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浙江历史文化
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修正)-

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修正)正文:---------------------------------------------------------------------------------------------------------------------------------------------------- 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8年11月28日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7年6月28日浙江省第八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改1997年12月3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境内的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窑址、古建筑、石窟寺、石刻以及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二)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以及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三)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以及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本省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窑址、石窟寺以及以下、水域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等,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除外。
国家机关、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组织收藏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条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文物的所有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管理的规定。
浙江省历史会考复习知识点

浙江省历史会考复习知识点浙江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会考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众多。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一些重要的内容。
一、古代史部分1、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距今约 7000 年。
其代表性的特征包括干栏式建筑、水稻种植以及精美的陶器制作等。
河姆渡人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这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进步。
2、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距今约 5300-4300 年,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
良渚文化以发达的稻作农业、精美的玉器、规模宏大的城池和水利系统等为特征。
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3、越国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浙江一带的诸侯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故事广为流传。
越国的铸剑技术十分高超,其宝剑闻名天下。
4、秦朝在浙江的统治秦朝统一六国后,在浙江地区设置郡县,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5、三国时期的浙江三国时期,浙江地区属于东吴的管辖范围。
东吴在浙江发展了造船业和海外贸易。
6、东晋南朝时期的浙江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浙江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7、隋唐时期的浙江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浙江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唐朝时期,浙江的越窑青瓷闻名于世。
8、两宋时期的浙江两宋时期,浙江经济繁荣。
杭州成为南宋的都城,商业发达,城市繁荣。
当时的浙江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近代史部分1、鸦片战争与浙江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曾侵犯浙江定海等地。
2、太平天国运动在浙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曾在浙江一带活动。
3、近代工业的兴起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浙江也出现了一些近代工业企业。
4、甲午战争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5、辛亥革命与浙江浙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许多浙江籍的仁人志士为推翻封建帝制做出了贡献。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浙江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浙江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省份。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关于浙江地区的重要知识点:一、浙江的古代文化和历史1. 古代文化遗产:浙江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雷峰塔、灵隐寺、西湖等。
这些历史建筑和风景名胜见证了浙江在古代的繁荣和文化底蕴。
2. 三国时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时期,浙江地区是吴国的重要领土。
孙权建都会稽(今绍兴),形成了独特的吴文化。
3. 南宋时期:南宋时期,浙江的杭州成为当时的国都。
这一时期的杭州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有“天下钱庄”之称。
4. 九族十姓:浙江地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即九族十姓。
南宋末年,在金军入侵的时候,九个大家族为保护宋室,集体自杀,被称为“九族十姓”。
二、浙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1. 经济特点:浙江地区的经济以农业、渔业和手工业为主要支柱。
其中,丝绸业、茶叶业和造船业是浙江的重要产业。
如今,浙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2. 渔业资源:浙江地处东海和钱塘江的河口,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特别是金华和台州一带,是浙江著名的渔业基地。
3. 茶叶文化:浙江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其茶叶文化源远流长。
龙井茶、西湖龙井茶、铁观音等都是浙江出产的知名茶叶品种。
4. 统一战线:浙江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通过实行统一战线政策,有效地组织了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的抗日力量,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浙江的历史名人1. 钱玄同:钱玄同是中国现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也是浙江的骄傲。
他的作品多才多艺,以曲艺、现代诗和译著等闻名于世。
2. 袁世凯: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浙江的名人之一。
他曾出任清朝北洋政府的大总统,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3. 胡适:胡适是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浙江人。
他对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文化革命的先知”。
漫话浙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传承

漫话浙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传承浙江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的地方。
自古以来,浙江一直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它拥有华丽的地形,优美的园林,热情好客的人民和悠久的文化历史。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浙江地区的文化和艺术也是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
浙江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那个时候,当地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地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千百年来,浙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浙江文化的最好体现是它的艺术。
第一章:浙江的传统艺术浙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戏剧和音乐中心之一。
浙江的传统音乐、戏剧和舞蹈经过了许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其中以越剧和龙舟踏浪舞最为著名。
越剧是浙江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戏曲,是充满浙江“水乡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
越剧的唱腔高亢婉转,戏曲展现了深厚的人文艺术内涵。
其表演形式功底深厚,美术舞美极富特色,其表现手法的技巧非常高超。
龙舟踏浪舞是浙江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又一种代表性形式。
它是通过重现古代传说中的龙舟赛龙等活动来展示浙江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第二章:浙江的现代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浙江的艺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和发展。
现代艺术形式在浙江不断繁荣,体现了浙江文化的新时代特征。
例如,在现代绘画领域,浙江有着很大的贡献。
浙江当代绘画以创新和多元化的风格为主。
其中,以浙江美术学院的教育为主,深受国内外艺术家的好评。
浙江的年轻艺术家在现代绘画领域中成为了真正的先锋。
第三章:浙江的文化遗产浙江的文化遗产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从那时起,浙江就开始了它的独特文化发展之路。
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文化象征,自那时起一直存在于浙江。
钱塘江大桥——下沙至公交二站的公交站牌浙江的文化遗产包括黄山、普陀山和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最著名的桥之一,横跨钱塘江,它象征着浙江的伟大历史和发展。
黄山和普陀山同样是浙江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
黄山以它壮丽的山峰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而知名,普陀山则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圣地。
浙江省历史知识点汇总高三

浙江省历史知识点汇总高三浙江省历史知识点汇总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省份。
本文将对浙江省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人物以及文化进行概述。
一、古代历史浙江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浙江境内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遗址,如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
良渚遗址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被誉为“东方的巴比伦”。
这一发现使浙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随着历史的推移,浙江逐渐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其中,浙江的会稽(今绍兴)曾是吴国的都城,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
在三国时期,著名的吴将孙权就是会稽人。
此外,浙江还有着一些古代贸易港口,如宁波和温州,这些港口在宋代以后成为了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推动了浙江的经济和文化繁荣。
二、近代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
浙江省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启蒙运动的标志。
在戊戌变法中,曾国藩的侄孙溥仪领导的改良派力量试图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但遭到了清朝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外,浙江还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浙江的杭州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
这场大会确立了“工农合作”和“武装斗争”的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三、现代发展自20世纪末以来,浙江省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浙江省的人均经济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
其中,杭州被列为“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宁波被列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浙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
除了经济方面的发展,浙江省还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
2023年浙江导游基础知识题库

第一章浙江地理与历史第二章浙江经济、文化与旅游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东西的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4、浙江省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5、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6、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即所谓的“十月小阳春”()。
7、据2023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8、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9、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10、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万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11、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2023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12、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段革命运动兴起,章炳麟、鲁迅等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13、2023年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
()14、202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58元。
()15、192023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
()16、浙江乌镇人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
()17、192023在宁波成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第一个新诗社。
()18、北宋时的浙江,最为流行的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散曲。
()19、浙江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为主题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20、浙江旅游发展的总战略是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并实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对的签案,并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八年级浙江人文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浙江人文地理知识点浙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文化的省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浙江拥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八年级浙江人文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浙江的文化遗产浙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文化的省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西湖。
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因其独特的景致和悠久的历史而著名于世。
此外,还有杭州保护得较好的历史建筑群体,如雷峰塔、灵隐寺、南屏山、岳王庙等,都是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遗产。
浙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的民俗文化浙江的民俗文化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人民的传统文化和遗产,如龙舟竞渡、吴越钱币、绍兴黄酒、茶文化等,深刻地体现了浙江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精神。
浙江是中国四大茶叶产区之一,茶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浙江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如绣花鞋、猪肉脯、黄杨木雕等,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浙江的地理环境浙江地理环境优越,由于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浙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浙江的山水风光各异,有举世闻名的西湖,也有一些高山峡谷和森林公园,如天目山、南浔故城、千岛湖等,它们都是浙江旅游的重要景点。
此外,浙江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如长江、钱塘江、太湖和千岛湖等,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四、浙江的经济特色浙江的经济特色鲜明,它以创新和开放为主要特点。
浙江的经济实力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前列,原因就在于浙江具有良好的创新和开放氛围。
浙江是中国发源性现代化的重要区域之一,它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将人才和资本从全国各地和国外吸引过来,进而促进了浙江的经济发展。
五、浙江的教育发展浙江的教育发展历史悠久,知名的高校和名师汇聚于此。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水平高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
此外,浙江还有若干全国著名的中学和初中,如杭州中学、玉皇山中学、西湖中学等。
浙江社会知识点

浙江社会知识点浙江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
它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临东海,背靠浙江山脉。
浙江省的社会知识点众多,涵盖了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
下面我将逐步介绍浙江省的一些重要社会知识点。
一、历史文化浙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浙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杭州西湖、宁波天一阁等著名景点,这些都是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浙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的浙江已经有了人类的聚居和文化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浙江历经了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时期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浙江还是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
二、地理特点浙江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浙江东临东海,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浙江还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如钱塘江、富春江等,这些河流为浙江的农业和水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持。
浙江还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等。
浙江山脉横亘于省内,其中最著名的是天目山、雁荡山等。
这些山脉给浙江省提供了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经济发展浙江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浙江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浙江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纺织、机械、化工等行业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
此外,浙江还有许多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如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浙江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教育和科技浙江在教育和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浙江拥有众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如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这些学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浙江大学更是位列中国高等教育排名前列。
在科技创新方面,浙江也有很多亮点。
浙江不仅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还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企业家。
浙江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15
第四节 生成环境
一、历史悠久,文明昌化 二、青山绿水,沃野千里 三、物产丰富,经济繁荣
一、历史悠久,文明昌化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在余姚
市罗家乡河姆渡村东北。 马家浜文化
西汉: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丹阳(2郡) 增 余暨、剡、富春、回浦、于潜(20县)
东汉:吴、会稽、丹阳(3郡23县) 三国:会稽、吴,临海、东阳、新都、吴兴(6郡49县) 两晋:新安、临海、永嘉(3郡)
隋:越、杭、婺、处、睦(5州)
唐:隶属江南道,杭、睦、越、明、台、婺、衢、 栝、温(9州)
第三节 基本特征
一、柔慧智巧、开放兼容的文化魅力 二、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文化力量 三、敢于冒险、重利事功的文化个性
浙东、浙西文化比较
• 在历史上,以钱塘江为界,江的东面被称为 浙东,江的西面被称为浙西,史称“两浙”。 浙东主要指宁绍平原和金衢盆地,代表古代 越文化区;浙西主要指杭嘉湖平原,它和太 湖流域一代,代表古代吴文化区。
二、浙江的历史沿革
浙江文化也可以称为“吴越文化”、“两浙 文化”。吴越一词,源自先秦时期长江下游 的吴、越两国。吴古称句吴,其祖先生活在 今苏南、皖南和浙北一带。于越又称“内 越”、“大越”,在百越中发展最早,文明 程度较高。于越最早的活动地带在句吴的南 面,即今天的浙北以及太湖一带。
秦:会稽、闽中、鄣(3郡) 诸暨、上虞、余姚、句章、鄮、鄞、乌伤、太末、 钱塘、余杭、由拳、乌程、鄣、山阴、海盐(15县)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城南偏西7公里处,已发现和 发掘的桐乡罗家角遗址、海宁彭城和吴兴邱城等遗址 都属于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城北18公里的余杭区良渚镇。 吴兴钱山漾、杭州半山水田畈、嘉兴双桥等遗址都属 于良渚文化。
跨湖桥文化 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
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 上山文化
明:独立地方行政区(11府1州75县)
明洪武九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康熙六年:浙江省(11府2厅75县)
省与府之间设杭嘉湖道、宁绍台道、
金衢严道、温处道
民国初年:钱塘、会稽、金华、瓯海(4道)
民国十六年:取消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
第二节 文化底蕴
一、殷商春秋战国 二、秦汉南北朝 三、隋唐宋 四、元明清 五、近代
13
• 就民风民俗而言: • 浙东重农,以牛市著称,崇牛、崇鸟、崇蛇; • 浙西尚商,多米市,田蚕繁盛。
• 就人文品性而言: • 浙东人勇猛进取,吃苦耐劳,敢于外出闯天地; • 浙西人平和中庸,安土恋家,很少外出讨生活。
14
就学术而言:
• 从学科角度来看,浙东以史学为主,浙西以经学、 文学等为主。
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 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中国最大的人工湖 泊——千岛湖。
浙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著名的“鱼 米之乡”。大致可以分为浙北平原、浙西 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 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 区。
浙江地形复杂,有“,经济繁荣
唐开元二十一年: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 今浙江省境全属江南东道
唐乾元六年:
浙江东道:越、睦、衢、婺、台、明、处、温
浙江西道:昇、润、宣、歙、饶、江、苏、常、 杭、湖
(浙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的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浙江属吴越国地(11州1军62县) 北宋:隶属两浙路(两浙) 南宋:分两浙东路(浙东)、两浙西路(浙西) 元至元二十一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浙行省) 元至正二十六年: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浙江行省)
第一章 浙江历史文化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文化底蕴 第三节 基本特征 第四节 生成环境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浙江”的界定
“浙江”原来是河流的名称,又名 “淛河”、“渐江”、“曲江”、 “之江”,意即曲折的河流。
“浙江”的发源地:
北面一条水清,叫“新安江”,发源于安徽歙 县和黟县;南面一条水浊,叫“兰江”(又称 “兰溪”)。新安江和兰江在建德县梅城镇附 近汇合,从梅城往东北流经桐庐的一段叫“桐 江”,流经富阳到杭州的一段叫“富春江”, 流经原钱塘县到入海口的一段叫“钱塘江”。
上山遗址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渠南、 渠北和三友村之间。
二、青山绿水,沃野千里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 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 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 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 江苏接壤。境内最长的河 流是钱塘江,省以江名, 简称“浙”。省会杭州。
浙江东临万顷东海,海岸线漫长。北起 平湖金丝娘桥,南至苍南县虎头鼻。境 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 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 八条水系。
12
• 就地理环境而言: • 浙东地区群山环抱,多山地、黄土,“土性”
特征明显;
• 浙西地区水网密布,多湖泊、河流,“水性” 特征明显。
• 浙东以山地为主,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发 展相对迟缓,当地人民要使出浑身解数,才 能在这块土地上生存;
• 浙西以平原为主,交通发达,田地收成高, 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准自然也要高得多。
浙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 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 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 平阳明矾储量占世界第一位。
浙江著名的工艺品有青田石雕、东阳 木雕、温州黄杨木雕、龙泉青瓷、宝 剑、萧山花边、鄞州竹编、温州瓯塑、 瓯绣、湖州毛笔、杭州扇子等。
风味小吃有杭州的西湖藕粥、桂花鲜 栗羹,嘉兴的五芳斋鲜肉粽子,湖州的千 张包子,绍兴的香糕、五香豆腐干,宁波 的龙凤金团,舟山的虾饺,奉化的苔菜千 层饼,台州的蛋肉麦饼,温州的麻心元宵 等。
浙江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 库”之称。
浙江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农业类型: 沿海平原型、河谷盆地型、丘陵山地型、沿海岛屿型 农业区: (1)杭嘉湖平原——粮、桑、油、渔、畜区; (2)杭嘉湖两岸滨海平原——棉麻区; (3)宁绍平原——粮、油、畜、渔区; (4)温黄平原——粮、桔、畜区; (5)金衢丘陵地——粮、畜、林、茶区; (6)浙西丘陵山区——林、茶、粮区; (7)浙东丘陵盆地——茶、粮、林、畜区; (8)浙南山区——林、茶、粮、畜区; (9)沿海岛屿——渔、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