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曹刿论战 《左传》
左传曹刿论战

左传曹刿论战左传曹刿论战(上)战争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极端状态,能力高强的将领在战场上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然而,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有一次著名的辩论,却在没有实际战争发生的情况下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就是曹刿论战。
曹刿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智者,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而闻名于世。
据《左传》记载,在齐国与晋国即将发生战争的紧要关头,曹刿独自前往晋国的国都骊山,与晋国的名将荀息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
曹刿首先向荀息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你们晋国要和我们齐国开战?”荀息思索片刻,答道:“因为我们晋国认为,齐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腹背受敌,是我们的潜在威胁。
”曹刿微笑着说:“那么,你们晋国有什么优势,可以战胜我们齐国呢?”荀息沉思一番,回答道:“我们晋国地势险要,兵力强大,有优秀的将领和勇敢的士兵。
”曹刿听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荀将军,你的见解太过片面。
虽然你们晋国地势险要,兵力强大,但是你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家的统一和内部的稳定。
你们晋国世世代代都在内斗,各个贵族都争权夺利,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和稳定的社会。
而我们齐国,在国内外的大战中历经磨难,却一直坚守着统一,各族人民团结一心。
这就是我们齐国的真正优势。
”荀息闻言,沉默不语。
曹刿继续说道:“如果你们晋国一味地扩张领土,而不注重内部的发展和稳定,势必会落入我们齐国的算计之中。
相反,如果你们能够与我们齐国和平相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我们将成为你们的友邦,而不是敌国。
这样一来,你们的优势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曹刿的言辞深入人心,荀息被他的智慧所折服。
最终,晋国选择与齐国和平相处,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灾难。
曹刿论战(下)曹刿论战是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辩论,他通过分析国家的实际情况和优劣势,说服了对手放下武器,选择和平相处。
这场辩论背后,蕴含着曹刿深刻的思考和睿智的智慧。
曹刿的辩论技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问问题引导对方思考。
在辩论中,曹刿不是直接发表意见,而是通过提问,引导荀息深入分析。
高中文言文古诗必背篇目

高中文言文和古诗的必背篇目根据不同教材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篇目:文言文篇目:1.《论语》十则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5.《爱莲说》周敦颐古诗篇目:1.《关雎》诗经2.《蒹葭》诗经3.《观沧海》曹操4.《饮酒》陶渊明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6.《次北固山下》王湾7.《使至塞上》王维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9.《行路难》李白10.《望岳》杜甫11.《春望》杜甫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6.《赤壁》杜牧17.《泊秦淮》杜牧18.《夜雨寄北》李商隐19.《无题》李商隐20.《相见欢》李煜21.《渔家傲》范仲淹22.《浣溪沙》晏殊23.《登飞来峰》王安石24.《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5.《水调歌头》苏轼26.《游山西村》陆游2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28.《过零丁洋》文天祥2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这些篇目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和古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学发展。
同时,这些篇目也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中生需要认真学习和背诵。
高考山东卷语文文言诗文推荐背诵篇目

山东高考文言诗文背诵篇目1/32(一)义务教育阶段推荐背诵的篇目《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杂说》(四)《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论语》《孟子》《孟子》《左传》《战国策》诸葛亮陶潜郦道元韩愈刘禹锡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周敦颐苏轼《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书,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宋濂《关雎》(关关雎鸠)《蒹葭》(蒹葭苍苍)《观沧海》(东临碣石)《饮酒》(结庐在人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望岳》(岱宗夫如何)《春望》(国破山河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从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2/32 《诗经》《诗经》曹操陶潜王勃王湾王维李白李白杜甫杜甫杜甫岑参韩愈刘禹锡《观乂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山坡羊﹒潼关怀古》《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二)高中阶段推荐背诵的篇目(40 篇)《劝学》(君子曰:⋯⋯用心躁也)《逍遥游》(北冥有鱼,⋯⋯而后乃今将图南)《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壬戌之秋)《寡人之于国也》《陈情表》《兰亭集序》白居易白居易李贺杜牧杜牧李商隐李商隐李煜范仲淹晏殊王安石苏轼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马致远张养浩龚自珍荀子庄子韩愈杜牧苏轼孟子李密王羲之《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与之所得也)王安石《六国论》《氓》苏洵《诗经》《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3/32《短歌行》(对酒当歌)《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时维九月, 声断衡阳之浦)《山居秋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旅夜书怀》《蜀相》《登岳阳楼》《登高》《琵琶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锦瑟》《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苏幕遮》(碧云天)《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大江东去)《清平乐》(春归何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满江红》(怒发冲冠)《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都)曹操陶潜王勃王维李白李白李白杜甫杜甫杜甫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商隐李煜柳永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岳飞辛弃疾辛弃疾姜夔4/32(一)义务教育阶段推荐背诵的篇目(50 篇)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篇目曹刿论战语文综合知识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篇目:曹刿论战|语文综合知识
—
为方便广大考生复习,整理了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篇目,希望能助**位考生一臂之力.ﻭ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篇目:曹刿论战已经呈现在**位同学面前,望**位同学能够努力奋斗,更多精彩尽在!ﻭ。
高考必背文言文75篇

高考必背文言文75篇1. 《论语》十二则2. 孟子《鱼我所欲也》3.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左传·曹刿论战》5.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 诸葛亮《出师表》7. 陶渊明《桃花源记》8. 郦道元《三峡》9. 韩愈《马说》10. 刘禹锡《陋室铭》11. 柳宗元《小石潭记》12. 范仲淹《岳阳楼记》13. 欧阳修《醉翁亭记》14. 周敦颐《爱莲说》15. 杜甫《春望》16. 王维《使至塞上》17. 李白《行路难》18. 白居易《观刈麦》19. 刘禹锡《秋词》20. 杜牧《赤壁》21.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2.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3.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24. 文天祥《过零丁洋》25.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6.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7. 王之涣《登鹳雀楼》28. 王昌龄《出塞》29. 高适《别董大》30.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31.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2. 李白《将进酒》33. 王维《山居秋暝》34. 王安石《泊船瓜洲》35. 柳宗元《捕蛇者说》36. 杜甫《兵车行》37.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38.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39.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40.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1. 陆游《游山西村》42. 文天祥《正气歌》43. 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44.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5. 诸葛亮《诫子书》46.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7. 曹操《观沧海》48. 王湾《次北固山下》49.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0.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51. 贾谊《过秦论》52. 杜牧《六国论》53. 欧阳修《伶官传序》5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5. 苏洵《六国论》56. 王羲之《兰亭集序》57.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58.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59. 姚鼐《登泰山》6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1. 杜甫《兵车行》62. 李清照《夏日绝句》63.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64. 苏轼《前赤壁赋》65.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66. 王维《山居秋暝》67.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68. 杜甫《望岳》69. 王安石《明妃曲》70. 李清照《如梦令》71.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7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3. 陆游《书愤》74. 文天祥《扬子江》75. 龚自珍《己亥杂诗》。
《左传-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左传-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左传·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国军队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高考古诗词文言文必背篇目

高考古诗词文言文必背篇目
高考古诗词文言文必背篇目包括《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师说》、《阿房宫赋》等。
这些篇目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内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够准确背诵和默写。
同时,也需要理解和掌握其中涉及的文言文词语、句式、修辞等知识点,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除了这些必背篇目,考生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知识点,如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这些知识点也可能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
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高考语文必背篇之第4篇----《曹刿论战》(《左传》) 安乡一中 龚德国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9、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夫战,勇气也。一 鼓作( ),再而( ),三而( )。 10、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下视其( ),登( ) 而( )之。 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 )也 ,( )有伏焉。 12、为什么齐人三鼓而进军?夫战,勇气也。一( )作气, 再而( ),三而( )。 1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 重要,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之( )也可以一战这与孟子的看法是一致的。
4.《曹刿论战》(《左传》)
一。断句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 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 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 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 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 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 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 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 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曹刿论战《左传》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曹刿论战《左传》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本文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小编推荐: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