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_第二章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为例 导学案

合集下载

地理 必修三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PPT

地理 必修三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PPT

洪涝频发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瞿塘峡
西陵峡
五、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1.减轻洪灾威胁,改善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 2.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改善航运,增加新的旅游景区
旬是河流的汛期;含沙量少;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资源: 水资源、水能、煤、石油、磷、铅锌矿、
云母等矿产资源丰富
历史上,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有 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但是因为人 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清 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 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 环境与社会问题。 社 会 经 济 特 征
(二)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流 域 自 然 地 理 条 件
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阿巴拉 位置: 契亚山脉西坡 水量大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 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水量不稳 排水不畅
洪 涝 频 发
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夏秋少,冬春多,12月—次年4月中

诺克斯维尔市
河流: 田纳西河水文和水系有什么特征 水文特征: 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夏秋少,冬春多,12月—次 年4月中旬是河流的汛期;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水能资源丰富。 水系特征: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上中游河道狭窄、 落差大,下游通航能力高,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 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人 均 收 入 达 到 美 国 平 均 水 平
四、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
自然地理条件 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文地理条件 进一步分析流域发展各地理要素 有利要素 探寻发展方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件 (共3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件 (共33张PPT)
4:借鉴田纳西河整治的经验,提出对我国大江 大河开发整治的合理化建议。(学以致用)
一、河流的基本概念
流域: 一个水系的干流和 支流所流经的整个 地区 水系:指流域内大 大小小的水体所构成 的脉络相通的系统。 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部的沼泽、湖泊等构成。 分水岭:相邻水系(或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干流、支流、支流等级 河流上、中、下游地形的一般特点
1、立足能源优势(水电、火电、 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如化工、 冶金、建材等;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轻工业, 如食品、纺织、服装等。
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河流水质。
1、最初主要是结合水利工程进行灭蚊防疟、植树造 林、保持水土; 2、后来又在矿区土地复垦和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作 出了很大努力。
1、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但
是因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整个流域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流域内
人口激增,开始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
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域 人人 文口 地激 理增 条
过度垦殖 随意开矿 木炭炼铜
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5)资源
主要有煤、石油、铜、铁、铅锌矿、磷矿、云母等 矿产资源丰富 水能资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

自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湿润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地 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

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水量大 洪
水量不稳 涝 频
排水不畅 发
②根据大家发言,其他组进行评价,最后老师补充讲解。
二、田纳西河流域地理条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3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件 (共13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3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件 (共138
40°N 30°N
【如何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
地理位置:在阿巴拉契亚山的西侧。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团受阿巴 拉契亚山的抬升,东坡降水较多,而诺克斯 维尔市在背风坡一侧,降水较少。夏季受副 高影响,降水稍少。 冬季,来自极地的冷气团,在南下的过 程中,随着纬度的降低,冷气团变暖,经过 五大湖地区湿度变潮湿,这种气团受阿巴拉 契亚山的抬升,西北坡降水较多。
A.地势低,水源充足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C.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D.地下水位低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 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 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 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④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
良好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较为发达的农业
人口少 自然环境
(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良好
人口激增 掠夺式开发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较为发达的农业
人口少 自然环境
(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良好
人口激增 掠夺式开发
生态环境 和社会问题
原因
问题
后果
原因
长期高强度 种植棉花
问题
后果
原因
长期高强度 种植棉花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是: B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湘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湘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湘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的】1.观察地图,树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结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全体性。

2.结合地图和天文图表,剖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经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结果,剖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重难点】1.剖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剖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方法指点】启示式教学法、案例剖析法【学习进程】知识补充:流域和水系1、分水岭:相邻水系之间的山岭或河间洼地,也叫分水线。

2、流域:分水岭为边界的河流集水区域。

3、水系:指河流支流、主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衔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

它会聚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入陆地、湖泊或消逝在荒漠中。

4、支流、主流、主流等级〔见以下图〕支流:指水系中河道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大的主河道。

主流:水系中除支流外的一切河流。

直接注入支流的河流叫一级主流;把直接注入一级主流的叫二级主流。

5、河流的分段及其特点〔1〕河源。

河流末尾的中央,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或湖泊等。

〔2〕下游。

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段,它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河床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

〔3〕中游。

中游普通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拟动摇,下切力气削弱而侧蚀力气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迂回,两岸有滩地出现。

〔4〕下游。

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比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清楚,浅滩四处可见,河曲发育。

〔5〕河口。

河口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河流流入陆地、湖泊或其它河流的入口,泥沙淤积比拟严重。

6、流域的特性〔1〕特殊性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反,有的流域适恼人类生活,先构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2〕全体性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局部之间联络十分亲密,构成一个全体。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课时2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借鉴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课时2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借鉴课件 中图版必修3
18 答案
核心归纳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河流开发的启示 (1)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 (2)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做到治理与开发并重。 (4)加大开发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如我国 的水能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尚未开发利用,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占可开 发利用的8.6%,河流开发程度很低。今后要加大水电开发的力度,以满 足国家对能源的需要。 (5)开发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从长远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 (6)加强管理,增加全流域开发的统一与协调。
44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等是该流域开发建设的有 利条件。 2.该流域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是__电__力__资__源__丰__富___。 3.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带来了哪些综合效益? 答案 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如减轻洪涝灾害,获得 充足电力,改善航运条件,旅游业和养殖业迅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
解析D.大保力护发好展生经态济环、境提是高治经理济与实开力发是的治前理提与。开发的前提
解析 20 答案
4.下列河流的开发可借鉴田纳西河梯级开发思路的是 A.长江下游流域综合开发利用 B.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C.黄河上游流域的综合开发
D.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解析 长江下游地势低平不适合梯级开发;塔里木河属内流河,水量相对 较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黄河上游地形起伏大,水能梯级开发潜力大; 莱茵河主要流经平原,水流平稳,难以进行梯级开发。
40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 “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 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解析 “东水”“西沙”体现了河流流量及含沙量的差异,影响因素中的 自然因素包括降水量的多少和强度、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况等。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精)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精)

5、发展特色旅游业
12
13
事实依据
组织实施
6
探究: 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探讨我国 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7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宜昌
湖口
8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9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对外交流。
4、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提高环境质量,开发旅游资源
5
方法总结: 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思维方法?
有利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不利因素 人文地理条件
理论指导
制定流域开发规划和具体措施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
10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流域范围:
11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1、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 与开发 2、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 用。
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
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 3、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 4、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污染的治 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 ——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第2课时)
• 一、回顾旧知识
• 1.田纳西河的概况 • 2.出现的问题 • 3.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 二、探究新知识

必修三《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必修三《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设立问题→组织讨论→现场回答→总结疑难
例: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所考察知识点
题目举例
流域开发治理方法
流域开发治理案例分析:
简答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的开发建设可借鉴田纳西河流域什么经验?
2.水资源综合开发方案3.产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三课堂小结
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1.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2.进一步分析流域发展各地理要素,找出其有利要素探寻其发展方向,针对其不利要素探寻综合治理对策
四知识反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后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分析,学会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地理问题,逐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观点。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讨论过程,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并指导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考点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措施,并获得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及从中得到的启发。
学校:武安一中学科:地理姓名:授课班级:高二14、15班
章节名称
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计划学时
1课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第2章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2课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第2章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2课时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主要讲述了治理后的田纳西河流域, 环境优美、产业发展迅速。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类的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帮助 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 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 规范等方面。
第 2 课时 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田纳西河 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1.了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2.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并借鉴他 们的成功经验指导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提高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
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是“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 验”。学习要求:①结合以上探究线索,采用自主学习或合作交流 的方式完成《主题 1》和《主题 2》的问题;②运用田纳西河流域 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黄河、长江、淮河、珠江 等河流的治理与开发,学以致用;③运用列表比较、网络构建、思 维导图等形式总结归纳所学知识。
【解析】 随着水库的修建和流域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业 发展起来,进而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答案】 A
田纳西河流域成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典范。据此回答 3~4 题。 3.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 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流域的综合开发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把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答案】 A
4.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具有 借鉴意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防洪 B.发电,提高水质 C.土地合理利用 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预习案【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

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重点与难点】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综合开发状况。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47—P49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

问题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概况:1、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山脉的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的支流2、流域地形: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中游地区为下游地区为3、流域内的资源有:4、流域内的气候:(1)气候类型(2)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水汽主要来自和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5、河流概况:田纳西河河水流量季节变化,河流主汛期是月到次年月中旬6、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和经常性的暴雨,田纳西河流域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生产条件相当恶劣,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也仅限于。

到20世纪初期,这里已经沦为美国东部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思考:二级支流含义;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原因;问题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1933年5月,美国成立。

从此田纳西河流域进入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治理开发时期。

2、是河流治理的核心。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定了包括、、等在内的综合性长远开发方案。

3、配合建设,田纳西河管理局大力发展水电。

4、通过对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田纳西河防洪标准也提高到。

此后电电也相继得到了发展。

5、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工作。

思考:田纳西河的水力资源充足,为什么还要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呢?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探究案探究活动1:教材第47页---48页活动(1)、(2)、(3)题(1)(2)(3)探究活动2:教材第48页活动题:什么是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活动3:教材第48页活动题;阅读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的材料,回答: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什么?该流域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探究活动4:教材第48页活动题;阅读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的材料,回答: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二课时)预习案【学习目标】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后的成就2、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经验【重点与难点】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经验【自主学习】问题三、今天的田纳西河1、工程的建设,使危害多年的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2、、和,将全流域组建成一个常年通航的庞大航运网,并通过河及密西西比河,与美国20 多个州的内河水运系统相连接,逐年增长。

3、目前,田纳西河拥有全美最大的、、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组成了一个以工业为龙头,以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田纳西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整个流域变成一个庞大的、拥有大量设施的优美风景区。

问题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和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完善。

2、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

3、不断加大力度4、提高流域的。

【探究活动】目前洞庭湖区正在进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综合治理工程,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二课时)预习案【学习目标】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后的成就2、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经验【重点与难点】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经验【自主学习】问题三、今天的田纳西河5、工程的建设,使危害多年的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6、、和,将全流域组建成一个常年通航的庞大航运网,并通过河及密西西比河,与美国20多个州的内河水运系统相连接,逐年增长。

7、目前,田纳西河拥有全美最大的、、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组成了一个以工业为龙头,以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8、田纳西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整个流域变成一个庞大的、拥有大量设施的优美风景区。

问题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和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完善。

2、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

3、不断加大力度4、提高流域的。

【探究活动】目前洞庭湖区正在进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综合治理工程,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二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从防洪入手B、田纳西河因冬季河水结冰,航运价值不大C、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D、田纳西河流域防洪设施的建设使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2、田纳西河流域非常重视田纳西河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水力资源的利用率约为A、90%B、80%C、70%D、60%3、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大的A、电力能源基地B、电子工业基地C、汽车工业基地D、宇航工业基地4、塔里木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A、粮食生产基地B、棉花生产基地C、钢铁工业基地D、热带水果生产基地5、塔里木河流域位于A、天山北侧B、昆仑山南侧C、天山山脉的山间盆地 D.天山和昆仑山之间6、关于开发利用和治理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B、荆江分洪工程,对长江的防洪和航运起了良好作用C、长江流域的植树造林,重点在干支流的上游地区D、长江干流的重要水库在中游河段(二)综合题7、读下列“我国某省区轮廓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所示省区是,与该省区接壤的欧洲国家是。

(2)图中铁路a为,b为,c为。

(3)图中城市①为,②为,③为,④为。

(4)图中河流A是河,其河水的补给主要靠,汛期出现在季。

(5)城市①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时,为当地时间点钟(区时)。

(6)以该省区的农业资源为原料,该省区的北部可以建立工业,南部可以建立工业。

8、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

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

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

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

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⑴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⑵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⑶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0、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的特点;春季在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

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和。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一、1、A 2、A 3、A 4、B 5、D 6、D二、综合题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俄罗斯(2)北疆线南疆线兰新线(3)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库尔勒(4)塔里木冰雪融水夏(5)17(6)甜菜制糖等棉纺织等8、⑴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了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经常大水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

⑵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等。

⑶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黄河断流、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问题。

黄河断流,成为中华民族关注的焦点。

回答本题的侧重点在于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之后才可顺利地解题。

黄河流经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而且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降水较少,沿岸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用水、城市用水量大,严重影响下游径流量。

而且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河水污染也是严重问题。

根治黄河,就必须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应兴建水库,下游加固河堤。

10、(1)雨水是主要补给源季风【解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古诗情景,有科学性,也有趣味性。

第一句古诗说明雨水是(黄河)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第二句通过季风环流实现海陆间循环使“百川归大海,海水复西归”。

(2)暴涨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其它水文特征,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加上中游水系东西对称的特点,使中游水系同时进入汛期,因而河水暴涨。

由于黄河有结冰期,因此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即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段,在冬季结冰和春季融冰时节,会发生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即凌汛。

(3)流量大;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用;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解析】我们经常会提到这样的问题:华北地区为什么缺水严重?仔细分析与本题构成反例,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是:河流径流量少;人口多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那么上游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裕的原因应该是:河流流量大;人口少用水量少;工农业欠发达用水量少。

因此要求考生要有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4)引黄灌溉下游中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解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少,因此依靠引黄灌溉来发展农业,成为“塞外江南”。

黄河下游水灾成因是由于中游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植被又遭破坏,因而水土流失严重,在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发生水灾。

明确了水灾的成因后,消除水害的措施也就不难确定了。

(5)水能煤炭【解析】黄河沿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规律,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煤炭资源丰富,下游石油资源丰富,根据这一规律,兰州位于上游,发展化学、冶金等工业需要大量的动能,而上游水能为其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内蒙古、山西位于中游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高能耗工业。

这也符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发展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