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阅读理解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习题新人教版_112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习题新人教版_112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习题;;8 木兰诗;;01 积累运用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可汗.(hán) 机杼.(zhù)燕.山(yān)B.朔.气(shuò) 金柝.(tuò) 胡骑.(qí)C.鞍鞯.(jiān) 云鬓.(bìn) 军帖.(tiē)D.辔.头(pèi) 阿姊.(jiě) 戎.机(róng)(解析:B项“骑”应读为“jì”;C项“帖”应读为“tiě”;D项“姊”应读为“z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唯.闻女叹息唯:只(2)问女何所忆.忆:思念(3)昨夜见军帖..军帖:军中的文告(4)愿为市.鞍马市:买(5)旦.辞爷娘去旦:早晨(6)朔.气传金柝朔:北方(7)出郭相扶将..扶将:扶持(8)著.我旧时裳著:穿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①东市.买骏马②愿为市.鞍马B.①昨夜见军帖.②对镜帖.花黄C.①愿.为市鞍马②愿.驰千里足D.①军书十二..卷..卷②策勋十二(解析:A.①集市,②买;B.①文吿,②同“贴”;C.①愿意,②希望;D.均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8.木兰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 分)
机杼.( zhù )
军帖.( tiě )
鞍鞯.( jiān )
辔.头( pèi )
鸣啾.啾( jiū )
胡骑.( jì )
红妆.( zhuānɡ ) 朔.气( shuò )
可.汗( kè ) 鸣溅.溅( jiān ) 金柝.( tuò ) 云鬓.( bìn )
7.某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 完成下列任务。(8分) (1)【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3分) __示__例__:__图__片__展__览__式__。__将__同__学__们__搜__集__到__的__爱__国__主__题__的__图__片__资__料__、__实__物__等__进 __行__展__览__,__并__让__同__学__们__写__观__后__感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对联】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下联,围绕“爱国”主题,对出上 联。(2分) 上联:_树__雄__心__,__誓__把__青__春__献__祖__国__ 下联:立大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将领 扶持
) )
(4)帖昨对夜镜见帖.军花帖黄.((
文告 ) 同“贴”,粘贴

5.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1) 东 市 买 骏 马 , 西 市 买 鞍 鞯 , 南 市 买 辔 头 , 北 市 买 长 鞭 。
( 排比 )( 互文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 )(
对偶 )
(1)旦.辞爷娘去( 早晨
)
(2)朔.气传金柝( 北方 )
(3)策.勋十二转( 记下 )
(4)当户.理红妆( 门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木兰诗-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木兰诗-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3)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解答】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重点词语:戎机:指战争。

度:越过。

2.【答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在表达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意在表达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解答】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

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在表达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

3.【答题】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品析。

【解答】关键词语一般指勾住自己眼睛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和品味,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

“霍霍”是拟声词,表现了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国情怀8木兰诗同步练习题新人教版

【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国情怀8木兰诗同步练习题新人教版

8 木兰诗作品简介《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这首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曾拟作《木兰歌》,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在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文体知识乐府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演唱的新诗体,叫作“乐府”。

“乐府”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代表作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积累篇【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zh ù ) 军帖.( ti ě ) 可汗..( k èh án ) 鞍鞯..( ānji ān ) 辔.头( p èi ) 燕.山( y ān ) 胡骑.( j ì ) 鸣啾.啾( ji ū ) 鸣溅.溅( ji ān ) 戎.机( r óng ) 传金柝.( tu ò ) 阿姊.( z ǐ ) 【把握节奏】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不用/尚书郎。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6)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梳理篇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 一词多义(1)将⎩⎪⎨⎪⎧将.军百战死(与“军”连用,将领,名词)出郭相扶将.(扶持,动词) (2)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 古今异义(1)强⎩⎪⎨⎪⎧古义:有余。

例:赏赐百千强.。

今义:力量大。

(2)郭⎩⎪⎨⎪⎧古义:外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文知识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文知识详解
今义:用鼻子嗅。
6.十二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军书十二卷)
今义:指序数十二。
一词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市
动词,买。(愿为市鞍马)
名词,集市。(东市买骏马)
2.贴
名词,文告。(昨夜见军帖)
动词,通“贴”,贴上。(对镜帖花黄)
3.将
动词,扶持。(出郭相扶将)
名词,与“军”连用,将领。(将军百战死)
4.机
名词,织布机。(不闻机杼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文知识详解
成语
1.磨刀霍霍
2.扑朔迷离
考题例析
1.(2015•山西中考)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8.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0.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C.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师生浸润书香的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
D.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解析:1.此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答案是D。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2.此题考查成语的运用。答案是B。B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A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此处可改为“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C天伦之乐: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此处用错对象。D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

8 木兰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 鞍鞯燕.山( ) 戎.机( ) 朔.气( )策勋.( ) 赏赐.( ) 辔.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愿为市.鞍马(4)万里赴戎机..(5)策勋..十二转(6)赏赐百千强.(7)朔.气传金柝(8)出郭.相扶将..(9)对镜帖花黄..(10)双兔傍地走.(11)安.能辨我是雄雌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帖B.朔气传金柝C.对镜帖花黄D.安能辨我是雄雌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B.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C.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D.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爷娘闻.女来6.请你指出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字体: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的句子是:(2)文中写征途之远,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3)文中描写边塞夜景,突出将士生活苦寒的句子是:(4)文中从侧面写出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5)文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且极其残酷的句子是: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9.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10.你认为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11.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英烈夫人祠记(节选)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①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②十倍围之。

梁氏身为兵创,创伤数十,皆在身前也。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A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A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阿姊(jiě)策勋(xūn)啾啾(qiū)暮宿(sù)B . 可汗(kě)辔头(qèi)霍霍(huò)唧(jì)C . 戎机(jiè)机杼(zù)胡骑(qí)军帖(tiě)D . 鞍鞯(ān)(jiān)金柝(tuò)雄雌(cí)2. (2分) (2017七上·忻城期中)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确凿(záo)云霄(xiāo)分岐(qí)众目睽睽(kuí)B . 弹簧(huáng)枉然(wǎng)倜傥(tì)三省吾身(xǐng)C . 絮叨(xù)棱镜(líng)草垛(duò)饥肠辘辘(lù)D . 莅临(lì)粗犷(kuàng)花苞(bāo)不亦悦乎(yuè)3. (2分)给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宗师说我火候已到……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A . 比喻紧要的时机。

B . 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

C . 指文章的功夫。

(2)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

()A . 东西腐坏B . 破碎C . 程度极深的4. (2分)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A . 东西:到处B . 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C . 食:同“饲”,喂养。

D . 齿:牙齿5.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京中/有善口技者B . 口技人坐/屏障中C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D .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6. (2分)(2016·东台模拟) 根据语境,下列划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德国近日推出紫外线除菌加湿器,这一“神器”在手,就算在办公室码字过程中也能保持肌肤水嫩、避免空气中细菌感染。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木兰诗》检测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木兰诗》检测题(含答案)

《木兰诗》检测题【作品简介】《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基础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扑shuò( ) 雄cí( ) 阿z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木兰当.户织________ (2)不闻机杼.声______________(3)唯.闻女叹息________ (4)昨夜见军帖..______________(5)旦辞爷娘去___ __ (6)万里赴戎机__ ___(7)关山度若飞____ _ (8)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9)策勋十二转____ _ (10)出郭相扶将____ _(11)著我旧时裳___ _ (12)雄兔脚扑朔_ ___ _(13)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 _ _____ _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阅读理解新人教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木兰诗》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共191.(一)课内阅读
(1)阅读课文,完成下面习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
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
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
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
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a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b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c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d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e写
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f诗中的“ ,”一句运用和
1
题,共63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2)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3)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4)详略得当是《木兰诗》的特点,诗中以下部分的内容那些详写?那些略写?为什么? A.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B.征战队伍的晓行夜宿() C.木兰十年的征
战生活()
(5)木兰已经在军中生活两三个月了,请你带她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写一封200字左右
的信,介绍一下你的军旅生活。

友情提示:注意称呼(爹、娘、孩儿、我)和书信的格式。

2.(2)阅读《木兰诗》,并完成下面的习题: (1)用课文的原句概括《木兰诗》的
具体内容:
______―― 辞爷娘――______―― 见天子―― ______
(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这句诗的作用是______。

(3)“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请联系所学内容再举两例:______;______。

(4)“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几句运用修辞方法

2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______,表现了木兰______性格。

(5)翻译下列句子。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3)阅读《木兰诗》第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a.描写爷娘:
b.描写阿姊:
c.描写小弟:
d.描写木兰:
(3)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4.(二)课外阅读
(1)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习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
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
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
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木兰从军》)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骑(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 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皆次当行(______)数(______)建奇功
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______)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b.男子可为之事女
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木兰诗》中哪句话与本文段中的“数建奇功”一致:______,______。

4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