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FSCNG食品添加剂桉叶素含量的桉叶油
桉叶油(药典)

吉安市盛海天然植物油有限公司
检验报告单
报告书编号:20150210-1
产品名称桉叶油(尤加利)
批号20150120 规格180kg
生产单位吉安盛海天然植物油有限公司包装铁桶
供样单位吉安盛海天然植物油有限公司检品数量1000kg
检验目的相对密度、折光、比旋度收检日期2015年02月08日检验依据《企业标准》报告日期2015年02月10日
检验项目检测项目标准检测结果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清
凉香气并带几分樟脑气味。
合格相对密度:0.895 —0.920 合格折光: 1.4580—1.4680 合格比旋度:0 —+5℃合格沸程:179℃合格溶解度:溶于65%的乙醇中合格含量:桉叶素70% 合格
结
论
本产品按《企业标准》录方法检验,符合规定,合格。
负责人:罗世明检验员:高峰复核员:高海琴。
桉叶油MSDS

桉叶油Eucalyptus oil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桉叶油化学品英文名称:Eucalyptus oil中文俗名或商品名:Synonyms:CAS No.:8000-48-4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纯化学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桉叶油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吸入可能引起心动过速,支气管发炎。
并发症可能包括无尿.肺水肿及支气管肺炎.对皮肤有刺激性能引起皮炎.摄入可能造成维生素E流失,步态不稳,脑抑郁症,呼吸急促,过度可能引起循环系统崩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20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消防员的个体防护:禁止使用的灭火剂:闪点(℃):自燃温度(℃):爆炸下限[%(V/V)]:爆炸上限[%(V/V)]:最小点火能(mJ):爆燃点:爆速:最大燃爆压力(MPa):建规火险分级: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MMFSCNG香料桉叶素含量的测定邻甲酚冻点法

MM_FS_CNG_0527香料桉叶素含量测定邻甲酚冻点法MM_FS_CNG_0527香料桉叶素含量的测定邻甲酚冻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桉叶素含量在%以上的产品。
2.原理测定试样与邻甲酚混合物的冻点。
该温度的高低与试样中桉叶素含量有关。
3.试剂邻甲酚:冻点不低于30℃,应用时需经蒸馏,取190~192℃之间的馏份,置于干燥具玻璃塞瓶中备用,应用前需与纯桉叶素(100%)按其分子量比为∶(邻甲酚∶桉叶素)混合后校核其冻点,应为℃;无水硫酸钠;桉叶素(100%):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备用。
4.仪器校正过的温度计,符合以下要求:水银球长度:10-20mm;水银球直径:5-6mm;具℃或℃分刻度;在有关产品标准中将指明特殊需要的温度计;试管:直径约15-20mm,长约150mm;厚壁试管:直径约30-40mm,长约120mm;冻点测定装置(如图):包括一个容积约为500mL的广口瓶(锥形或圆柱形),配有打孔的软木塞或橡皮赛,把试管装进厚壁试管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并使水银球的中心位于液体的中心;搅拌器:用直径约1mm不锈钢丝制成,一段弯曲成环形(见图);精密温度计:0~100℃,经校正有或℃的分刻度。
锥形瓶:25mL。
5.操作步骤.桉叶素含量在50%以上者准确称取±邻甲酚置于试管中1),再称入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的3±试样,将试管置于套管中后,插入精密温度计,搅拌至完全凝固2),记下回升到最高点的温度。
取出试管置热水中搅动3),待试样融化后,再将试管置于套管中,并将套管置于冻点测定装置中,瓶内盛低于预计冻点5~10℃的水。
当冷却至试管中有些微结晶,或已冷却至预计冻点时,即加速搅拌,使其迅速凝固。
记下回升至最高点的温度。
如前述方法,重复融化后再置套管中,并放入冻点测定装置,如前,冷却至较第二次测得温度低1~2℃时,即开始搅拌,读取回升至最高点的温度,直至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时为止,按附录A(补充件)换算为桉叶素含量的百分率。
MMFSCNG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MM_FS_CNG_05食3品添加剂黄原胶MM_FS_CNG_0553召品添加剂黄原胶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甘兰黑腐病黄单抱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菌株为产生菌,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经特定的生物发酵并经乙醇提纯、干燥、粉碎而成的黄原胶产品。
黄原胶加于食品中可作为增稠剂、成型剂、悬浮剂和乳化稳定剂等。
2. 分子量、结构式:结构式:分子量:(5〜50)X 106(按198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外观:类白色或浅米黄色粉末。
.粒度:全部通过80目(孔径)筛。
.黄原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4. 试验方法. 鉴别试剂:槐豆胶(鉴别专用)。
溶解性试验:溶于水,不溶于醇、酮、醚等有机溶剂。
取样品1g,慢慢倾入装有25°C 100mL温水的烧杯中,浸泡15min后,小心将搅拌棒浸入水中,慢慢开启搅拌至200r /min,25min 后即可完全溶解。
按上述方法将样品加入乙醇、丙酮、乙醚中不溶解。
鉴别试验加300mL水于一个500mL烧杯中,预热到80C,开启搅拌至200r/min,边搅拌边加入干燥样品和槐豆胶各,至混合物形成溶液后,继续搅拌30min以上(搅拌过程中水温不低于60C)。
停止搅拌,在室温下至少冷却2h,当温度降到低于40C时,形成凝胶状物。
按上述方法制备1 %的样品溶液作为对照,不加槐豆胶,无此胶状物出现。
. 粒度的测定测定方法:称取样品20g,过80目(孔径)筛。
. 粘度的测定仪器NDJ-1 型旋转粘度计,测定误差± 5%。
测定条件转子型号:3号转子。
转子转速:60r/min。
测定温度:25C。
测定方法将1 %样品溶液置于100mL高型烧杯中测定。
. 剪切性能值的测定测定方法按分别测定3号转子在6r/min和60r/min时的粘度值。
测定结果的表述N=n i /n 2 (1)式中:N ——剪切性能值;n 1 ——6r/min 时的粘度值,cP;n 2 60r/min时的粘度值,cP。
2023年桉叶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桉叶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桉叶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香料和药用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和驱虫的特性,可以用于护肤和治疗各种疾病。
随着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偏好和需求的增加,桉叶油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消费者需求,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分析桉叶油行业的市场前景。
一、消费者需求桉叶油在保健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及其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普通消费者对于健康和美容方面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桉叶油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1. 护肤和SPA市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肤老化和敏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桉叶油具有祛痘,收缩毛孔,去斑美白等功效,在护肤和SPA市场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药品市场:桉叶油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肠胃感染等疾病方面,已经成为许多传统和现代药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由于绿色医疗的推广,桉叶油药品市场占有率逐渐上升。
3. 家居清洁市场:桉叶油具有杀菌功效,可以清除细菌和其他病菌。
作为一种天然的除菌剂,在如今健康和环保日趋重视的家庭清洁市场也具有很好的销售前景。
二、政策支持中国政府近年来对于生态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以桉树为代表的森林资源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保护。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农民共同开发和利用桉树等森林资源,促进桉叶油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桉叶油行业的发展。
三、市场竞争桉叶油是一种传统的特产,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桉叶油产业已经逐渐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
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等海外生产商。
中国国内企业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开发出更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以拓展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桉叶油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增强,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和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来实现行业的长足发展。
MM FS CNG 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

MM_FS_CNG_0593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MM_FS_CNG_0593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从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innalus)的茎、叶为原料经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的留兰香油。
该产品用于调配各类食品香精。
3.1.试样的制备见QB 843。
3.2.色状的检定见QB 794。
3.3.香气的检定见QB 795。
3.4.相对密度的测定(20/20℃)见QB 974。
3.5.折光指数的测定(20℃)见QB 976。
3.6.旋光度的测定(20℃)见QB 975。
3.7.溶混度的测定(20℃)见QB 977。
3.8.含酮量的测定见QB 809。
4.检验规则4.1.留兰香油应由生产厂技术检验部门负责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
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生产日期、批号、净重和标准编号。
4.2.验收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各项规定,检验所收到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一批号作一次验收,不同批号分别验收。
4.3.每批的包装单位100瓶(桶)以下的抽取两瓶(桶),100瓶(桶)以上抽取三瓶(桶)。
开启包装取样时,外观检查应无水分和杂质。
然后振摇使其充分混匀。
再用玻璃取样管吸取样品50~100mL,注入混样器混合均匀,分别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具磨砂塞的玻璃瓶中。
瓶上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数量及取样日期,一瓶作检验用,另一瓶留存备查。
4.4.验收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可会同生产厂重新自两倍的包装中抽取试样复验。
如复验结果仍有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能验收。
4.5.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议解决或邀请第三者仲裁。
5.标志、包装、运输、贮存5.1.留兰香油应装于镀锌铁桶内。
包装外注明:食品添加剂产品名称、生产厂名、批号、净重、皮重、出厂日期、本标准编号。
订货单位如有特殊要求可与生产厂另订协议。
MM_FS_CNG_0495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MM_FS_CNG_0495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MM_FS_CNG_0495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以吗啉脂肪酸盐为乳化剂、用天然动、植物蜡及水制成的CFW 果蜡。
本品作为果蔬保鲜剂,涂敷在柑桔、苹果等果实表面,形成薄膜,以抑制果实呼吸,防止内部水分蒸发,抵御微生物侵入。
并能改善外观,提高商品价值,延长水果货架期。
2. 结构式吗啉脂肪酸盐化学结构式:CH2—CH2O NH·HOOC—RCH2—CH23.技术要求3.1.外观:棕褐色半透明的水溶性乳液。
4.1.鉴别试验4.1.1.试剂四氯化碳;盐酸:1→2溶液;氢氧化钠:20%(m/m)溶液;酚酞:10g/L乙醇溶液。
4.1.2.鉴别方法4.1.2.1.取10g试样,加20mL 1→2盐酸,在水浴上加热10min。
冷却至室温,分离出固体物A。
在残液中加20%(m/m)氢氧化钠溶液,使呈碱性后进行蒸馏。
搜集102~104℃馏分,加1滴酚酞指示液,应呈现粉红色。
4.1.2.2.取约1g3.1.2.1中的固体物A于烧杯中,加5mL四氯化碳,在水浴上加热,固体物A溶解。
4.2.固体物含量的测定4.2.1.仪器瓷坩埚:50mL;电热干燥箱。
取2g试样,置于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称量,精确至0.0002g,放在电热干燥箱中,于95±2℃干燥6h。
转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
称量后的固体物B留做测定灼烧残渣。
4.2.3.分析结果的表述固体物百分含量(X1)按式(1)计算:X1=m2×100 (1)m1式中:m1 ——烘干前试料的质量,g;m2 ——固体物B的质量,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2.4.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8%。
4.3.粘度的测定4.3.1.仪器旋转式粘度计:适用范围0.00001~10Pa·s。
4.3.2.分析步骤将约400mL试样置于直径不小于70mm的烧杯中,选择测定低粘度的最小号转子。
食品添加剂 桉叶油(蓝桉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桉叶油(蓝桉油)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蓝桉(犈狌犮犪犾狔狆狋狌狊犵犾狅犫狌犾狌狊Labill.)或其他桉属植物(犈狌犮犪犾狔狆狋狌狊spp.)的新鲜叶、枝中提取的精油,再经精馏加工制得的桉叶素含量不小于80%的食品添加剂桉叶油(蓝桉油)。
2 技术要求2.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无色至微黄色状态液体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香气具有1,8 桉叶素的特征香气,稍带有樟脑样气息和辛辣凉味GB/T14454.22.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蓝桉为原料其他桉属植物为原料检验方法相对密度(20℃/20℃)0.909~0.9190.904~0.925GB/T11540折光指数(20℃)1.4580~1.46501.4580~1.4700GB/T14454.4旋光度(20℃)0°~+5°-10°~+10°GB/T14454.5溶混度(20℃)1体积试样混溶于5体积70%(体积分数)乙醇中,呈澄清溶液GB/T14455.3桉叶素含量/%≥80.0GB/T14454.7黄樟素含量,狑/%不得检出<0.002附录A重金属(以Pb计)/(mg/kg)≤10.0GB5009.74砷(As)/(mg/kg)≤3.0GB5009.11或GB5009.761 附 录 犃黄樟素含量的测定犃.1 仪器和设备犃.1.1 色谱仪:按GB/T11539—2008中第5章的规定。
犃.1.2 柱:填充柱。
犃.1.3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犃.2 试剂和标准溶液犃.2.1 试剂犃.2.1.1 苯:分析纯,在试验条件下色谱测定纯度至少为99%。
犃.2.1.2 黄樟素:在试验条件下色谱测定纯度至少为99%。
犃.2.2 黄樟素含量为0.002%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黄樟素1.0000g±0.0002g于500mL容量瓶中,用苯稀释至刻度,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_FS_CNG_0586食品添加剂桉叶素含量80%的桉叶油
MM_FS_CNG_0586
食品添加剂桉叶素含量80%的桉叶油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对以蓝桉(EucalyptusGlobulus Labillardiere)油和其他精油为原料提制的上述桉叶油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估。
2.定义
桉叶素含量80%的桉叶油: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中国的蓝桉或含桉叶素的某些樟树品种的叶、枝中提取的精油,再经精馏加工制得,桉叶素含量最小为80%(以下简称80%桉叶油)。
3.产品分类
80%桉叶油按原料来源分两种规格:
蓝桉油为原料;
其他精油为原料。
5.1.色状的检定
见QB 794。
标准比色液用重铬酸钾配制。
5.2.香气的检定
见QB 795。
5.3.相对密度的测定(20/20℃)
见QB 974。
5.4.折光指数的测定(20℃)
见QB 976。
5.5.旋光度的测定(20℃)
见QB 975。
5.6.溶混度的测定(20℃)
见QB 977。
5.7.桉叶素含量的测定
见QB 811。
注:桉叶素含量气相色谱测定法参考本标准附录A(参考件)。
5.8.黄樟素含量的测定
80%桉叶油中黄樟素是以在下述色谱条件下保留值定性。
5.8.1.色谱仪和色谱柱
色谱仪:附有记录仪和微处理机;
柱
填充柱:长2m,内径3mm;
固定相:SE30,5%,涂于Chromosorb W 80~100目上;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8.2.试剂和标准溶液(含黄樟素0.002%)的配制
试剂
苯:分析纯,在试验条件下色谱测定纯度至少为99%;
黄樟素:在试验条件下色谱测定纯度至少为99%;
标准溶液(含黄樟素0.002%)的配制
精确称取黄樟素1.0000g(±0.0002g)于500ml容量瓶中,用苯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确吸取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苯稀释至刻度,摇匀。
5.8.3.操作条件
温度
色谱炉:135℃;
进样口:200℃;
检测器:200℃;
流速
载气(氮),15ml/min;
柱效能的测定
化学惰性试验:见ZB Y41 001中第8.1条指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柱效:见ZB Y41 001中“第8.2条”指定方法测定,应符合要求;
测定方法
将标准溶液与试样分别进样测试。
进样量要相同,比较二张色谱图上黄樟素峰面积的大小。
试样色谱图上黄樟素峰的面积应小于标准溶液色谱图上黄樟素峰的面积〔见附录B(参考件)〕。
5.9.砷(As)含量的测定
5.9.1.仪器装置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砷盐检查法”仪器装置图。
5.9.2.试剂
盐酸:1∶1溶液;
氧化镁;
硝酸镁:10%溶液;
碘化钾:15%溶液;
氯化亚锡:40%溶液;
无砷金属锌;
乙酸铅棉花;
溴化汞试纸。
砷标准溶液(1ml含0.001mg砷):按标准配制后稀释100倍;
5.9.3.操作程序
称取1g试样(准确至0.1g),置于50ml瓷蒸发皿中,加入1g氧化镁及5ml 硝酸镁溶液(同时同量的氧化镁及硝酸镁溶液作空白试验)。
在水浴上蒸干并使试样挥发完全后,用小火加热炭化,再于500℃以下灼烧至灰化完全。
冷却,加少量水,再加盐酸溶液中和并溶解残渣,加水至总体积为23ml。
移入锥形瓶中,加5ml盐酸、5ml碘化钾溶液及5滴氯化亚锡溶液,在室温下静置10min后加2G 无砷金属锌,立即将已装好的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于25~30℃暗处放置1h,溴化汞试纸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3ml砷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5.10.重金属含量(以Pb计)的测定
5.10.1.试剂
氨水:1∶3溶液;
冰乙酸:30%溶液;
酚酞:1%乙醇溶液;
饱和硫化氢水:现用现配;
铅标准溶液(1ml含0.01mg铅):按标准配制后稀释10倍。
5.10.2.操作程序
称取2g试样(准确至0.1g),置于50ml瓷蒸发皿中,于沸水浴上加热挥发完全,先用小火炭化,然后于550℃灰化。
冷却,加0.5ml乙酸溶液,溶解后加20ml水(必要时过滤),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一滴酚酞溶液,用氨溶液调至淡红色。
加0.5ml乙酸溶液,加水至25ml,加入10ml饱和硫化氢水,摇匀,在暗处放置10min,其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2ml铅标准溶液,加0.5ml乙酸溶液,加水至25ml,加入10ml饱和硫化氢水,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
6.检验规则
6.1.80%桉叶油应由生产厂技术检验部门负责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要求。
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
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生产日期、批号、数量、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
6.2.验收单位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验收。
每一批号作一次验收,不同批号分别验收。
6.3.取样方法:每批包装单位100个以下抽取两个,100个以上抽取三个。
开启包装后先检查水分和杂质,然后摇匀,用玻璃取样管吸取50~100ml,注入混样器混匀,分别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具磨砂塞的玻璃瓶中。
瓶上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数量及取样日期。
一瓶作检验用,另一瓶留存备查。
6.4.如果验收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会同生产厂重新自两倍的包装中抽取试样复验。
复验结果,如仍有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能验收。
6.5.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邀请第三者仲裁。
费用由责任方负责。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80%桉叶油装于镀锌铁桶内,桶外注明:食品添加剂产品名称、生产厂名、批号、净重、皮重、出厂日期、本标准编号及易燃物品标志。
产品包装每桶净重180 kg。
订货单位如有特殊要求,可与生产厂另订协议。
7.2.80%桉叶油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仓库内,远离火源,本品闪点为50℃。
7.3.在符合规定的贮运条件、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保质期为半年。
8.来源:
GB 10351—89
附录 A
1,8-桉叶素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内标法
(参考件)
A1.试剂和化学产品
A1.1.参比物质
1,8-桉叶素:在试验条件下色谱测定纯度至少为99%。
A1.2.内标
环己酮:在试验条件下色谱测定纯度至少为99%。
A1.3.乙醚
分析纯。
A2.仪器
A2.1.色谱仪、记录仪和微处理机
按ZB Y 41 001中“第5章”的规定。
A2.2.柱
填充柱:长4m,内径3~4mm。
固定相:Carbowax 20m,10%。
涂于Chromoso W AW DMCS 60~80目上。
A2.3.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3.操作条件
A3.1.温度
色谱炉:线性程序升温从70℃至175℃,速率2℃/min。
进样口:200℃。
检测器:200℃。
A3.2.流速
载气流速:氮气,20ml/min。
A4.柱效能的测定
A4.1.化学惰性试验
按ZB Y 41 001中第8.1条指定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A4.2.柱效
按ZB Y 41 001中第8.2条指定方法测定柱效,应符合要求。
A5.测定方法
用内标法:按ZB Y41 001中第10.2条指定方法测定桉叶油中1,8-桉叶素含量。
测定响应因子:按ZB Y 41 001中第10.2.1条指定方法测定响应因子。
用1,8-桉叶素作参比物质,环己酮作内标,乙醚作溶剂。
A6.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ZB Y 41 001中第11.4条规定进行。
附录 B
80%桉叶油中黄樟素和标准黄樟素气相色谱图
(参考件)
标准黄樟素(0.002%)80%桉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