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

培养学生运用部首和词语进行创作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感。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选取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相关课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

难点: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回顾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相关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3 写作指导教师示范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模仿并展开想象。

3.4 学生习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

3.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四章: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周围的美丽景色,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总结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美丽景色和原因。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

6.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自去观察和体验美丽的自然景色。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写作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学生习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细致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力和想象力等方面。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该习作位于教材第五章“多彩景物”中,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描绘一个美丽场所,通过丰富词汇、生动比喻和形象描绘,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美景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语言描绘美景。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美景特点。

2.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习作《这儿真美》,讲解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美景,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绘。

4. 学生展示与评价(15分钟)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内容: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家乡”为题,运用所学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写一篇习作。

2. 答案示例:我家乡位于一片美丽山水之间,这儿真美!春天,满山遍野桃花如粉色云霞;夏天,碧绿稻田像一块块翡翠;秋天,金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一颗颗宝石;冬天,白雪皑皑,仿佛进入一个银色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学会如何描绘美景,提高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描绘不同季节美景,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2018(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范文(计31篇)

2018(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范文(计31篇)

2018(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范文(计31篇)这儿真美啊!天空一碧如洗,XXX悠悠地飘动着。

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吸引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小河清澈见底,小鸭在水中嬉戏,天鹅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真美呀!银杏树林下,葱绿的树冠像绿色的大伞。

可爱的小松鼠在树下欢快地玩耍,有时采摘野果,有时荡秋千。

天空中的鸟儿清脆地鸣叫,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飞往南方。

小河里的小乌龟生怕遇到危险,连忙缩进了硬壳里。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真美啊!天空一碧如洗,XXX飘动。

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小草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

鸟儿清脆的鸣叫,小松鼠在树上采摘野果。

小河里的小乌龟生怕遇到危险,连忙缩进了硬壳里。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真美啊!银杏树林下,葱绿的树冠像绿色的大伞。

可爱的小松鼠在树下欢快地玩耍,有时采摘野果,有时荡秋千。

天空一碧如洗,白云悠悠地飘动着。

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吸引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小河在树林旁流淌着,水清澈见底,XXX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甚至还有一只胆小的小乌龟。

河边的花草也是美不胜收,吸引了蝴蝶和蜜蜂的到来。

山峦高耸入云,一山绿,XXX,一山浓,一山淡,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上的白云不停地变换着形状,就像是太阳公公的玩具。

而山下的松树则像是一排排士兵,守卫着高山。

在这秀美的山林中,小鸟们唱着动听的歌曲,蝴蝶们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这里宛如仙境,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我来到小河边,只见清澈见底的河水像一条透明的XXX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河面上有许多碧绿的荷叶,荷叶上开着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

几条小鱼在水里嬉戏,有的在追逐,有的在乘凉,还有的在水中观察我们。

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叫。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闻到了一股香味。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景的基本要素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感知山水、人物等自然环境的美。

3.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选择适当的语言表现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教材分析这个习作的教材来源于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八课,主要通过语文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

在这个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优美的描写,比如:“这儿真美,像一幅画。

”等等。

这样的描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同时也为学生创作自己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漂亮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形成对美的欣赏,同时让学生明白写景的重要性。

可以准备一些班级相关的风景图片,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言语与图画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自然景观的美。

2. 了解写景的基本要素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写景的要素,如:水、山、云、花、鸟等。

然后教师对这些元素进行讲解和解释,让学生明白这些元素的具体含义和表达方式。

3. 学习语文教材的课文教师将第一单元的第八课语文教材“这儿真美”板书在黑板上。

通过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风景的美妙之处。

4.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里边或者自然风景区进行一些观察、感受、体验,根据这些体验来撰写自己的习作,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将自己的体验、感悟写下来。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两篇优秀的习作进行欣赏,让学生加深对写作技巧的认识和理解。

5. 分享并评价作品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逐一进行分享,同时请同学们在分享过程中给予鼓励和评价,让学生注意改进自己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继续下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对每个风景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描述。

2.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自然环境的美,并能够用简洁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培养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的习惯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 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 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部首查字法: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美丽的图片、音乐和文字。

2. 字典:为学生提供部首查字法的工具。

3. 练习纸:用于学生练习写作。

4. 课时安排:共40分钟。

【导入】1. 展示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新课导入】1. 讲解部首查字法的方法和步骤。

2. 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学习生字词。

【课堂讲解】1. 讲解如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 示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练习与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共同点评、学习。

【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布置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写一篇习作,题目为《这儿真美》。

2. 要求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能用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先总述后分述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4.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点】抓住这个地方的风景怎么优美,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把景物写具体;能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吧!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板书设计:这儿真美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去写注重积累,把握顺序展开想象,运用修辞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通过交流,启发学生发现身边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使学生明白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引导学生在习作前先选择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通过课文片段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在习作前要确定自己的描写顺序。

不足之处:教学中没有涉及到引导学生用上积累的好的词语。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很多好的词语,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积累的好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这儿真美》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这儿真美》教案教案名称: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这儿真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身边环境的美丽之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身边的美景。

3.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环境的美。

2. 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美”是什么,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讲解:(1)定义“美”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才是美的?”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声音等方面去理解和感受美。

(2)写作技巧分析示例文章,教授学生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环境的美,以及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实践操作:(1)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并记录身边的美。

(2)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感悟。

(3)指导学生完成一篇以《这儿真美》为题的作文,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美详细地描述出来。

4. 作业布置:完成《这儿真美》的作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互评。

四、教学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在描述环境美方面的表现,包括是否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是否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看他们是否真正感受到了身边的美。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这儿真美》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身边的美景,学会运用学过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下来。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交流,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身边的美景,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2. 能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身边的美景,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例文稿、评价表。

学生准备:习作草稿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展示校园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用“这儿真美”来形容所看到的景色,顺势导入课题。

2. 范文引路,学习方法(1)出示例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例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个地方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3. 交流讨论,明确要求(1)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观察方法,如: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等。

(2)讨论:如何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具体、写生动?4. 牛刀小试,尝试表达(1)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进行观察,列出写作提纲。

(2)根据提纲,尝试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 互动交流,分享成果(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片段,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提出建议。

6. 修改完善,誊写作文学生根据评价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进行誊写。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这儿真美2.板书要点:(1)观察方法: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等(2)写作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这儿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习作:这儿真美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
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情感:真实的感受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

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

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