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诗歌鉴赏】左延年《秦女休行》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左延年《秦女休行》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左延年《秦女休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左延年《秦女休行》原文始出上西门,眺望秦氏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
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雪恨。
左执白杨刃,右据宛鲁矛。
仇家便东南,仆崩秦女屈。
女休西上山,上山四五里。
关吏呵问女屈,女屈前置言:“生为燕王妇,今为诏狱囚。
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
明知杀人当死,兄言怏怏,弟言无道忧。
女休坚词为宗报仇,死不疑。
”杀人都市中,徼我都巷西。
丞卿罗列东向挤,女屈悠悠曳梏前。
两徒夹我持刀,刀五尺余。
刀未下,?胧击鼓赦书下。
左延年《秦女休行》译者待更新左延年《秦女休行》赏析《秦女休行》是曹魏诗人左延年首创的乐府诗题,叙说了一个烈妇秦女休为父复仇之事。
后来西晋诗人傅玄依此乐府古题作诗,写庞烈女为父报仇之事,在写法上受到了左延年原诗的影响,在艺术特色方面则有较大创新。
这就是一首歌行体乐府诗,形式比较民主自由,以五、七、杂言相兼而成。
关于此诗主旨,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一于诗前题辞云:“大略言女柏仁县燕王妇,为宗报仇雪恨,杀人都市,虽被囚系则,终以赦宥,得阔不仁也。
”因此,从内容上来看,这就是一首叙述一位女子豪雄事迹的叙事诗。
全诗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段落。
“始出上西门”至“仆僵秦女休”为第一段,先明事件的开始,从女休居所方位、姓名年龄、容貌品行到为宗报仇的过程均作了详尽的介绍。
其中,“秦氏有好女”之“好女”,含有两义。
一为容貌之美,李白拟秦女休行云“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即由此延伸;一为品行之美,构成对下文报仇时的刚坚行为和不屈精神的铺垫。
“为宗行报仇”之“宗”字,作祖先解,意谓为自己的家族(娘家)报仇,根据后人拟诗意,女休为宗报仇即为父报仇。
“宛鲁”,古矛名。
“仇家便东南”之“便”字,可解作“就”、“即”意,亦可解作“安适”意,《墨子?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此诗正用此意,即仇人安居在东南,从方位上看,恰与居西门的“秦氏庐”相对。
古代形容美女的诗词(一)39

古代形容美女的诗词(一)《卜算子》王观宋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最是那低头一笑,千种风情绕眉梢。
香腮冰洁,胭脂无染去粉饰;云鬓浸漆,青丝如瀑落玉簪。
纤指若兰透骨香,凝眸似水剪心愁。
暮云拈花倦霓裳,无语别院倚西楼。
君不见,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唱黄昏美人吟!一剪梅·陈紫函风姿绰约小天仙。
美目流盼,灵秀天成。
红妆浅笑人未识。
孤芳自赏,对镜垂怜。
惊鸿一暼清流溪。
一抹华云,一曲清柔。
明媚娇艳众人怜。
芙蓉花开,紫气东来。
冰肌玉骨魂牵萦,盈盈如仙裙。
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
乱花过,掩红泪,媚如昔。
过往依稀,欲笑还颦,飞花入浩曹丕的《善哉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西施》李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四、《美女篇》萧纲佳丽尽关情,风流最有名。
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粉光胜玉靓,衫薄似蝉轻。
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
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 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 黄庭坚《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 李白《中山孺子妾歌》玉人劝我酌流霞。
—— 汪元量《一剪梅·怀旧》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 郑愔《春怨》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想念姐姐的诗句

想念姐姐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惦念姐姐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思念姐姐的诗有哪些1.《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宋代:张孝祥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1毫端。
回首3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今去,翳凤更骖鸾。
2.《泉水》先秦:佚名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3.《鹊桥仙·7夕》宋代: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4.《秦女休行》唐代:李白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5.《醉桃源·芙蓉》宋代:吴文英青春花姊不同时。
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适宜。
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
月明仙梦回。
凭阑人但觉秋肥。
花愁人不知。
2.大家有没有怀念姐姐的诗姐姐,是1阵什么样的风把你的歌声吹散了歌词抖动在草叶上1只低飞的鸟儿泪眼汪汪姐姐,你站在高高的阳台上随风飘摆的衣衫让我联想到翅膀姐姐,你真的要飞走吗真的要把圆满的曲线扇动成残缺的阳光姐姐,你消失的本身就是1种唱歌我用眼睛听见了并深深登记了我的悲伤姐姐,谁在高高的阳台把我弹响自己却突然停止了唱歌3.惦念姐姐的句子有哪些姐姐,我没有多的言语!只有1句话要告知你:和你在1起。
《子夜吴歌四首》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子夜吴歌四首》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分别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
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棉衣之事。
四首诗连起来则是一组彩绘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
组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作品原文:子夜吴歌四首⑴春歌秦地罗敷女⑵,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⑶。
蚕饥妾欲去⑷,五马莫留连⑸。
夏歌镜湖三百里⑹,菡萏发荷花⑺。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⑻。
回舟不待月⑼,归去越王家⑽。
秋歌长安一片月⑾,万户捣衣声⑿。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⒀。
何日平胡虏⒁,良人罢远征⒂。
冬歌明朝驿使发⒃,一夜絮征袍⒄。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⒅。
裁缝寄远道⒆,几日到临洮⒇?词句注释:⑴子夜四时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
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⑵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罗敷(fū)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⑶“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⑷“蚕饥”句:南朝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君住马己疲,妾去蚕欲饥。
”此用其句意。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⑸“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
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
”故称五马。
这里指达官贵人。
⑹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⑺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⑻若耶(yē):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
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⑼“回舟”句: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
《秦女休行》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秦女休行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气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秦女休行》译文及注释译文西门有秦氏女,长得秀色如花。
她手里常常挥有一把白杨刀,这一天清早她就找仇家报仇去了。
杀了仇人,她的罗袖上洒满了血迹,她的英雄豪气充斥在紫霞之上。
她报完仇,径直回西山去,关吏把她拦截了下来。
她因为杀人就被关在了监狱。
官吏向她用刑,处境十分危险时,她仍意气凛然,毫不畏惧那些官吏爪牙。
只要她头还没断,她就不会让恶势力得逞,不会向他们屈服。
突然遇到了天下大赦,她被宽大处置,赦免了她的死刑。
她和聂政姐姐相比,有什么可自愧不如的呢?她们都是万古以来的女侠英豪!注释①西门:左延年《秦女休行》:“始出上西门,遥望秦氏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
”用其意。
②白杨刀:宝刀名。
③邀遮:拦截。
④诏狱:奉皇帝的诏命拘禁罪犯的监狱。
⑤履虎:踩在虎身上。
比喻处境危险。
⑥金鸡忽放赦:指大赦,赦免罪行。
⑦大辟:死刑。
⑧宽赊:宽大赦免。
《秦女休行》简析《秦女休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此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歌颂妇女复仇的名篇。
诗中所述烈女为父报仇一事,自晋广为传扬,皇甫谧《列女传》、《三国志》、《后汉书》均见载录。
《后汉书·列女传》记道:“酒泉庞淯田者,赵氏之女也,字娥。
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
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
后遇于都亭,刺杀之。
因诣县自首。
曰:‘父仇已报,请就刑戮。
’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绶欲与俱亡。
娥不肯去,曰:‘怨塞自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
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
州郡表其闾。
”傅玄的这首诗,基本上依照故事原型加工而成。
作为反映古代社会宗亲复仇的名作,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认识价值。
五美吟(原文+赏析)

五美吟(原文+赏析)五美吟之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五美吟之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五美吟之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五美吟之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缘,更有同归慰寂寥。
五美吟之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一尸一居馀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鉴赏】这是黛玉借"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
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
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昭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元帝所知,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诗中评说,本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
黛玉嗟汉"一代倾城"的古施如一江一水东流,浪花消逝,徒然令人怀念,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
这是写她寄身贾府,虽有知己体贴,但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
她鄙薄反复无常、唯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
她讥刺汉元帝大权帝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
她惋惜绿珠而对石崇有微词,以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一宠一,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又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
她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一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封建叛逆思想。
诗中所咏是否也与小说情节有某种照应呢?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
五首诗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好象不是偶然的。
末首的题材与小说情节似乎相距较远,但有些用语却很象双关,如"识穷途"之类即是。
李白游侠诗中的侠士形象

李白游侠诗中的侠士形象李白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诗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崇,而由于其本人任侠豪爽、重义好勇,因而创作出了一批歌颂游侠的诗篇,剖析这些诗歌对于研究李白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李白;游侠诗;侠士形象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孟尝君宁肯尽施家产也要给他们丰厚的礼遇。
荆轲刺秦虽以失败告终,但《易水歌》却以轻轻两句,成为千古绝唱。
游侠不拘小节,豪爽好交游,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身怀绝技就值得结交;游侠轻生重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恩主有难就会奋不顾身;游侠英勇不屈,凭一己之力救人于危难之中,只要胸怀坦荡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一、李白诗中的男子侠士形象在中国辉煌的历史长河中,侠客辈出。
自诩侠客的李白自然不遗余力地把古代名侠作为讴歌的对象。
细数一个个万古流芳的名人侠士,李白渴望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心情激荡不已。
朱亥、侯嬴、鲁仲连等古代侠客的任侠经历经李白写来,无不令人豪气万丈。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侠客行》既讴歌了古代侠士的勇武和机智,又突出了李白游侠诗中“功成身退”的主题。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开头四句仿佛全是写物而非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已是跃然于纸上。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两句出自《庄子说剑篇》:“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庄子说剑于赵文王,令赵文王弃庶民之剑执天子之剑。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高度赞扬了古代侠客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品格。
从“闲过信陵饮”到“煊赫大梁城”描写了朱亥、侯嬴两位侠士的壮举。
古诗秦女休行·始出上西门翻译赏析

古诗秦女休行·始出上西门翻译赏析《秦女休行·始出上西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左延年。
其古诗全文如下:始出上西门,遥望秦氏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
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
左执白杨刃,右据宛鲁矛。
仇家便东南,仆僵秦女休。
女休西上山,上山四五里。
关吏呵问女休,女休前置辞:“生为燕王妇,今为诏狱囚。
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
明知杀人当死,兄言怏怏,弟言无道忧。
女休坚词为宗报仇,死不疑。
”杀人都市中,徼我都巷西。
丞卿罗列东向坐,女休凄凄曳梏前。
两徒夹我持刀,刀五尺余。
刀未下,胴胧击鼓赦书下。
【前言】《秦女休行》是曹魏诗人左延年首创的乐府诗题,叙说了一个烈妇秦女休为父复仇之事。
后来西晋诗人傅玄依此乐府古题作诗,写庞烈女为父报仇之事,在写法上受到了左延年原诗的影响,在艺术特色方面则有较大创新。
【鉴赏】这是一首歌行体乐府诗,形式比较自由,以五、七、杂言相兼而成。
关于此诗主旨,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一于诗前题辞云:“大略言女休为燕王妇,为宗报仇,杀人都市,虽被囚系,终以赦宥,得宽刑戮也。
”因此,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描述一位女子豪雄事迹的叙事诗。
全诗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段落。
“始出上西门”至“仆僵秦女休”为第一段,先明事件的开始,从女休居所方位、姓名年龄、容貌品行到为宗报仇的过程均作了详尽的介绍。
其中,“秦氏有好女”之“好女”,含有两义。
一为容貌之美,李白拟秦女休行云“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即由此延伸;一为品行之美,构成对下文报仇时的刚坚行为和不屈精神的铺垫。
“为宗行报仇”之“宗”字,作祖先解,意谓为自己的家族(娘家)报仇,根据后人拟诗意,女休为宗报仇即为父报仇。
“宛鲁”,古矛名。
“仇家便东南”之“便”字,可解作“就”、“即”意,亦可解作“安适”意,《墨子·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此诗正用此意,即仇人安居在东南,从方位上看,恰与居西门的“秦氏庐”相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出自唐代李白的《秦女休行》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气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1全文赏析《秦女休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此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歌颂妇女复仇的名篇。
诗中所述烈女为父报仇一事,自晋广为传扬,皇甫谧《列女传》、《三国志》、《后汉书》均见载录。
《后汉书·列女传》记道:“酒泉庞淯田者,赵氏之女也,字娥。
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
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
后遇于都亭,刺杀之。
因诣县自首。
曰:‘父仇已报,请就刑戮。
’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绶欲与俱亡。
娥不肯去,曰:‘怨塞
自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
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