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MSDS——对甲苯磺酸

合集下载

对甲苯磺酸甲酯

对甲苯磺酸甲酯

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基本信息MSDS 用途与合成方法对甲苯磺酸甲酯价格(试剂级) 上下游产品信息中文名称:对甲苯磺酸甲酯中文同义词: 4-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酰甲酯;甲基-4-甲基苯磺酸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甲酯(PTSM);4-甲基苯磺酸甲酯;对甲基磺酸甲苯;对甲基磺酸甲苯,98%英文名称:Methyl p-toluenesulfonate英文同义词: 4-methyl-benzenesulfonicacimethylester;Benzenesulfonicacid,4-methyl-,methylester;Meth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Methyl ester of 4-methylbenzenesulfonic acid;Methyl para-toluenesulfonate;Methyl p-methylbenzenesulfonate;Methyl toluene-4-sulfonate;methyl4-methylbenzenesulfonateCAS号: 80-48-8分子式: C8H10O3S分子量: 186.23EINECS号:201-283-5相关类别:Organic Building Blocks;Sulfur Compounds;TosylatesMol文件:80-48-8.mol对甲苯磺酸甲酯性质熔点25-28 °C(lit.)沸点144-145 °C5 mm Hg(lit.)密度 1.234 g/mL at 25 °C(lit.)蒸气密度 6.45 (vs air)蒸气压 1 mm Hg ( 20 °C)折射率n20/D 1.5172(lit.)闪点>230 °F储存条件2-8°C水溶解性Insoluble敏感性Moisture SensitiveBRN 609209CAS 数据库80-48-8(CAS DataBase Reference)NIST化学物质信息Benzenesulfonic acid, 4-methyl-, methyl ester(80-48-8) EPA化学物质信息Benzenesulfonic acid, 4-methyl-, methyl ester(80-48-8) 对甲苯磺酸甲酯用途与合成方法化学性质白色结晶。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MSDS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MSDS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MSDS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对氨基苯磺酸;磺胺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中文俗名或商品名:Synonyms:CAS No.:121-57-3分子式:C6H7NO3S分子量:173.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化学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对氨基苯磺酸;磺胺酸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具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爆燃点:爆速:最大燃爆压力(MPa):建规火险分级: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甲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含安全标签)

甲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含安全标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甲苯SDS编号:修订日期: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分子式:C7H8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分子量:92.14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甲苯大量用作溶剂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但与同时从煤和石油得到的苯和二甲苯相比,目前的产量相对过剩,因此相当数量的甲苯用于脱烷基制苯或岐化制二甲苯。

甲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

甲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一般也从苯甲酸光气化得到),在医药;农药;染料,特别是香料合成中应用广泛。

甲苯的环氯化产物是农药;医药;染料的中间体。

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剂(主要使用其钠盐),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甲苯及苯衍生物经磺化制得的中间体,包括对甲苯磺酸及其钠盐;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甲苯磺酰氯等,用于洗涤剂添加剂,化肥防结块添加剂;有机颜料;医药;染料的生产。

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间体。

可衍生得到很多最终产品,其中在聚氨酯制品;染料和有机颜料;橡胶助剂;医药;炸药等方面最为重要。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易挥发液体,有微弱白酒气味。

低于500ppm,吸入会引起头疼、呕吐、刺激鼻、咽喉、瞳孔放大、有醉酒感、肌肉失调、多汗、支气管炎、惊厥;吸入过量则僵木、痛性痉挛、怕光,甚至失明,病情恢复十分缓慢且不彻底;接触会使皮肤干裂、红肿,并对眼睛有刺激性;食入除吸入产生的症状还会损伤肝、肾、心脏、神经、甚至死亡。

(内服10ml有失明的危险,30ml能致人死亡)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致癌性类别2 ;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2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3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皮肤刺激,引起眼睛刺激,可致癌,可引起遗传性缺陷,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器官损伤,吞咽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一、合成线路的选择
1、几种生产方法 ①硫酸磺化法 用硫酸磺化甲苯,是采用最多且历史最长的工艺,磺化反应是按 下式进行的
磺化反应的速度与甲苯浓度成正比,与硫酸含水量的平方成正 比,所以需使用含水少的硫酸和纯度高的甲苯,但磺化反应是可逆 反应,每消耗1mol的硫酸就生成1mol的水,水的浓度随反应的进行 而逐渐升高,最后达到平衡,产生大量的废酸。工业生产中一般采 用分压蒸馏法来除去磺化反应生成的水。使磺化反应进行安全。 硫酸做磺化剂优点是:硫酸价格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且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易操作等,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装置。 但此工艺的反应收率低、产品纯度低,反应进行时随着水的生成, 浓硫酸浓度下降,当达到95%时反应停止,产生大量的废酸,严重 污染环境。最新的研究表明,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可适当提高产品 质量和反应收率。
采用氯磺酸磺化制取对甲苯磺酸,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尤其是 氯磺酸与甲苯的比例,因为氯磺酸过量易产生邻/对甲苯磺酰氯,当氯 磺酸与甲苯的摩尔比达到3:1时,甲苯完全转化为邻/对甲苯磺酰氯。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产品纯、副产品氯化氢可水吸收制盐酸。缺 点是氯磺酸价格高,产品生成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对甲苯磺酰氯水解法
接触机会 硫酸和氯磺酸工业;有机化合物磺化;炸药制造;化肥、染料、粘结剂、人造丝
制造;电镀、蚀刻;实验室试剂、食品添加剂。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迅速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 2140 mg/kg;吸入LC50: 510 mg/m3/2H。小鼠吸入LC50: 320 mg/m3/2H。 硫酸液体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雾对粘膜的刺激作用较二氧化硫为 强,主要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对呼吸道的毒作用部位 因吸入浓度和雾滴大小而不同。 人的嗅觉阈为1mg/m^3。2mg/m^3浓度可引起鼻、咽部刺激症状,6~8mg/m^3引 起剧烈咳嗽。口服浓硫酸1ml可致死。 三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硫酸,其毒作用与硫酸相同。脉鼠吸入6小时的MLC为 30mg/m^3。 处理 吸入硫酸雾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 体时立即先用柔软清洁的布吸去再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口服者已出现消化道 腐蚀症状时忌催吐及洗胃。 吸入后有症状者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 或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急性中毒者需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 质激素;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喉水肿或痉挛。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81626--甲磺酸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81626--甲磺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磺酸;甲基磺酸;甲烷磺酸化学品英文名:methanesulfonic acid;methyl sulfonic acid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甲烷磺酸75-75-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

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可致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为有毒的甲醛和二氧化硫。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对甲苯磺酸检测标准2

对甲苯磺酸检测标准2

对 甲 苯 磺 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甲苯磺酸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甲苯、浓硫酸(或三氧化硫)经磺化制得的对甲苯磺酸。

产品用于制药及其它有机合成,亦可用于脂化反应催化剂和树脂、涂料的固化剂。

结构式:H 3C ——SO 3H ·H 2O分子式:C 7H 8O 3S ·H 2O相对分子质量:190.20(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且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1998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1998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7-1988 化学试剂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 6679-1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用通则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5346-1994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3 要求 3.1 外观产品呈白色柱状结晶(工业级允许呈现微黄色)。

3.2 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由表1给出。

4 试验方法表1 质量指标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使用分析纯试剂。

所用标准滴定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 601-1988、GB/T 603-1998规定制备。

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1992中三级水的规格。

4.1 外观的测定目视。

4.2 含量的测定4.2.1 试剂和溶液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 mol/L酚酞指示液(10 g/L)4.2.2 测定步骤称取试样4g~5g(称准至0.0002g)置于100mL溶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概述参考质量标准 MSDS 用途与合成方法对甲苯磺酸价格(试剂级) 上下游产品信息价格专题中文名称: 对甲苯磺酸中文同义词: 对甲苯磺酸;4-甲苯磺酸;4-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亚苄基酸;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 P-TOLUENESULFONIC ACID;对甲苯磺酸(定做3-4周)英文名称: p-Toluenesulfonic acid英文同义词: TL65;TL65LS;PARATOLUENE SULPHONIC ACID;P-TOLUENESULFONIC ACID;PTS ACID;P-TOLUENE SULPHONIC ACID;TSA-65IP;TSA-65MCAS号: 104-15-4 分子式: C7H8O3S 分子量: 172.2 EINECS号: 203-180-0相关类别: 合成材料中间体;中间体;有机原料;芳香族化合物;有机中间体;染料中间体;FINE Chemical & INTERMEDIATES;OrganicsMol文件: 104-15-4.mol对甲苯磺酸性质熔点106~107℃沸点116 °C密度 1.07折射率 1.3825-1.3845闪点41 °C储存条件Flammables area水溶解性solubleCAS 数据库104-15-4(CAS DataBase Reference)NIST化学物质信息P-toluene sulfonic acid(104-15-4)EPA化学物质信息Benzenesulfonic acid, 4-methyl-(104-15-4)对甲苯磺酸用途与合成方法概述对甲苯磺酸(分子结构式:p-CH3C6H4SO3H,也写作TsOH,英文P-Toluene Sulfonic acid)简称PTS,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可溶于水、醇、醚和其他极性溶剂。

极易潮解,易使木材、棉织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和甲苯。

对甲苯磺酸(S)-(-)-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基-4-基甲基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对甲苯磺酸(S)-(-)-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基-4-基甲基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对甲苯磺酸(S)-(-)-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基-4-基甲基酯化学品英文名:(S)-(+)-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 p-Toluenesulfonate(S)-(+)-2,2-Dimethyl- 1,3-dioxolan-4-ylmethyl p-toluenesulfonate(S)-2,2-Dimethyl-4-(hydroxymethyl)-1,3-dioxolane-p-to LuenesulphonateCAS No.:23735-43-5分子式:C13H18O5S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化学/组成信息 含量 第三部分:危险信息 第5.1类 氧化剂 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
CAS No. 6192-52-5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 或肺水肿。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 吐。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 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和储存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 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 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其它有害作用:
运输注意事项:
法规信息
对甲苯磺酸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有害物成分 对甲苯磺酸 危险标记: 侵入途径: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及制造商信息 化学品俗名: 对甲苯磺酸 p-toluene sulfonic 英文名称: acid M-040 CAS No.:
6192-52-5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储存注意事项:
对甲苯磺酸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手套。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白色单斜片状或柱状结晶体。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未制定标准
外观与性状: pH: 熔点(℃): 106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沸点(℃): 140(2.67kPa)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9 分子式: C7H10O4S 分子量: 190.22 主要成分: 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2.67(140℃) 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无资料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无资料 溶解性: 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热苯。 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化学和洗涤剂等工业, 还可用于塑料和印刷涂料工业 主要用途: 。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潮湿空气。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LD50:400 mg/kg(小鼠经口);2500 mg/kg(大鼠经口) 急性毒性: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殖毒性:
对甲苯磺酸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有机酸易在大气化学和大 气物理变化中形成酸雨。因而当PH值降到 5以下时,会给动、植物造成严重 危害,鱼的繁殖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可被 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水体酸化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耐酸的藻类、真菌增多,而有根植物、细菌和脊椎动物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率降低。酸化后会严重导致湖泊、河流中鱼类减少或死亡。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无资料 无资料 Z01 无资料。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 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 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 它物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 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 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 、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无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 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