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研学案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意义。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欣赏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坚毅、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章节安排:(1)第一章: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第二章:分析主人公尼摩船长的形象特点。
(3)第三章:探讨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现实意义。
(4)第四章:欣赏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学习文学鉴赏方法。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科幻元素。
(2)难点:分析小说中的现实意义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海底两万里》,提高文学素养。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课堂讲解与互动: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海底两万里》原著及配套教学指导书。
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网络资源:搜集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
《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

《海底两万里》教案《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海底两万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汇编《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二、了解作家作品: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三部曲: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答:故事发生在1866年,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龙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动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所救。
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旅行。
他们登上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南极;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及凄惨的海底沉船;领略了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三、经历险情说说诺第留斯号潜艇的人们在海底航行中遭遇了那几次危险,如何化险为夷的。
(至少说两次,要求说出具体位置和危险)①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同鲨鱼搏斗)②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血战,一名船员惨死(章鱼袭击)化解:勇敢下船与章鱼搏斗③鹦鹉螺号在珊瑚礁上搁浅,全船人员受到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搁浅、土人围攻)化解:几天后潮水上涨才托先离开:没有还击,在扶手上通电把土人逼离开了④在南极鹦鹉螺号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冰山封路)化解:尼摩船长决定用艇撞开冰墙⑤小说最后,鹦鹉螺号陷入迈尔海峡的漩涡,阿龙纳斯和捕鲸手、仆人乘坐小艇成功逃生,尼摩船长和他的成员生死未卜(陷入海峡漩涡)四、路线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五、一句话评价科学与幻想之旅六、这艘潜艇是如何建造出来的?由尼摩船长设计,从不同国家订购材料,然后在大洋中一个荒岛上装配好。
海底两万里学案

庆云二中八年级年级语文导学案学案序号:备课组长签名:庆云二中八年级年级语文导学案学案序号:备课组长签名:《海底两万里》达标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必做题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为“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________,第三部是________。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________, ________,还在于________。
4、《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________、自然科学家________、仆人________和捕鲸手________。
5、《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发电。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8、《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
二、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选做题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名人传》达标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必做题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通用8篇)

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通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著阅读交流课教案:《海底两万里》篇1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完成读书交流单。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引来了本学期第二次读书交流会。
这次交流的书是《海底两万里》二、走近凡尔纳1.大家都知道《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
2.课件出示儒勒·凡尔纳的简介,指名读。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他一生共完成作品104部,代表作《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球旅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等,其作品幻想大胆真实、知识丰富、涉及面广,堪称“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百科全书”。
三、走入书中1.感知全书:指名说说本书的主要内容,出示: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2.感知人物:(1)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⑵人物评析: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指名学生交流,没有交流的同学小组交流,3.感知精彩篇章:以“精险场面震慑我”或“精彩世界感动我”为主题谈一谈你的阅读感受,也可以把你的阅读感受通过读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尼摩艇长这一人物形象,感受小说塑造这一人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2、感受小说中精彩的海底美景的描写3、精彩片段阅读,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1、分析尼摩艇长这一人物形象,感受小说塑造这一人物的意义。
2、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分析尼摩艇长这一人物形象,感受小说塑造这一人物的意义。
课前准备:师生共读完《海底两万里》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阅读经典,书香罗外!本学期,我们陪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一起乘坐诺第留斯号(又译鹦鹉螺号)进行了海底两万里的旅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旅行的收获。
海底两万里(板书课题)体裁:小说(板书),具体说是科幻小说,(板书)科学、幻想。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板书)。
2、“七嘴八舌说作者”(作者介绍)师:关于作者凡尔纳。
哪些同学搜集了他的资料,请举手。
请同学发言。
二、阅读心得(一)“畅游海底历惊险”(情节交流)1、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明确: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世界旅行的故事。
2、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①起因:1866年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桩引起全世界恐慌的怪事:一天内海里连续发现了同一条“海怪”。
于是,美国立刻成立了一支装备精良的远征队,教授一行人也受邀参加。
②畅游海底:课件展示海底美景③梳理小说的情节,看看大家到底在海底经历了怎样的惊险。
④结局:最终他们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成功的逃出了诺第留斯号,获得了自由,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诺第留斯号”自此也神秘消失了……(2)“评析人物有话说”(人物赏析)1、经过刚才的情节交流,我们畅游了海底世界,也认识故事中的几个主人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碁中学八年级语文科“研学后教、分层渗透”研学案
课题: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 2017.05 主备人: 谢美云 审核人: 张绍棠 授课人: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速读法、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等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2、会用思维导图简要梳理情节脉络。 3、品读书中精彩章节,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会用思维导图简要梳理情节脉络。 教学难点:品读书中精彩章节,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掌握阅读科幻小说的方法。 三、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 1、名人面对面: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简单介绍凡尔纳及其作品。 2、名著翻一翻:快速阅读“序”(或“前言”), 浏览书中目录,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 3、导图画一画:诺第留斯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最后,潜艇到达挪威海岸。一路走来,哪些精险场面震慑了你?哪些精彩世界感动了你?请用思维导图画出其中的两次历险经历。
班别:
学号:
姓名:
【合作探究】
4、研学问题:如何阅读科幻小说?
仔细品读下列精彩片段,边读边想,用圈点勾画法认真做批注,说说本段小说作者是如何在科学的
基础上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
现在,我怎能将当时在海底下散步的印象写出来呢?像这类神奇的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就是画笔也不能将海水中的特殊景象描绘出来,语言文字就更不可能了。
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
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
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间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般。所有
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们排去的水的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
的这条物理学原理。我不再是一块呆立不动的物体,差不多可以说能够运动自如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
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100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
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人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
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是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眩人眼目的地毯,
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人所有的水层中。
如果我肯定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我们踩着明亮的沙层走动,足足有一刻钟;它是贝壳变成的粉未构成的。像长长的暗礁一样出
现的“诺第留斯号”船身,已经渐渐隐没不见了;但它的探照灯,射出十分清楚的亮光,在水中黑
暗的地方,可以指示我们回到船上去。人们只在陆地上看见过这种一道道的十分辉煌的白光,对于
电光在海底下的作用,实在不容易了解。在陆地上,空气中充满尘土,使一道道光线像明亮的云雾
一样:但在海上,跟在海底下一样,电光是十分透亮的,一点也不模糊。
我们不停地走动,广阔的细沙平原好像是漫无边际。我用手拨开水帘,走过后它又自动合上,
我的脚迹在水的压力下也立即就消失了。
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些东西,虽然形象仅仅在远方微微露出,但轮廓已清楚地在我眼前浮
现。我看出这是海底岩石前沿好看的一列,石上满铺着最美丽的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我首先就被
这种特有的景色怔住。
这时是上午10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
三梭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
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
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
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
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
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
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
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
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丛,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
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象星宿一般的海星,
满是小虫伪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
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糙鱼,当那
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
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愧惜。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
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地飘在水中。
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
更有发亮的i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地看到这些珍品。尼摩船长向我招手,我
跟着他走。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接连细沙平原的是一片胶粘的泥地,单独由硅土或石灰贝
壳构成,美国人管它叫"乌兹"。接昔我们跑过一段海藻地,它们是未经海水冲走的海产植物,繁殖
力很强。这种纤维紧密的草坪,踩在脚下软绵绵的,刁"以和人工织出的最柔软的地毯媲美。但是,
不只我们脚下是绿草如茵,连我们头上也是一片翠绿。水面上轻飘飘地浮着一层海产植物,全部是
取之不尽的海藻类,这类植物,我们已经知道的,至少有二千多种。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
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薛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
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
底花园和草地。
这些海藻类实在是造化的奇迹,宇宙植物界的一个奇迹。地球上最小和最大的植物都产生在海
藻类中。因为五平方毫米的地方,可以有四万条这类肉眼不可见的微生植物,同时人们又采过长一
直超过500米的海带。
归纳方法:
5、用以上归纳出的方法,继续阅读名著中“章鱼”一章,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文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
怎样的人?
【拓展延伸】迈尔大漩流:发挥想象,续写结尾。
小说结尾提到诺第留斯号遇到了可怕的迈尔大漩流,并未指出它最后的命运。请你重温书本主
要情节,发挥想象,续写结局。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