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周诗瑶 129F043231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一、问答题:1.什么是写作?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
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
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
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
读者是写作的受体。
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
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第一节:写作的定义: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
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
”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第三节:写作的特性;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第四节:写作的功能: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基础写作》考试大纲

《基础写作》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基础写作》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写作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种文体写作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1、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写作的本质、特点、作用,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写作过程中的感知、运思、行文等环节。
2、文体写作(1)记叙文能清晰地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和写作方法。
(2)议论文能够提出明确的论点,运用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说明文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等,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应用文熟悉常见应用文(如书信、通知、启事、报告等)的格式和写作要求,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撰写。
三、考试形式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_____分钟。
四、考试题型1、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写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概念、原理、方法等。
2、判断题判断给出的关于写作的陈述是否正确,考查学生对写作知识的准确把握。
3、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要回答有关写作理论和方法的问题,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写作题给定一个具体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写作,考查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2)材料作文提供一段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1、写作基础知识(1)理解写作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
(2)掌握写作主体的素养(包括生活积累、思想修养、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等)对写作的影响。
(3)了解写作客体的构成要素(对象、材料、环境等)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选择。
(4)明确写作载体(语言、结构、文体等)的特点和要求,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表达思想。
(5)认识写作受体(读者)的需求和接受心理,做到写作具有针对性。
2、文体写作①能够围绕中心事件,合理安排叙事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使情节曲折生动。
基础写作(完毕)Microsoft Word 文档

《基础写作》平时作业评讲(4)责任教师李永英本次作业涉及第六章“言之有体(上)——文体”和第七章“言之有体(下)——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内容。
一、教材认为,只有在一种文体的特定要求范围之内来讨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的问题,才具有实际的和实践的意义。
请结合教材,谈谈你对文本构成要素中的文体差异问题的理解。
答:这道题的表述也非常地弯弯绕,我翻译一下:我们只有在同一种文体(比如,实用性文体:消息与通讯、调查报告与总结;析理性文体:评论、学术论文;审美性文体:散文、诗歌、小说)的情况下,讨论什么是思想、材料、结构、语言以及它们的特点,才是有实际意义的讨论,所以,请你结合教材,从思想、材料、结构、语言几个角度来谈谈文体差异。
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1、材料的选用和表现不一样;2、思想所呈现的形态不一样;3、结构安排不一样;4、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分析:1、材料的选用与表现:比如:新闻的材料必须真、新、精。
而调查报告的材料,要求则是真实和全面。
理论性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是真理性和权威性。
散文的材料,要求则是形象性、生动性、审美性。
……2、思想所呈现的形态:比如:新闻要求绝对的客观真实,不允许把作者的见解搀和其间,所谓零度感情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作者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只是间接地体现其写作意图。
理论写作中,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直接提出,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以确立。
……3、结构安排:比如:新闻的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
诗歌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
……4、语言:比如:语言的准确性是任何文体都要求的,但其准确性要求的具体内涵也是因文体的不同而不同的。
理论写作的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文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则是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其效果是通过尽量具体的感性形象的描写,唤起阅读者相应的审美想象,从而在阅读中完成其文学形象的再创造。
基础写作.ppt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 (一)思维的舍义 • (二)思维的方法
1.归纳与演绎 (1)归纳 (2)演绎
2.分析与综合 (1)分析 (2)综合
•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辐射扩散 2.辐辏聚合
2019-7-2
谢谢你的观赏
22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 • (一)想象的含义 • (二)想象的种类
• (一)感受的含义
• (二)感受能力的培养:
1.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2.扩展丰富的情感趣味 3.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
• (三)感受的种类
1.从感受器官来分:有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 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等。
2.从感受的方式来分:有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
2019-7-2
谢谢你的观赏
21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系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 (一)双向建构的内涵 • (二)双向结构的自我调节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 (一)中介的涵义 • (二)中介的三种形式 • 就写作的主、客体联结而言,中介有
1.感觉 2.表象 3.语言文字 三种形式
2019-7-2
谢谢你的观赏
27
〔思考与练习〕
• 一、比较并解释下列概念: • (一)主体与客体 (二)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 (三)格调与风格 (四)双向建构与思维中介 • 二、写作主体的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怎样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 • 三、观察你周围的同学,然后写一则观察笔记。 • 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口头述说你的体会: •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海边散步。他发现在沙滩的
• 曾经协助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的大将军黑田孝高,他善于用水作战, 曾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有“如水”的别 号,他曾写过“水五则”:
基础写作课件.ppt

2020/11/9
课程提纲
一、写作原理论
写作主体与客体 写作载体与受体 写作行为过程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
二、写作实践论
文学文体:散文、诗歌、 小说等;应用文体:公 务文书、事务文书、信 息文书、学术论文
2020/11/9
参考教材
• 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 • 邬乾湖《当代写作教程》 • 徐中玉 《应用文写作》 • 张耀翔《简明应用文写作》
—— 高行 健
2020/11/9
写作是人的智慧的一种生成机制
写作是人获得心理健康,实现自我需要的一种 重要途径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2020/11/9
— 马斯洛
写作概念的界定(有多个版本)
1、写作,俗称写文章,它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 记录、交流传播信息的活动。----《写作学大辞典》 2、写作是“人类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生 活的一种行为过程、实践活动和技巧技能。”
2020/11/9
通过以上的文字,你能理解“写作”吗?
• 案例(1) 选自于《诗经》,是一首记录伐木者 劳作过程的诗歌,它描写了一群奴隶工匠制作车轮 时的劳动情景,表现出了奴隶们强烈的反抗精神。 几千年后的今天,透过这一组文字,我们看到了历 史深处动人的风景。
• 案例(2) 节选自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散文 《我很重要》,选文部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对人 类,对自己的反思。并且这种反思,通过她的笔, 形成了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透过它我们看到了 作家的内心活动。
•
——房龙:《人类的故事P16》
2020/11/9
2、抒发个人心性,或发牢骚(创作文学)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

写作是作者用书面语言符号创制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
怎样理解“现代”的概念?1、语言白话。
2、文体多元。
3、意识拓展。
4、工具多样二、写作的特性(一)、个体创造性体现在两方面:A:主体对客体“见人之未见”;B:主体心里元素的差异和心理图式的独特。
(二)、实践操作性三)、动态综合性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劳动。
它需要多方面的素养,多方面的能力。
从作者角度看:思维,生活,艺术技巧三这缺一不可。
思维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你文章的思想,而文章的思想是写作的凝聚点;生活是材料,写作的对象,不能不熟悉;艺术技巧是将构思化为书面语言形式所涉及的手段。
三、写作课的教学目的1、系统掌握写作理论知识2、提高写作能力和文章解读能力3、为中学语文教学打基础4、培养良好的素质四、写作的基本规律横向:四体化一律四体指主体,客体,载体,受体。
分别解决谁来写,写什么,怎么写,给谁写四个问题。
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互相影响,在写作中逐渐调整关系,相互适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四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五、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一)做人是写作之本(二)积累是写作之源最主要的是体察生活、看书消化书(三)勤练是写作之径多写写日记,看书多思考多写心得。
一、写作主体的素养(一)生活素养两方面:经历,钟情与投入对写作有何意义?1、可为写作提供大量新鲜的材料2、是作家发挥创造力的基础3、可帮助主体正确认识生活4、可陶冶作者性情和气质二、写作主体的能力素养是前提,能力是保证,关系不能颠倒(一)观察能力观察是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认知过程。
观察能力的构成要素:注意力鉴别力联想力(二)思维能力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映。
2,三种思维形式与写作的关系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不借助形象,概括是判断的元素,判断是推理的基础,推理分归纳(个别到一般)、演绎(一般到个别)两种推理。
基础写作

观察的特点
察真
见神
观察的两个阶段
察物
取像
发现街角老妇人
显神:她长着一个鼻子,好 象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 意找一块木头按上去的。
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我当初在那批千篇一律索然无趣的面孔上所发现的兴味实在太少,因 此我的丈夫——他本人对手相术,即揣摹手部意义,有着强烈的爱好—— 教给我一个非常别致的欣赏方法,比懒懒散散四面呆站确实有趣得多,确 实更为令人激动紧张。这方法就是:不看任何一个人的面部,专注视桌子 的四周,在桌子四周又只盯着许多人的手,只留神那些手的特殊动作。我 不知道您是否也偶尔有过一回,眼里只注意到绿呢台面,只凝望着那一片 绿色的方围之地。在它的正中央滚动着一个圆球,活象醉汉似地跌跌撞撞, 一个码子一个码子地往前跳,许多钞票,许多圆溜溜的银币金币,接连不 断地落到方围内,好似播种一般,马上,管台子的挥动手里的筢竿,割麦 似地揽尽全部收获,或者把它们推到赢家面前。象这样放眼静察就能看到, 唯一摆晃不宁的只有那些手——绿呢台面四周许许多多的手,都在闪闪发 亮,都在跃跃欲伸,都在伺机思动。所有这些手各在一只袖筒口窥探着, 都象是一跃即出的猛兽,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光溜溜,有的拴着指环 和铃铃作声的手镯,有的多毛如野兽,有的湿腻盘曲如鳗鱼,却都同样紧 张战栗,极度急迫不耐。
把写作训练 的项目放到 秘书的工作 环境中
技能模块
化取 体验
想象
写作
表达
观察
构思
课程大项目和训练模块设计
大项目:完成反映秘书工作、 生活和追求的2000字小说
观 察 训 练
体 验 训 练
化 取 训 练
想 象 训 练
构 思 训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