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AA框架柱钢筋计算

合集下载

bAAA框架柱钢筋计算

bAAA框架柱钢筋计算

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图
6.9d;
12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
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51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2
• 柱表注写内容包括: (1)柱编号。柱编号一般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柱
编号应符合表96的规定: (2)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基础顶面标高往上以变截
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3)柱截面尺寸及与轴线关系的具体数值,须对应于
各段柱分别注写。对于矩形柱用b×h及b1、b2和 h1、h2表示,其中b =b1+b2,h=h1+h2;对于 圆柱用直径d表示,且d=b1+b2=h1十h2。
• Φ 8l00,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 径Φ 8,间距为100,沿柱全高加密;
• L Φ 8 l00/200,表示采用螺旋箍筋, HPB235级钢筋,直径Φ 8,加密区间距为 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6
(二) 柱截面注写方式
•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 柱截面上,分别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 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 个配筋图上注写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 纵筋采用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的具体 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 系b1、b2、h1、h2的具体数值:当纵筋采用两种 直径时,须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于 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 筋)。

上课用的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上课用的框架柱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短插筋L1=800-40+4100/3=2127㎜ 3;L2-90°量度差值
=2827+240-2.931×20 =3008㎜ 短插筋L=L1+L2-90°量度差值 =2127+240-2.391×20 =2308㎜ 注:平法中,R=4d, 90°量度差值取2.391
短筋:
L1=Hn – max{Hn/6, hc,500}1.3LlE + 梁高h – 梁筋保护层厚
绑扎搭接和焊接连接的L2相同:L2=1.5LaE - 梁高h + 梁筋保护层厚
非抗震情况
长筋: L1= Hn + 梁高h -梁筋保护层厚 绑扎搭接 短筋: L1=Hn -1.3 LL+ 梁高h -梁筋保护层厚
插筋计算实例
以某学院办公楼13/A轴处的框架柱KZ3为例,其对应的
基础为J6来讲插筋的计算(非抗震KZ类同) 。查得J6基础 板厚H=800㎜,有垫层,底板标高为-1.500,一层层高为3900mm,
二层梁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J6对应的13/A轴KZ3
的纵筋角筋4Φ20,b一侧中部筋2Φ16, h一侧中部筋2Φ16,抗 震等级为四级、C25。以角筋4Φ20,钢筋接头率50%来计算。
L1=Hnmax{Hn/6,hc,500}+ 梁高h- 梁筋保护层厚 - (30+d)
非抗震情况
长筋: L1=Hn+梁高h - 梁筋保护层厚 -(30+d)
绑扎搭接 短筋: L1=Hn-1.3 Ll+ 梁高h - 梁筋保护层厚 -(30+d)
L2=12d
长筋: L1= Hn - max{Hn/6,hc,500}+ LaE 短筋: L1=Hn -max{Hn/6,hc,500}-1.3LlE + LaE

柱的钢筋工程量计算

柱的钢筋工程量计算
5、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再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 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 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整理课件
8
整理课件
9
整理课件
10
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
03G101-1P10
整理课件
11
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
03G101-1P11
屋面 15.870
4 3 2 1 -1 层号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柱识图与钢筋计算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5
柱编号
柱类型 框架柱 框支柱 芯柱 梁上柱 剪力墙上柱
代号 KZ KZZ XZ LZ QZ
整理课件
03G101-1P7 序号 xx xx xx xx xx
6
整理课件
7
1、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 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 最大构件。
边角柱顶层节点
整理课件
26
边角柱顶层节点
钢筋面积除以柱混凝土截面面积
整理课件
27
中柱顶层节点
03G101-1 P38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
非连接区=max(1/6Hn、500、Hc)
柱头纵筋无论是否弯折均须伸至柱顶
整理课件
28
柱子箍筋
框架柱箍筋一般分为两大类
式 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
置不同区分柱子类型(边、角、中柱)
整理课件
14
框架柱
整理课件
15
基础插筋
整理课件

柱纵筋钢筋计算

柱纵筋钢筋计算

框架柱纵筋的钢筋计算1、基础插筋当钢筋插入板时(个人理解为筏板),当板H<或=2M时,钢筋=H-保护层+弯折+1/3露出钢筋(露出钢筋,我理解为净高)+与上层的搭接弯钩长度a 12d且≥150当钢筋插入板时(个人理解为筏板),当板H> 2M时,钢筋=H/2-保护层+弯折+1/3露出钢筋(露出钢筋,我理解为净高)+与上层的搭接弯钩长度a 10d且≥150当钢筋插入基础梁里面时钢筋=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1/3露出钢筋(露出钢筋,我理解为净高+与上层的搭接有地下室的钢筋=本层层高-本层净高1/3+上层净高1/3+上层搭接首层钢筋=本层层高-本层净高1/3+ max{上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上层搭接中间层=本层层高- 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max{上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上层搭接顶层一般钢筋=本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即钢筋=本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即本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保护层顶层角柱(边柱)外钢筋=本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顶层角柱(边柱)内钢筋=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即顶层角柱(边柱)内钢筋=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即顶层角柱(边柱)内钢筋=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保护层。

柱钢筋计算公式

柱钢筋计算公式

抗震框架柱计算公式
一、基本参数:
1、柱净高hn
Hn:柱净高=本层层高-梁高
底层柱净高=底层层高+基础顶至嵌固部位高度-梁高
2、连接长度:
机械连接:
短筋:0长筋:35d
焊接
短筋:0
3
高度=梁高
1、
弯折长度
2、
弯折长度
Hj
非连接区=max(1/6Hn、500、Hc)Hc=柱长边尺寸
五、顶层柱纵筋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1、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中柱纵筋长度=层高-梁高-非搭接区长度+锚固长度-连接长度
2、边柱、角柱
边柱、角柱长度=层高-梁高-非连接区长度+锚固长度-连接长度
边柱、角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1)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2)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角柱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

边柱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2个b 边钢筋总数,h边钢筋总数的1/2。

六、柱箍筋计算
箍筋根数=
根数=(
抗震(I、。

框架梁、柱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柱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柱钢筋计算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 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 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 且≥0.5Hc+5d,为直锚,取 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5d,为弯锚,取 Max{Lae,支座 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15d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长度=(梁宽-2× 保护层)+2× 拉筋根数: 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 (箍筋根数/2)× (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 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11.9d+8d 箍筋长度=(梁宽-2× 保护层+梁高-2× 保护层)+2× 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 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 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 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 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 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框架柱钢筋计算

框架柱钢筋计算

步骤一:给出插筋弯钩标准(biāozhǔn)构造并计算量度差值。
第十五页,共47页。
任务(rèn wu)1 插筋施工放样图
任务(rèn wu)2 插筋量度差值计算
任务3 插筋长度计算
第十六页,共47页。
任务:按钢筋(gāngjīn)编号分别计算柱基础插筋长度并编制配 料表。
基 础 (jī ch ǔ) 插 筋 放 样 图
任务(rèn wu):完成框架结构施工图“赣榆中学”中④轴线交 轴线框架柱 的纵筋施工放样图。 步骤二:确定连接方式(fāngshì)、及连接构造并给出底层柱纵筋放样图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任务:完成框架(kuànɡ jià)结构施工图“赣榆中学”中④轴线交 轴线 框架(kuànɡ jià)柱的纵筋施工放样图。 步骤三:确定连接(liánjiē)方式及连接(liánjiē)构造并给出二层柱 纵筋放样图
第三十页,共47页。
第三十一页,共47页。
步骤一:计算(jì suàn)底层柱纵筋长度。
底 层 (dǐ cén ɡ)柱 纵 筋 放 样 图
中间层纵筋无量度差值
第三十二页,共47页。
步骤(bùzhòu)二:计算二层柱纵筋长度。
二 层 柱 纵 筋 放 样 图
中间层纵筋无量度(liángdù ) 差值
第八页,共47页。
任务:完成框架结构施工 图“赣榆中学”中④轴线
交 轴线框架柱的基础插 筋施工放样图。
步骤 读 ((二mb图ù:ùbz,ihāò给ou))出柱目的标模板
定位图。
第九页,共47页。
步骤三:读图,给出目标(mùbiāo)柱的基础大样图。
① 插筋保护层厚度:c=? ②h j ≥ laE? 且 c ≥ 5d? 结论:确定(quèdìng)弯钩长度

框架柱顶层钢筋的计算

框架柱顶层钢筋的计算

框架柱顶层钢筋的计算
一、顶层柱内外侧钢筋的判断
1、中柱:全部为内侧钢筋
2、边柱:(1)b边没有梁:内侧钢筋由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和h边两侧钢筋构成;外侧钢筋由2根角筋和b边一侧钢筋构成。

(2) h边没有梁:内侧钢筋由 2根角筋、h边一侧和b边两侧钢筋构成;外侧钢筋由2根角筋和h边一侧钢筋构成。

3、角柱:内侧钢筋由1根角筋和b边、h边各一侧钢筋构成;外侧钢筋由3根角筋和b、h边各一侧钢筋构成。

二、顶层中柱的计算
顶层中柱纵筋:(内侧钢筋)
1、弯锚=层高-下层露出长度-C+12d
2、直锚=层高-下层露出长度-C
判断:(1)、直锚:max{节点高-C,LaE} (D节点)
(2)、弯锚:12d (A、B节点)
(3)、机械锚固:不能小于0.5LabE (需要单独算锚头或锚板工程量)
三、顶层边角柱纵筋:(外侧钢筋)
1、B、C节点 =层高-下层露出长度-节点高 + 1.5LabE
2、D节点 =层高-下层露出长度-C + 柱宽-2C + 8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层+12d;
为:1根角筋,b边钢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筋总数的1/2,h边钢
≥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 筋总数的1/2。
: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
39

40
顶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 位及其
名称
计算公式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
边柱纵 筋长度
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 数为:2根角筋,b边钢 筋总数的1/2,h边钢筋 总数的1/2
24
底层柱: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指的是相邻基础层和 首层,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 层顶板,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 首层顶板;
底层柱净高: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 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 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无 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 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的底层柱 净高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26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首层纵筋计算
计算公式
说明
首层柱纵 筋长度
长度=首层层高-首层 03G101-1P36 净高Hn/3+max{二层 注:当纵筋采用绑扎 楼层净高Hn/6,500, 连接且某个楼层连 柱截面长边尺寸(圆 接区的高度小于纵 柱直径)}+与二层纵 筋分两批搭接所需 筋搭接llE(如采用 要的高度时,应改 焊接时,搭接长度 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为0)
抗震(I、II、III、IV级):Lw =
max(11.9*d,75+1.9*d);普通箍筋:Lw = 图
6.9d;
12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80度时:抗震:
Lw = 13.25d;普通箍筋:Lw = 8.25d;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90度时:抗震:Lw 51
= 10.5d;普通箍筋:Lw = 5.5d。
计算公式
附图
箍筋组合 常见的箍筋组合型式有:非符合 形式 箍筋和符合箍筋03G101-1P46
图10 图11
49
50
箍筋计算
钢筋部 位及其
名称
箍筋弯 钩长度 Lw
计算公式
附 图
03G101-1P35,1.9d的来源GB50204-2019弯
钩计算5.3.1、5.3.2条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135度时:
2
• 柱表注写内容包括: (1)柱编号。柱编号一般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柱
编号应符合表96的规定: (2)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基础顶面标高往上以变截
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3)柱截面尺寸及与轴线关系的具体数值,须对应于
各段柱分别注写。对于矩形柱用b×h及b1、b2和 h1、h2表示,其中b =b1+b2,h=h1+h2;对于 圆柱用直径d表示,且d=b1+b2=h1十h2。
4
(6)柱箍筋。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 距。
•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箍筋加密 区与非加密区间距;
• 当箍筋沿柱全高为一种间距时,不使用“/” 线;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 “L”。
5
例:Φl0100/200,表示箍筋为HPB235级 钢筋,直径Φ 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 密区间距为200;
附图
57
箍筋计算
钢筋部
计算公式

位及其

名称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
层)*2+8d+2*Lw
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B-2*保护层) +
(H-2*保护层-d)/4*1+d))*2+8d+2*Lw
5×5箍 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B-2*保护层
筋长度 +2d+2*Lw
500,柱截面长 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
边尺寸(圆柱直 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
径)}-梁高
1/2,h边钢筋总数的
+1.5LaE
1/2,内侧钢筋根数为
:1根角筋,b边钢筋总
数的1/2,h边钢筋总数
的1/2。
37
38
顶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内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
max{本层楼层净高Hn/6,
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 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 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 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变截面柱钢筋连 续通过。
33
34
35
36
顶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角柱纵 筋长 度
外侧钢筋长度=顶 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
层层高-max{本 (03G101-1P37):
层楼层净高Hn/6,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
25
地下室纵筋计算
钢筋部 位及其
名称
地下室 柱纵筋 长度
计算公式
长度=地下室层 高-本层净高 Hn/3+首层楼层 净高Hn/3+与首 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 时,搭接长度为 0)
说明
03G101-1P36 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 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 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 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 连接或焊接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竖直长度 ≥0.5laE(≥0.5la) ≥0.6laE(≥0.6la) ≥0.7laE(≥0.7la) ≥0.8laE(≥0.8la)
弯钩长度a 12d且≥150 10d且≥150 8d且≥150 6d且≥150
20
基础插筋的计算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27
28
29
30
31
32
中间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 及其名 称
计算公式
长度=二层层高-
max{二层Hn/6,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
中间层柱 直径)}+ max{三层楼
纵筋长 层净高Hn/6,500,柱

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
径)}+与三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0)
说明
03G101-1P36 注:1、当纵筋采用绑扎
16
17
基础插筋的计算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计算公式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 (基础主 梁中)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 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 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
为0)
说明
1、04G101- 3P32柱插筋 构造一
18
19
弯钩长度a的取值表
框架柱钢筋计算
1
柱的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
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 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并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 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层号。
(一)柱列表注写方式 • 列表注写方式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
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 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及配 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 型图来表达的方式。
(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
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
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12d;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
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
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45
46
47
48
箍筋计算
钢筋部位 及其名称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2、基础高度-保 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 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 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
柱插筋构造二
接长度为0)
21
22
柱根的判断
(03G101-1P41、GB50010-2019 P178)
箍筋计算
计算公式
外箍筋长度=(B-2*保护层+H2*保护层)*2+8d+2*Lw 内横向箍筋长度=((B-2*保护 层-d)/3*1+d+(H-2*保护层 ))*2+8d+2*Lw 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B-2* 保护层-d)/4*1+d+ (H-2*保护 层))*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H-2* 保护层+2d+2*Lw
• Φ 8l00,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 径Φ 8,间距为100,沿柱全高加密;
• L Φ 8 l00/200,表示采用螺旋箍筋, HPB235级钢筋,直径Φ 8,加密区间距为 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6
(二) 柱截面注写方式
•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 柱截面上,分别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 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 个配筋图上注写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 纵筋采用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的具体 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 系b1、b2、h1、h2的具体数值:当纵筋采用两种 直径时,须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于 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 筋)。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 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 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 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图)
23
柱根:有地下室时的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和首层楼面 位置,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顶面,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 指的是基础梁顶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