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花间词派论略

合集下载

初中议论文作文:论花间词派

初中议论文作文:论花间词派

论花间词派
我沉浸在墨香古卷中,越过千年的距离,拾起那细雨闲花的情趣,我试着穿越明清宏伟的宫殿,十国繁华的街市,穿过一切历史的尘烟,我沉浸在古卷中,忽然一个引人入胜的词牌名,映入眼帘,是我沉思----《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

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

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

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这个词派想比有许多人都读过并仔细研究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讨论吧!
现在一定有许多人想得知这有名的词派花间的得名,那就让我来告诉大家花间的得名:花间派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赵崇祚撰《花间集》“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一句。

纵观花间词派一十八位词人,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品词风浮艳,多写情爱。

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
活的“闺情”代言体。

那肯定又有人要张泌赵崇撰的《花间集》是一本怎样的书?《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花间词派是一个让我感到十分好的词派,并使我“废寝忘食”的词派我推荐你们也去读一下你们一定也会受益匪浅的!。

花间派和西蜀词派

花间派和西蜀词派

花间派和西蜀词派花间派是晚唐南北朝时候的主要流派之⼀。

当时词主要分为两派:花间派和西蜀词派。

花间派的代表⼈物有温庭筠、韦庄、⽜希济、欧阳炯、李珣等等,词风⾹艳秾丽,但我个⼈认为他们的⼤部分词都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感情空洞,没有让我爱不释⼿的感觉。

韦庄算是其中风格⽐较清丽的⼀位了,但我最喜欢他的⼀⾸却不是典型花间风格的,⽽是⼀⾸很热烈的“思帝乡”: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风流妾拟将⾝嫁与⼀⽣休纵被⽆情弃不能羞西蜀词派的代表⼈物只有三个:南唐主李璟、他的⼉⼦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他们三个的词我都特别喜欢,清丽⾃然,感情很细腻动⼈。

像李璟的“细⾬梦回鸡塞远,⼩楼吹彻⽟笙寒”;像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池春⽔”。

此时的词派主要都是由诗向词的过渡时期的产物,各个流派经过相当时间融汇和演化,⽽且由于⿍盛时期豪放词派的崛起和成熟,词派划分的重点就转确定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的涵义更⼴,她是⼀⼤类风格的总称,作品⾖油思想深度。

代表⼈物有我们⼤家熟知的柳永和李清照,其实秦观、⼤⼩晏(⽗晏殊、⼦晏⼏道)、张先、姜夔、吴⽂英、周邦彦都是个顶个的⼤家,各有特⾊,各有成就。

⼤⼩晏精⼯;张先视⾓独特,像“⼼似双丝⽹,中有千千节”这类词句就不象通常的婉约风格;姜夔就是著名的姜⽩⽯,擅长作曲、⾃创词牌,咱们国家现在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宋词的曲⼦就有他的“姜⽩⽯⼗⼋⾸”;吴⽂英也擅长⾃创词牌,他⾃创的“戚⽒”是现存最长的词牌;周邦彦被称为“婉约派集⼤成者”。

“婉约派”和“豪放派”这种流派的划分⽅式,是站在词的发展史的制⾼点的⼀种划分,所以影响⽐她前后各个时期的流派划分⽅式影响都⼤。

总地来说,花间词和婉约词这两个词派的区别包括:存在的时期不同,风格不尽相同,流派的内涵、⼴度、深度不同,影响也不同。

代表⼈物肯定也是不同的了。

论南唐词与西蜀词之艺术特色

论南唐词与西蜀词之艺术特色

论南唐词与西蜀词之艺术特色作者:葛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6期摘要:词这种诗歌形式,经过隋、唐文人的推动与发展,到五代时期,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流派色彩。

而西蜀与南唐都是当时的词创作重心,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这是国家文化传统和定位所决定的。

关键词:西蜀词;南唐词;艺术特色;异同作者简介:葛鹏,1986年3月5号生,男,汉族,陕西安康人,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在读,典籍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01词是格律严密,句式长短不一,并能配乐演奏的一种诗歌形式。

词与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诗通常用来吟咏,词则用来歌唱;诗的句法严整规范,词的句法参差不齐;诗风端庄典雅,词风柔媚婉约。

词的兴起,自宋以降,多有论述:有主张词源于《诗经》,且《诗经》中已含有许多长短句;有主张词源于古诗,如汪森、王昶之《序》;有主张词由乐府嬗变而来,如王灼《碧鸡谩志》;主张词源于六朝杂歌,如杨慎《诗品》;主张词源于绝句,如宋翔凤《乐府余论》等等。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词兴起于隋唐之际,起初是为配合隋唐以来流行的以西域“燕乐”为主的音乐而创作的歌词。

词这种诗歌形式经唐代文人的推动,至五代时已日臻成熟。

而位于长江上游流域的西蜀与位于汉水下游流域的南唐都是当时的文化重心,所以五代词分为两期:前者以西蜀词为代表,后期以南唐词为代表。

在论述西蜀词之前,先说说西蜀词派与花间词派的关系。

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祚编《花间集》十卷,收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词调七十七个,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后世就将这个词人群体称为花间体,又因其作者多生于西蜀,或仕于蜀,其词亦多与蜀地有关,故又可称为西蜀词派。

可见,西蜀词派即花间词派。

这个创作群体时间跨度达百年,彼此之间联系紧密,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流派有很大区别。

所以西蜀词与西蜀词派不能等同,但大体可以代表它。

浅谈宋词的流派2

浅谈宋词的流派2

浅谈宋词的流派[摘要]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是文学大花园中的奇葩。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宋词从兴起到极盛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一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艳科到正统地位的确立过程中,词人们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并且形成了代表自己风格的流派。

学史上,一般将宋词分为三大流派: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张孝祥,张元干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以姜夔、吴文英、张炎等人为代表的醇雅派。

其中婉约派和豪放派当属词派中的主打。

[关键词]宋词;宋词流派;婉约派;豪放派;醇雅派Introduction To Shool O f Song lyricsLiu caizhen[Abstract] Song lyrics is classic in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 it is the unique literary in the big garden. AS beautiful flower, it fills with abundant god, struggles wonderfully with the Tang poem, fights beautifully with the Yuan verse, always and calls the outstanding in both fields with the Tang poem, represents a generation of literature. Song lyrics from the rise to the zenith experienced a long period of time, from immature to mature, colorful Branch to the legitimac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cess, the word that people make a lot of effort and exploration, and formed their own behalf style genre. History, general Song lyr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chools: as always, Qin guan ,Zhou bangyan, representative of Li qingzhao composed faction; By su shi and xin qiji, Zhang Xiaoxiang, representative of Zhang Yuangan bold faction; In, wuwenying's, zhang yan and other people on behalf of elegance. The composed faction and bold faction is the word in the main. [Keywords] Song lyrics ; Song lyrics school; Composed faction; Bold faction ; elegance faction一、词的兴起隋唐时代,人们开始将当时流行的诗歌配上曲子歌唱,或者专门写诗作为配乐歌唱的歌词,时间长了,人们在写作歌词时,便有意按照曲子的要求,写一些句子长短不同的诗,这就是“词”的雏形。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晚唐五代时流行的词派。

创始人是晚唐著名词人温庭筠,主要成员是五代西蜀的一批词人,如韦庄、牛希济、欧阳炯等。

他们的作品多描写女人和相似,内容狭窄,情调缠绵,词藻华丽。

后蜀赵承祚把温庭筠等18位作家的词编成《花间集》,花间派由此得名。

1、花间词的定义因后蜀赵崇祚收录始自温庭筠、欧阳炯、终至李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故又称西蜀词派为花间派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亦便被人们称为花间词。

2、花间词派的定义他们的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其中也不乏一些好词句。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3、花间词人的定义时人认为他们词风大体一致,将其词作结而成集,后世称为花间词人。

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

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4、花间别调的定义欧阳炯的词也有另一面的作风堪称为“花间别调”。

请看其《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花间词派的形成,自有温庭筠的开山作用,但衍为流派,风行一时,则还有它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原因。

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

正如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所述:“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

”花间词正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

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力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宫能感受、内心体验。

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词在晚唐五代便成了文人填写的、供君臣宴乐之间歌伎乐工演唱的曲子:“绮宴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戕,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浅探南唐词与西蜀词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浅探南唐词与西蜀词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西蜀词与南唐词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当地传统文化影响以及地域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不仅是社会教化的产物,与地理环境也有着密切联系。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不同,自然也就影响到为审美趣味所制约的艺术风格,山水情致的熏染会影响词人的创作风格。
1、巴蜀地域文化传统对西蜀词的影响。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涉及到文学传统时说蜀人“多斑彩文章”。如司马相如的赋《子虚》、《上林》,词采华美,浮化夸张。又如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同样也以浮华夸张的手法、华丽雕砌的辞藻取胜。而温庭筠的词亦吸取了汉赋特点,从精心雕镂中逐步暗示闺怨离愁,这种华丽的辞藻形成了以富贵和精美为标准的审美风尚。
南唐词的兴起比西蜀稍晚,以“二主一相”为代表词人,二主: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一相:冯延巳。由于南唐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战略形势行极为危急,就使得南唐词人产生了鲜明的忧患意识和一腔哀愁的忧患情调,南唐词也因此扩大了词的意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抒情文学,影响了宋初几十年词坛的基本风格。南唐词繁荣的政治因素:南唐建立政权后就颇为注重广纳四方的文人儒士,采取富民政策。史谓李昇“专尚文儒,延纳多士”[龙衮.江南野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富国阜民为务”[马令.南唐书:卷一四汪台符传[M].四部丛刊本.]。
2、南唐君臣亦沉迷享乐,但无险可据的地理条件造成了他们仍保有忧患意识。南唐国势渐衰,李璟和冯延巳的作品表露出莫名惆怅,一种深深的为国家的命运担忧的感伤,这种情绪在西蜀词中难以寻觅。李煜在位十五年,最后做了两年的亡国俘虏,在此期间写了不少抒发真实情感的词作。在做了亡国的囚徒后,他以真挚深沉的情感、清新自然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
2.南唐崇佛之风向来盛行。南唐词人受佛教“苦空”观的影响很大,无论是李璟“还与韶光共憔悴”的沉郁,还是冯延巳的好景不再、人生易逝的慨叹,亦或是李煜的浮生如梦的哀痛,无不是佛教强烈的生命忧患意识观照自我来去因果及生存状态下产生的叹愁说苦。

温庭筠花间词品读

温庭筠花间词品读

温庭筠花间词品读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温庭筠的词作充满脂粉香泽,浓艳重抹,描述女子体态、容貌、愁思,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温庭筠花间词品读,一起来看一下吧。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花间词”是一种出现于晚唐五代时开风气之先的早期词,是后来婉约词的直接先导。

“花间”一词最初见于五代后蜀赵崇祚所集的《花间集》。

这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作五百首,共十卷。

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

如果说李白、杜甫那些壮美而雄浑的伟大诗篇代表了典型的盛唐气象,那么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绮艳华美的《花间集》,则成为晚唐时代的经典象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花间词鼻祖,公认的花间词鼻祖是温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晚唐各种文学体裁兼擅的全能型天才。

温庭筠的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是晚唐主流诗风的代表;词为“花间”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是词的类型风格和词体的奠基者,影响了整个词史上的主流词风。

然而,由于不尚时俗,这位胸藏锦绣、才情卓异的温庭筠却屡试不第,仕途一直不甚得意,以致只做过方城尉和国子助教。

最终,他绝了登第之念,走进长安城平康里的玉馆青楼,开始了“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风流浪子生涯。

由温庭筠等人开创风气的“花间词”实际上是最早的“鸳鸯蝴蝶派”。

作为晚唐五代文人士子歌舞宴乐的产物,词这种文学样式天生是伴随着华丽浪漫的管奏与弦歌而生的。

“花间词”多描写风花雪月和男女情爱,以今日眼光观之,“花间词”是晚唐动乱时代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载体,成功地描写了各种微妙复杂的爱情心理,展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性之美。

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和唯美情调以及独特的美学特质,曾对后世文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著名的词派,一个

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著名的词派,一个

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著名的词派,一个是西蜀花间词派和南唐词派。

西蜀花间词派代表:温庭筠和韦庄南唐词派代表:李璟、冯延巳和李煜详细介绍:五代十国时期世风的华靡浮艳继续为词的发展提供最为有利的环境。

这个阶段,由于地理上分割的原因,逐渐形成两个词人创作群体:西蜀花间词人和南唐词人。

由于西蜀、南唐在当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生活甚至还呈现出一时的繁荣,这就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西蜀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与中原广大地区相比较,局势相对稳定,较少战争祸乱,一大批文人避难西蜀,形成创作群。

《花间集》是文学史上最早的词的总集之一,它是后蜀赵崇祚编成的,成书于广政三年(公元940),共收18家词人的500首词。

欧阳炯(五代词人,先事前蜀,为中书舍人,后事孟知祥,官至宰相,最后降宋)曾为《花间集》作序,曰:“镂金雕琼,拟化工而回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

”这两段话充分说明《花间集》选录作品的特点以及这些作品产生的过程。

可见《花间集》中描写恋情相思与男欢女爱的作品占有相当比重,绝非偶然。

当然,集中也还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作品,如孙光宪的《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毛文锡的《甘州遍》(“秋风紧”)反映了边塞生活;鹿虔扆的《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反映了亡国的哀痛;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写舟子行客的离愁;而《南乡子》十首则描绘了南国风光,其中写岭南生活的作品尤有鲜明特色与独到之处。

在“花间词人”当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庭筠和韦庄。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本不属“花间”范围,但却被后人称之为“花间”鼻祖。

《花间集》选录他的词有66首之多。

他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大词人,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 进行重 新讨论 与审视。

(2 ) , 96 … 其后即供职荆南直至病卒黄 州任上 , 为五代 时期典 型的荆 南词人 。因此 , 孙光宪也是不能算作西蜀花 间词派的 词人 的。此外 , 张舍人张泌 , 一说为 晚唐人 , 一说为 南唐人 ,
若依《 花间集》 以职官 冠名 的体例进 行考察 , 当为 南唐 张 其
后在西蜀仅 1年左右的时间, 花问集》 o 则《 所收其4 首词是 8
否全 部作于斯时 。 也就甚值怀 疑。而 6 6岁以前的韦庄 , 生 其 活地 主要是在长安与江南一带 , 斯时 , 正是温廷筠 词风行 全 国之 际.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说韦庄 不曾受到温词 或者 长安 花间词派的影响 , 显然是不可能的。 与韦庄的情况大致相 同者 , 另有 牛 氏叔侄 。先 看牛峤。 牛峤 (4 7一 ?为宰相牛僧孺之 孙, 88 ) 计有功《 唐诗纪事》 卷七 十三 略载其事迹 :宇松卿 , “ 一字延峰 , 陇西人( 甘肃 临洮) 今 , 自云僧孺之后。乾符 五年进士 , 历拾 遗 , 尚书郎 。王 建镇 补 蜀。 辟判官。及僭位 , 为给事 中。_ 据吴 廷燮《 ”3 J 唐方镇 年表》 卷六 , 王建镇蜀始于大顺 二年十月 , 则其 自长 安入 川 当在公 元 81 9 年后之数年。由乾符 五年至 大顺二 年 , 间凡 1 个 其 5 年头 , 表明牛峤在长安 至少应生 活了 1 5年左 右 , 斯时 , 而 长

对 西 蜀 花 间 词 人词 作 的 界定
பைடு நூலகம்
西蜀是五代时期前蜀 ( 7 95与后 蜀(3-95 两个 9 - 2) o 94 6 )
政权 的合称 。当历史在 这一 政权 中行 进到第 3 个 年 头时, 5 后蜀文学家赵祟柞编辑 的《 间集》 以问世。其 中所 收词 花 得 人词作 的具体 情况 为 : 温庭 筠 6 、 6首 皇甫 松 1 2首、 韦庄 4 8 首、 薛昭蕴( )9首 、 峤 3 纬 l 牛 2首、 张泌 2 、 7首 毛文锡 3 1首、 牛希济 1 首 、 阳炯 l 1 欧 7首、 和凝 2 、 o首 顾蛊 5 、 5首 孙光宪 6 1 首、 魏承班 l 、 5首 鹿虔 雇 6首、 阎选 8首 、 尹鹗 6首 、 熙震 毛 2首、 9 李殉 3 7首。晚唐 五代 时期 的文人词 , 此即可见其大 藉
安 花间词派词人除温廷筠 已卒外 , 其他如皇甫松 、 昭纬 、 薛 张
源于长安花 间词 , 但却有着其 自身的个性风采与 艺术精神 。
关键词 : 蜀花 间词派 ; 西 宫廷词人群体 ; 个性风采 ; 艺术精 神 中图分 类号 : 0 .3 I 7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o9 c62 0 )4 10 一l7【o 6o—∞7—0 r 1 4 孙光 宪虽然为陵州贵平 ( 四JI 寿) , 唐灭亡时 年纪 今 l 仁 人 但“
花间西蜀词派花间词派西蜀子云亭西蜀人家西蜀网西蜀骁骑西蜀论坛西蜀道光系统标签
维普资讯

20 0 6年 l 2月 第 4期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J u n l f Li r l i e s y o r a o I No ma v r i Un t
大 约 只有 l 2岁 左 右 ” 离 蜀 出 川 在 唐 庄 宗 同光 四 年 , I则
西蜀花 间词派 , 是晚唐五代 词史上继长安花间词派后的
又一个 词人群体 , 因《 问集》 得名。《 问集 》 收 1 且 花 而 花 共 8
家词人 的整 50首词 。 0 是文学史上 的第 一部文人词总集 。又 因此集 的编者 、 序者与词人 大多为西蜀人 , 所以 , 大凡研究西 蜀花问词及其词派者 , 一般都是将其作 为重要的文献 资料 以 待 。然则据《 间集 》 泛称其 中词人 为“ 花 而 西蜀词 派” “ 、 西蜀 花问词派” 西蜀花 间群体 ”并 将西 蜀 目为当时全 国花间 或“ , 词的创作 中心者 , 则是 明显地与词体艺术发展的历史真实不 相契合 的。而“ 间词风” 花 的形成 , 也并 非仅是“ 与西蜀 城市 的繁华富丽和西蜀词人 的城市 游乐生 活密切相关” 乃 是另 , 有其原 因。凡此种种 , 均表明了持说者对花间词派与西蜀花 间词派 的认识 , 还存 在着诸 多需要讨 论 的问题。有鉴 于此, 本文特对西蜀花间词 派的人员组 成 , 成原 因, 形 创作概 况等
De .0 c 2 06
No 4 .
西 蜀 花 间 词 派 论 略
王辉斌
( 襄樊学院 中文 系, 湖北 襄樊 4 1 ) 4 ̄3 摘 要 : 蜀花 间词派 以西蜀籍词人为主。其诞生与形成 , 西 主要源 自两个方 面, 一是 受长安花 闻词派 的直接影
响, 二为 西蜀君 臣对花 问词的喜好与互为倡行。 西蜀花间词 派是 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宫廷词人群体 。其花 间词 虽
泌, 因为此张泌在南唐后主朝 曾历任监察御史、 考功员外 郎、 中书舍人等职 , 正可称为张舍人 。或 以为《 花间集》 收南唐 不 词, 而否认此张泌非南唐张泌 , 实乃不 的。 除上述 6 人外 , 其他 1 2位词人 的生活与创 作情况 , 也有 值得 注意者 。如被称为 “ 问别词 ” 花 词人 代表 的韦庄 (3 — 86 90 , 1) 据夏承焘《 唐宋词人年谱 - 韦端 己年谱》2 - 的考察可知 , 】 其 6 岁时始入川为王建掌书记 ,5岁时卒于成都花林坊 , 6 7 前
端。
在这 1 8位词人中 , 温庭筠 、 皇甫松 、 昭蕴 ( 三 人 , 薛 纬) 均 为长安花间词派的重要 成员 ( 于长安花 间词派 , 关 笔者 另有 专文讨论 , 此不 具述 ) 和凝为 当时另 一政权 后晋 的著 名词 , 人 , 四人一生不 曾到过西蜀 , 此 自与西蜀花间词派了不 相涉。 收稿 日期 :05 20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