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8年纺织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
2023年晋江服装业现状与分析1

晋江服装业现状与分析纺织服装业进展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进展,已成为泉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同时,也成为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
纺织服装业作为泉州第一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从抽丝、织布、漂染及后整理、服装生产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它已形成生产企业多、经济总量大,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行业分布趋于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市场占有率高等特点。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现辖晋江、石狮、南安等市,是福建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22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25亿元。
纺织服装业是泉州的优势产业,全市有近万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年产值300多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出口值约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的22.2%,其中外商投资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2849家。
全市有各类织机1万多台,年产针织布料20多万吨,各类服装近3亿元。
市下辖的县级市晋江和石狮是纺织服装业最发达的地区,晋江市2022年纺织服装年产值约156.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2%;泉州的纺织面料织造业要集中在晋江龙湖及英林等地。
全市各类针织品染整日产量20万吨-30万吨,有梭及无梭织物染整年产量6亿米。
一、行业基本状况经济总量:2022年纺织服装业工业部产值达491.2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36%,约占到全国纺织服装业总产值的非常之一,占全省同行业总产值的80%。
该行业是我市外向度较高的产业,出口产值占全市工业品出口产值的23.5%企业数量:全市纺织服装企业8000多家,其中:纺织企业1000家,染整企业1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7000家、商标、钮扣、织带、印花等辅料生产企业300多家。
生产规模:年产值超过亿元企业34家,超50000家企业80、超2000万元企业177家、超1000万企业284家、超500万元企业476家。
二、行业布局:1、纺织面料织造行业:主要集中在晋江青阳、龙湖、英林、金井、东石、南安官桥、水头、和泉州市区等地。
2024年福建省纺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福建省纺织市场发展现状一、引言本文将介绍福建省纺织市场的发展现状。
福建作为中国的重要纺织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纺织资源。
福建省纺织市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质量提升以及品牌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市场概况福建省纺织市场产业链完整,涵盖了纺织原材料采购、纺织品加工和纺织品销售等多个环节。
福建省在纺织品加工方面具有优势,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纺织厂和加工企业。
纺织产品涵盖了纺织面料、纺织品配件以及家纺等多个方面。
福建省纺织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分布在省会福州以及厦门、泉州等地。
这些地区的纺织企业都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力争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三、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福建省纺织市场注重技术创新,大量投入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引进先进的纺织设备和工艺,改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纺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2. 市场拓展福建省纺织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会和交流活动,增强与客户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同时,开拓电子商务渠道,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3. 质量提升福建省纺织市场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加强产品质检和管理。
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通过ISO认证和质量认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4. 品牌建设福建省纺织市场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增强竞争力。
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品牌管理,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
四、发展机遇福建省纺织市场面临着一系列发展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质量和款式的要求不断提升,为纺织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纺织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更多机会。
五、面临挑战福建省纺织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纺织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福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从总体上看,福建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截至2006年,全省已初步形成近60个大小产业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0个,产值规模22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30至100亿元之间的有13个,产值规模960多亿元(详见下表)。
这为福建实施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1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459)2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400)3福厦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集群(308)4闽南石材加工产业集群(258)5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197)6厦漳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91)7泉州鞋业产业集群(190)8厦漳数字视听产品产业集群(150)9长乐纺织产业集群(149)10福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138)11泉州箱包产业集群(130)12福州塑胶产业集群(118)13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117)14厦门移动通信产业集群(103)15三明钢铁产业集群(101)100亿元以上集群小计(3009)1晋江南安建陶产业集群(95)2福州服装产业集群(94)3莆田鞋业产业集群(83)4厦门电控设备产业集群(74)5闽西水泥产业集群(74)6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63)7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60)8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59)9福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58)10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58)11南平竹木制品产业集群(51)50~100亿元集群小计(769)1龙岩运输及环保等专用设备产业集群(48)2厦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46)3福州船舶产业集群(16)4福安船舶产业集群(14)5厦船舶产业集群(15)6莆田食品产业集群(45)7福州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44)8晋江东石伞业集群(43)9厦漳搬运机械产业集群(42)10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42)11漳州小家电产业集群(42)12三明林产加工产业集群(41)13南安五金水暖件产业集群(40)14泉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8)15漳州钢铁产业集群(38)16厦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38)17莆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4)18安溪乌龙茶产业集群(30)19莆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30)30~50亿元集群小计(686)1厦门钨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28)2丰泽树脂工艺品产业集群(27)3仙游木雕产业集群(26)4安溪竹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26)5南平电线电缆产业集群(21)6三明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7漳州家具产业集群(19)8莆田服装纺织产业集群(18)9南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6)10闽东石材产业集群(16)11永安纺织产业集群(16)12福州医药产业集群(15)13闽侯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15)14长乐冶金产业集群(12)15厦门生物及新医药产业集群(11)16长汀服装产业集群(11)10~30亿元集群小计(297)1宁德汽摩配件产业集群(8)2南平乳制品产业集群(8)3闽东水产加工产业集群(7)4闽东茶业产业集群(6)5闽东食用菌产业集群(5)6三明天然药物产业集群(2)7闽东(柘荣)制药产业集群(2)一、中国卫浴行业产地分布概况—福建篇福建主要产地主要集中在:南安、厦门、福州三地为主,主要以生产水龙头、阀门、水箱配件、感应洁具、浴室柜为主。
2023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湖南省市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湖南省市卷)及答案解析材料一20多年来,J 市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推出新举措,当好企业的“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
早在2001年,J 市政府就成立了企业上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多家集团通过进入资本市场,为其发展壮大补充“资本燃料”。
2021年初,J 市启动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出台了《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十二条措施》,扶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不同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各环节面临的具体问题,为他们提供智能运维、调度、物流、管网及算法软件优化等精准指导,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J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数字化转型运行两年来,样板企业平均用工减少6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生产效率提升40%。
中科院某装备制造研究中心是中科院与J 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科研单位,该中心以赋能中小企业“环节突破”为核心要务,已为全市200 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服务。
2022年7月,由市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出资、总规模达50亿元的产业发展母基金正式成立。
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以此撬动至少200 亿元社会资本形成合力,用以投向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领域。
”对鞋服、建材、医疗器械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标杆样板企业,市政府按照不超过其投入金额20%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服务商,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持续多年的产业布局,J 市有7000多亿元的工业底盘,26万多个市场主体。
行业龙头企业的周边活跃着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为之提供配套服务。
他们中绝大多数的服务辐射半径在50公里以内。
这就意味着,龙头企业能够快捷便利地找到配套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中小企业只需专注于产业链条某一环节的研发生产。
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同向发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是近年来J 市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稳住实体经济大盘的秘诀。
某公司负责人说:“2022年以来,从鞋服、纸箱到标识、模具,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做配套的中小企业,全部和我们一道保持满负荷生产。
2023年福建省纺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福建省纺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纺织行业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产业基础。
本报告将通过对福建省纺织行业的市场调研,分析该行业的现状、进步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福建省纺织行业的可持续进步提供参考。
二、福建省纺织行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扩大:福建省的纺织行业遮盖了纱线、面料、服装等多个领域,并且伴随着相关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目前,福建省纺织行业的总产值已逐年增长,市场地位逐渐提升。
2. 技术创新推动进步:福建省的纺织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冲破,不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尤其是在绿色环保、高端纺织品的开发方面,福建纺织行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3. 外贸出口居前:福建省纺织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著名度,尤其是在纺织服装出口方面。
浩繁企业凭借优质的产品、灵活的生产模式和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成功拓展了国际市场。
目前,福建省的纺织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三、福建省纺织行业的进步趋势1. 纺织业向中高端升级: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福建省纺织行业正在向中高端产品升级。
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设计与制造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2. 绿色和可持续进步:随着环境保卫意识的增强,纺织行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福建省的纺织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卫,加大对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动行业向绿色和可持续进步方向转型。
3. 产业链整合和创新:福建省的纺织行业正乐观进行产业链整合,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探究新兴市场和业态,拓展业务领域。
四、福建省纺织行业面临的问题1. 人力成本上升:随着福建省经济的进步,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给纺织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
如何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环保压力增加:纺织行业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
2018年南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平调查队(2019年3月29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1.05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75.80亿元,增长8.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73.74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5.66亿元,增长7.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760元,比上年增长6.0%。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2:43.0:36.8调整为16.2:43.3:40.5。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55.1%和42.8%,分别拉动GDP增长0.1、3.7和2.8个百分点。
图2 2014-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初步统计,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7.87亿元,增长5.8%。
“正统网”入驻电子商务企业466家。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19.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9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05.94万人,乡村人口113.89万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7%。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2.5‰,死亡率6.8‰,自然增长率5.7‰。
表1 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2.0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7%以内,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图3 2014-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4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不含基金)94.52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支出298.70亿元,增长5.3%。
全市税收收入63.00亿元,增长11.5%。
图4 2014-2018年公共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0.8%。
重磅!福建省食品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跃居全国第六位

福建轻纺2019年5月第5期业运行波动。
3.食品安全加强监管,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食品安全受到空前关注,食品标识管理、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安全全程追溯、诚信体系建设、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及规章制度将加快修订出台。
食品产业链全程监管强化,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提高监管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食品企业品牌意识增强,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加强自有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
仓U新商业模式,加强与大型电商品牌对接,拓宽销售渠道。
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建设海外营销渠道,开拓海外市场。
4.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食品工业内驱动力不断增强食品工业将从产业技术结构配置、研发队伍建设、资源投入等方面强化食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集团企业将会发展和建设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并依托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相应科技组织合作开发加工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实力的食品企业集团,以带动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重磅!福建省食品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跃居全国第六位在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条件下,福建省2396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一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664.73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018.59亿元,同比增长10.1%。
上述指标位列全国第6位,较2017年排名上升一位。
福建省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近几年,福建省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各省市中稳居第7位。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福建主动适应新常态,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眼于工业经济总量的提升、产业结构的协调、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全省食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再上新台阶。
2018年福建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018.59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水平较全国高4.8个百分点。
2023年福建省纺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福建省纺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一、背景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之一。
近年来,福建省着力发展“旅游+”、“外贸+”、“金融+”等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纺织行业也是其中之一。
福建省在纺织行业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地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市场规模分析1. 行业总体规模福建省纺织行业市场规模从业人员多达10万人以上,拥有各种类型纺织企业近5000家,企业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实现年产值约500亿元,福建省纺织行业已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 产品分类市场规模福建省纺织行业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服装纺织、鞋材纺织、家纺纺织、工业纺织四大类,其中服装纺织市场规模最大,占据总市场规模的60%以上。
鞋材纺织市场规模较大,占据总市场规模的20%。
家纺纺织市场规模占据总市场规模的10%左右,而工业纺织市场规模较小,仅占据总市场规模的8%。
3. 产品价格市场规模福建省纺织行业产品价格区间较为广泛,普遍存在着高端产品与低端产品相互交汇的情况。
一方面,高端品牌企业在市场上销售的高价位纺织品取得了市场的大量份额,另一方面,低端市场上也有大量“三无”产品,质量普遍较差,价格低廉。
总体而言,在纺织品市场上,价格定位较为明显,分布较为均衡。
4. 区域市场规模福建省纺织行业市场的地域分布呈现出福州市以及周边的龙岩市、南平市等主导或中心地位的特点。
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纺织服装企业集聚区,以服装定制为主导,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产业链。
而龙岩市以及南平市则以家纺纺织品为主打产业,生产“国际丝路家纺”、“中国丝绸”等品牌,受到市场的好评。
三、市场机遇与挑战1. 机遇福建省在纺织行业领域的发展空间较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在行业技术、品质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加强自身竞争优势。
2.挑战纺织行业市场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这对市场份额小、产品质量差、服务不周等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ormation
59
网印工业
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2019.03
行业快讯
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开出,经京广线运行,由满洲里出境,经俄罗斯沃罗滕斯克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其中一辆平板车上的集装箱中装载着玻璃幕墙产品,该集装箱将在德国杜伊斯堡转乘开往英国伦敦的货物列车。
据了解,该玻璃幕墙产品总价值达3.2亿元人民币,这是国产幕墙首次登陆英国市场,将在异国他乡彰显“中国质造”的力量。
兰精集团和索尔维公司研发出
新型舒适耐用织物
3月11日,记者了解到,奥地利Lenzing集团和比利时索尔维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织物,标志着在追求更加可持续性的创新、同时为提供性能、耐用性和舒适性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索尔维备受赞誉的Amni Soul Eco聚酰胺增强了织物的正面,这是首款可生物降解性更好的聚酰胺66纤维,因其可生物降解性能在聚酰胺工业中脱颖而出。
相比其他聚酰胺纤维需要几十年才能分解,Amni Soul Eco品牌的纤维在处理控制良好的填埋场中可在大约五年内完成生物降解。
如实验室生物降解测试所示,符合
Le Tien Truong表示,2018年越南之纺织与成衣出口亮丽,达362亿美元,较2017年成长16%。
Truong总经理表示,2019年为达成8%成长率之目标,纺织成衣业者应改善工人之工作情况,并改善生产力与降低生产成本等。
此外,纺织成衣企业间之链结很重要,可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之商机,诸如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与EVFTA(欧越自贸协定)等。
福建2018年纺织产业规模
超7000亿元
2018年,福建省纺织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7%,其中泉州增长14.9%、福州增长8.2%、莆田增长20.5%。
截至目前,福建省纺织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居全国第5位,已形成化纤、纺纱、织造、染整、服装、纺机等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其中,化纤产能约850化吨,居全国第3位;棉纺纱锭约1300万锭,居全国第6位。
2018年,福建省加快推进纺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其中,积极组织纺织等行业重点企业赴尤溪、长汀、泉州、三明等地对接融合,加快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纺织企业加快实施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
ASTM D5511——测定厌氧生物降解的标准测试方法。
高固体厌氧消化条件下的塑料材料(相当于ISO 15985)。
这种新型织物旨在进一步优化这两种纤维所带来的优势。
由于与皮肤直接接触,T e n c e l
Lyocell提供了纤维素纤维的微观纤维,其横截面结构可调节水分的吸收和释放,有助于织物的透气性,支持人体的自然热调节。
此外,它的设计目的是为细菌生长提供一个不利的环境,提高织物的卫生质量。
在织物表面,Amni Soul Eco聚酰胺提供了更好的耐磨性,同时在尺寸稳定性、保色性和干燥速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2019年前2月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19%
根据越南工商部之统计资料,越南2019年前2个月纺织成衣出口较2018年同期成长19%,达48.9亿美元。
其中梭织布出口8,950万平方公尺,成长13.8%,另化纤布出口1.64亿平方公尺,成长13.5%,服装出口7亿7,390万件,成长10.7%。
根据工商部访查,很多纺织成衣业者已获足够出口至2019年第2季结束之订单,甚至部分已接单至年底。
此外,外资业者持续协助本地成衣业改善供应链,创造高竞争力之产品,成效已越发显着。
越南纺织暨成衣集团(Vietnam National Textile and
Garment Group, VINATEX)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