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6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三美”主张,不包括( )。
A.音乐美B.绘画美C.语言美D.建筑美正确答案:C解析: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2.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B.田间C.艾青D.许地山正确答案:A解析: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因此有“泥土诗人”之称。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3.1926年9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 )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A.农业问题B.农村问题C.农民问题D.三农问题正确答案:C解析:1926年9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4.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
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正确答案:C解析:从题干信息“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可知,“伟大传奇”是指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5.中共中央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召开的( ),表明党已经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
并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正确答案:C解析: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它表明党已经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并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6.( )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人文历史专项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1、单选题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_____A: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 引导人们注意世界的形势C: 掀起了学习外国技术的高潮D: 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的坚船利炮粉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进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开眼看世界”,面对现实,探索新知,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单选题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早在_____时期首次发现该群岛,1621年刊印的《郑和航海图》将其列入中国版图。
A: 西汉B: 东汉C: 南北朝D: 三国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3、单选题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_____A: 景泰蓝B: 彩陶C: 琉璃D: 铜鼎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4、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引进的项目主要包括_____ ①科技②资金③人员④设备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大量引进了科技、人员和设备。
5、单选题下列事件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是_____。
A: 三河大捷B: 太平军西征C: 太平军北伐D: 永安突围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以1856年天京事变为界,可把太平天国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今属肥西县)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
其余三项均发生于1856年以前。
6、单选题“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珠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历史上对珠算最早的文字记录来自东汉的《数术记遗》B.珠算是我国第30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C.“半斤八两”的说法来源于二五珠算盘的进制方式D.世界上最大算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我国辽宁省阜新市持有正确答案:D解析:2009年10月25日,我国辽宁省阜新市制作出了一个长13.11米的算盘,这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长的算盘;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大算盘的纪录由印度持有。
故本题选D。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2.成语“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的主人翁是( )。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欧阳询正确答案:A解析: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
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这就是“入木三分”的来历,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道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东晋大臣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琊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
”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蝽嫁给了他。
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来历,该成语后用来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故选A。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
A.《春秋》B.《资治通鉴》C.《左传》D.《竹书纪年》正确答案:C解析:《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一、上古神话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
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
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
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6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6(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南朝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
(分数:2.00)A.陶渊明B.谢灵运√C.沈约D.鲍照解析:解析:谢灵运是南朝山水诗的鼻祖,开创了山水诗派。
2.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录取者是( )。
(分数:2.00)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解析:解析: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录取者叫进士。
故本题答案选C。
3.下列成语表现语义最为深重的是( )。
(分数:2.00)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解析:解析:“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是最为深重的情谊。
故本题答案选C。
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诸子百家中( )的观点。
(分数:2.00)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解析: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提出作者是( )。
(分数:2.00)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解析:解析: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是唐朝的白居易。
故本题答案选A。
6.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张仲景一《本草纲目》B.孙思邈一《千金方》√C.扁鹊一《伤寒杂病论》D.华佗一《神农本草经》解析:解析:《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写,A项错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C项错误;《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D项错误;《千金方》的作者是孙思邈。
故本题答案选B。
7.“喜寿”在古代指的是( )岁。
(分数:2.00)A.66B.77 √C.88D.99解析:解析:喜寿是七十七岁的雅称。
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得此名。
故本题答案选B。
8.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是( )。
(分数:2.00)A.孔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解析:解析:孔子为儒家代表,韩非子为法家代表,墨子为墨家代表,庄子为道家代表。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试卷36_真题-无答案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试卷36(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人们把“菜篮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只有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才能填满“菜篮子”,这表明( )。
A. 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B. 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C. 生产和消费两者互相决定D. 生产、交换、消费是相互联系的环节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3. 下列有关剩余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对剩余价值指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而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B. 绝对剩余价值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延长整体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C.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劳动效率从而获取的剩余价值D.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4. 公共支出,也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购买相应商品和劳务从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政府进行货币资金支出的活动,其行为依据是( )。
A. 社会需要B. 选民心声C. 市场状况D. 法定事权5. 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是( )。
A.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B. 国家制定和施行《价格法》C. 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公共交通收费标准D. 国家税务管理部门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6. 下列属于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区别的是( )。
A. 以取得利润为基础B. 以雇佣劳动为基础C. 生产规模比较大D. 直接支配劳动成果7.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关于机会成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猪的价格高,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所以养猪的机会成本大于放弃养鸡的收益B. 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这两者之间的选择机会成本是无法衡量的C. 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次选D. 机会成本与资源的稀缺性有关,与资源的多种用途有关8. 下列不是转移支付的是(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8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8(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中国古代绘画中提倡“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
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该画应属于( )。
(分数:2.00)A.山水画,描绘自然景观B.文人画,强调内心情感√C.花鸟画,着意追求形似D.人物画.注重人物故事解析:解析: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
他们崇尚品操,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从材料中信息“性灵者”“思想者”可以判断该画属于文人画。
2.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分数:2.00)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解析: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咏物抒怀,富含哲理,表达的是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和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选项A与之相似,表达的是只有向上才能高瞻远瞩的精神。
3.下列诗句,与中国和西域的物质文明交流无关的一组是( )。
(分数:2.00)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B.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C.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D.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城郊解析:解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蓝田县位于陕西省,蓝田玉是古代名玉,唐代及以前的许多古籍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B项与西域有关的是“琥珀”,琥珀原产自中亚西域各国。
C项与西域有关的是“蒲桃(即葡萄)”,葡萄是汉代由西域传人中国的。
同时期由西域传人中国的还有D项中的苜蓿、石榴和天马(阿拉伯马)。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4.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是(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
A.《左传》B.《史记》C.《论语》D.《国语》正确答案:A解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2.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
A.《第十二夜》B.《哈姆雷特》C.《李尔王》D.《麦克白》正确答案:A解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和《奥赛罗》。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3.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这一段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孤岛文学”B.国统区文学C.沦陷区文学D.红色文学正确答案:A解析: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日军侵入租界为止。
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
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
称“孤岛文学”。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正确答案:B解析:北宋时期苏洵及其两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均位于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
知识模块:人文历史知识5.《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四部作品的作者依次是( )。
A.高鹗吴敬梓蒲松龄吴承恩B.刘鹗吴承恩蒲松龄吴敬梓C.刘鹗吴承恩章炳麟吴敬梓D.高鹗吴敬梓章炳麟吴承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文历史知识6.下列作品、作家、时代(或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下列关于珠算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我国历史上对珠算最早的文字记录来自东汉的《数术记遗》B.珠算是我国第30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C.“半斤八两”的说法来源于二五珠算盘的进制方式D.世界上最大算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我国辽宁省阜新市持有√解析:解析:2009年10月25日,我国辽宁省阜新市制作出了一个长13.11米的算盘,这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长的算盘;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大算盘的纪录由印度持有。
故本题选D。
2.成语“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的主人翁是( )。
(分数:2.00)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欧阳询解析:解析: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
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这就是“入木三分”的来历,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道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东晋大臣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琊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
”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蝽嫁给了他。
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来历,该成语后用来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故选A。
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
(分数:2.00)A.《春秋》B.《资治通鉴》C.《左传》√D.《竹书纪年》解析:解析:《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因此本题选C。
4.下列诗词中,不是描写节日情景的是( )。
(分数:2.00)A.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B.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D.重湖叠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解析:A项出自李贺的《七夕》,由其中的“鹊辞穿线月”可知描写的是七夕节,七夕节有曝衣的习俗;B项描写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C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
D项出自柳永的《望海潮》,描述的是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并不涉及节日,故选D。
5.下列《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及其事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A.晁盖——托塔天王——怒杀阎婆惜B.林冲——豹子头——火烧草料场√C.李逵——青面兽——中州劫法场D.鲁智深一—花和尚一—误闯白虎堂解析:解析:A项,怒杀阎婆惜的是宋江。
B项正确。
C项,李逵绰号是黑旋风,青面兽是杨志。
D项,误闯白虎堂的是林冲。
因此本题选B。
6.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其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分数:2.00)A.《兰亭集序》√B.《快雪时晴帖》C.《孔侍中帖》D.《频有哀祸》解析:解析:《兰亭集序》是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作品,是中国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共计324字,通篇语言流畅,不勉强藻饰、通俗自然,结合骈句、骈散,堪称历代名篇。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故选A。
7.“它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这里的“它”即著名画作( )。
(分数:2.00)A.《游春图》√B.《溪山行旅图》C.《潇湘图》D.《富春山居图》解析:解析:《游春图》为隋代画家展子虔所作,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的情景。
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水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
它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故本题选A。
8.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
(分数:2.00)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埃斯库罗斯B.《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C.《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酒神的伴侣》——欧里庇得斯D.《伊利亚特》《奥德赛》《蛙鼠之战》——希罗多德√解析:解析:D项作品对应的作家为古希腊作家荷马。
故选D。
9.我国南方的“社日节”在北方称为( )。
(分数:2.00)A.腊八节B.“龙抬头”节√C.寒食节D.中元节解析:解析: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农历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也就是“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是从上古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产生、发展而来的,并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文化一一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龙抬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人们庆祝“龙抬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②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③叱咤风云除帝制,峥嵘岁月转乾坤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分数:2.00)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④②解析:解析:①出自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这是他在戊戌变法失败临刑前所作诗句。
③中比较关键的是“除帝制”三字,在我国历史上,辛亥革命废除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④出自毛泽东的《长征》,描述的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次军事行动。
②中的“英明领袖”明显指的是毛主席,“英明领袖来掌舵”指的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军和全党的领导地位。
渡过金沙江与强渡大渡河都发生于遵义会议之后。
而戊戌变法早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早于遵义会议。
故应选B。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A.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及其他行省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B.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也负责处理对俄罗斯的外交事务C.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D.翰林院始创于唐朝,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在各朝各代,翰林院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解析: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A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鲁迅曾这样评价过曹操,“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下列典故中的主人公不是曹操的一项是( )。
(分数:2.00)A.望梅止渴B.割发代首C.乐不思蜀√D.分香卖履解析:解析:“乐不思蜀”原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后用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
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A、B、D三项都是关于曹操的典故。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古代数学家与其成就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A.刘徽——割圆术B.杨辉一—垛积术C.李治——天元术D.秦九韶——《九章算术》√解析:解析: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数学著作是《数书九章》。
《九章算术》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
A、B、C项均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14.(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中的“瓦子”又名“瓦肆”,是宋代的( )。
(分数:2.00)A.商业场所B.娱乐兼营商业场所√C.娱乐场所D.商业兼营娱乐场所解析:解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故本题应选B。
15.下列史实描述有误的是( )。
(分数:2.00)A.秦统一六国最先吞并的是韩国B.秦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共经历15年C.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D.周朝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王√解析:解析:周朝共传31代38王,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西周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王。
D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D。
16.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哪一时期?( )(分数:2.00)A.南宋末年B.明朝√C.清朝D.民国时期解析:解析:明中期以后,在江南一些地区逐渐出现了以丝织为业的“机户”,机户出资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意味着我国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至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为细密。
17.下列哪一条约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同时也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标志?( )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解析:《辛丑条约》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8.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一城市发动了一场大屠杀,它以发生所在地命名,被称为( )。
(分数:2.00)A.旅顺大屠杀√B.威海卫大屠杀C.奉天大屠杀D.荣城大屠杀解析:解析: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大概约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称顾曲散人,小说家,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B.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