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5 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_1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 搭船的鸟》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课文以孩子的口气写了自己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也启发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灵。
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翠鸟外形的段落。
2.引导学生在发现中读书,在对比阅读中体会作者观察细致及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教给学生细致观察的方法,学习用“修饰词+动词”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动作特点。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注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激发乐于观察的兴趣,学会用“修饰词+动词”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动作特点。
2.在朗读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开启发现之旅1.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句话,出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曼•罗兰指名读,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这节课,我们就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15课《搭船的鸟》,二、解读课题,书写生字1.解读“搭”:你发现“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坐船、乘船。
跟老师一起来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3.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翠鸟”。
补充翠鸟资料,学生自读。
3.解读“翠”:因为翠鸟羽毛很漂亮,所以上面是一个“羽”字,但又不是羽,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三、三次读文,层层剥笋1.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请你小声读课文,完成读书要求:用横线画出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思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翠鸟?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美丽、多彩。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随机指导朗读,指导背诵段落。
《 搭船的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搭船的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搭船的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篇课文。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共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2篇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
这些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写作方法;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
《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和谐。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想作者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再让学生重点学习2、4自然段,通过圈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比较等方式了解作者观察的细致;然后结合课外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或场景,记录观察所得。
三、教学目标1. 认识“父、鹦"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6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2个词语。
2.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作者对翠鸟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
难点: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五、教学策略教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师生互动法学法:想象法感情朗读法联系生活法交流分享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疑问1. 课件出示:课本内容图片教师导入:看,一只鸟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问题:(希沃动画功能)1)搭船的是一只什么鸟?2)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它在船上做什么?3)船上的人会怎么想?怎么做?【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最新8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课型:新授。
教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认识翠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搭”什么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乘、坐的意思。
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顺便乘坐船”的意思。
揭示课题“搭船的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顺便乘坐船的鸟。
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去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板书:风铃草二、初读课文1、明确这堂课的要求: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读两遍课文;读第二遍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将画出的生字再在课文中读两遍。
4、分组读课文,评出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全班评价。
6、自愿读课文,看谁想读,勇敢地站起来读。
三、认读生字1、出示小黑板,齐读生字,先读带点的字,再读词语。
2、指名读生字。
3、读生字卡(单个字)。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捕鱼又很敏捷、迅速。
这是都是“我”细致观察的结果,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搭船的鸟》评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搭船的鸟》评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搭船的鸟》,使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鸟类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搭船的鸟》的阅读与理解。
2. 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学习。
3. 观察鸟类,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搭船的鸟》的阅读与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学习。
2. 教学难点:观察鸟类,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运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搭船的鸟》: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讨论鸟类的生活习性:分组讨论,总结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观察鸟类: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鸟类,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分享观察心得: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类,分享观察心得。
6. 案例分析:分析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深入了解鸟类。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观察和阅读,完成一篇关于鸟类的作文。
9. 课后跟进: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观察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设计1. 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表现以及观察鸟类时的认真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对鸟类习性的理解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搭船的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搭船的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抓关键字词品色彩之美——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单元说明:本单元是统编版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
这一单元自成体系,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四篇课文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五彩缤纷的世界,选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表达方式契合儿童认知发展。
其间,“交流平台”对本单元学习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或要求进行了梳理和提示,“初试身手"提供了一些试写练习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不同于常规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带来的好处,掌握运用多种感官以及抓住事物变化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材解析:《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课题中一个“搭"字,赋予鸟儿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
看到翠鸟捕鱼的敏捷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
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第一题引导学生了解“我”丰富的观察所得,第二题引导学生注意第四自然段中的动词,想象翠鸟捕鱼时的情景,体会“我"观察翠鸟动作的细致。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字,会读多音字“啦”,会写“搭、父”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

15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细致观察,从整体到部分,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一、插图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插图】1.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引出课题:15 搭船的鸟2.“搭”是这课的生字,左右结构,左边的提手旁要写得瘦一点。
3.板书课题,齐读。
4.“搭”可以组哪些词语呢?生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过渡语:这只搭船的小鸟要去干什么?我坐在小船上都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自读要求】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作者观察到了哪些事物?用圆圈圈出来。
1.大家读书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
【课件:词语1】“沙啦”这个词中的“啦”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一声”,是一个拟声词;大家知道它的另外一个读音吗?对,用在句子末尾时,它读轻声,如:我太喜欢妈妈给我买的布娃娃啦!2.这里还有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课件:词语2】①指生读。
②生指位置(以图解文)。
③齐读词语。
师手指图片述: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三、精读感悟,习得方法。
过渡语:雨停了,作者又看到了什么?(翠鸟)1.请同学们默读二至四自然段。
想想作者对翠鸟进行了哪些细致的观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划出来,读给同位听。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外形捕鱼)过渡语:作者特别留心地观察了这只搭船的翠鸟,他到底是怎样细心观察的呢?3.指生读第二自然段。
(1)作者说自己看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翠鸟?(美丽的彩色的)(2)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他的美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出示句子: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妙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是一只小鸟,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3,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深化品位。
1,师:刚刚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如今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 2 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4,假如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 3自然段的问句。
5,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
师指导朗读第 5自然段。
三、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搭船的鸟》说课稿说教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文章记录了“我” 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 运用擅长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5 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_1

15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理解翠鸟,感受作者对翠量的喜爱之情。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外形动作方面去理解翠鸟,感受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和图片。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来自哪里?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声音。
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呢?让我们睁开眼睛去看看吧。
有碧水蓝天。
一望无际的草原,五彩的花朵,茂密的大森林。
大森林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今天,我们就要来理解一只美丽而聪明的小鸟,它还会搭船呢。
(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思考:这是一只什么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它搭船去干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4、汇报小结课件出示:()和()去(),看见一只站在()的小鸟,它搭船去(),妈妈告诉我它是()。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只小鸟吧!我和妈妈去哪儿?怎样去?什么天气?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出示拟声词。
从听觉冲击感知大自然。
2、雨停啦,我看见了什么?课件出示: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从“彩色”让我第一眼就觉得这只小鸟十分美丽,作者是从哪一方面来描写了小鸟的美丽?板书:外形美丽这只小鸟多么美丽啊,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只小鸟十分的喜爱和赞美。
练习朗读,读出对小鸟的赞美和喜爱。
思考:这只小鸟到底有多美?你从哪里能够看出这只鸟很美丽,从中找出相关语句。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翠鸟图片。
出示相关词语。
作者从哪一方面对小鸟实行的描写?板书:颜色。
课件出示:色彩美。
比鹦鹉还漂亮。
板书:对比(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我突然发现船头停着一只小鸟,而且是一直这么美丽的小鸟,心中觉得十分好奇,脑海中产生了很多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15《搭船的鸟》的生字词,简单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请同学们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两编课题。
(2)复习生字词。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读。
哪位同学能勇敢地把这些词语准确地读给同学们听呢?(好,你来)
A:这位同学的读的很好,能把平翘舌音读到位。
那哪位同学也想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呢?
好,你来)
B:这位同学读书声音很甜美,老师很喜欢你的声音。
那还有哪位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吗?(你来)
C:这位同学们读得真好,每个字音都读到位了。
师小结:这三位同学都能把字音读准,读到位,那全班一起来读这些词语,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这些词语读好呢?
全班读词语。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通过对生字词的复习,老师觉得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真不错!说明同学们在上节课做到了用心和认真,这节课,老师也希望
你们用心地来学习课文内容,你们能不能做到呢?那文中讲的搭船的鸟是什么鸟?(板书翠鸟)
现在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在听录音朗读的同时用心跟着默读课文。
边听边思考:
(1)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课件出示:要求,齐读要求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翠鸟。
听完录音朗读课文之后,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这是(出示课件)(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翠鸟呢?(出图翠鸟图)
(美丽)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想象交流)(板书:美丽)
(2)你从你哪个自然段中知道这只翠鸟很美丽呢?(第二)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吧
(3)文中的“我”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翠鸟的呢?(羽毛、翅膀、长嘴)
师:羽毛是怎样的呢?翅膀是()羽毛是()
同学们,从羽毛翅膀嘴
在本段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你能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彩色、翠绿、蓝色、红色)
这是文中的“我”对这只翠鸟的什么实行观察?
(外形)
是呀,文中的我在观察翠鸟的时候,他使用了从头到尾的方法去描述了这只翠鸟的外形,所以,同学们观察小动物的时候要做到,从头到尾的方法去观察。
出示翠鸟图(课件出示翠鸟图),问这节课,这只外形美丽的翠
鸟,这节课也我们的课堂上,看着这么外形美丽的翠鸟,你们喜欢他吗?(喜欢)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个段呢,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能把翠鸟的喜爱之情读了出来。
那我们能不能学着它用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个段话呢?
全班读,男生,女生读。
(课件出示第二段)
(课件出示14)翠鸟图片
(5)文中的“我”看到这样一只翠鸟立在船头,他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课件出示15)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读了本段之后,文中的我看到这只翠鸟立在船头,他想出了几个问题呢。
(三个)
师:是啊!文中的我看到这只翠鸟,他就想出了那么多地问题。
(6)那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想到什么话呢?
(7)指名学生回答
师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8)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16)
(7)指名学生回答
师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本段内容(8)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这是描写翠鸟什么)
(11)这段话中藏着很多动词,请同学们用圆圈把这些动词圈出来。
师:同学们,圈完了吗?哪位同学能把你圈的动词说给大家听听呢?
从位同学真棒!五个动词竟然被他找到了,现在我们在来读一读,然后思考,这是文中的我对翠鸟的什么实行了观察呢?(动作)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翠鸟捕鱼的速度怎样?(敏捷。
)从哪
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
你能用上两个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吗?
指名说。
请同学们在读一读第四段,然后用你的动作把这些动词表现出来。
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不但仅从外形去观察它,还要学会从这只动物的动作去观察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齐读一遍课文,再次学习文中的“我”对小动物的观察方法吧,第15课,
4.学生朗读全文。
四、总结使用,拓展延伸
1.总结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文中的“我”带着同学们理解了一只怎样的
翠鸟呢?(美丽能干的小鸟)
师:是呀,这节课我们能够理解到一只漂亮的翠鸟,正是因为
文中的“我”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结果。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
无论是身边的小花、小草,只要你够细心,你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1小练笔
使用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下图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
实行描写。
作业设计:
1.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15.搭船的鸟
外形:美丽
动作: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