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谈
谈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

谈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摘要:计算机课程是职业高中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意义,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寻求一种有效适用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因此,针对学生对象的特殊性,需从有效的课堂复习、任务驱动和游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下工夫,打造完美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这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方法一、复习到位,精心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认真复习,精心导入,且导得自然,导得巧,导得妙,新颖独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老师便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我根据自己几年来从事计算机教学的经验,谈谈两种导入方法。
1.复习问题式。
带着问题学习,学生目标明确。
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计算机基本原理》这一篇课文时,在导入环节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突出重点。
2.新课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通过课件的演示或作品演示导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如果在讲授利用平面设计的知识制作一张“圣诞舞会海报”新课时,首先展示已做好的作品,让学生思考:这幅作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哪些是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的?哪些是不能解决的?不能解决的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中备受青睐的专业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方法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进行浅谈。
一、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最终的出路就是就业,因此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加合格的专业人才。
在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具备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和素质。
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能够培养更多的具备实际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成为了当下重要的课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优化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以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计算机专业可以增加一些与市场需求更加贴合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相对过时或者市场需求不大的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可以围绕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教学,引入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前沿的技术和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科研课题论文:31377 高职计算机教学探讨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计算机教学探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都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仍旧存在很多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解决能够对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与重视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及学生特点在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计算机教学也应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状态中。
但长期以来,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1.教与学的目标没有明确提出;2.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更新较慢;3.教学手段传统落后,难以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4.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5.计算机师资力量不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这些情况已经引起了高校的重视,也做出了初步的调整改革,但现今计算机教学状况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要求。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高院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结果:1.普遍缺乏自觉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2.学生缺乏自信,对计算机课程有畏惧心态;3.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也不愿在课余时间主动去实践;4.在进高校学习前,由于各地计算机普及程度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准也参差不齐。
容易有水平高者厌学、水平不足者畏学现象。
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十分重要。
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对策1.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师资力量建设高职院校对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当对当前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客观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资力量做出建设和完善。
首先院校应当重视对教学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完善,从而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保障;其次是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应当引起重视,包括对教师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上的培训以及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保证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重视教材的选择以及课外知识的扩充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材选择与更换的及时性应当引起重视,同时教师也应当以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发展与提高为出发点做好新教材的备课工作。
浅谈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

会 的各个领域 , 改变着 人们 日常生活、 生产 和学习方式 。从 事职业学校计算机 教学 多年 ,深感 计算机 教学有别于其他 学科 的教学 。学 生在校所 学的不少 知识 毕业时可 能已经过 时, 工作时将有可能面 临着要使用教师没教过 的新软件 。 加 上有些学生在校 时 自学 能力培养得 不够 ,不会边摸索边使 用。 面对新软件则显 得束手束脚 、 无从下手 , 给用人单位 留下 了“ 适应能力不强、 后劲不足 ” 的印象 。目前大部分高职 高专 学校都配备 了多媒体 教室 , 但这只 是改变了教学工 具, 没有 改变传统 的课堂教学形式 。没有 突破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递 性教学, 不利 于个性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开展 。只是在教 学表演形式上 变 “ 人灌 ”为 “电灌 ” 已, 而 只是应 试教 育 的
te p p rdic s s c mp trta hn to rm u h t s cs a td ns lann nd e c es ta hn , — h a e suse o ue e c ig meh d fo sc wo a p t e s su e t e r ig a ta h r ec iga n d p ee t e ea p cfc t c ig meh ds rs ns s v rl s i e hn to . e i a
的教学方 法, 用 “ 务驱动 ” 多种 教学模 式 , 采 任 等 利用 网络 同步教学、 多媒 体教学 、 上机操 作指导教学等 多种 教学手段
完成 本学科的教学 。具 体操作如下 : () 1 充分体现学生在 学习 中的主体地位 , 因材施教。 近 几年来 , 由于高考制 度的 改革 及高 中扩招 , 接受 中等职 业教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

vsa + . 拥 有两种 编程 方式 :一 种是基 于w n0 sA 1 编 程方 iu 1c +6O idw P的c
式 ,代码 效率 较 高 ,但开 发难 度和 工作 量也 很 高; 另一种 是基 于肝c + 编 的c+
程方 式 ,代码 运 行效 率相 对较 低 ,但 开发难 度 小、 开发工 作量 小 、源 代 码效
开发 环境 。
与实 践教 学 的关系 、 比例 、内容 进 行研 究 ,以系统 工程 的方 法对 其进 行 有机
整合 与 改革 ,使我 们 的高职 教育 培养 出真 正 的既有 扎 实的理 论 知识 ,又 有熟
练的 动手 能力 的高素质 的 劳动者 和技 能型人 才 。
高职 高专计 算机 专业 人才培 养应 以应 用 、实用 为主 ,多数 学生 为职 高学 生 ,已经 有一 定 的计算 机操 作能 力 。如何 因 材施 教 ,对这 部分 学生进 行 进一 步培 养 ,使之符 合社会 和 企业 的需求 ,是 教师应 当研 究 的问题 。 针对 高 职 学生 学 习兴 趣 较浓 ,动 手能 力 较 强 的特 点 。可 以采 取 实 践为 主 ,将 理 论 融入 实 践 教学 的 方 法 ,用 实 例将 所 学 知识 讲 授给 学 生 。边 讲 边 练 ,在实 际练 习 中强化 理论 知识 ,既能提 高 学生 学习 兴趣 ,也 能提 高学 生学
高 工作 效率 。在 Vs a + 6O 中 ,既 可 以使用 完成 大多 数的 工作 ,也 iu lc+ .
教 学 的 关系 。这 个 实 例程 序 采用 M c00 t V sa +6 O 可 视化 编 程 工 ir sf iu lc +. 具 ,数 据库 采 用 Mc 0o t0 fc c es 该软 件 是 一套 基 于人 力 资源 管 irs f f ieA cs ,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谈

首先 ,一份赏心悦 目的简历 需要设计 一张漂亮 的封面 ,
封面最好用图片或艺术字进行点缀 ; 然后 ,草拟一份 自荐书 ,根据 自荐书 的内容多少 ,适 当 调整 字体 、字号及行问距 、段间距 ;
最 后 ,用 表 格 设 计 自己的 个 人 简 历 ,包 括 一 些 基 本 情 况
郑婕 ,艾迪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九江 3 20 ) 3 0 7
摘
要 :为 了适应现代社会 的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 ,根据 高等职业教育 的本 质要 求,本 文就个人 的
一
些教学经验 对现在 高职 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进行 了一 些总结。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 算机 应用基础课程 ;学生主体 ; 自学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T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B1 0 9—9 2 (0 8 3一O 6 5 2 20 )0 0 2—0 2
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 了一大批有理想 、有道德 、有 知识和职业技能 、有纪律的高素质劳 动者 ,有力地改善了我 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 ,特别是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得到 了强有力的改善 ,使之 既要有专业 知识 ,更 要有 实践技能 。 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行各业 的发展 ,促进了劳动 就业 和社会稳定 ,为实现经济增 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 了强 有力的智力支持 。当今社会上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 越紧密 ,计算机的普及使每个人都必须会操作并会简单地 维 护计算机。计算机应用 基础课程成为 了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 课 ,根据本人几 年计算 机课 程的 教学 实践 ,现 总结经 验如
相关的的教学过 程为例。 ( )给 出一个具体而现实的任务 : 1 小张就要大学毕业 了,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精心制 作一份求 职简历 。那么 ,如何制作一份求职简历呢? ( )确定解决任务的方 案 : 2
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替算盘进行运算的部件, 这就是运算器; 然后要有能起到草
稿纸作用的部件 ,它能记忆原始题 目、原始数据 、中间结 果 最后 结果, 这种器件就是存储器 ; 还要有能代替人的控制作 用 的控 制器,它能根据事先给定 的命令发 出各 种控制信息 , 使整个计 算过 程能一步一步地协调进行 。 仅有这三个部件 但 还不够 , 原始 的数据 和命令等需要输入 , 以需要输入 设备; 所 而计算 的结果 需要 输出,就要有输 出设备 ,这样 就构成 了一 个基本 的计算机硬件 系统,这种 结构被称为 “ ・ 冯 诺依曼结
浅谈高职 《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
黄 嘉
( 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湖 株洲 420 ) 10 1
[ 内容提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 已成为高职高技 能人才培养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 “ 案例教 学,一 体化课堂 ”的模式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 技能的教学 , 侧重符合专业特 征的案例 , 调动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 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 。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 础:教学 [ 中图分类号] G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4 7( 0 8 10 1= 1 0 87 2 2 0 )1.0 70
1 引 言 .
计 算机操作 技能 已经 成为许 多行业 岗位要 求的基 本技 能 ,培养技能型 、实用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培养 目 。 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 生的必修课, 是一 门计算机 知识的 入 门课程 , 门课程着 眼于普及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 论 这 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 能,其应用性 、实践性 、实用性很 强。 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 已成为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 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 .计 算机 基础 理论知识 的教 学选 用形象 、贴近生 活的 例子 和类 比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 思维 、便 于学生理解 计算机中的许多构想都源于现实生活 , 教师可 以拿大家 熟悉 的现 实生活与之对 照,使计算机基础理 论知 识形 象化、 具体化 ,以便于学 生理解 。初学 者对 计算机有神秘感 ,教师 在讲述计 算机 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时, 用贴近生活 的 形象 、 生动、 具体的例子加 以分析 和说 明, 导入新课效 果好 。 例 l用 算 盘 如 何 完 成 下 式 的 运 算 :2 3 1 816÷ 1x 7 .5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对教学形式进行探 索和创新是 值得肯定 的 ,但如果本末
倒 置 , 入 了为 创 新 而创 新 的误 区 , 难 免 事 与 愿 违 。 这 种 误 陷 则
区通 常表 现在多媒体过度使用 、 为创设情景 而创设情景 、 仅 不
“ 如果你要更好 地理解音乐 , 也没有 比倾 听音 乐更为重 再 要 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 了倾听音乐 。 这是美 国著名钢琴家 、 ” 作 曲家和音乐 教育家科普兰先生 写在其著作 《 怎样欣 赏音乐》 一 书扉页上 的话 , 他说 出了直达音乐 的最直接路径 , 也点名 了欣
4 学模 式 死板 . 教
关键词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 课堂教学; 教学 改革
通常情况下教学 照本 宣科 , 教师教 , 学生学 , 教师讲 , 学生
记 , 后 笔 试 考 试 。教 学 中重 点 、 点 不 突 出 , 未 突破 , 师 然 难 也 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计 算机 已经 广泛的应用 到社 会生 活的每一个领域 , 因此作为 当代 的大学生 , 练的掌握计算 机 熟 基础知识 势在必行 。传统的教学通常是采取 “ 满堂灌” 的方法 , 对教材中的每一部分 内容进行 逐个讲解 ,甚 至每一个命令 都
听 经 典 作 品 养 成 为 习 惯 。尤 其 是 教师 , 仅 是 自 己要 有 这 种 自 不 觉 意 识 , 应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时 刻 提 醒 自己 克 制 “ 讲 ” 冲 动 , 更 批 的
师应重点从 以下方 面进行 改进 与突破 。
1更新 理 念 .
而是要和学生一起去聆 听 ,而后再 寻找恰 当时机言简意赅地 引导学生一起 感受和讨 论。
业学生开设的一 门必修课 , 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入 门的基础课。本文主 要谈这 门课 程教学 的现 状及对传统 的课堂教学方 法进行改革 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 失败者” 的心态, 往往心灰意冷 , 觉得前途无望, 甚至
抱有“ 破 罐 子破 摔 ” 的念 头 , 厌学 情 绪非 常 明显 。再 加上 市
场经济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
使 得 原本应 该 是 单纯 的职 高 生越 来越 让 人读 不懂 、 摸 不透 , 许 多 教师 感慨 : “ 现 在学 生 的 思想 太复 杂 了 。 ” 那 怎样 使 “ 复
下, 学 生可 共享 更 多 的教 学 资源 , 在学 习 内容 的选 择 、 学习 进度 控 制 上 , 学 生有 很大 的 自主 性 , 由过 去 的被动 学 习在 很 大 程度 上 变成 了主动 学 习 。 同时 ,这样 做 使得 有 些 学生 对
论罄 所 谓 中职 计算 机课 堂 教 学最 佳 的方 法就 是学 生 在教 师
一
、
运用想象的语言 , 将 内容化繁为简
对 高职 学生 来说 , 理论 知识 的讲授 以“ 必须 、 够 用” 为度 。 计 算机 课 程 中有 些 教学 内容 比较抽 象 , 不 容 易被 学 生接 受 和 理解 , 这 需要 教师多 钻研 教材教 法 , 注意 内容上 的启 发性 、 语 言上 的趣 味 性 , 同时 也应注 意 把抽 象 知识 形 象化 , 从而 将
生千遍一律统一要求, 而是应当根据每个学生 的知识基础 结合其 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并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阶段
性方案。
一
学中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避免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活动单一 的现象 。教师要善于构建学生活动, 引 导学牛观 察、 发现 、 实践探索, 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 在引导学生探索 、 发现的过
杂” 的心 能 从“ 厌 学” 的 阴暗 面转 向光 明, 最重 要 的一 点是 得
先 了解他们。在高职计算机 的教学过程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要在 了解
学 生 的基础 上 , 根据 学 生 的 自身素 质进 行教 学 , 不能 每个 学
知 识 的迁 移 。例如 复 制粘 贴 的基 本 操作 、 字块 的基 本操 作 、 w o r d中对 象 的插 入方 法 等等 都 需要 教 师进 行 归纳 总 结 。 教
坛 钳
的指 导下 以最 快 的速 度 学会 知 识 与方 法 ,形成 很 强 的学 习 能力, 养 成 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对计 算机 产生 浓厚 的学 习兴趣 。 由于 高考 制度 的改 革及 高 中扩 招 ,接受 中等职 业 教 育 的学 生 多 半学 习基 础 差 、 学 习 习惯 差 , 在 基 础 教育 阶段 班 集体 中 是 经 常受 批 评 的群 体 。学生 在进 入 职业 学 校 以后 承 受着 巨 大 的精 神 压 力 , 在 学 而优 则 仕 的 上千年 文 化积 淀 形 成 的社 会 舆论 中 , 进 入职 业 学校 是 他们 无 奈 的选 择 。 多数 学生 有
程中, 要 注 重实 用 性和 自主性 , 培养 学 生 主动 学 习的 习惯 。 例 如在 学 习对 文 字修 饰 这 一 部分 内容 时,教 师可 以将 格 式 工 具栏 中常用 字 体修 饰 设 置方 法 教会 学 生 ; 对 于文 字 的 上 下 标设 置 、 文 字 添加特 殊 效 果等 对文 字 详尽 修饰 部 分 , 教 师 可 以引导 学 生在 “ 格式” 菜 单 中选 “ 字体” 命令, 给 学 生展 示
设备比喻成嘴等 。总之 , 在教学 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及形
象 的 比喻 , 非 常容 易被 学 生接 受 。 二、 强 化 因人 施教 的 个别 化 教学
生进行强化刺激 。 这样避免教师上课平铺直叙 , 一讲到底 ,
N
熊
芫 总一
.
高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方法谈
李 赞 4 0 4 1 0 0 合川区渝南职业中学,重庆
中图分类号: GT 1 8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4 ) 1 3 . 0 0 0 4 . 0 1
内容化繁为简, 将深奥 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 例如, 在讲计
算 机基 础 时 , 教 师可 将 计算机 比喻 成一 个人 : 人 的手 脚等 比 喻 为 计算 机 的输 入 设备 , 将C P U 比喻 为人 的大 脑 , 将 输 出
下字 体 对 话框 , 就 可 以放 手 让 学生 自己去 探 索 、 去 尝试 、
去发现 。教师一方面可 以观 察学生 自主学习情况,发现 问
题, 及 时纠 正指 导 ; 另一 方 面 , 教 师 有意 识 去发 现完 成 得 好 的同 学 , 让 他们 对 操作 方 法进 行 总结 , 交流, 最 后 教师 再 归 纳总结, 回归 到教 学 目标 上 = , 给 学 生打 上 知 识 的烙 印 , 对 学
一
课件和录像过分依赖 , 老师讲课不听, 课后却忙得不亦乐乎 ,
针 对这 种 现象 老 师在 一 开 始就 应 该给 学 生作 出提 示 , 课 件 和 录像 不 是 教学 内容 的全 部 , 自己应 该 把 握住 尺度 。 其次 , 教 师 可 以进行 传 帮 带分 组 教 学 , 将 优秀 生 与 学 习差 的学 生 特 意分 成 一组 , 结 为学 习伙 伴 , 这样, 有 助 于后 进 生 的学 习 、 交流, 帮助 他们 摆 脱 困境 。最 后 , 教师 除 了教 学 以外 , 还 仃 必 要 了解 学 生 的学 习生 活 、 家 庭 生活 、 性 格特 点 , 善 于发 现 学 生 的优 缺 点 , 这 样更 有 助于 个 别化 教 学 的实 施 。 三、 注 意知 识 的 归纳 总结 思想 方法 的提炼 高 职计 算 机 教 学 , 还 应 抓住 教 学 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