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历史常识练习题

合集下载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人文常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人文常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人文常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有关地方戏与发源地之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评剧——天津B.黄梅戏——安徽C.吕剧——山东D.花鼓戏——湖南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省东部,后流行于唐山,习称“蹦蹦戏”。

关于“评剧”一名的由来说法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

所以选择A 选项。

知识模块:历史、人文常识2.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正确答案:A解析:A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表达了诗人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后的喜悦心情。

B项诗句出自王昌龄的名诗《从军行》,描写的是战争中场面。

C项出自陆游《关山月》,揭露将军沉湎酒色致使战备荒废。

D项诗句出自张籍的《贾客乐》,描写的是商贾。

B、C、D项都不是选官制度,排除。

本题答案为A。

知识模块:历史、人文常识3.郭沫若用“犀利”“恣肆”“深厚”“俊俏”四个词语分别概括了先秦四大散文家作品的风格。

符合这四种风格的散文家依次是( )。

A.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B.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C.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D.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正确答案:A解析: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说:“荀子在先秦诸子中与孟轲、庄周可以鼎足而三,加之相传是他的弟子的韩非,也可以称之为四大台柱子了。

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深厚,韩文的俊俏,但就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历史、人文常识4.公务员小李因工作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最近处于情绪消沉状态,下列最适合引导他摆脱这种状态的诗句是( )。

国考行测常识题

国考行测常识题

国考行测常识题国考行测常识题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历史事件、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等;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等;世界历史事件、文化、科技等。

2. 地理常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3. 科技常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环保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4. 文化常识: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

5. 政治常识:政治制度、国家机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6. 经济常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政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知识。

7. 生活常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国考行测常识题示例:1.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 《齐民要术》是综合性农学著作C. 宋应星编撰了《天工开物》D. 徐渭是明代最著名的医学家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B.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3.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纯碱溶液除水垢B. 可用小苏打制作发酵粉C. 铜器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说明铜不如铁活泼D. 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4. 下列关于地理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B.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C.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北方地区D.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自然特征以高原、山地为主的是西北地区。

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整理高清版)

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整理高清版)

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2.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3.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

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4.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字率──财政风险B.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C.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D.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5.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A.最低工资保障B.最低生活保障C.税收D.社会保险6.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②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A.①③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7.某县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①某食品厂生产腐竹时非法添加硼砂被当场查获,县工商局以证据确凿为由吊销该厂营业执照,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②县矿业公司将含镉的工业废渣倾倒入河,造成河水镉浓度超标,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分别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和5万元;③县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火锅店使用过期牛油,遂派一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对牛油进行查封、送检。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分冲刺之历史常识考点习题演练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分冲刺之历史常识考点习题演练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分冲刺之历史常识考点习题演练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1.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增设军机处 B.采用三省六部制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发生在汉代()时期。

A.汉高祖刘邦 B.汉武帝刘彻 C.汉光武帝刘秀 D.汉元帝刘?3.被迫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4.当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被称为()。

A.民主统一战线B.统一战线C.社会主义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5.科举制度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6.成语“草木皆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长平之战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的抗日中心是()。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C.晋绥抗日根据地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8.1947年,为了帮助欧洲经济复兴,与前苏联抗衡,美国提出了()。

A.艾森豪威尔计划 B.马歇尔计划C.巴巴罗莎计划 D.罗斯福计划9.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中规定()。

A.议会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B.废除君主立宪C.严厉处置“非国教徒” D.确立克伦威尔的统治地位10.《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下列哪个组织起草的纲领?()A.第一国际 B.共产主义者同盟C.第二国际 D.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参考答案1.【答案】C。

中公解析:明朝:废丞相制度,设六部尚书;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

公务员历史常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历史常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历史常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简化字体是_______。

答案:篆书2. 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_____。

答案:溥仪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_______。

答案:造纸术4.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_______。

答案:孙中山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抗日战争被称为_______。

答案:抗日战争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年。

答案:1949年7.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王朝。

答案:夏8. 万里长城修筑于哪个朝代?答案:秦朝9.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起始于_______,终止于_______。

答案:长安,罗马帝国10.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_______。

答案:武则天二、选择题11. 以下哪位皇帝是明朝的创立者?A. 刘邦B. 曹操C. 李世民D. 朱元璋答案:D12.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文学家?A. 苏轼B. 毛泽东C. 李白D. 刘备答案:A1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五卅运动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一大答案:D14.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A. 郭沫若B. 杨振宁C. 秦九韶D. 王阳明答案:C15.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A. 孟子B. 屈原C. 范仲淹D. 谢霆锋答案:D三、判断题16. 孙中山是中国第一位总统,判断正误。

答案:正确17. 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判断正误。

答案:正确18. 隋朝是唐朝的前朝,判断正误。

答案:正确19. 《红楼梦》是明代的名著,判断正误。

答案:错误20. "一国两制"是针对澳门和香港的政策,判断正误。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古代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的发展完善,并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顶峰。

科举制度的关键是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包括经义、正义、诗词和文章等。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出自( )。

A.《左传》B.《史记》C.《淮南子.人间训》D.《论语》正确答案:B解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西汉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人间训》。

知识模块:历史文化常识2.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

A.《过秦论》《捕蛇者说》《劝学》《兵车行》B.《师说》《论语》《六国论》《鸿门宴》C.《捕蛇者说》《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D.《邹忌讽齐王纳谏》《崤之战》《过秦论》《蜀道难》正确答案:C解析:《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作者苟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兵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师说》是韩愈的名作,作于唐贞元十八年;《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苏洵是北宋文学家;《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为西汉的司马迁;《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唐朝白居易;《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刘向集百家作品而编辑整理;《蜀道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崤之战》原文出自《左传》,作者是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历史文化常识3.《红楼梦》中四大家族是贾、史、薛、( )。

A.林B.王C.刘D.赵正确答案:B解析:《红楼梦》中四大家族是贾、史、薛、王。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历史文化常识4.《阿Q正传》中阿Q的结局是( )。

A.被当成替罪羊抓进城里,关进牢房B.糊里糊涂送掉性命C.成了富人D.平庸生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历史文化常识5.《金粉世家》的作者是( )。

行测历史常识测试题

行测历史常识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

A.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C.造纸技术D.制墨技术4.中国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新疆,西亚,到大秦。

这条丝绸之路开通于( )。

A.战国时期B.西汉C.东汉D.宋朝5.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情况,你会向他推荐(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6.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7.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成吉思汗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10.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11.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12.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早出现于( )。

A.秦朝B.西汉C.东汉D.宋朝1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B.《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D.《叶甫盖尼.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正确答案:B解析:A项《秋浦歌》的作者应是李白;C项《哈姆雷特》是戏剧;D项作者应是俄国的普希金。

知识模块:历史文化常识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B.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女作家,她的《笑》《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被认为是当时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C.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D.巴金,原名李芾甘,是我国近代文学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正确答案:D解析: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是我国现代文学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灭亡》《四世同堂》《寒夜》及散文集《随想录》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历史文化常识3.我国境内的几处晚期猿人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排列正确的是( )。

A.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B.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C.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D.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正确答案:A解析: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左右。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关于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70万年前。

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万~78万年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国考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历史常识练习题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
>>>我想看看国考课程。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4.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5.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国民党一大
6.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7.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三大
D.中共六大
8.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这标志着(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 )。

A.争取民主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
10.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

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 )。

A.变革经济体制
B.变革所有制
C.变革政治制度
D.变革生产力
1.【答案】B。

中公解析: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本题答案选B。

2.【答案】D。

中公解析: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C。

中公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故本题答案选C。

4.【答案】A。

中公解析: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

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

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B。

中公解析: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D。

中公解析:1945年我党召开了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故本题答案选D。

7.【答案】B。

中公解析: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解决自己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是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

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A项“八七会议”、C项“中共三大”、D项“中共六大”,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B。

8.【答案】B。

中公解析: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覆亡。

故本题答案选B。

9.【答案】C。

中公解析: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非武装斗争形式。

故本题答案选C。

10.【答案】B。

中公解析:党在制定“一化三改”总路线时,已经明确了这个总路线的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即要变革原有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故本题答案选B。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公务员考试题库系统邀请您一同刷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