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19分)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它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起___________。

3.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4.如果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___________。

5.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___________振动,耳中的___________再将振动传递到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受了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6.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

8.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_____。

9.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___________乐器和___________音高。

二、选择。

(42分)1.声音在下面三种物体中传播最快的是()。

A.水B.木头C.钢铁2.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嘴唇B.喉咙C.声带3.声音在()传播速度最快。

A.固体B.液体C.气体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经常掏耳朵B.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C.不能对着同学大声说话5.锣发出声音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声音就消失,这是因为()。

A.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B.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C.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途径6.在“咪”“发”“索”三个音阶中,()的音最高。

A.“索”B.“发”C.“咪”7.在两个纸杯之间连一根绳子,当()时,声音传播的效果最好。

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综合试题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综合试题教科版

单元试卷一单元一、我知道。

1、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晴天、阴天、刮风、下雨。

2、我们要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风速这五个方面来观察天气。

3、我会画卷的天气符号:4、云的种类有: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5、水结冰时,温度应该在 0 C 以下。

水沸腾的温度应该在 100 C6、一天中中午时气温最高, 凌晨和夜晚气温最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

8、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9、降水的形势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

10、下雨的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11、我们在天气日历中,用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二、辨一辨。

1、今天云层很厚,会下雨,出门要带上伞。

(√)2、“C ”是记录气温的符号。

(√)3、测量气温应选择在大树下。

(×)4、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在中午。

(√)5、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6、风速可分为12个等级。

(×)7、旗子微动时的风称为微风。

(√)8、雨量筒的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是降水量。

(√)9、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三、对号入座。

1、哪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B )A、室内温度B、室外温度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东南风是东南向东北吹来的。

B、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3、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 B )风。

A、5级B、6级C、7级4、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 B )A、10—25毫米B、25—50毫米C、50—100毫米5、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C )A、层云通常是黑色的。

B、积云通常与雨天相联系。

C、卷云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四、我的研究。

3、用什么办法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有雾等天气状况?(要画图)4、人们永远无法改变天气。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人们可以利用“干冰”改变天气,使晴天降雨、降雪。

二单元一、填空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歌手唱到高音时, 声带振动的速度()。

A.慢B.快C.不快也不慢2.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并排在一起做成风笛, 当吹这些管的时候, ()。

A.长管子发出的声音高B.短管子发出的声音高 C.用力大时发出的音高高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水面会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了。

A.变小B.变热C.振动4.耳廓的作用是()。

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C.收集声音5.敲击音叉的力越大, 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响C.越轻6.敲锣时,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锣面B.槌C.手D.地面7.当我们吹笛子时, 我们听到了声音, 这是因为()。

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8.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有关。

A.高度B.长度C.刻度9.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的制造声音。

A.海浪声B.歌声C.风声10.把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放在水面上, 可以看到水的波纹从振动的音叉开始()传播。

A.只向上下B.只向左右C.向四周二.填空题(共10题, 共52分)1.强弱不同的声音, 声音()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

2.用钟锤敲击编钟, 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3.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4.我们能够发出声音, 主要依赖喉咙里的()。

它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5.在拨动钢尺时, 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 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改变了。

6.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 这里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 (), ()。

7.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 比如();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 比如()。

8.根据声音的产生可分为: ()、()和()三大类。

9.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填一填。

【精编】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doc

【精编】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doc

《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班级:__ ____ 学号:姓名:__ _______ 得分:_______(限时40分钟)一、填空题。

1.一般天气包含四个方面,主要是()、()、()和()。

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

2.风向是指()的方向,可以用()来测量。

3.常温下,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

4.要使一块水果糖快速溶解,我会用到的方法有()、()()等。

5.降水量是用()来测量的()小时内的总雨量。

6.我们可以使用()的方法分离盐和水。

二、判断题。

1.风向通常采用4个方位来记录。

……………………………………………………()2.把食盐溶液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也能把食盐分离出来。

………………()3.记录天气日历时,遇到周末和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

…………………………()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5.在做盐与水的分离实验时,加热后的一些实验器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我们要注意安全。

…………………………………………………………………()6.使用气温计,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7.食用油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不能溶解在水中。

…………………………()8.风的速度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10.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来取高锰酸钾做实验。

……………………………………()11.做蒸发实验时,可以把蒸发皿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12.一般情况下,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气温是一样的。

……………………………()13.我们常喝的饮料“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14.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将其盖灭,而且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噪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噪音会使人心烦意乱B.汽车的消音器可以消减噪音C.噪音计是用来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D.为了防止外界噪音损害听力,使用耳机时我们可以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2.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 B. C.3.古代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远方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能传播声音。

A.空气B.液体C.固体4.用橡皮筋自制简易古筝时,能听到较高声音的是()。

A.琴弦调得紧一些B.弹得用力一些C.弹粗一些的琴弦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

A.变小B.变热C.振动6.下列物质中,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

A.铁轨B.大海C.空气7.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

A.传声B.导电C.通风8.外耳由耳郭和()组成。

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9.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A.强B.弱C.没有变化10.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

A.拉紧的橡皮筋B.静止的音叉C.被拨动的钢尺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在()的环境中,声音()传播。

2.通常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中的传播速度之,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均填“固体”“液体”或“气体”)3.通过拨动橡皮筋、敲击鼓面和音叉发现,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物体的振动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的(),并通过这些振动把()从一个地方传播到了另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4.鼓声是由()振动产生;二胡的声音是由()的振动产生。

5.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

6.我们的发声器官是()。

7.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产生的。

8.鼓声是由于鼓面的()产生的;我们听见的鼓声是通过()传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初高试卷类教案类
K12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5分)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风向标是测量_______的仪器。西北风吹向_______方。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红旗向_______方飘动。
3、科学家根据风力的大小,将风速划分为________等级。
4、风向标的方向是指向西方向,那么风向是吹( )风。用飘动的旗子来
判断风向,发现旗子向东南方向飘动,那么这天的风向是( )风。
5、测量雨量的仪器叫( )。气象学家根据( )的多少,来区分
下雨的等级。
6、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常见的有 、雨、 等。
7、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等.
8、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云分为三类 、 、 。云在
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9、纤细的羽状云是 ,卷云是由 组成。
10、空气质量预报分为 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 级;紫外线强度分为
级。
二、选择题(20分)
1、24小时的降水量为50毫米,那么这天下的是________。
A、中雨 B、大雨 C、暴雨

2、24小时降雨量为10——25毫米的属于(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3、在电视、广播中发布的气象信息中,空气质量分为( )级。
A、三级 B、五级 C、七级
4、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5、21℃读作( )
A、摄氏二十一度 B、二十一度 C、二十一摄氏度
6、测量雨量的仪器叫( )。
A、雨量器 B、气温表 C、风向标
7、下列( )图形表示这一天是多云。

A B C
8、可以反映当地气温的是( )。
A、室内、阴凉处B、室外、阴凉处 C、无法确定
9、某气象小组的同学测得某天24小时降雨量为40毫米,此雨量等级为( )。
小初高试卷类教案类
K12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
A、小雨 B、大雨 C、中雨
10、下雨前,我们往往会看到( )
A、松果的鳞片会打开 B、泥鳅钻进沙堆里 C、燕子飞得很低
11、以下可以作为雨量器的是( )

A、 B、 C、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 )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
13、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 )风.
A 5级 B 6级 C 7级
14、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毫米之间。
A、50~100 B、10~25 C、25~50
1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层云通常是黑色的
B、积云通常与雨天有联系 C、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16、某一天晚上天气预报说:“明天早上将有大雾,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这说
明天气与( )密切相关。
A、旅游 B、交通 C、农业生产
17、当天空都被云遮盖,看不见一点蓝天,这时的天气称为( )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18、用直尺测量出24小时内玻璃杯内收集雨水的高度,大于等于25厘米的称为
(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特大暴雨
19、某地一天的最高气温应在( )
A、早晨 B、上午 C、下午 D、傍晚
20、要判断风向,( )就是当时的风向。A、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
B、风中旗子的方向 C、风向标箭头所指的相反的方向。
三、判断题(30分)

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 表示二级风。( )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2个等级。 ( )
3、风向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纪录。 ( )
4、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和卷云三类。( )
5、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 )
6、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8、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9、红旗向西北方飘,说明刮的是西北风。( )
10、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是下雨。( )
小初高试卷类教案类
K12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
11、 这个天气符号表示多云。( )
12、一天中中午12点的气温最高。( )
13、天上的云越多,就越有可能下雨。( )
14、雨量器的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是降水量。 ( )
15.℃是记录气温的符号。 ( )
16、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
17、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 )
18、阴雨天我们可以看到燕子在高空飞行。( )
19、体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温度。( )
20、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
21、我们看不到风,所以无法描述风。( )
22、早上出门,看到云层很厚,就要带上雨伞,因为今天可能会下雨。( )
23、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
24、利用天气日历,可以方便地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
25、利用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 )
26、气温的变化伴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27、云的种类很多,变化莫测,所以观测云没有什么意义。( )
28、旗子或炊烟飘向南方,这是刮的就是南风。( )
29、根据雨滴的大小,气象台制定了雨量等级表。( )
30、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
四、填表(9分)

天气现象 雷阵雨 冰雹 台风 雾 多云

天气符号


工具

用途 测量气温 测量风向 测量降水量 测量风速

五、问答题
1、有一天,丁丁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看到教室的窗帘是飘向南方的,可
是教室里风向标的箭头是指向北方的。请问:这时的校园里刮的到底是什么风?
这是怎么回事?(3分)
小初高试卷类教案类
K12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
2、小方明天一大早要去秋游,晚上听到的天气预报是:明天晴到多云,最低气温
18摄氏度,最高气温28摄氏度。(5分)
请问:(1)小方明天需要带伞吗?为什么?

(2)明天最适合穿的衣服是( )。
A棉衣 B衬衫加外套 C衬衫

3、根据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绘制成气温柱状图,并说说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共
8分)

时间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26℃ 28℃ 30℃ 32℃ 33℃ 31℃
温度/℃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时间

我发现这一天气温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