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月球1浙教版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第二课时【创新课件】(1)

8.为什么月食没有月环食类型?
因为地球的体积远远大于月球,使得地球 的影子面积很大,所以就看不到月环食。
五、日食和月食的比较
1.两者区别 ① 发生的时间不同 ② 发生时三球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 ③ 日食和月食的种类不同 ④ 发生时亏损和复原的方向不同 ⑤ 可见范围与持续时间不同
2.两者比较
日食
概念
5.月食每个月都会发生?为什么? 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 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 角。
5°09′ 黄白交角
6.为什么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 这也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太阳
月亮
地球 5º
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 有一个5º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生。
7.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和能观测 到日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月食时月轮隐没在地球的阴影区中,所以 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可达半个地球 以上,且观测到的现象相同。
日食发生时,日轮是被月球遮掩的,故地 球上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只能是一条狭窄 的带状,地球上并不是所有处于白昼的地 方都是可以看到日食。
月全食现象
2011年12月10日晚, 衢州上空出现了月全食, 月球完全进入地球阴影, 并且月亮呈现红色,整 个过程持续大约51分钟, 是2000年以来观测条件 最好的月全食过程。Leabharlann 图片为多 底片合成衢州
本次月全食开始于当日19时33分,初亏是在20时45分, 食既是在22时06分,生光时刻为22时57分,复圆是在 11日零时17分。从食既到生光,全食时间有51分钟。
3.覆盖范围
对整个地球来说,每年出现日食的机会多于月食。但对于某一 地点而言,看到月食的机会多于日食。因为发生月食的时候, 处于黑夜的半个地球都能看到;但发生日食时,只有居住在月 亮影子下方,极其狭小的地域的居民才有机会看到日食,和半 个地球的表面积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同时,月食食甚持续时间 一般会持续数小时,远远长于日食食甚的几分钟。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目录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科学七年级上册目录第1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2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
第4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第4节物质的比热
1
第5节熔化与凝固
第6节汽化与液化
第7节升华与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科学七年级下册目录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
第2节走向成熟
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
第4节植物的一生
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
第1节感觉世界
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3节耳和听觉
第4节光和颜色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透镜和视觉
第3章运动和力
第1节机械运动
第2节力的存在
第3节重力
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6节摩擦力
第7节压强
第4章地球与宇宙
第1节太阳和月球
2
第2节地球的自转
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月相
第5节日食和月食
第6节太阳系
第7节探索宇宙
3。
浙教版七下科学第十二讲:月相的变化知识梳理及练习(附答案)

第十二讲:月相的变化一、知识梳理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2、3、月相变化规律:注:①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4、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二、例题与变式【例题】1.月相是指()A月球的形状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C月球的面貌 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2)月球是一个球体(3)月球绕地球运动(4)月球位置相对于太阳的变化A1,2 B2,3 C3,4 D1,3【变式训练】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_____,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_________写出下列我国传统节日的月相:春节是____,中秋节是_______,元宵节是_________农历一个月一般为__________天三、随堂练习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 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5.(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上《月相》

☆ 08中考速递
10.(2008· 检测)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的 月相过程的是
A B C D
E
F
G
H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E→C→H→D→F D.E→D→H→C→F→B→G→A→E
11.(2008· 检测)看月相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月相? 2.月相的成因?(位置关系) 3.月相变化的规律有什么特点?(全过程形状) 4.月相变化与农历有怎样的关系?(朔望月)
温顾知新
1.说出你所了解的月亮形状? 2.说说与月相有关的诗句?例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当日、地、月三球大致成一直线而地球在太 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C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7.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 答:
① ② ③ ④
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 下弦月 ②_______ 新月 ③______ 满月 ④_______ 上弦月 ①_______ (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 ②④③ ① 。 序排是________
凸月
2
3
1
凸月
4
练习:说出下面各月相的名称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残月
峨嵋月
三、月相的变化规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律 1. 课件演示月相变化规律。
4.4月相--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 )( ) ( )( )( )( ) ( ) ( )( )
十八、十九 下弦月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二十七、二十八 二十二、二十三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地居中)
( )( ) ( )( )( )( ) ( ) ( )( )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ABCD
你知道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 月亮升离地平线不久,离地有一树之高,此时月相应为农历十一、十二的新凸月。 十五、十六 凸月 娥眉月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
第4节 月 相
新知导入 月球的圆缺形态
月相
新知讲解
月相
月相形成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月光其实 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 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 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金星位于图中( A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
浙教版科学《月相》_1

全夜可见
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 24:00—12:00
下下 下 东 东 比太阳提早6个小时
初一,十五或十六
(望)
(朔)
十五
初一
十六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④
②
农历(阴历)月份的确定.
③
①
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①春节 正月初一(;新月) ②端午节 五月初五(;蛾眉月) ③中秋节 八月十五;(满月) ④重阳节九月初九;(凸月)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 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 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 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 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 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 前浪,层层相叠。
位置图
视觉形状 出现时间
不可见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圆形 十五、六
半圆 亮面朝东
廿二、三
上弦月与下弦月
•“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 月上半月上半夜出来。 从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 •“下下下东东”是指下 弦月下半月下半夜出来
② 月相变化周期 新月——满月——新月,平均:29.53天,
称为 朔 望 月。
A E→A→G→B→F→C→H→D→E
B
C
D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月相--浙教版科学七下

不可见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圆形 十五、六
半圆 亮面朝东
廿二、三
② 月相变化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望) 十五
(朔) 初一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我国农历中,阴历月份的确定,是以月相变化 周期(朔望月)为依据。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 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月球始终以 同一个面对 着地球,在 地球上是看 不到月球背 面的。
① 月球是不发光的,不透明能反射光的球体。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地球和宇宙》
月球除了绕
从A到B所花时间即为27.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 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新月) 端午节五月初五;(蛾眉月) 中秋节八月十五;(满月) 重阳节九月初九;(凸月)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 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 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 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 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 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 前浪,层层相叠。
是背向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总是相同的。
月球公转、自转周期等于一个恒星月(约27.3天) 而月相变化的周期等于一个朔望月(29.53天)
浙教版初中科学课本目录完整版

浙教版初中科学课本目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科学七年级上第1章科学入门【物理】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观察和实验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特性【物理】【化学】第1节熔化与凝固第2节汽化与液化第3节升华与凝华第4节物质的构成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二哪些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三大米防霉、防虫的方法四观测当地四季的星空五霜冻的预防六水分蒸发的速度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七年级下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物理】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物理】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生物】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走向成熟第3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4节植物的一生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史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二哪些事物含有更多的能量三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四地形特征和农业生产的关系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化学】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物理】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物理】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研究性学习课题一不用密度计怎样测量液体的密度二水对生命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动物行为的形成四本地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策五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降水的关系六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表科学八年级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化学】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2章空气与生命【化学】第1节?空气第2节?氧气和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衡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与土壤【生物】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物理】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保健品中含有什么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衡的研究三研究植物的呼吸四当地水土状况调查五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4?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附录5?元素周期表科学九年级上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化学】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物理】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物理】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生物】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二金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三寻找自行车中的杠杆四我国大江、大河水电站建设的情况五怎样防治龋齿附录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4?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科学九年级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生物】第1节宇宙的起源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第3节恒星的一生第4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5节生物的进化第6节进化与遗传本章提要第2章生物与环境【生物】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章提要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生物】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本章提要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物理】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章提要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色盲二调查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三调查本地中学生的饮食习惯四调查本地区能源消耗情况附录相关网站、科普杂志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