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频谱监测与系统集成基础共79页

合集下载

2014317-18-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体系架构及应用规范

2014317-18-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体系架构及应用规范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体系架构及应用规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I目 录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缩略语 ................................................................. 14.术语和定义 ............................................................. 2 4.1. 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 ............................................. 2 4.2. 联机分析处理 ..................................................... 2 4.3. 商业智能 ......................................................... 2 4.4. 企业服务总线 ..................................................... 2 4.5. 数据源 ........................................................... 3 4.6. 数据仓库 ......................................................... 3 4.7. 数据集市 ......................................................... 3 4.8. 信息资源 ......................................................... 3 4.9. 元数据 ........................................................... 3 4.10. 主数据 ........................................................... 3 4.11. 应用服务组件 ..................................................... 4 5. 概述 . (4)5.1 信息标准规范编制背景 ............................................... 4 5.2 信息标准规范总体架构 ............................................... 5 6. 体系架构设计 .. (7)6.1. 总体架构 ......................................................... 8 6.2. 功能架构设计 .................................................... 10 6.3. 数据架构设计 .................................................... 15 6.4. 技术架构设计 .................................................... 16 6.5. 逻辑部署架构 .................................................... 23 7. 建设与运维规范 .. (24)7.1. 建设规范 (24)7.2. 运维管理规范 (39)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1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的总体架构、一体化平台与应用系统的关系、一体化平台的设计要求及功能特性、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模式、应用模式、运维模式等建设要求,适用于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初步设计、技术路线选择和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指导。

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研究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研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稀缺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频谱分配方式固定并且低效,导致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而且频谱资源的负载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往往造成频谱资源的浪费和浪费,因此找到一种高效和灵活的频谱管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知无线电技术因此应运而生,它可以让终端设备根据当前的频谱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在未干扰的情况下,智能地选择和利用频谱资源。

因此,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频谱感知技术。

频谱感知是指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并分析当前频谱使用情况的能力。

通过利用各种感知方法和技术,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到空闲的频谱资源,并判断是否可以在该频谱上进行通信。

频谱感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和降低通信干扰。

其次,频谱决策是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的关键环节。

频谱决策是指终端设备在感知到空闲频谱资源后,根据自身需求和通信要求,智能地选择合适的频谱进行通信。

频谱决策的关键技术包括频谱选择算法、频谱预测和优化算法等,通过这些技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时情况进行频谱决策,以达到最优的通信效果。

再次,频谱控制是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的核心技术。

频谱控制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终端设备的频谱使用进行控制和管理,以保证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频谱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功率控制、动态频谱分配、多天线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频谱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最后,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

由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特殊性,使得其频谱接入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恶意攻击和干扰。

因此,对于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的研究,必须要考虑安全性和抗干扰性,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和机制,确保频谱接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技术是一种解决无线电频谱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

无线电频谱的含义和特点

无线电频谱的含义和特点

2. 无线电频谱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条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① 频谱资源是有限的 ② 频谱资源具有排他性 ③ 频谱资源具备复用性 ④ 频谱资源是非耗竭性的 ⑤ 频谱资源具有固有传播特性 ⑥ 频谱资源具有易污染性
4
EDITED BY LIUJUN
3. 无线电频谱管理
无线电频谱管理是指: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无 线电频谱资源,审批各类无线电台的设置,协调和处理 各类无线电干扰,监督检查各类无线电台的使用情况,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的 管理工作和管理体系
5
EDITED BY LIUJUN
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
6
EDITED BY LIUJUN
小结
1.1 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什么是无线电波频谱? 无线电波频谱有哪些特点? 无线电频谱如何管理?
7
EDITED BY LIUJUN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谢谢
主讲: 刘俊老师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终端测试与维修》课程
无线电频谱的 含义和特点
主讲: 刘俊老师
目录
01
无线电频谱含义
02
无线电频谱特点
03
无线电频谱管理
1. 无线电频谱含义
无线电频谱( spectrum)一般指频率范围内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
3
EDITED BY LIUJUN

无线电监测网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无线电监测网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班 时 ,收 到 了 南 方 区域 的 干 扰 申诉 .他 们 可 以 立 即 通
2大力推动小型无线电监测站的建设
小型 无线 电监测 站 ( 简称小型 站 ).在 十五 “
过监测 网操 作相 关站 的设 备进行无线 电监测 和定位 .
确定干扰源所在的位置 ,及时给予处理。
《 频谱 监 测手 册 》指 出 一套 完 整 的 、国 家级 期 间得 到 了迅 速发 展 ,如云 南 省在 全 省各 地 市 、机 的 、计算机 化的频谱 管理和监测 系统之 间需要具 有一 场 、 矿 山 、海 关 、边 境 等 建 设 了 7 余 个 小 型 站 .实 现 O 台或 多台通过 网络连接 的数据服务 器 .这样 工作站 和 了 联 网 工 作 , 提 高 了全 省 无 线 电监 测 工 作 的 能 力 和 水 客户端就 能通过 系统获取 数据 。管理 系统 由众 多服务 平 .扩 大 了 监 测 覆 盖 范 围 。 广 东 省 在 全 省 无 线 电工 作
实 际 问题 。
域 同 时 监 测 测 量 , 必 须 有 一 个 完 整 的监 测 网络 .才 能 组织实施相关监测工作 。
1切实加强无线 电监 测联网工作
其 次 无 线 电 监 测 联 网 是 无 线 电监 测 工 作 本 身 的 要
求 。如 无线 电信号测 向要求三 个站或 多个站联合 实时
我 国 的 无 线 电 监 测 网 由短 波 、超 短 波 、卫 星 三 个 交汇定位 .这必须通过联 网才能够实现 。
网组成 .利用宽带信息 网联通 了3 个省 ( 1 自治区 、直 辖
第三 .无 线电监测 通过联 网可 以实现台站和 监测
市 ) 3 个地 市 的无线 电管理 机构 .指 挥 控制 中心设 数 据 库 资 源 共 享 ,实 现 自动 化 监 测 ,提 高 监 测 效 率 。 和3 3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题库基础知识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题库基础知识

1.1 填空题1, 1864年,由著名的物理学家_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赫兹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2, 1887年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3,在空间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叫电磁波4,电磁场场强标准单位为伏特每米(或V/m),磁场场强的单位为安培每米(或A/m),功率通量密度的标准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2)5,在国际频率划分中,中国属于第三区6,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损耗越大,反射能力越强,绕射能力越低7,无线电波甚高频(VHF)的频率范围是从30MHz 到300MHz8,中国联通CDMA系统使用频率为825-835MHz(基站收),870-880MHz(基站发)9, IS-95标准的CDMA移动系统的必要带宽为 1.23MHz10,我国PHS无线接入系统使用的频率范围是1900-1915MHz11,在1785~1805MHz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系统,这个系统是SCDMA12,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108-137MHz航空频段中无线电导航频率为 108~117.975MHz、航空移动频率为 117.975~137MHz13,目前较常用的短距离微功率扩频无线电通信使用2.4GHz和5.8GHz频段。

14,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频率规划到1000G Hz。

15, 600MHz无线电波的波长是 0.5 m 。

16, 0dBW= 30 dBm,1V= 0 dBv= 60 dBmv= 120 dBμV17, f0=2f1-f2是三阶一型互调,f0=f1+f2-f3是三阶二型互调。

18,当R = 50Ω 时,20dBmV= -27 dBm。

如果阻抗是75Ω,则应为-29 dBm。

19, dB(pW/m2)是功率通量密度参数的单位。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无线电监测技术是指利用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无线电频率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电监测技术在军事、电子对抗、通信管理、安全防护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无线电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目前,无线电监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

无线电频谱是无线通信的物理基础,对无线电频谱的监测可以了解当前的频谱利用情况、干扰源的位置和特征等信息。

目前,常用的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包括频谱扫描、实时监测和数字信号处理等。

频谱扫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扫描接收到的信号,获取频率、幅度和时间信息。

其次是无线电干扰监测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普及和频谱资源的紧张,各种无线电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无线电干扰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定位干扰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目前,常用的无线电干扰监测技术包括干扰源定位、干扰录制和干扰信号分类等。

干扰源定位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无线电干扰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多个接收站的时间差测量,定位出干扰源的位置。

再次是无线电通信监测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电通信监测技术对于通信管理和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电通信监测技术可以用来监测无线通信设备的状态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前,常用的无线电通信监测技术包括通信设备状态监测、通信内容监测和通信行为分析等。

通信设备状态监测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无线电通信监测技术,可以通过监测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信号干扰等参数,了解无线通信设备的工作情况。

无线电监测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加强。

还需要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008年黑龙江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理论试题库

2008年黑龙江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理论试题库

黑龙江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理论试题库(初审试用第一版)黑龙江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领导小组办公室二○○八年九月·哈尔滨一、填空题1、在模拟通信中,输入的载噪比决定了输出信噪比;在数字通信中,输入的载噪比决定了误码率。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37页)2、接收机带宽可分为射频带宽、中频带宽和整机带宽。

通常说的接收机带宽是指整机带宽。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220页)3、写出缩略语的意义BCCH:广播控制信道 BER:比特误码率PCH:寻呼信道 TS:时隙 TCH业务控制信道。

(引用900MHz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电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YD/T883-1996、YD/T884-1996)4、无线的电参数,包括方向图、方向性系数、输入阻抗和极化特性等都和(工作频率)有关。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78页)5、接收机的本地振荡器简称(本振)可提供使输入信号变频的信号,变频后的信号能以(最小)的失真被解调,并把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减到(最低)。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116页)6、接收机镜像滤波器和中频滤波器都需要具有较高选择性的(传输函数)。

其选择性必须能对带内信号具有均匀(增益),且衰减很小,并对带外信号有足够的(抑制能力)。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118页)7、各种噪声源产生的随机噪声信号,在直到紫外区的很宽频率范围内,都有均匀的功率分布,超过此频率范围,则按量子理论预测的规律衰减。

这样的噪声定义为(白噪声)这种噪声的统计特性具有(高斯分布).(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38页)8、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空间通信中,由于信号传播过程中通过电离层时会产生(法拉第旋转)效应,因此,其发射和接收都应采用(圆极化天线)。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79页)9、接收机的增益控制通常包括(自动增益控制)、(人工手动增益控制)、(数字增益控制)。

(无线电监测与通信侦查207页)10、一般来说,频谱监测的目的是支持(频谱管理)工作,包括(频率指配)和规划等方面。

3.无线电频谱监测与系统集成基础

3.无线电频谱监测与系统集成基础
TCI系统固定站建设
TCI监测测向一体化无源天线; TCI配置的主体避雷、防感应避雷 多种技术手段;以及可升降型铁 塔,多种手段效果良好!
站点:山东泰山站 设备:TCI745系统
站点:山东淄博站 设备:TCI715系统
附近有气象雷达和其它 信号源,电磁环境复杂;
天线与联通基站天线 共塔建设;
复杂电磁环境下,TCI系统工作稳定,监测效果良好;
ESMERALDA监测测向系统
天线开关
带开关的天线
GPS REC108
PC QSharc AEA196
CAL
V/UHF
ANT184-A
ANT194-A
中频频谱带宽:20MHz
ESMERALDA
13.3 法国THLAS公司监测测向系统
ESMERALDA XE监测测向系统
ESMERALDA XE 紧凑型主机 12kG, 100W, 40MHz IBW, 20GHz/s
SHF/EHF扩展
647型
13.1 美国TCI公司监测测向系统
TCI系统的先进性
同类监测测向系统
TCI系统
由于选用不同监测系统,在实现相同监测测向功能的情况下,‘同类监测测向系
统’需要4幅天线和2台主机以及其他辅助设备;TCI系统只需1幅天线和1台主机,
系统组成简洁,提高了可靠性。
13.1 美国TCI公司监测测向系统
THLAS公司简介 法国泰雷兹集团(THALES)源于1879年的法国汤姆逊(THOMSON)集 团,是设计、开发和生产航空、防御及信息技术服务产品的专业电子科技公 司。总部设在法国,研发设在美国硅谷和法国巴黎及俄罗斯。
泰雷兹监测测向产品:
ESMERALDA ESMERALDA X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