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预提费用
工作底稿预付帐款

SHU LUN PA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被审计单位: A公司审核员: 刘民日期: 2006.02.10 索引号: A10-1-1审查项目:预付账款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王一日期: 2006.02.10 页次:预付账款审计小结及调整事项说明本项目未审数为29,926,191,38元,审计调增500,013.47元,调减29,151,774.85元,审定余额为1,274,430.00元。
调整事项说明如下:1、(底稿见A10-5-2),经查验,“上海世纪置业有限公司”是A公司关联方,本期预付该公司25,316,650.00元,无实质性交易,是关联方占用资金,与客户沟通后,同意转入其他应收款。
ADJ:#1“上海世纪置业有限公司”余额25,316,650.00元转其他应收款,并应按企业会计政策规定计提坏账准备金。
借:其他应收款—世纪置业25,316,650.00贷:预付账款—世纪置业25,316,650.002、(底稿见A10-6),经查验,“上海祥隆工贸公司”余额300万元,是A公司对“上海祥隆工贸公司”投资款,该公司于2006年1月已取得营业执照,并正式开张营业。
与A公司交换意见后,同意将余额转入长期投资科目。
ADJ:#2“上海祥隆工贸公司”余额300万元转长期投资。
借:长期投资—祥隆工贸3,000,000.00贷:预付账款—祥隆工贸3,000,000.003、(底稿见A10-7),经查验,“吉利贸易公司”余额266,866.85元,因货物质量问题引起经济纠纷,余额账龄超过1年,应转入其他应收款,并应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金。
ADJ:#3“吉利贸易公司”余额转其他应收款。
借:其他应收款—吉利贸易266,986.85贷:预付账款—吉利贸易266,986.85SHU LUN PA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被审计单位: A公司审核员: 刘民日期: 2006.02.10 索引号: A10-1-2审查项目:预付账款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王一日期: 2006.02.10 页次:4、(底稿见A10-8),“上海佳源化工厂”期末贷方余额重分类调整。
举例说明什么是预提费用?

举例说明什么是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就是企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
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原属于预提费用的业务现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案情简介:税务机关在对某企业2011年有关纳税情况的核查中,发现该户企业存货周转率加快,但企业所得税税负降低,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另外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中预提费用期末余额70000元,而汇算清缴时未有纳税调整,可能存在不应当在本期列支的费用而在本期计提的问题。
经约谈及对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的核查,该企业按照加权平均法对成本进行核算,但在结转销售成本的时候未将年初的存货加权结转,而2011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产成品价格也跟着上涨,企业年初产成品不加权结转则造成了多结转销售成本44125.52元;另外,至核查时预提费用仍挂在账面上,企业提供不出业务真实性相关资料,应纳税调整,最终企业补缴了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税法分析:部分企业在成本结转中结转方法前后各期不一致,违背了成本核算的“一致性原则”,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三条“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的规定,调节了企业利润,影响了税收。
根据苏地税规〔2011〕13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第七条“汇缴结束后,税务机关发现企业应取得而未取得合法凭证的,应要求企业限期改正。
企业无法取得合法凭证,但有确凿证据证明业务支出真实且取得收入方相关收入已入账的,可予以税前扣除”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六、关于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税务处理问题”之规定,企业未取得合法凭证的可在限期内改正,但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一、概述预提费用是指在账务核算中,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但尚未发生货币支付的费用项目。
合理的预提费用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具体操作。
二、预提费用的分类根据费用发生的性质和影响因素,预提费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活动性预提费用:包括销售费用、运营费用等相关费用项目,如广告宣传费用、保修费用等。
2. 长期性预提费用:主要指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3. 集体性预提费用:指预计发生于未来会计期间,但具体金额和时间不确定的费用项目,如法律纠纷费用、环保排污费用等。
三、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费用性质,预提费用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下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预提费用,介绍其会计处理方法。
1. 活动性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活动性预提费用,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a) 会计确认:根据企业的会计准则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预提的费用项目,并计算出预计费用金额。
b) 记账处理: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
同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预提费用的金额和解释说明。
c) 账务调整:在后续会计期间,根据实际费用发生情况,对预提费用进行调整,以实现费用的准确核算。
2. 长期性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长期性预提费用,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a) 会计确认: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净值,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b) 记账处理: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借记折旧费用或摊销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科目。
同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长期性预提费用的金额和解释说明。
c) 账务调整:在后续会计期间,按照折旧或摊销计划,对长期性预提费用进行调整,以实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正确分摊和核算。
3. 集体性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集体性预提费用,由于具体金额和时间不确定,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a) 会计确认:根据已知的相关信息和经验判断,估计集体性预提费用的范围和金额。
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预提费用是一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
预提费用是指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已经发生或者产生的费用,但是尚未支付或者确认的费用。
它是为了遵循会计核算基础原则、实现费用与收入的匹配,以及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而提出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一直是会计准则规定的,但是近年来出台的新准则对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规定。
这些新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在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需要更加详细地记录和披露各种费用的性质、金额以及将来发生费用的可能性。
这样可以提高相关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和评估,减少可能的误导和风险。
同时,新准则也要求企业在确认预提费用时要更加审慎和谨慎。
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估计并提取预提费用。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过高或过低的预提费用而对企业的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产生误导和影响。
综上所述,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处理环节。
它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增强相关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信任和了解。
然而,企业在进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合规、审慎和准确,以实现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展开讨论。
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概述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部分为正文。
在正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概念和特点。
首先,我们将介绍什么是预提费用以及其与传统会计准则下的区别。
其次,我们将探讨新准则下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及其会计分录。
通过详细讲解,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新准则下预提费用会计处理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
预提费用情况说明范文

预提费用情况说明范文预提费用是指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因经济业务活动而支付的有关费用,以及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而增加的成本。
例如一家外企在20 xx年12月31日的汇兑手续费及税金为:人民币*元;如果某一财务部门为外企并使用“预提费用”专有名词,则应作如下说明:是指预提的金额,用来支付该财务部门因办理汇兑业务而发生的“汇兑手续费”、“税金”。
这种情况在企业年度终了时就应当支付给该部门。
对企业财务部门因办理汇兑业务而发生的收入、支出、成本等有关费用,企业在其未收到款项时应当停止支出或减少其收入和成本等,但在收到款项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可以继续开支或者减少该部门的收入和利润等。
这样做是为了使财务部门及时将资金运用于企业经营的需要。
此外,由于该财务部门要为会计主管人员配备专门费用预提专项业务知识,因此该财务机关向会计主管人员提供专项业务知识培训资料时,应该将所需费用预拨款及时编制汇兑科目。
1.外企在年度终了时,应将一年的汇兑汇出款项及利息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但该科目的汇出时不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只在汇出后1个月内结转汇出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其他资本公积。
企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计算应交税费,将预付款直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在职工薪酬总额中,因工资薪金及其他业务收入中的各种非货币性资产产生的利息,属于与当期损益有关而支出的职工薪酬,不属于货币性资产产生的利息。
为平衡当期损益,企业可以通过将相关利息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等方法进行调节。
如果当期利息尚未偿还,可作为当年应交税费项目处理。
如果本年度没有发生汇出,可在下一年度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或银行存款,按上述方法进行调节。
企业可以对汇出、贷款利息按规定加计或扣除比例计征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
但该方法在企业发生汇出支出时就不能按规定进行处理,应作转回处理。
由于企业办理汇兑业务时需要使用银行存款,因此企业在办理汇兑业务中可能会产生存款利息支出;在会计核算上也会产生利息支出;另外如果这些支出在年度终了时已经发生也不能办理汇兑业务。
预提费用浅析

1、概念(1)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租金、保险费等。
(2)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科目取消了预提费用,但未明确禁止预提。
原预提费用的内容,如有确凿证据需要预提的,按新准则规定,在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确认为预计负债或负债,一般情况下,预提利息通过应付利息,预提其他,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
2、一般会计处理(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预提时,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若可资本化,则计入在建工程)贷:预提费用—利息旧准则(制度)使用应付利息新准则使用支付时,借:预提费用—利息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2)预提租金预提时,借:管理费用—租金贷:预提费用—租金旧准则(制度)使用其他应付款—预提租金新准则使用支付时,借:其他应付款—预提租金预提费用—租金贷:银行存款、现金当年多提冲销时,借:预提费用—租金其他应付款—预提租金贷:管理费用—租金跨年多提冲销时,借:预提费用—租金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跨年度冲销举例,假设2013年3月对某公司2012年度纳税审查中,发现该公司多预提厂房租金20000元,该公司2012年有盈利,且所得税率为25%,则做以下处理:①冲回多预提的费用借:预提费用—租金2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②补所得税=20000×25%=50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000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3)预提其他很多发生在季度所得税申报时,为避免缴税而随意预提其他,严格上讲,这种方法不可取,有一定的税务风险。
会计处理同上(2),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
(4)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不再预提,而是在实际发生时根据支出能否资本化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
审计工作底稿之营业管理费用篇

被审计单位: 上海 BD 公司 审核员: 蔡翔 日期: 2006.01.23 索引号: I6-0审查项目: 营业费用 会计期间: 2005 年度 复核员: 周文 日期: 2006.01.25 页 次:审计调整分录及纳税调整事项一、审计调整分录1 2 3 、预提本年的品牌使用费(索引:I6-5)(索引:I6-4)(索引:I6-6)借 营业费用-品牌使用费 257,800.00 257,800.00贷其他应付款-HD 公司、调整公司销售人员的提成奖金应付工资 营业费用-佣金借800,000.00贷 800,000.00、调整 2005 年度广告费用借营业费用-广告费 1,600,000.001,600,000.00贷 应付账款-大光公司二、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事项白条或非正规收据列支佣金 1,405,000.00 元。
被审计单位: 上海 BD 公司 审核员: 蔡翔 日期: 2006.01.23 索引号: I6-4审查项目: 营业费用 会计期间: 2005 年度 复核员: 周文 日期: 2006.01.25 页 次:销售佣金的查验记录一、审计目的:查验销售佣金列支的合法性、合规性 二、查验情况:1 、 审计人员对各月佣金与主营业务收入作分析性比较复核月份 佣金支出(元) 主营业务收入(元) 34,491,013.33 28,644,889.41 39,335,992.08 33,634,110.92 31,537,242.74 33,319,969.73 25,210,463.14 28,726,382.90 31,987,497.92 35,803,966.28 31,084,961.85 27,050,824.18 380,827,314.48占比(%)4.80 1 2 3 4 5 6 7 8 9 1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0 月 1,655,568.64 1,390,995.83 1,887,734.26 1,600,983.68 1,520,095.10 1,629,346.52 1,207,329.08 2,300,983.27 1,539,238.40 1,720,380.58 1,523,784.83 2,650,980.77 20,627,420.964.86 4.80 4.76 4.82 4.89 4.79 8.01 4.81 4.81 1 1 月 2 月 合计4.90 1 9.805.422 的 8%与 9.8%,明显超过了本单位或本行业的通常标准。
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一、什么是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是指在当前会计期间已发生但尚未付款的费用,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在当前会计期间中予以确认和计提。
预提费用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旨在准确反映企业在当前会计期间内的费用支出情况。
二、预提费用的原因企业存在许多费用在付款前已经发生的情况,例如:1.电费、水费和物业费等公共事业费用2.厂房及设备的折旧费用3.税金、保险费等4.员工工资、福利和奖金等劳动力成本5.一些周期性的费用,如广告与宣传费用等关于这些费用,企业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费用发生的同时,通过预提费用的方式,在利润表中确认一部分费用,并及时计提,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在进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时,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1. 确定预提费用的金额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凭证,对费用支出进行合理判断,并确定预提费用的金额。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将费用与当前会计期间相对应,确保预提费用的准确性。
2. 进行预提费用的记账预提费用的记账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提费用,将其计入负债项目中。
具体操作是:借记预提费用账户,贷记应付账款或预提费用负债账户。
•其次,在利润表中确认预提费用,并将其计入当前会计期间的费用项目中。
具体操作是:借记费用或成本项目账户,贷记预提费用。
3. 与实际费用发生进行对账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企业需要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对,并与预提费用进行对账,确保预提费用的准确性。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在利润表中进行结转。
4. 处理预提费用结转差异在预提费用对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预提费用与实际费用发生的差异,企业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处理。
通常的方法有:•直接调整差异:根据差异的性质和金额大小,可以直接进行调整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平摊差异:如果差异是一些周期性费用的费率波动引起的,可以通过平摊差异的方式,将其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预提费用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预提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被审计单位SZ公司预提费用年初数2,218,838.42元,本年计提
57,184,441.45元,本年转销57,206,605.92元,年末数2,196,673.95元。
“预提费用”科目下设置了借款利息、运保费、年终奖、加工费、水电费、广告费、物业费等七个二级科目。
具体数据详见“预提费用余额明细表”(索引:F12-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预提费用的计提和转销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预提费用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预提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审计人员编制了“预提费用余额明细表”(索引:F12-1),经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相符
提示:
预提费用余额明细表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分类填制,而不是按照收款单位分类。
(二)由于被审计单位预提费用的子目较多,内容繁杂,审计人员重点查验了预提费用核算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索引:F12-2)
审计人员通过取证预提费用计提的依据(主要是查验相关的合同或协议),通过抽查预提费用计提的记账凭证,通过分析性程序确定预提费用核算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对那些不属于接受服务在先、支付款项在后的期间费用(如运保费),或应属于其他会计科目(如应付工资)核算的事项,或本年无计提、转销发生、年初余额长期挂账的事项(如无需再支付的水电费)进行了审计调整。
提示:
1、对预提费用科目的审计,切忌只验算预提金额正确与否,而忽视预提费用的经济内容和应列支科目。
2、对预提费用期末余额应注重分析性复核,比较本期与上期期末项目及余额,查明大额异常项目变动原因,必要时作调整。
(三)审计人员进一步查验了预提费用各子目的年末余额是否正常(索引:
F12-3)
经过分析性复核,发现预提费用-加工费的借方余额是少计加工费所致,又发现了重复列支费用的物业费。
对该几项预提费用年末余额异常的事项进行了审计调整。
提示:
1、应根据预提费用各子目的性质,确认年末保留的余额与实际的经营活动是否相符。
审计时应将余额审计与发生额审计相结合进行。
2、预提费用或应付账款的计量,应按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注意入帐的数额与实际已支付列支的数额关系。
3、将预提金额、转销(或支付)金额分别与对应科目的金额进行核对,确认列支项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一致。
如:预提利息支出与财务费用和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项目进行核对;预提加工费与原材料或制造费用中的委外加工费用进行核对。
(四)审计人员结合借款利息支出的审核,查验了预提费用-借款利息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查验方法可参阅短期借款、财务费用审计工作底稿。
提示:
预提费用-借款利息年末余额的形成,是由于年末银行结息日(一般为12月20日)与会计报表日(12月31日)的时间差所引起的,所应保留的余额应是这11天的借款应计利息。
(五)审计人员查验了预提费用-广告费的计提和转销是否正确(索引:F12-4)
审计中采用了查验相关合同、分析性复核、记账凭证测试、向收款单位询证、期后付款凭证测试等多项审计程序。
提示:
1、多种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的结合采用,可以取得满意的审计效果,而更应抓住针对性的方法与手段,抓住取证计提依据和分析性复核两条。
2、对有明确支付对象、支付金额的款项不应再保留在预提费用科目,应调整到应付账款为宜。
(六)预提费用查验的重要提示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
与待摊费用一样,本科目的设置是权责发生制的基本要求,但应避免本科目的滥用,以致转化成被审计单位利润(或亏损)的调节池。
四、根据上述会计记录及审计思路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