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公开演说开场白偏离模式的语用分析
演讲中的语言技巧与表达方式

演讲中的语言技巧与表达方式在演讲中,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影响演讲的效果和观众的反应。
本文将探讨演讲中常用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并分析它们的适用场景和效果。
1. 开场白的巧妙运用开场白是演讲中引起观众兴趣的重要环节。
一种常用的语言技巧是使用引言或问题来引导观众的思考。
例如,在关于环保的演讲中,可以引用著名的环保理念:“我们没有继承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子孙那里借来的。
”这样的引言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并让他们思考演讲的主题。
2. 清晰明了的表达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是演讲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演讲者需要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和长句。
此外,演讲者还应该善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在鼓励人们积极行动的演讲中,可以说:“让我们握紧青春的手,奋力向前;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迎接新的挑战。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传达演讲者的观点和激发观众的共鸣。
3. 故事叙述的运用故事叙述是演讲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它能够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有助于观众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演讲者可以选择一个富有情感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在讲述成功经历的演讲中,可以通过叙述自己的克服困难的故事来鼓舞观众。
这种表达方式能够使演讲更加接地气,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4. 手势和肢体语言的运用除了语言表达,演讲者的手势和肢体语言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手势和肢体语言能够增加演讲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
例如,在演讲中强调某个重要观点时,演讲者可以用手指出某个方向或者做出一些肢体动作,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然而,过多、过大的手势和肢体语言也可能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演讲者需要适度控制。
5. 幽默和演讲的搭配幽默是演讲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它可以缓解观众的紧张情绪,增加演讲的趣味性。
然而,演讲者在利用幽默时需要注意适度,避免冒犯观众。
幽默应该与演讲的主题和内容相契合,既能引发观众的笑声,又能传递演讲者的观点。
演讲稿开场白的类型和技巧与演讲稿开场白范例汇编

演讲稿开场白的类型和技巧对于每一个演讲者来说,一个好的演讲,必须拥有一个好的开场白,才能给拉近你与大家的距离,才能更好的把大家带入你的演讲气氛中去,在这里为您提供了演讲稿开场白,希望能帮助各位演讲者更好的表达内心想法,感染大众。
演讲稿开场白的类型1、提问式一上台便马上向听众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并且请听众与演讲者一道思考,这样可以立即引起听众的注意,促使他们很快便把思想集中起来,一边迅速思考,一边留神听。
听众带着问题听讲,将大大增加他对演讲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但提出的问题不能太滥,应围绕中心,饶有趣味,发人深省;如果问得平平淡淡,不痛不痒,反而弄巧成拙,失去这种开场白的优势。
2、新闻式演讲者首先当众宣布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以引起全场听众的高度注意。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使听众为之震惊,并对事态关注起来。
但这种新闻首先必须真实可靠,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愚弄听众只会引起反感;其次要新,不能是过时的“旧闻”。
3、赞扬式人们一般有听表扬语言的心理,演讲者在开场时说几句赞扬性的话,可以尽快缩短与听众的感情距离。
但要注意分寸,不然会给人哗众取宠、油嘴滑舌的印象。
4、“套近乎”式演讲者根据听众的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描述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或学习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甚至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喜乐,这样容易给听众一种亲切感,从而产生共同语言,双方的感情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5、悬念式第1 页共6 页也叫“故事式”,就是开头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或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悬念,设计的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令人神往,令人关注,使听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深表关切,从而仔细听下去。
6、直入式这种开头的方式是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单刀直入,直截了当接触演讲的主题。
7、道具式又叫“实物式”,演讲者开讲之前向听众展示某件实物,给听众以新鲜、形象的感觉,引起他们的注意。
实物可以是一幅画、一张照片、一张图表、一件衣服等。
优秀演讲稿开场白的技巧

三一文库()/演讲稿优秀演讲稿开场白的技巧演讲精彩开场白的技巧赢得观众的兴趣并产生倾听的愿望,其实非常简单,做好你的开场白。
下面我们来说说你需要避免的几种错误的开场白。
一、陈词滥调不要使用陈词滥调,毫无新意的话语。
有的演讲者喜欢以时髦、低俗的话作为自己的开场白,其实这样的开场白只会使听众对你失望和厌烦,要尽量给听众一种新鲜的感觉。
二、用专业词汇不要在开始的时候用那些古怪、陌生的词语来吓唬听众,他们的兴趣会被你专业的听似高深的言论吓跑。
除非演讲的实际需要,你没有必要一开始就表现出你学问丰富、深不可测,这样的开场白也必将导致演讲以失败而告终。
三、区别对待听众有的演讲者喜欢一开始就特别提及那些坐在台下的重要人物,他们或是政府官员、学术,或是德高望重的人。
但你千万不要区别对待听众,千万不要让听众认为他们被轻视了,充分表现你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你失去的是大部分听众的兴趣和信任。
四、告诉听众你是被迫的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被迫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般都做不好它。
有些演讲者常常在一开始就告诉听众他是被迫来发表这个演讲的,这句话表现出你对被迫演讲感觉很无奈、消极,在这种情况下,让听众对你所演讲的内容感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切忌这样的开场白。
五、消极否定消极否定的开场白是自杀式的开场白。
比如,你说:“但愿大家听我的演讲不至于是浪费时间,但是我的确没有准备充分……”可能你想通过这种表白求得听众的原谅,因为你“的确没有准备充分”。
但是你不但在自我否定,而且也在否定下面的听众,因为听众会认为你表达的意思是:“你们一点都不重要。
”这种开场白的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六、表达自己演讲的主题很艰难不论你选什么样的演讲主题,无论演讲主题如何棘手,你都不要对听众说:“对这个主题我感到力不从心……”你害怕你的演讲中有错误,被笑话吗?既然你已经选择了这个主题,那么就一。
演讲稿语言表达技巧讲解

演讲稿语言表达技巧讲解: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演讲语言表达技巧。
演讲语言表达技巧是每一个演讲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不仅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在大家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将就几个关键点为大家讲解演讲语言表达技巧。
一、开头: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演讲中,开头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开头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演讲者的形象和演讲的效果。
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开场白,尽量寻找新颖的、富有想象力的句子或形象来打开讲话的序幕。
可以运用感性的手法,比如问问题、讲故事、描画情境等,从而在听众中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例如,“莎士比亚曾说过:世界就是一个舞台,人生就是演出。
从此我们也成为了演员。
”这个开场白不仅耳目一新,而且很具有感染力。
这样的开场白将为我们获取更多关注,更好地掌握了听众。
二、情绪:把演讲堆满情感演讲者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反映在语言表达上。
一个积极、自信、充满热情的演讲者,谈话语言就会流畅、有力、生色不少;一个失落、凶恶、烦躁的演讲者则很难有令人动心的表现。
我们需要进一步体现自己的情感,通过讲故事、引用名言、描述场景等形式来体现。
同时,需要注意,情感不是思想,我们切勿沉迷于它,而是应该逼自己创造出真正具有意义和意义的表达技巧。
三、语言:说话中时能量、声音、语调、咬字和停顿等方面的掌控演讲者的语言的表达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讲的成效。
在语言的表达上个方面,包括说话的声音、语调、语速、咬字和停顿等等。
例如,在讲述个激动人心的情节时,语调应该更高且速度更快,以增强听众的感受。
而在表达思考的时候,应该先快后慢、停停走走,能够让听众跟上思考的节奏并且准确理解自己的意图。
四、引用:恰当的进行借鉴并注明出处在演讲中,借鉴着名演说家的经验和成功策略是很重要的。
引用名人名言,不仅可以让演讲更具亲和力,而且可以增加演讲的说服力。
但是,在借鉴时我们应该注意一点,就是合理注明引用出处,避免抄袭等行为发生。
公开演讲中的语言运用与修辞手法

公开演讲中的语言运用与修辞手法公开演讲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影响听众,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公开演讲中,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它们能够提升演讲的艺术感和说服力,使演讲更加生动、精彩。
本文将探讨公开演讲中常用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具体运用和效果。
一、直接而有力的陈述在公开演讲中,直接而有力的陈述是最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之一。
演讲者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让听众迅速地了解主题和要点。
例如,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用“我有一个梦想”作为开篇,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他对种族平等的渴望,使得整个演讲一下子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二、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对事物的类比和象征性的描述,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肯尼迪总统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中的“国家”就是一个隐喻,通过将国家比作个体,直观地表达了国家和人民的紧密关系。
三、排比和对偶排比和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语句进行排列和配对,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
演讲者可以通过使用相似的句式和结构,加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例如,马丁·路德·金在《悲伤的自由》演讲中说道:“我们不能继续安于现状,渴望自由却不愿为之奋斗,希望正义却不敢站出来。
”这种排比的表达方式使得演讲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反问和修辞疑问反问和修辞疑问是公开演讲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引起听众的思考和共鸣。
演讲者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听众对主题的关注和思考,增加演讲的吸引力。
例如,马丁·路德·金在《悲伤的自由》演讲中反问道:“难道你认为我们还能继续忍受这种不公正吗?”这样的反问能够使听众思考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引起共鸣。
五、感人的故事和例证公开演讲中,感人的故事和例证是吸引听众和增加说服力的常用手法。
演讲者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和实例,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更加有共鸣和认同感。
开场白话术技巧及案例分析

开场白话术技巧及案例分析开场白是任何一场讲话或演讲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与听众的沟通和互动。
一个成功的开场白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打造良好的氛围,为后续内容的传达做好铺垫。
本文将介绍几种开场白的技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首先,一个有效的开场白应该引起听众的兴趣。
这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头。
例如,在一个金融论坛上,主讲人可以问:“你是否想知道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巧妙投资,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听众对话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并希望从主讲人那里获得答案。
其次,一个成功的开场白应该与听众建立共鸣。
主讲人应该明确自己的观众群体,并挖掘出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
通过与听众进行共鸣,主讲人能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加亲和力。
例如,一位演讲家要在一个教育研讨会上演讲,他可以开场说:“作为一位曾经是学生、现在是家长的我,我深刻理解家长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担忧。
”通过这样的开场白,让听众觉得主讲人了解他们,与他们有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从而使听众更加乐意倾听并接受主讲人的观点。
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开场白应该具有独特性。
主讲人需要展现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与众不同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这可以通过使用幽默或讽刺的语言、独特的表情或动作,或者是独特的故事或引用来实现。
例如,在一个销售会议上,一位销售经理可以开场说:“曾经有位销售人员对我说,‘销售就像爱情,让人伤透了心也不能停下来,总有一天会找到属于你的那份痛快!’我想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份销售的痛快。
”通过使用这样幽默且独特的开场白,主讲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后续内容保持更高的关注度。
最后,一个成功的开场白需要具备有效的转折。
主讲人应该能够从引起兴趣或共鸣的开场白过渡到讲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这需要主讲人具备良好的讲故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够在不失主题的情况下,引导听众进入接下来的演讲内容。
例如,在一场环保主题的演讲中,主讲人可以通过引用一段关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事实,将听众从对环保的普遍兴趣引导到他即将提出的环保解决方案。
公开演讲稿的一般结构与技巧

公开演讲稿的一般结构与技巧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公开演讲稿的一般结构与技巧。
公开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影响他人,并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公开演讲稿的一般结构与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开演讲稿的一般结构。
一个好的演讲稿应该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基本部分。
引言部分是演讲的开端,它需要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简要介绍演讲的主题。
在引言中,可以使用引语、故事、统计数据等方式,来引发听众的兴趣和共鸣。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它是演讲的核心内容,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在正文中,可以采用逻辑论证、实例分析、对比对照等方式,来展开论述。
最后是结尾部分,它是演讲的总结和结束,需要对主题进行概括,并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结尾中,可以使用总结观点、呼吁行动、留下思考等方式,来强调演讲的重点和目的。
除了一般的结构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写好公开演讲稿。
首先,要明确演讲的目的和受众。
在写稿之前,要清楚自己的演讲目标是什么,想要通过演讲传达给听众什么信息。
同时,要了解听众的背景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演讲的内容和语言。
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和清晰。
演讲稿中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以免让听众产生困惑。
另外,要注意使用具体的例子和故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理解。
此外,要注意演讲的节奏和声音的控制。
在演讲中,要有适当的停顿和语调变化,以增加演讲的节奏感和吸引力。
同时,要注意声音的控制,保持声音的清晰和稳定,以便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的演讲内容。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写公开演讲稿时,要注重练习和反复修改。
写完演讲稿后,要多次进行朗读和演练,以熟悉演讲的内容和语言。
同时,要根据练习的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以提高演讲的效果和流畅度。
以上就是关于公开演讲稿的一般结构与技巧的介绍。
高效利用公开演讲的演讲技巧话术

高效利用公开演讲的演讲技巧话术高效利用公开演讲的演讲技巧和话术公开演讲是一项重要的沟通技巧,无论是用于商务场合还是社交活动,都能帮助我们传达信息、建立信任和展示个人魅力。
但是,由于演讲本身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许多人在面对公开演讲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高效利用公开演讲的演讲技巧和话术,帮助您在演讲中更加自信和流利。
首先,一个好的演讲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结构。
在开始演讲前,确保您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在演讲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一致。
一个有效的结构可以帮助您引导听众的思维,并使演讲内容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您可以通过提供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开场白来引起听众的兴趣,例如引用一个引人入胜的事实、故事或问题。
接下来,将重点放在您的主要论点上,并提供一些支持性的细节或例子来支持您的观点。
最后,在结尾处,您可以重申您的主要观点并提供一个令人难忘的结论或总结。
其次,在演讲中使用适当的语言和语调对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使用鲜明、生动的词语和图像可以帮助您打动观众,并使他们对您的演讲产生共鸣。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技术性的术语,确保您的语言普遍可理解。
此外,注意您的语调,尽量使声音节奏感强、音调多变。
一个枯燥、单调的声音容易让人失去兴趣,而一个充满活力和表达力的声音会让演讲更有吸引力。
第三,与听众建立联系是一个成功演讲的关键要素。
您可以通过直接与听众交流来实现这一点,例如提问观众的看法或意见,或鼓励他们参与某种互动活动。
这样的互动可以帮助您建立与听众的共同语言,增加演讲的参与感和吸引力。
此外,确保您的演讲内容与听众的兴趣和需求密切相关,以确保他们可以从中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
啰嗦分析和明了有关行的视图此外,使用一个好的幻灯片演示也可以提高演讲的效果。
幻灯片可以帮助您支持您的观点,并提供一个视觉辅助工具,使演讲更有条理和易于理解。
但是,确保您的幻灯片简洁明了,避免文字过多或信息过载的情况。
一个简洁而有吸引力的幻灯片将使您的观众更容易跟上您的思路,并减少他们分心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6期总第127期 外语学刊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2005,N o.6Serial N o.127公开演说开场白偏离模式的语用分析段玲俐(贵州大学,贵阳550025)提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开演说开场白偏离的原因和运行机制。
作者以Linell(1998,2001),Verschueren(1998, 2000)和Thomas(1985,1995)的动态性概念为理论基础,建立一个动态偏离模式。
语料为汉语讲座、电视谈话类节目、电视记录片的开场白。
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式分析285条语料,结果表明:动态性是公开演讲开场白偏离的主要原因。
非语言语境是导致偏离的关键因素;说话者依赖非语言语境的程度越大,开场白动态性的程度越大,开场白偏离的程度也越大;说话者为吸引观众,使用许多开场白的语用策略,如求异法、接白法、比喻、反讽等。
关键词:开场白;公开演讲;偏离;动态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5)06-0018-05 1 引言会话开场指会话的开头,如电话开场、套语、闲谈。
它一直是会话分析家和社会语言学家们热衷的研究课题。
K eller&Warner(1988:5)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会话的开头通常是最困难的部分。
如果头开得好,会话就会很自然、友好;反之,说话者就会遭到误解”。
但是,前人的研究侧重描写开场的常规模式,较少涉及它的偏离模式,而且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开场白的研究也较为少见。
因此,本研究将以汉语公开演说开场白为语料,以Linell(1998,2001)的对话动态性、Verschueren(1998,2000)的动态性概念和Thomas(1985,1995)的动态语用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一个公开演说开场白的偏离模式,旨在解释公开演说开场白的偏离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运行机制。
本文使用的几个关键术语如下。
偏离是文体学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它主要指偏离语法规则或常规用法(Wales 2001:103)。
在本研究中,偏离指个人的言语活动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出格”的、新鲜的,因而是非常规的、偏离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可以接受的(cf.Higgins&Butler 1982:2)。
公开演说中的开场白指公开演说的开头或第一部分,也叫第一话题或前话题。
一般而言,公开演说的开场白有三种类型:零开场白:说话者没有多余的话开场,直接进入主题;常规性开场白:说话者按照常规的说法开始演说;非常规性开场白:说话者偏离了常规的开场。
这是本研究的重点。
公开演说指在公开场合的一种特殊说话方式(Philipsen2000:213)。
它具有三个特点:互动性、公开性和正式性。
互动性指公开演说中主持人与演讲者或嘉宾之间的互动,这在讲座或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体现最为明显,甚至在独白式的电视记录片中也有体现。
Verschueren (2000:164)指出:“在交际中,语言使用的动态性不需要明显的说话者的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潜在地存在”。
因此,公开演说中不一定需要台下的人与台上的人对话才算是动态性。
正式性包括非常正式的政治性演讲以及半正式的学术讲座和电视谈话类节目等(Markee2000:709),本文只涉及后者。
本研究假定动态性是引起开场白偏离的主要因素,本文拟讨论以下问题:(1)非语言语境是否是动态性概念的主要成分?如果是,它是否是引起开场白偏离的主要因素?2)说话者在偏离的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语用策略?(3)在偏离的公开演说开场白中是否有不同的动态度?在偏离的公开演说开场白中是否有开场白偏离度?如果两者都有,两者的关系如何?2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将综合Linell(1998,2001)的对话动态性、Ver2 schueren(1998,2000)的动态性概念和Thomas(1985,1995)的动态语用学的精髓,形成一个大的理论背景。
2.1 Linell的对话动态性Linell(1998:85-88)提出对话动态性的理念,并认为有三个基本对话原则:第一,所有话语,不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有基本的序列结构;第二,对话是话语参与者共同形成的;第三,话语中的行为和活动是相互依赖的。
我们假定非常规的开场白也具有以上三个特点。
动态性是Verschueren(1998,2000)的适应论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
它与语境关系适应的关系密切。
Verschueren (2000)的动态性概念从五个方面有助于我们的偏离模式的建立:第一,交际语境中的四个非语言成分,即,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将成为我们的偏离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有助于回答研究问题(1)。
第二,Verschueren认为语境是动态生成的。
我们曾经假定偏离的开场白的语境也是动态生成的。
这一观点支持我们的假定:动态性是引起开场白偏离的主要因素。
第二, Verschueren对语境与动态性的关系的讨论促使我们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的体现,从而解决研究问题(3)。
第三,Verschueren认为动态性不仅存在于对话性的言语活动或言语事件中,在独白式的话语中也能找到。
这再一次证明动态性可用来解释偏离的开场白现象。
第四,Verschueren指出在动态生成意义时说话者会使用恰当的策略。
但是,他未说明有那些策略。
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问题(2)。
Thomas(1985,1995)认为意义是动态生成的。
语用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动态生成的意义,社会语言学是对意义的静态研究。
这使我们看到前人对开场白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研究。
Thomas(1995)强调语用参数(如权利)和语境是动态语用学的重要成分,常规和价值观影响对话的互动性。
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精确定义偏离是十分有益的。
Thomas(1995)提出了一个解释会话活动类型的模式,它包括六个方面。
这六个方面涉及“程度”的问题。
这使我们联想到动态性和语境的“程度”的问题。
尽管这个模式并不十分完善,但它对于我们解释偏离现象很有帮助。
因为“会话活动类型作为语用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范畴,它的研究范围尚不十分明确,它的研究方法也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仍是一个开放系统。
”(何兆熊2000:345)总之,Linell,Verschueren和T h omas的动态性概念支持我们的假设:动态性是解释本研究偏离现象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借助Verschueren的动态性和语境关系的观点解释偏离的公开演说的动态过程。
Verschueren的交际语境成分和T h omas的模式将是我们的偏离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
3 公开演说开场白的动态偏离模式我们首先假设,动态性是解释偏离的公开演说开场白的主要因素。
这个假设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语境是导致说话者偏离常规的公开演说开场白的主要因素;为了达到偏离常规的目的,在公开演说开场白中,说话者会使用不同的语用策略;(2)在偏离的公开演说开场白中,有不同程度的开场白动态性和开场白偏离度。
说话者依赖非语言语境的程度越大,开场白动态性的程度就越大;(3)开场白的动态度越强,开场白的偏离度也就越强。
3.1 偏离模式的两个关键概念3.111 偏离的开场白偏离的界定取决于惯例,即公开演说开场白的常规模式。
就演讲人而言,汉语公开演讲的常规开场模式是:问候→致谢→表示谦虚→介绍主题。
例1:演讲人:大家好!(问候)很高兴有机会到广外来与大家交流,向大家汇报我的读书体会。
(致谢)在广东来说,广外是翻译研究的大本营。
在这里谈我的读书体会,有一点班门弄斧的感觉。
有说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表示谦虚)先讲一下我为什么取名“一只看不见的手”……(介绍主题)(学术讲座开场白)。
本研究的偏离指不同于常规行为的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隐性地遵循着常规(Halmari&Ostman2001:805)。
例2: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开场白。
主持人: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对话》节目。
(问候)节目的一开始,我让大家看一看我带来的这个东西,大家可以猜猜看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我们让几个观众来告诉我们,好,这位。
(邀请一些现场观众猜图片,这就是偏离)……主持人:掌声谢谢他。
其实呢,大家刚才说它是一个标志,没错,这是国家审计署的标志。
这个标志呢,它其实是一只始终都睁得很大的眼睛,那么这只始终睁着的眼睛它一直在看着什么呢?它又看到了些什么呢?(通过提问介绍主题)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了一个权威的人士给大家来揭晓答案,这个权威的人士呢,就是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长李金华先生,(介绍嘉宾)掌声欢迎他!欢迎您,李先生。
(欢迎嘉宾)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就邀请现场观众猜一些图片。
这种方式与常规性开场白(直接介绍嘉宾或话题)不同,但它又没有远离常规。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偏离的开场白。
同时,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偏离度。
3.112 开场白的动态性如前所述,开场白与语境密切相关,偏离的开场白与不同的语境有关。
本研究将借鉴Verschueren(2000)的交际语境的四个成分,采用钱冠连(2002:79)的隐性语境与显性语境的区分,考察下列语境对偏离动态性的影响:(1)隐性语境:包括社交世界,如,社会价值、社会结构、社会变量(阶级、权利、职业、性别等)、文化、习俗和信念等;心理世界,如,说话者的个性、智慧、信念、期望和动机等;(2)显性语境;包括发话人和说话人的作用,如,发话人自己的话语、转述语、嵌入式话语,听话人的身份(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旁听者、偷听者等),发话人与听话人的角色互换以及参与者的数量;物理世界,如,时间指示(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空间指示(绝对空间关系、相对空间关系);现场气氛(观众的反应)、现场环境(房间的装饰物、物品等);发话人的辅助语言行为(面部表情、手势、外表、衣着、声音等)。
另外,开场白的动态度取决于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两种:微动态和强动态。
微动态主要依赖隐性语境,如评价前一个说话人的话语、行为、衣着等。
例3:主持人:……那,今天我们请到了董事、总经理蔡洪平先生,掌声也欢迎他。
蔡先生您好。
嘉宾:你好。
主持人:蔡先生今天戴了一条绿色的领带,特别显眼,是精心挑选的吗?嘉宾:我感觉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块绿地,我认为这是非常相称的。
主持人:最好的一块绿地要配最漂亮一条绿色领带。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开场白)在这个开场白中,主持人评价嘉宾的绿色领带,说话者利用了显性语境。
在中国文化中,绿色象征有活力、兴旺、发达,这可以看作依赖隐性语境。
两者相结合,使这个开场显得与常规开场不相同。
强动态则更多依赖显性语境。
例如,跑步出场、邀请现场观众做游戏等。
3.2 偏离模式的成分成分1:非常规的公开演说开场白的非语言语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