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峰)分光计教学指导书
分光光度计教案(公开课)2

1.学生能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培养学生爱护仪器设备的职业意识
【拓展作业】
1.上网查阅不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如何测未知溶液的浓度。设计测量方案。
全体讲授
讲授法
1.学生能明白学习分光光度计的意义
2.学生能认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教
学
后
记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我将这片“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自己扮演他们的学习合作伙伴,为他们获取知识提供服务。我相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将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无穷。
3.任务要求:
通过课前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交流,完成本组工作任务,并且在课堂中培训班级其他同学。
小组合作学习
启发法
任务驱动法
1.学生能阅读操作说明书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小组学生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3.小组学生能呈现学习成果
【导入】
1.容量分析法引出仪器分析法
2.交代本节课任务
全体讲授
讲授法
1.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教辅材料:教材,实训指导书,教案,PPT课件等
作
业
内
容
1.上网查阅不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
活动
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
组织形式
教学
方法
达成目标
【课前准备】
1.下发任务单
任务一:分光光度计的构造认识
任务二:分光光度计的界面认识
任务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三个小组课前分别完成
2.提供学习材料:
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教案

《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教案实验方式:讲解与演示相结合(50-60分钟),学生实验(150-180分钟)实验要求:1.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2.掌握测量棱镜顶角的方式;3.学会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仪器:分光计、平面反射镜、玻璃三棱镜、汞灯等。
讲解及演示主要内容:1.分光计结构及用途介绍(10分钟)A.仪器结构底座:分光计的基座;望远镜:接收平行光管的平行光,并在分划板上成像。
载物台:放置被测量物(台下由三个螺丝控制台面)。
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
读数盘:分为内外盘,外盘有0~360的圆刻度,分度值为0.5。
内盘为游标盘,上面有相隔180的两个角游标,分度值为1。
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的相似。
读数时,望远镜的方位确定,两游标要同时读数(为了消除刻度盘中心与仪器转轴之间的偏心差)。
B.用途分光计是一种测量角度的仪器,利用它能精确地测量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角度,通过测量的角度可计算出折射率、光栅常量、谱线波长等。
摄谱仪、单色仪等精密光学仪器也是在分光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2.详细阐述分光计具体调节步骤(20分钟)由于分光计是比较精密的仪器,测量前需将它调整到可用状态。
主要分为三大步:A.用自准直法调节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1)点亮目镜照明小灯,调节目镜,使分划板上十字叉丝与绿直角棱镜上十字叉丝都清晰,且无视差。
(2)平面镜贴紧望远镜物镜,前后移动分划板,使反射绿十字叉丝像清晰,拧紧分划板固定螺丝。
B.调节望远镜主轴垂直于仪器转轴(熟练掌握1/2调节法)(1)粗调。
目测调节望远镜光轴,载物台水平。
(2)1/2调节法。
(本实验的难点,重点讲)C . 调节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且平行光管主轴垂直于仪器转轴。
注:边讲解边用CCD 演示,这是本实验的重点。
3.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在三棱镜的调节中,反复调节棱镜两折射面均与望远镜主轴垂直。
测量顶角时有两种方法:自准直法、反射法。
A . 自准直法:测量两折射面的法线方向。
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03
噪音控制:采取降噪措施,降低噪音污染
04
废弃物处理:分类回收,减少环境污染
05
节能减排:优化设备,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Part Five
分光光度计作业的 评估与改进
评估指标及方法
准确度:测量结果的 误差范围
精密度:多次测量结 果的一致性
线性度:测量结果与 标准值的线性关系
灵敏度:测量仪器对 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
关机:关闭电源,整 理仪器和实验用品。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开机后预热:预热时间根据仪器 型号和厂家要求而定
仪器校准: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仪 器校准,确保测量准确
数据处理:测量结束后,对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烫 伤等事故;仪器使用过程中,避免碰撞、摔落等损 坏仪器的行为;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仪器,保持
报告标题:分光光度计作业记录与 报告
报告格式:一般采用Word或PDF格 式,要求排版整洁,字体清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 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
报告提交:提交给指导老师或实验 室负责人,并存档备份
Part Four
分光光度计作业的 安全与环保要求
安全要求及防护措施
作业目的:指导 用户正确使用分 光光度计,确保 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作业内容:包括 仪器介绍、操作 步骤、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等。
操作步骤:开机、 预热、选择波长、 设定参数、测量、 数据处理、关机 等。
注意事项:仪器 维护、安全防护、 数据备份等。
Part Two
分光光度计作业的 步骤与操作方法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教案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教案教案: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光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能够正确调节分光计,使其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3.能够使用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调节分光计的方法与技巧。
2.光谱测量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分光计2.光谱测量样品3.实验报告模板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分光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分光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介绍分光计的主要调节部件。
重点讲解分光计的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的调节方法。
3.调节分光计(3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实际的分光计,并示范调节分光计的方法。
教师应着重讲解如何调节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并解释为何需要进行调节。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调节自己的分光计,教师逐一查看学生的调节结果,并提供指导。
4.光谱测量(30分钟)讲解光谱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教师应重点讲解选择适当的样品和实验条件,并注意测量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光谱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5.实验报告(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
强调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六、教学总结与反思(10分钟)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意见,并进行讨论。
七、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
2.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八、教学延伸1.给学生展示分光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光谱分析、质量检测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分光计的精度和准确性。
九、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改进教学方法。
分光计调节和使用(zkh)

调节步骤:
1.目测粗调。将望远镜、载物台、平行光管用目测 粗调成水平,并与中心轴垂直。 2.用自准法调节望远镜,使其聚焦于无穷远。
3.调节望远镜光轴,使之与分光计的中心轴垂直。 4.调节平行光管
1.目测粗调 载物台的调节及平面镜的放置
⑤ 调节望远镜俯仰调节螺钉
平行光管俯仰调节螺钉
②
平行光管水平调节螺钉
有限测量 t分布
测量次数n
t p ( n 1) n
3
4
5
2.48
1.59
1.24
表1
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位置1 位置2
i
1 2
位置1
位置2
3
4 5 6
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字迹清晰,文理通顺,图表正确,数据完备和结论明确 内容包括: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仪器:型号 名称(重要参数) (4)实验原理(3页):
3.调节望远镜光轴,使之与分光计的中心轴垂直。
调a2、a3
1)分别调整望远镜高低倾斜螺丝和载物台水平调 节螺丝,使反射像处于(c)图位置,转动游标盘 带动平面镜转180度,用同样方法调节。反复调整直至
重合。 2)将载物台上平面镜转90度,调整载物台第三个螺丝 和望远镜高低倾斜螺丝。
调a1
逐次逼近各半调整法——望远镜的光
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4. 调节平行光管 (1)取下平面镜,关掉照明小灯,用钠灯照亮 狭缝,从望远镜中观察来自平行光管的狭缝像, 同时调节狭缝套筒制动螺丝,直至能在望远镜 中看到清晰的狭缝像为止,然后调节缝宽使望 远镜视场中的缝宽约为1mm。
f
(2)调节平行光管的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
狭缝 锁紧螺钉
实验仪器
分光计调整与使用.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讲义P191 实验二十一)【教学要求】1. 了解分光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 掌握分光计的调整要求和调整方法【教学目的】1. 调整分光计,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可进行精密测量2. 用调整好的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教学难点】分光计的调节原理与方法【实验仪器与用具】分光计主要由底座、平行光管、望远镜、载物台和读数圆盘五部分组成。
外形如图1所示。
图1分光计外形图1—狭缝装置;2—狭缝装置锁紧螺钉;3—平行光管;4—制动架(二;5—载物台;6—载物台调节螺钉(3只;7—载物台锁紧螺钉;8—望远镜;9—目镜锁紧螺钉;10—阿贝式自准直目镜;11—目镜调节手轮;12—望远镜仰角调节螺钉;13—望远镜水平调节螺钉;14—望远镜微调螺钉;15—转座与刻度盘止动螺钉;16—望远镜止动螺钉;17—制动架(一;18—底座;19—转座;20—刻度盘;21—游标盘;22—游标盘微调螺钉;23—游标盘止动螺钉;24—平行光管水平调节螺钉;25—平行光管仰角调节螺钉;26—狭缝宽度调节手轮(1底座——中心有一竖轴,望远镜和读数圆盘可绕该轴转动,该轴也称为仪器的公共轴或主轴。
(2平行光管——是产生平行光的装置,管的一端装一会聚透镜,另一端是带有狭缝的圆筒,狭缝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3望远镜——观测用,由目镜系统和物镜组成,为了调节和测量,物镜和目镜之间还装有分划板,它们分别置于内管、外管和中管内,三个管彼此可以相互移动,也可以用螺钉固定。
参看图2,在中管的分划板下方紧贴一块45°全反射小棱镜,棱镜与分划板的粘贴部分涂成黑色,仅留一个绿色的小十字窗口。
光线从小棱镜的另一直角边入射,从45°反射面反射到分划板上,透光部分便形成一个在分划板上的明亮的十字窗。
(4载物台——放平面镜、棱镜等光学元件用。
台面下三个螺钉可调节台面的倾斜角度,平台的高度可旋松螺钉(7升降,调到合适位置再锁紧螺钉。
(5读数圆盘——是读数装置。
分光光度计操作指导书[模板范例]
![分光光度计操作指导书[模板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91d298b84ae45c3a358c78.png)
审核/日期版次A/0作指导书批准/日期页次第1页共3页1.目的:本程序阐述的是在使用SHIMADZU分光光度计在测试陪镀样片时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次使用都在阅读并理解本程序之后,需有熟手在旁指导方可操作.2.开机操作步骤:2.1打开SHIMADZU光度计的电源开关,给SHIMADZU通电;2.2打开与SHIMADZU光度计连接的电脑电源,能电脑通电;2.3电脑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双击桌面上"UVprobe 2.01"图标,启动光度计扫描程序;2.4进入程序后,系统会自动初始化,SHIMADZU光度计的光谱灯自动打开并自检,当所有自检项目指示灯都变为绿色之后,按光度计面板上的"F4"选择外部连接,将光度计转为电脑控制;3.参数设定:提示:在没有人更改的情况下,通常没有必要每次都对参数时行修改.3.1测试方式设定3.1.1 点击"Method"进入测试方法设置对话框,或者点击"Edit Method"设置好测试波长的范围按"确定"退出;3.1.2点击"Baseline"进行波长较正,当以下画面出现时就可正常使用;审核/日期版次A/0作指导书批准/日期页次第2页共3页4.测试样品放置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到光度计的抵片上盖上盖板,然后点击操作界面上的"Start"或者直接按"F9"开始测试;5.数据保存当测试完成之后,我们要将测得的曲线结果保存到硬盘.点击"File Save As"选择好文件存放的路径,在"文件名"处输入批次号,并根据需要在"保存类型"里选择保存格式;6.关机程序如下班或者放假等长时间不用设备,这时应退出程序并将设备关闭;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操作程序退出,但光度计还要用,这时我们只需要将光度计的光源关闭并退出操作程序即可;操作如下:审核/日期版次A/0作指导书批准/日期页次第3页共3页点击"Instrument→Configure→Maintenance"出现光源选项卡如下图:这时将选项卡中的两个小钩去掉就可以了,如果要用再点此选项将小钩打上.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光源的使用寿命.第二种是设备将长时间不用.这时应先关闭设备光源,再关闭电脑软件,等20-30分钟之后再将光度计的电源关闭,避免突然将设备电源关闭时风扇不能及时将热量排出而导致光源产生的高热将灯泡烧坏.日期修订前修订后修订原因2010-05-31 / / 新建文件。
(完整版)分光计的调节

1.一. 分光计的调节2.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a 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b 平行光管和望远镜光轴与仪器转轴垂直; c 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束。
调节前先用眼睛观察望远镜、载物平台、平行光管是否垂直于仪器的转轴,粗调之后再对各部分进行精细调节。
3. 1.调节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4.点亮望远镜里的照明小灯,转动目镜调节手轮,直到看清分划板的十字叉丝。
将平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平台上,并使反射镜处于载物平台的三个倾斜调节螺丝中任取两个螺丝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缓慢转动载物平台,从望远镜中找到由平面镜反射回来的光斑。
如果看不见反射光斑,可调节望远镜下的螺丝,以改变望远镜的倾斜度。
找到光斑后,调节手轮前后移动目镜系统,直到绿十字反射像清晰且与视场中十字叉丝没有视差为止。
这时分划板即位于望远镜物镜的焦平面上,并且物镜与目镜的焦平面重合,表明望远镜对无穷远调焦完毕。
5. 2.调节望远镜光轴与旋转主轴垂直6.转动载物平台,利用“各半法”调节望远镜下的螺丝和载物平台下调节螺丝7.、8.,使绿色十字反射像与调整叉丝完全重合。
这时说明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垂直,但并不一定和旋转主轴垂直。
9.将载物平台转10.,使平面镜另一面对准望远镜,如果绿十字反射像与调整叉丝不重合,则继续利用“各半法”调节直至两者完全重合。
11.再将载物平台旋转12.,这时十字叉丝可能又偏离调整叉丝,则需要利用“各半法”反复进行调节,渐次逼近,直至旋转载物平台时从平面镜两个反射面反射回来的像都与调整叉丝重合。
13. 3.平行光管的调焦及调节平行光管的光轴与旋转主轴垂直14.取下平面镜,用钠灯照亮平行光管狭缝,将调好的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
15.调节狭缝宽度螺丝,使狭缝出射的光线形成细的亮线;将狭缝转成水平取向,转动手轮前后移动移动狭缝,直到从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狭缝像。
调节平行光管下的螺丝改变平行光管的倾斜度,使狭缝像与水平测量叉丝重合且无视差,这表明平行光管的光轴和旋转主轴已相互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分光计测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分光计是一种精确测定光线偏转角度的光学,常用来测量光波波长、棱镜的折射率、色散率等。
由于分光计比较精密,调整部件较多,所以正确地调整和使用分光计,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
分光计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光学仪器。
熟练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对一般的光学仪器具有普遍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折射率是介质材料光学性质的重要参量。
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具体方法很多,既可以根据折射定律,通过测量角度来求折射率,也可以根据光经过介质反射或透射后所引起的光程差与折射率的关系来求折射率。
本实验是利用前一种方法,通过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来求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学会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2、掌握测量棱镜顶角和最小偏向角的方法。
3、用最小偏向角法计算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教学要求
1、实验三小时完成。
2、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学会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3、掌握测量棱镜顶角和最小偏向角的方法。
4、用最小偏向角法计算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用分光计测最小偏向角的方法。
2、难点:分光计的调节。
四、讲授内容(约30分钟)
1、简要介绍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2、重点讲分光计的调节,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
分光计调节的基本要
求是要达到“三聚焦”“三垂直”。
①目测粗调“三聚焦”“三垂直”。
②调叉丝对目镜聚焦。
③调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
④调望远镜的主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
⑤调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主轴垂直。
⑥狭缝对平行光管的物镜聚焦。
⑦调平行光管主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
3、将三棱镜放到载物台上,调节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平行于分光计主轴。
4、用自准法测三棱镜顶角。
5、测量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保护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不得触摸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
2、棱镜、平面镜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
3、分光计调节完成后,在测量角度的过程中,不要用手转动望远镜镜筒,
应转动镜筒下面的支架。
六、指导要点
1、在调节分光计的过程中,调平载物台,使平面镜两面反射回来都能看到
绿色的十字像是整个操作中最难掌握的一步,要边讲解调节方法,边给
学生做演示
2、光线偏转角度是通过左右两个游标读出来的,要注意读数方法以及偏转
角度的计算方法。
3、寻找最小偏向角是本实验的一个难点,可以利用示教仪给学生做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