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精练试题

合集下载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可自主编辑word)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可自主编辑word)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夯基提能作业题组一燃烧与灭火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西中考,2,2分)2018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的是( )2.(2018辽宁沈阳中考,5,1分)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3.(2018四川成都中考,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站严禁烟火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4.(2017周口一模,2)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炒菜锅中的油着火,立即用水灭火B.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以作燃料C.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D.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并关闭阀门二、填空题5.(2016河南中考,15,3分)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2018北京中考,22,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

的现象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三、简答题7.(2018新乡二模,21)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1)下图中能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的现象是什么?(2)小明在实验结束后发现铜片变黑了,原因是什么?8.下图为探究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熄灭的实验。

(1)用燃烧的条件分析Ⅰ中蜡烛熄灭的原因。

(2)用物质的性质分析Ⅱ中蜡烛熄灭的原因。

9.(2018安阳一模,21)了解防火、灭火等安全知识非常必要。

(1)在实验室,如果酒精不慎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在家里,如果发现天然气(或液化气)泄漏,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郑州一模,4)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A.用高压水枪灭火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2. (2018新乡一模,4)青少年应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案:A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2)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 乘乘坐坐公共公交共通交工具通上工学具( 上合学理即(合可)理。 即可)
(3)利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煤作家庭燃料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二二氧氧化化硫 ((或或SOS2O)2的)排放。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硫则需将灶具
进风口调调大大(选填“调大”或“调小”)即可恢复正常的淡蓝色火焰。
11.(2021·北京)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 火点为 40 ℃。
(1)实验 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 O2的现象是_①_①中中的的白白磷磷不燃不烧燃,②
中②的中白磷的燃白烧磷__燃。 烧
烧,
(2)实验 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
_水_水吸吸收收了了部部分热分量热,量温度,未温达度到纸未片达的到着火纸点片__。 的着火点
6.★(2021·盐城)2020 年 10 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 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 H2, ③H2 与 CO2 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 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H2 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 CO2
①太阳能 ②煤 ③风能
(2)(2021·百色)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
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 为液氢,液氢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H+2+O2O2=点==燃==2H22OH2O。
(3)(2021·玉林)长征五号系列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
遇火灾时,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C)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题)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题1.(2022攀枝花)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2.(2022江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煤炭C.汽油D.一氧化碳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都属于混合物C.天然气燃烧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D.完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生成4.(2022乐山改编)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D.遇见较大火灾时,及时拨打119报警5.[家庭小实验](2022山西)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6.[劳育](2022长沙改编)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7.(2022北京)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 ℃、240 ℃。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强化】针对第7题: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实验1中根据℃中白磷不燃烧,℃中白磷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中纸片燃烧,℃中纸片未燃烧。

℃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素材来源:人教九上P148)(2022云南改编)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防止水体污染﹣实验室的药品随意丢弃到下水道B.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家里煤气泄漏一立刻开排气扇抽风2.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B.铝制废易拉罐属于不可回收垃圾C.CO2的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D.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属于清洁能源3.人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进行灯火实验B.挖空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C.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③④⑤5.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是()①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可能使用同一套装置③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60的化学性质由C60分子保持④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一定是纯净物⑤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⑥炒菜时油锅着火,放入较多蔬菜和用锅盖盖灭都能使火熄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不同A.①②④⑥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6.下列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不属于“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的是A.用剪刀剪去烛芯B.用水浇灭C.吹灭D.用扇子扇灭7.我国古代就懂得钻木取火,下列做法不利于钻木取火的是()A.要尽量挑选潮湿一些的材料B.迅速摩擦升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尽量干燥D.准备容易被引燃的可燃物8.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A.用鼻子凑到容器口直接嗅闻气体的气味B.用嘴品尝药品的味道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9.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下列做法不适当的是()A.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火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C.点燃甲烷前,先检验甲烷的纯度D.用活性炭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10.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实验①②B.对比实验③④说明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省略实验①也能探究燃烧的条件D.实验④中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五氧化二磷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C.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读取数据D.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证明酒精燃烧生成水12.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二、填空题13.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

(青海专版)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精讲)名师精编课件

(青海专版)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精讲)名师精编课件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中考真题演练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重难点突破
2017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初中教育】最新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习

【初中教育】最新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习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习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A。

煤 B。

汽油 C。

氢气 D。

天然气2。

(20xx北京)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3。

(20xx黄石)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乙醇4。

(20xx青岛)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5。

(20xx重庆B)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

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

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

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机制炭6。

(20xx云南)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7。

(20xx兰州改编)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

在煤矿中采煤用火把照明C。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8。

(20xx哈尔滨)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铜B。

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等C。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9。

(20xx河南)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附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三大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空气中CO2含量升高,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陆地面积减少。

为了减少大气中CO2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2.2019年元月1日江都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下列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A.B.C.D.3.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北京市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目前汽车使用的清洁燃料有两类,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另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

压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A.C2H5OH B.CH4C.CO D.H24.下列关于能源、资源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B.面粉厂和加油站都要严禁烟火C.用煤炉取暖时,放盆水可防止CO中毒D.合理开采矿物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可利用资源5.两会的政府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B.严禁焚烧垃圾C.全面关停化工企业D.合理开发洁净能源6.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7.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是物理变化C .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 .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8.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水氢气+氧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钛在反应中具有还原性B .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C .二氧化钛在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D .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9.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我能选择
1.(2016盐城中考)以下燃料中对环境最友好的是( C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2.(2016长沙中考)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C )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
3.(2015广州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2015广东中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
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5.(2016重庆中考B卷)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2015佛山中考)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7.(2014滨州中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8.(2016无锡中考)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 ) 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9.(2016青岛中考)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D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10.(2014泉州中考)“清新指数”是空气清洁度的一种标准。

下列做法对“清新指数”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D )
A.提倡使用新能源
B.开展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11.(2015益阳中考)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
12.(2016长沙中考)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积极开发太阳能
13.(2014上海中考)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
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二、我会填空
14.(2014哈尔滨中考)小刚利用家中废旧物品组装了一套简易灭火器(如图Ⅰ所示),将瓶子倒转使两种物质混合即可灭火(如图Ⅱ所示)。

利用该装置灭火的原理是:小苏打和米醋(1)__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体增多__,使瓶内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2)__在压强差作用下__,瓶内泡沫喷出附着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3)__隔绝空气__且(4)__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__,达到灭火的目的。

15.(2015安徽中考)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 4+2O 2=====点燃CO 2+2H 2O__。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CD__(填序号,下同)。

A .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 .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 .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 .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

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__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_、__液态氮气汽化,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__(写出两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B )
A .水
B .葡萄糖
C .维生素
D .氯化钠
16.(2016泰安中考)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x 的名称是__分液漏斗__。

(2)若用装置B 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b__(选填“a”或“b”)端。

(3)对比装置C 和D ,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温度达到着火点__。

(4)某同学连接A 、E 、F 进行实验,A 中所加药品不同,F 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 中蜡烛熄灭,F 中溶液变浑浊,则E 中现象说明A 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不燃烧、不支持燃烧__。

②若实验时E 中蜡烛燃烧更旺,F 中溶液变浑浊,则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 2O 2=====MnO 22H 2O +O 2↑__。

17.(2015黄冈中考模拟)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__。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__。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擦干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氧气(空气)__。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

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放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K+2H2O===2KOH+H2↑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