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语段,走进红色文化,完成相关练习。

(14分)①一座古色古香的客家院落,背倚青山,面向水田。

屋后,“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庄严,引得游客huì jí( )于此,思量其中深意。

1929年,一支建党8年、建军2年的红色革命队伍,在这里探索出了“思想建党、zhèng zhì( )建军”的光辉道路。

古田,因此成为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重要红色“原点”之一。

近年来,古田旅游区积极开展“十个一”活动:学一篇主席诗词,陶冶革命情操;唱一首红色歌谣,激发爱国情怀;当一回红军战士,身穿红军zhì fú( ),缅怀革命先烈;写一篇红色征文,chá yuè( )红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②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革命精神历久弥新,老区苏区跨越赶超……,,,。

1.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4分)2.第①自然段中的横线处,最适合填入的词语是(2分)( )A.肃静B.肃穆C.肃立D.严肃3.依次填入第②自然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①山川风物依旧淳朴②发展光景却日新月异③见证和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初心④90年后再访古田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4.木木参加了“学一篇主席诗词”的活动,下面是他的学习笔记,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并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一处病句,一处标点)。

(4分)《七律·长征》学习笔记学习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后,让我深受鼓舞。

这是一首满怀豪情和喜悦的诗,尤其是“ ,”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读着毛主席的诗,望着窗外《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我下定决心,也要在学习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努力进步。

5.古田旅游区的“十个一”活动可能还有哪些?请仿照示例写一个。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rì kòu()在侵华战争中zhì zào()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chóu hèn()让国人民反抗的心fèi ténɡ()起来了.(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8分)()山倒海居高()下全神()注千()一发(三)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不要().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的神州大地顿时()了起来.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4.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1.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8分)(1)缩句:(2)“投向”能否改成“转向”?为什么?2. 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4分)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3.用词造句.(4分)斩钉截铁:4.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仿写句子.(2分)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5.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2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4.课文《灯光》中的主人公是马宝玉. ()二、积累运用.(10分)1.课文原文填空.(6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爱国名言警句填空.(4分)(1),死而后已.(2)位卑未敢.(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4),视死忽如归.三、阅读感悟.(20分)(一)课内阅读.(8分)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提擎)着红旗,有的(提擎)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陈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2分)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2分)4.用“△”标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二)课外阅读.(12分)群众也在淋雨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zhuó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分)2.照样子,写词语.(2分)雷声隆隆:彬彬有礼:3. 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2分)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2分)四、习作平台.(30分)学校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定让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请以“一次的活动”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参考答案第二单元提升练习一、(一)日寇制造仇恨沸腾(二)排:排开、推开临:面对、挨着贯:穿,通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三)1.慌张 2.沸腾 3.哀伤 4.汇集(四)1.(1)目光投向主席台.(2)不能.因为“投向”更能表现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的思想感情.2.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同志们!用石头砸!”3.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半点儿党的秘密!”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是那么明媚,天空是那么晴朗.5.意思: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跨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表达的感情: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1.√ 2.✕ 3.√ 4.✕二、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1)鞠躬尽瘁(2)忘忧国(3)不可以尺寸与人(4)捐躯赴国难三、(一)1.画去:提擎陈列走向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安门广场上红旗之多,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之多的壮观场面.3.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上.4.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早上六点钟起、清早、五更天、到了正午”.表现了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兴奋、急迫的心情.(二)1.chàn zháo2.风尘仆仆小心翼翼彬彬有礼津津有味3.周总理转过头,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4.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5.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6.“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四、提示:这是一次写活动的作文.写活动的作文,先要介绍活动开始的时间、地点、活动现场的布置、参加活动的人员等情况,然后再选取活动中几个典型的场面进行描写,写的时候,注意抓住参加活动的人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生动具体的刻画,也可以写一写你的内心感受,做到点面结合,把活动场面和气氛写得生动具体.活动最后还可以写一写你的感想,或者这次活动的意义.。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共45分)1.《七律·长征》中写到了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Array桥”两场经典战役。

请你把相关的诗句按照右图的格式工整地书写到米字格中,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3分)2.看拼音,写字词。

(8分)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rè xuè fèi téng()以pái shān dǎo hǎi( )般的气势向日kòu()发起进攻。

战士们一边射击、扔 shǒu liú dàn()一边喊着 zhuàng liè( )háo mài()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3.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逶迤..(qiān jiān)..(wēi yí wéi yǐ)憧憬..(tóng chōng)歼灭绷.脸(bēng běng)擎.着(qíng qín)山涧.(jiàn jiān)4.选择题。

(6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瞻.仰瞻:往远处看。

B.开.国大典开:设置,建立。

C.坠.落坠:落,掉下。

D.斩钉截.铁截:割断,弄断。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B.由于天气太热,李明每天常常去游泳馆游泳。

C.《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D.他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

(3)革命烈士夏明翰在英勇就义前曾提笔写下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若用一句名言形容夏明翰的革命气节,最恰当的是哪一项?()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寇.(kòu)岷.山(mǐn)磅.礴(páng)山崖.(ái)B.绷.脸(bēng) 沉着.(zhuó) 眺.望(tiào) 擎.着(qǐng)C.诞.生(dàn) 瞻.仰(zhān) 电钮.(niǔ) 璀璨.(càn)D.围歼.(qiān) 黑魆.魆(qǔ) 千钧一发.(fà) 居高临.下(lín)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三、选词填空。

(7分)眺望遥望瞭望1.登上泰山,()齐鲁大地,真叫人心旷神怡。

2.海防战士()着广阔的海面。

3.我抬头()浩渺的星空,感到自我的渺小。

鼓舞鼓励勉励激励4.老师经常用“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来()我们。

5.从张海迪刻苦学习的事迹中,同学们受到了教育,得到了()。

6.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努力学习和工作。

7.一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和安慰。

四、日积月累。

(6分)1.诸葛亮的一生,正如他自己在《后出师表》中说的那样,“,死而后已”。

2.陆游的“”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说的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不敢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

3.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许多战士奋勇献身,表现出“,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口语交际。

(6分)晚饭后,王阿姨来家里串门,可父母不在家,你该如何接待王阿姨呢?请把你的做法和要说的话写一写吧。

六、课内阅读我最棒。

(18分)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适用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快乐拼音吧。

(15分)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4分)沉着.(zhuo zhe)打中.(zhōnɡ zhònɡ) 倚.着(qí yǐ) 诞.生(yán dàn) 歼.灭(qiān jiān) 擎.着(qínɡ jìnɡ) 磅礴.(bó báo) 奔赴.(pū fù)2.读拼音,写汉字。

(11分)(1)一pī( )日kòu( )向晋察jì( )根据地进犯,虽然六班的战士没有tǎn( )克,当就剩一颗手liú( )弹的时候,战士们用石头zá( )向敌人,最走英勇的跳下山yá( )。

(2)在jù( )离围lán( )十几米的地方发生了bào( )炸,ténɡ( )起的浓烟冲向天空。

二、开心词语岛。

(14分)1.选字填空组词(3分)安按爆暴汇会()照()排()动()发()合()面2. 选词填空。

(4分)宣布宣告宣讲宣读宣传(1)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老师在班会上()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3)老师();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毛主席的(),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首:A.头; B.第一; C.量词; D.领头人。

(1)战士们昂首.挺胸地跳下山崖。

()(2)我想写首.诗来歌颂狼牙山五壮士。

()(3)他是土匪的首.领,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们就从他开始下手吧。

()花:A.花朵; B.形状像花的东西; C.作战时受的外伤; D.用,耗费(4)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5)又是秋天,菊花.开得同往年一样灿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横线上,要求规范、正确、整洁。

(5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答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每组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3分)1.A.逶迤(yí) B.磅礴(páng) C.岷山(mín) D.沉着(zhě)答案:B2.A.崎岖(qū) B.擎着(jìng) C.电钮(niǔ) D.诞生(dàn)答案:B3.A.屹立(yì) B.瞻仰(zhān) C.璀璨(càn) D.围歼(wéi)答案:D三、看拼音,写词语。

(8分)2019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据外国媒体预测,中国将用大手笔举行阅兵式。

想想那时的情景,就非常兴奋:长安街上人山人海,旗帜飘扬,各军的军长、政委领头,各兵种的士兵穿着的制服,坦克、车以相等的距离前进,飞机在隆隆声中飞过了天空。

这时人群沸腾了,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四、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日寇山涧悬崖斩钉截铁B.壮烈豪迈屹立粉身碎骨C.汇集制服雄伟排山倒海D.一致攀登五颜六色答案:B五、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奔”,和“直奔会场”的“奔”读音相同的是()。

(2分)A.东奔西走B.疲于奔命C.奔向小康D.奔走相告答案:B六、下列成语中,和“排山倒海”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惊天动地B.横七竖八C.悬崖绝壁D.五颜六色答案:A七、选词填空。

(2分)肃静安静宁静平静1.乡村的夜晚多么宁静啊!2.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3.“无罪”的裁决震彻了整个肃静的法庭。

4.自课上,教室里非常安静。

八、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判断其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基础训练营(37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分)磅.(pánɡ bànɡ)礴 绷.(bēnɡ běnɡ)着脸 擎.(qín qínɡ)着 皖.(wǎn wán)南 黑魆魆.(xū yuè) 逶.(wēi wěi)迤 2.认真拼读写词语。

(5分)f èi t éng xu án y á r ì k òu q í zh ì x ǐ yu èb ào zh à sh ān ji àn b īng b áo j ù l í l óng zh òng3.辨字组词。

(5分) ⎩⎨⎧渡( )踱( ) ⎩⎨⎧栏( )拦( ) ⎩⎨⎧崖( )涯( ) ⎩⎨⎧副( )福( ) ⎩⎨⎧抡( )抢( )4.选出能与下列词语搭配的词语,画“——”。

(9分)掌声(热烈 热情)爆发(战斗 战争) 气势(磅礴 雄厚) 掩护(群众 树木)检阅(部队 战友) 失去(联系 关系) 牺牲(生活 生命) 陷入(沉思 未来) 前途(光明 明亮)5.查字典填空。

(4分)“汇”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河流会合在一起。

B.由甲地把款项寄到乙地。

C. 聚合。

D. 会聚在一起的东西。

请为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汇.报()词汇.()汇.款()汇.注()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语。

(6分)万()千()()七()八()山()海全神()注()天()地()首()胸张()结()千()一发居高()下(1)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9.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0.将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说:“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
①如今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 ②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
③所以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找回到书本 ④曾经易如反掌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
11.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出行”, 这三个词语中,“绿色" 的意思相同,词语的结构也相同。
3.加点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糊墙缝糊弄 模糊B.勉强顽强强词夺理
C.远征难难友灾难D.投奔直奔奔向小康
4.观察“寇”字的金文字形 ,由此猜测,此字部件“攴”最可能的含义是( )
A.手拿武器B.直立水鸟C.三寸长舌D.旗帜飘扬
5.选填在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语文是姿态万千的白云, 让人;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7.日积月累:把下面的诗句或名言补充完整。
曹植诗云:“捐躯_____,视死_____。”诸葛亮说:“______,死而后已。”陆游说:“______未敢_____。”毛泽东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从这些名言诗句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
手机小说
手机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

(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
r ì k òu ( )在侵华战争中zh ì z ào ( )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ch óu h èn ( )让国人民反抗的心f èi t én ɡ( )起来了。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

(8分)
( )山倒海
居高( )下
全神( )注
千( )一发
(三)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
,不要( )。

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
的神州大地顿时( )了起来。

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
,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

4.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 )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0分)
1.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8分) (1)缩句:
(2)“投向”能否改成“转向”?为什么?
2. 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

(4分)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用词造句。

(4分)
斩钉截铁:
4.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2分)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5.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

(2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
4.课文《灯光》中的主人公是马宝玉。

( )
二、积累运用。

(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

(6分)
, 。

, 。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爱国名言警句填空。

(4分)
(1) ,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 。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4) ,视死忽如归。

三、阅读感悟。

(20分)
(一)课内阅读。

(8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提 擎)着红旗,有的(提 擎)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陈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 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分)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2分)
4.用“△”标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分)
(二)课外阅读。

(12分)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

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

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

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

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 àn zh àn )。

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

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

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

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zhu ó zh áo )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分)
2.照样子,写词语。

(2分)
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3. 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

(2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2分)
四、习作平台。

(30分)
学校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定让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请以“一次的活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提升练习
一、(一)日寇制造仇恨沸腾
(二)排:排开、推开临:面对、挨着贯:穿,通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三)1.慌张 2.沸腾 3.哀伤 4.汇集
(四)1.(1)目光投向主席台。

(2)不能。

因为“投向”更能表现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的思想感情。

2.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同志们!用石头砸!”
3.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半点儿党的秘密!”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是那么明媚,天空是那么晴朗。

5.意思: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跨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表达的感情: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1.√ 2.✕ 3.√ 4.✕
二、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1)鞠躬尽瘁(2)忘忧国(3)不可以尺寸与人(4)捐躯赴国难
三、(一)1.画去:提擎陈列走向
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安门广场上红旗之多,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之多的壮观场面。

3.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上。

4.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早上六点钟起、清早、五更天、到了正午”。

表现了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兴奋、急迫的心情。

(二)1.chàn zháo
2.风尘仆仆小心翼翼彬彬有礼津津有味
3.周总理转过头,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4.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5.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

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6.“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

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四、提示:这是一次写活动的作文。

写活动的作文,先要介绍活动开始的时间、地点、活动现场的布置、参加活动的人员等情况,然后再选取活动中几个典型的场面进行描写,写的时候,注意抓住参加活动的人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生动具体的刻画,也可以写一写你的内心感受,做到点面结合,把活动场面和气氛写得生动具体。

活动最后还可以写一写你的感想,或者这次活动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