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半截蜡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12.半截蜡烛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从文中你学到了什么?
串珠问题: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为什么要把秘密藏在蜡烛里?
3.为了保住蜡烛的秘密,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做的? 最终结果如何?
4.这一家人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019/5/26
9
第一部分(第1 -11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决心不 惜一切代价,守住蜡烛里的秘密。
“是美国兵吗?” “听着,”母亲严肃地说着,“你们,还有里面的几个, 都可以做我的儿子,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
2019/5/26
24
4个德国兵一时呆住了。母亲拍了几下手,说:“话已经说够 了,请进,把枪支放在屋角的柴堆上,该吃饭了。”
德国兵恍(huǎng)恍惚(hū)惚,听话地放下了全部武 器,美国兵也照这样做了。德国兵和美国兵紧张地挤在小屋里, 表情十分尴尬(gān gà)。母亲神态自若:“这下赫尔曼不够 分了,快去拿些马铃薯和燕麦来,孩子们都饿坏了。”
德国兵和美国兵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白茫茫的森 林里。
2019/5/26
2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春望》杜甫)
2019/5/26
27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国家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所引起的。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
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
入战争,作战区域的面积达2200万平方千米。第二次世界大
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
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半截蜡烛》多音字讲解
![[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半截蜡烛》多音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4e73b8880eb6294dc886c55.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半截蜡烛》多音字1. 给的多音字(gěi、jǐ)2. 藏的多音字(zàng、cáng)3. 觉的多音字(jué、jiào)1给的多音字(gěi、jǐ)一、(gěi)送给1.他送给她一条纯金的项链。
2.一群权贵把王冠奉送给他。
3.这个礼物是要送给你的。
4.这消息非得送给一个人。
5.她拒绝了送给她的礼物。
二、(jǐ)给予 1.必须对云给予特别的注意。
2.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
3.不过必要时可以给予鼓励。
4.我们欣然把首位给予美国。
5.应该按工作成绩给予酬劳。
2藏的多音字(zàng、cáng)一、(zàng)宝藏1.大家都看到了它广大自然资源的宝藏。
2.这些忠实的守卫者似乎不愿交出他们的宝藏。
3.他的声调和表情使她确信他不是发现宝藏的人。
4.听说这里有巨大宝藏。
5.真正的宝藏要用心去寻找。
二、(cáng)隐藏 1.村子隐藏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
2.她想让自己深深隐藏起来。
3.他隐藏在一个小村庄。
4.他的话里有隐藏的意义。
5.他竭力把这种感情隐藏起来。
3觉的多音字(jué、jiào)一、(jué)觉醒1.这加速了他在思想方面的觉醒。
2.亚洲正从长睡中觉醒。
3.听说他终于觉醒,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4.老兄,这无非是人性的觉醒而已。
5.我终于觉醒过来,发誓好好学习。
二、(jiào)睡觉 1.她把孩子全打发睡觉去了。
2.他们白天睡觉,整夜鬼混。
3.当时我很瞌睡,又睡觉了。
4.我想和妈妈睡觉。
5.我累了,让我们睡觉吧。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 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 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 把蜡烛吹熄。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内心独白
机智、镇静
杰克: 杰克是怎样做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 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 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 火吧。”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 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 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 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机智、从容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一个“守”字和“不惜代 价”表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也可见保住秘密 这一任务的艰巨。守住蜡烛,守住秘密,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 祖国,从中可以看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者的 决心。正是这朴素、坚定的话,使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 在敌人面前,才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 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 不敢疏忽。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 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静。
课文题目《半截蜡烛》,你觉得用 这样的题目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这“半截蜡烛”是一个关 键,它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课文情节就是围绕这“半截蜡烛”来展 开的。因此,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 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 人。)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 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 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 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 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 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 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 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 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 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 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 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半截蜡烛PPT课件最新5下人教版

第一部分(第1 -11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决心不 惜一切代价,守住蜡烛里的秘密。 第二部分(第12-28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 巧妙地与德军周旋,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
3.为了保住蜡烛的秘密,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做的?最终结
果如何? 在蜡烛被前来例行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伯
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
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 了。”(吹熄了蜡烛)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
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
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
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胸脯( pú ) 例行( xínɡ ) 应( yìnɡ )付
děi(必须得)
得 dé(得意
获得)
觉
jué(发觉
觉察)
de(跑得快)
jiào(睡觉)
无奈:
文中指杰克无可奈何,只能空手去柴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 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况非常清楚。
昏暗
阴暗
都有光线微弱的意思。 “昏暗”意在暗,多指灯光;“阴暗”可以指缺 乏光亮,光线不足、不明,也可以用于比喻义, 指阴沉。 1.在昏暗的灯光下,他读完了朋友寄来的信。 2.长期被放在阴暗的地方,这盆花快要枯萎了。
秘密
机密
都有不可告人、保密的意思。 “秘密”指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事情或文件, 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组织;“机密”指重要而 秘密,比“秘密”程度要严重,一般与组织有关。 1.过了很多年,他才把心底的秘密说了出来。 2.他因为泄露了公司机密而被开除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2半截蜡烛》PPT课件 (1)

于是就娇声地请求军官让 她拿着蜡烛去上楼睡觉。
在这么危机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
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秘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哪!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剧本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 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
故事情节,而且还能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 找些剧本来读一读。
目录 CONTENTS
解释 负责 无奈 粉嘟嘟 小心翼翼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例行检查 若无其事 了如指掌
伯诺德夫人
杰
克
杰奎琳
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是 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
伯诺德夫人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 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 着,轻轻把蜡烛吹灭。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杰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 慢慢地 站了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 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 屋子顿时暗了许多。……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 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 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从容
杰奎琳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 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 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 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 晚安,上楼去了。
当少校点燃蜡烛时, 伯诺德夫人心想:
当伯诺德夫人失败后, 杰克心想:
当杰克失败后,
目 录 杰奎琳心想: CONTENTS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 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 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人教版五下《半截蜡烛》说课稿

《半截蜡烛》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半截蜡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十二册自读课文第三篇课文。
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可分为四段。
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地相当细腻。
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
2、教学目标:目标具有激励,导向功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厄运”、“摇曳”、“镇定”等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些教学目标是在课堂中综合渗透完成的。
]3.教学重点、难点:从不脱离教材本身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围绕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课时安排:计划一课时完成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采用质疑点拨法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2.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从读到思的学习方法。
在读中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心理,进一步思考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细细揣摩,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一)揭示课题简单介绍二次大战: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重、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课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
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队伍派人前来取走。
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某某某。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官人。
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官人面前。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
”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某某某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官人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教材简说:《半截蜡烛》是记叙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秘密传递情报的法国人伯诺德夫人及其两个孩子,为了保住情报,与德国某某某某某某官巧妙周旋,最终保全情报的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3篇PEP fifth grade volume 2 Chinese Lesson 12 "half a candle" teac hing plan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半截蜡烛模板(标准版)2、篇章2:半截蜡烛样本(标准版)3、篇章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篇章1:半截蜡烛模板(标准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绝妙”“绝密”“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简洁概括主要事件。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引读,感受母子三人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学习她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2、师:战争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出示二战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法国沦陷区的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板书课题:19、半截蜡烛二、学习第1、2节,了解蜡烛的作用,初步体会主人公的“勇敢机智”。
1、过渡:别小看这半截蜡烛,它的作用可真不小!那么到底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2、指名读1、2节,学生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
为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放心不下?这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可以看出这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因为它关 系到国家的利益,同时也维系着伯诺德一 家的性命。
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 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 问题自读课文第3——7自然段,圈出描 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 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感悟每个人 的机智与勇敢。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 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 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 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说说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 负责。 ⑶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的办法很巧妙。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 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 神呢?
学完本课,你有哪些体会?
伯诺德一家人面对敌人的从 容、镇定、机智和勇敢,要 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拓展延伸: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发现会是怎样的情 景?不发现又是怎样的情况?
语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 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动作: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 上楼去
神情:镇定地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 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 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 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 第3——7自然段。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 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 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 5120余万人(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
生字
烛诺熄遭 厄奎琳梯 厨 芯 嘛截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并思考:绝 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 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 “妙”在哪里?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 ,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 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 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 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结束 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 生个火吧。”
2、在二战期间,还有好多的孩子立下了大功, 比如放牛郎王二小,课后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 立下汗马功劳的少年英雄吗?
3、另外,同学们能够根据我们课上的分析把它 们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吗?
再见!
杰克:
动作: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镇定、从容 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 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 您聊天真有趣,可我实在太困了。”
“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杰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