稳了,他们也没有能力平定叛乱,当时朝中也没有大将能够领兵打仗,所以这几位皇帝只好匆忙携带家眷出逃,逃到了南方或者是比较安全的地方暂时躲避一下。

在这六次出幸中以最后一次皇帝唐昭宗的出幸最为出名,当时公元904年1月26日朱温造反,他逼迫唐昭宗退位迁都洛阳,这就是唐昭宗出幸的由来,唐昭宗敌不过朱温只好屈辱的去了洛阳。

六次出幸的原因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唯一一生都在逃亡的唐朝皇帝:唐僖宗
导语: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田令孜因害怕黄巢军攻打长安,便制定了逃往蜀地的计划。

他推荐陈敬瑄和自己信任的三员左神策军将领杨师立、牛勖、罗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田令孜因害怕黄巢军攻打长安,便制定了逃往蜀地的计划。

他推荐陈敬瑄和自己信任的三员左神策军将领杨师立、牛勖、罗元杲为蜀地三镇,即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的节度使候选人。

四人三镇,究竟让谁去?唐僖宗灵机一动,想出一个“高招”,要为他们四人举办一场马球赛,并约定,按名次决定三镇节度使。

陈敬瑄在比赛中首先胜出,于是成为西川节度使,取代了当时在任的崔安潜;杨师立次之,成为东川节度使;牛勖成再次之,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由于陈敬瑄出身卑微没有名声,当得知他被任命为新节度使时,西川百姓震惊了,他们根本不知道陈敬瑄是谁。

所幸陈敬瑄初时还算谨慎小心,上任后,尚积极安抚下属,所以没有闹出更大的荒唐事来。

这就是唐僖宗惊曝天下的赌球选官的故事,然而,就是从这个赌球选官的故事开始,唐僖宗成了史上唯一一生都在逃亡的皇帝。

就在嬉戏游乐的唐僖宗赌球选官不久,即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黄巢军攻陷洛阳,十二月拿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僖宗君臣束手无策,相对哭泣,宰相卢携因畏惧自杀。

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匆忙带领唐僖宗和少数宗室亲王逃离京城,先逃往山南(今陕西汉中),又逃往四川。

就这样,唐僖宗成为继唐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四川的皇帝。

唐末诗人罗隐《帝幸蜀》诗曰:“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杨妃。

”唐末进士韦庄的《立春日作》诗曰:“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

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

”不久,黄巢占领长安,建国号齐,年号金统。

而唐僖宗在四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