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教案川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理解封建帝国出现危机
的原因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通过简述“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培
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学习“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使学生感受到,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中发
展的,若脱离交流,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

二.教学重难点:
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三.教学过程
设情激趣:
自主学习
形成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的个人才能,人民的辛勤劳动
时间:、、三位皇帝在位时期
粮食作物:的产量进一步提高
农业的种植面积扩大
康表、、、等作物的种植不断推
乾现手工业制瓷业:制瓷中心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盛丝织业:的丝织生产超过苏州和杭州
世棉布:、生产的棉布畅销全国各地
商业:,商业更加发达。

社会危机:康乾盛世出现在封建社会末期,盛世中潜伏着危机,乾隆中期以后,严重,统治集团,吏治腐败,军队,阶级矛盾日
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原因:清朝初期:为了
闭到乾隆年间:
关表现:只准开放一处
锁颁行了
国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的作用影响
危害:严重阻碍了,影响了
阻碍了,是重要原因之一。

合作交流
1、康乾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有哪些?
成果展示
拓展延伸
清朝闭关锁国所产生的后果对于今天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1。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精品课件在线)_16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精品课件在线)_16
麻袋睡在地上打个盹,天不亮又要赶路。,时间的流失,可以冲洗掉人的年华、让人从青春年少勃发、一步步走向夕阳暮色的衰老
返回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康乾盛世 腐朽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腐朽与危机
返回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康乾盛世 腐朽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北京恭王府(组图)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所幸,由高速公路管理处负责,入院治疗,在右肩处植入一块钢板,总算保住了一条胳膊。我只知道像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斯塔姆等诗人,的确既是他们自己民族的
“苦难化身”,又是他们自己国家的“民族之魂”。我们一行45人全住在一个叫玉乐的民宿里,老板娘是傣族人,危机
腐朽与危机
返回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康乾盛世 腐朽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北京恭王府(组图)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腐朽与危机
返回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康乾盛世 腐朽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北京恭王府(组图)
金牌月嫂 /yuesao
按程序先取登机票,之后托运行李,然后便去过边捡,之后便找到登机口候机。 400多华里的路程啊,近门照雨叔拉着地板车让我坐在上边,日夜兼程,渴了就喝点凉开水,饿了就吃点地瓜叶馍,夜里实在太晚了,照雨叔就让我睡在地板车上边,他铺个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学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学案 川教版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本学习主题中和相关史实来分析:(1)国家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从粉碎沙俄的侵略野心,平定国内的多次分裂和叛乱;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等史实,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形成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2)统治者的个人才能。

国家得以统一,安定社会环境的实现,与康熙帝等统治者聪明才智、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也是分不开的。

(3)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从本课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的史实中,可以看出,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三)如何评价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注意结合史实,用辩证的方法来评价历史问题。

既要看到闭关锁国政策积极的一面,更要看到这一政策的落后性及对历史影响的长远性。

这一政策虽在抵御了外国的侵略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造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落伍,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

所以从总体上看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弊大于利。

三、轻松过关1.“康乾盛世”时,在位的皇帝有 ( )①顺治帝②康熙帝③乾隆帝④雍正帝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2.清朝新兴的丝织业中心是( )A.苏州 B.杭州 C.南京 D.无锡3.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 C.工商并举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4.统治集团逐渐奢侈腐朽,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始于 ( )A.顺治时 B.康熙时 C.乾隆初期 D.乾隆中期5.乾隆年间只准开放一处对外开放港口与国外贸易,这一处是 ( )A.广州 B.宁波 C.厦门 D.南京6.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依次是 ( )①顺治帝②雍正帝③康熙帝④乾隆帝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7.我国种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最早是在 ( )A.汉朝时 B.唐朝时 C.元朝时 D.明朝时8.下列地区,其生产的棉布畅销各地的有 ( )①南京②苏州③无锡④松江⑤杭州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9.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形成于 ( )A.顺治年间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10.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流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11.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外国侵略有一定抵御作用B.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联系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D.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四、探究拓展12.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导学案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导学案

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记住康乾盛世的名称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2、列举康乾盛世的表现,分析康乾盛世形成的原因;3、概述清闭关锁国政策形成过程;分析清帝国危机产生之因。

【学习重点】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学习难点】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危害。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一)盛世与危机1.康乾盛世:清朝康熙帝、、三位皇帝在期间,繁荣,强盛,史称“”。

2.盛世表现:⑴农业方面:等粮食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扩大,、、、烟草等作物的种植不断推广。

⑵手工业方面:制瓷中心,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

的丝织生产超过了苏州和杭州,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

、等的棉布畅销各地。

⑶商业方面:流通更为广泛,更加发达。

3.盛世中的危机:中期,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败坏,腐朽,日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二)闭关锁国1.原因:⑴清朝初年,为打击等沿海抗清力量,实行严厉的政策。

⑵年间,面对等西方国家的贪欲,又加强了限制,以抵抗外国的侵略。

2.表现:⑴清朝初年,实行严厉的“”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对违禁者实行处以。

⑵后,海禁政策一度放宽,并开放、等地作为对外贸易港口。

⑶清乾隆年间,为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又加强海禁政策,只准开放一处,并颁行了严格限制和出海贸易的条例、,形成了严厉的政策。

3.评价:⑴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抵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⑵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的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是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什么是康乾盛世?2、“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国立强盛的原因。

【质疑探究】探究问题一: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探究问题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当堂检测】1.先后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帝、康熙帝 B.顺治帝、雍正帝C.康熙帝、乾隆帝 D.雍正帝、乾隆帝2.清代驻藏大臣始设于 ( )A.顺治时 B.康熙时 C.雍正时 D.乾隆时3.右图是著名的“金奔巴瓶”,它 ( )A.是藏族人用的器皿 B.是驻藏大臣权力的象征C.是喇嘛教祭祀用品 D.用以确定达赖、班禅继承者4.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是在 ( )A.1662年 B.1683年 C.1684年 D.1685年5.清朝设置的台湾府隶属于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江苏省【课后反思】【课后训练】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课件4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课件4
社会生活 方面
对外关系 方面
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腐败, 军队腐朽,
阶级矛盾日益加剧
闭关锁国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闭关锁国
阅读本目84页、结合下列材料,讨论回答:
材料三:郑成1、功盘为踞了台打湾多击年郑…成向因功海等滨沿各处海奸抗民清商势贩,力潜
力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明清史料
材又料成四一: 粤洋省船之2、至澳宁门为波也了者。抵甚多御,西将方来帆国船家云的集,入留侵住日久,将
农业、手工业进步 推动商业繁荣
清代节日集市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农业
水稻产量提高 棉花面积扩大 引进新品种(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
经济方面:
手工业
制瓷业(景德镇) 丝织业(南京、苏州、杭州) 棉纺织业(松江、无锡)
商业 商品流通更广泛、商业更加发达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邓小平文选》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学了本课以后, 你有什么收获?

• (3)联系当今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邓小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 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 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 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 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 的。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 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 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 后,愚昧无知。
一【自主先学】
• (一)盛世与危机
• 1.康乾盛世: 清朝康熙帝、 、 三位皇帝在位期间, 繁荣, 强盛,史称“
”。
• 2.结合82-83页插图,概括盛世经济繁荣表现: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一、选择题■(2009·山东济宁)21.右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DA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B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C .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D .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2009·广东揭阳)19.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A .广州B .上海C .南京D .武汉■(2009·湖北宜昌)6.准确表述清朝前期对外交往特点的是( )AA .闭关锁国 B.繁荣与开放 C .重商与开放 D .兼容并蓄 ■(2009·福建泉州南安市)5.清朝“闭关政策”的准确含义是( )CA.一概排斥西方事物B.断绝对外贸易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2009·扬州)6.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B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A. 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2009·烟台)5.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BA.专制统治加强B.对外闭关锁国C.频遭列强入侵D.政治腐败■(2009·湖北仙桃等四市)1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BA .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B .使中国彻底免遭西方入侵C .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D .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教案川教版
2.主要表现
(1)清初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
(2)乾隆年间开放哪里作为对外贸易港口?
(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哪个皇帝之后,清朝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3.影响
讨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影响
积极影响:对外国侵略势力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消极影响:阻碍了中外联系和交流,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封建帝国的危机
教学目标
了解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的表现;
理解封建帝国出现危机的原因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影响;
简述“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
重点
“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
清朝实行案“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危害
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Fra bibliotek学过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过渡:康乾盛世是继汉、唐盛世之后,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盛事。他到底有多强盛?主要有哪些表现?
农业的发展
表现:水稻等粮食作物大大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得到推。
手工业的发展
表现:至此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松江等地的面部畅销各地.
(3)商业更加发达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呢?
过渡:康乾盛世如昙花一现,辉煌之后便迅速凋谢,是什么原因呢?
2.盛世下潜伏着危机
表现:(1)土地兼并严重
(2)统治集团腐败

川教版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第八章《封建帝国的危机》

川教版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第八章《封建帝国的危机》

川教版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第八章《封建帝国的
危机》
提高成绩,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知道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图片内容,得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必然性;认识到闭关锁国的危害。

拥护当今的改革开放政策。

 教学重点
 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主体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唐朝时“开元盛世”的史实,围绕“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
(一)盛世与危机
1.康乾盛世
提问:什么是康乾盛世?期间包括了哪几代皇帝呢?
归纳:康乾盛世指17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90年代,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时期。
过渡:康乾盛世是继汉、唐盛世之后,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盛事。他到底有多强盛?主要有哪 些表现?
封建帝国的危机
教学目标
了解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的表现;
理解封建帝国出现危机的原因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影响;
简述“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
重点
“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
清朝实行案“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危害
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农业的发展
表现:水稻等粮食作物大大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得到推。
手工业的发展
表现:至此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松江等地的面部畅销各地.
(3)商业更加发达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呢?
过渡:康 乾盛世如昙花一现,辉煌之后便迅速凋谢,是什么原因呢?
(4)哪个皇帝之后,清朝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
3.影响
讨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影响
积极影响:对外国侵略势力起了一定的抵 御作用
消极影响:阻碍了中外联系和交流,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2.盛世下潜伏着危机
表现:(1)土地兼并严重
(2)统治集团腐败
(3)军队腐朽
( 4)阶级矛盾激化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二)闭关锁国
提问:1.什么是闭关锁国?
2.主要表现
(1)清初清政 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先后有什 么变化?
(2)乾隆年开放哪里作为对外贸易港口?
(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