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蝗虫的减数分裂课件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实验)

减数分裂(实验)

[实验内容]
精巢压片中可见有以下几种处于不同发育 阶段的细胞: (一)精原细胞 处于间期的精原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型,体 积较小,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着色均匀。在精 原细胞所在的区域有时可见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 细胞,为正在增殖中的精原细胞。
[实验内容]
(二)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生长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在显微镜下观察间期初级精母细胞时,可见其形 态上与精原细胞类似,但在体积上,初级精母细 胞要比精原细胞大的多,因而可以从体积上将二 者区别开来。 初级精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两 个次级精母细胞,这一过程包括前期Ⅰ、中期Ⅰ、 后期Ⅰ和末期Ⅰ。
减 数 分 裂
[目的]
了解动物精子发生的全过程,掌握精子形 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各期的形态特点及其变 化。 [材料和仪器] 蝗虫精巢压细胞连续分裂 两次,DNA只复制一次结果产生染色体数目 减半的生殖细胞。
前期
第一次减数分裂
减 数 分 裂
细线期 偶线期 粗线期 双线期 终变期
作业: 绘图表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 终变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注意事项: 1、减数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存在有多种过 渡时期。 2、蝗虫压片制片时使用醋酸洋红或改良苯酚 品红染色,细胞质不着色。
偶线期
双线期
终变期
中期I
[实验内容]
(三)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成为二个 精细胞。这一过程也分为间期,前期Ⅱ、中期Ⅱ、 后期Ⅱ、末期Ⅱ,但由于持续时间短,我们在玻 片上通常只能看到中期Ⅱ。 (四)精细胞和精子 精细胞着色深而均匀,形态由圆形变成椭 圆形、梭形,逐渐变态形成精子,成熟的精子在 玻片上很少发现,但可见大量的似鞭毛状的精子 尾部。
中、后、末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3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3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

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基因型为AaXDY的二倍体雄性动物(
2n=8),1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
生互换。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
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 两配对的现象
(2)制作形成的装片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哪些?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
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例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
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
第1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1.实验原理
蝗虫的 精母 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 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___态__、__位__置__和___数__目_ 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D
A.若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2,则卵细胞
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4
B.若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3,则卵细胞
染色体数目一定是23
C.若减数分裂正常,且第二极体X染色体有1
个a基因,则所生男孩一定患病D.若减数分
裂正常,且第一极体X染色体有2个A基因,则
所生男孩一定患病
4.(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
(5)在实验 Ⅱ 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 于__染__色__体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 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课件必修2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课件必修2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1.列表比较
分裂方式 比较项目
分裂的细胞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 细胞
有丝分裂
体 细胞或 原始生殖 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
不 同 点
同源染色体 的行为
成 体 ②
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 交叉互换 ;
减Ⅰ后 期同源染色体分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 不分离,无交叉互换

②前期:均由 中心体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核膜和核仁消失,

染色质 逐渐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同 ③中期:染色体均在赤道板 位置聚集

④后期:均由纺锤丝 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⑤末期:均由 细胞膜 内陷将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新的核膜 和核仁,染色体 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例5.(2021·辽宁,12)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
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
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
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
前的间期 前的间期
前期、中期
Ⅰ全过程和 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4.细胞分裂的曲线辨析 (3)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或染色体与核 DNA比值变化,请辨析下图曲线中各段代表的相关时期:
后期 Ⅱ后期
后期、末期 Ⅱ后期、末期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4.细胞分裂的柱形图辨析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实验专题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课件 苏教版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实验专题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课件 苏教版
第一页,共10页。
[教材实验归纳]
1.实验(shíyàn)原理
(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精细,胞再(x形ìbā成o) 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___染__色_体__形_态__、_位_ 置 ________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yīn ér)可据此识
分(fē析nxī):小彻后鼠底,卵,在巢排精是 卵 子雌 时 的性 排 刺生 出 激殖 的 下器 仅 ,官 仅 才, 是 能动 次 继物 级 续卵 卵 完巢 母 成内 细 减的 胞 数减,第数只二分有次裂和分没精裂有子,进相故行遇④
项错误
对接(duì 与jiē教) 材实验选材不同,该题中因哺乳动物的卵巢内没有连续完 教材: 成减数分裂过程而不选
精细胞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
后期 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的期细胞,再
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 期的细胞简图
第三页,共10页。
[特别(tèbié)提醒]
观察减数(jiǎn shù)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是能进行减数(jiǎn shù) 分裂的,如植物花药,动物的精巢、卵巢等。宜选用雄性个体生 殖器官。其原因是: (1) 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 (2) 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jiǎn shù)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 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 ,才继续完成减数(jiǎn shù)第二次分裂。
教材: 配子数量少而不适宜作该实验材料
第六页,共10页。
③蝗虫(huángchóng)的精巢

实验三蝗虫减数分裂

实验三蝗虫减数分裂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间期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减数第二次分裂
❖ 前期 Ⅱ : 染色体缩短变粗,染色体开始清 晰起来。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着丝粒和纵向 排列的两条染色单体。(减数Ⅱ-----前期)
❖ 中期Ⅱ: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每个染色体有
一个着丝粒,两条染色单体开始分离。此时 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 色单体。(减数Ⅱ-----中期)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3.剥曲精细管: 切取较粗端,约占全长的1/3-1/2(粗端远离 输精管,细胞分裂旺盛,细端近输精管,多已经生成精子), 弃细端,蒸馏水冲洗,吸干水分。 4.1NHCL解离2-5分钟,蒸馏水多次冲洗(因为HCL影响 染色)。 5.将材料放在载片上切成约1mm之几段,分置于不同载 片,滴一滴改良苯酚品红,染15-20分钟。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八、思考题 1.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2.减数的机理是什么? 3.交叉和交换的关系。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九、参考文献 1.刘祖洞 ,江绍慧 ,1979年 ,《遗传学》,人民教
育出版社 ,北京 2.遗传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3.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减数分裂模式图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减数Ⅱ-----后期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减数Ⅱ-----末期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 减数分裂结果: 一个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中有n个染色体。Fra bibliotek为细胞分 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目录•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准备•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至后期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及特点•减数分裂在生殖过程中作用•实验观察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PART01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定义及生物学意义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生物学意义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精子和卵子)结合后,恢复了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过程简述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第一次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次分裂前期Ⅱ无同源染色体;中期Ⅱ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末期Ⅱ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规律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一系列特殊的行为变化,如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

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与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定律密切相关。

这些规律揭示了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的分配和组合方式,从而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特征。

PART0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准备染色体复制与DNA合成染色体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NA合成DNA在复制过程中,以亲代DNA分子的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酶和能量的作用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NA分子。

纺锤体形成和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核膜破裂随着纺锤体的形成,核膜逐渐破裂,核仁逐渐消失,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 课件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含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 课件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含实验)
②子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不__变__
是否变形

精子的形成 _变__形_
不同点 卵细胞的形成
不变形
比较项目 相同点
不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得到四个子细
一个精原细胞形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
分裂结果 胞,并且染色
成四个精子 体数目减半
卵__细__胞__(三个_极__体_消失)
三、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
体对数、姐妹染色单体数B.23、92、92
C.23、92、46
D.46、46、92
B 解析: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还未分离,有 23 对;经
过复制后染色单体数目与核 DNA 数目相等,均为 92,故选 B。
2.下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习任务目标 1.基于对配子多样性的分析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的理 解,构建对立统一的生命观念;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认识到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训练模型构建。 3.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实验,培养动手、动 脑能力。 4.认识到减数分裂会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1课时 减数分裂(含实验)
01
自主化知识预习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 (1)场所:睾__丸__。 (2)细胞名称的变化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2.染色体的变化[连一连]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_卵__巢_。 2.过程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3.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 4.分裂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__细__胞__, 三个极__体__都退化消失。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1)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1)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课时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人教版)
导入新课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导入新课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环节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一、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 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 程的理解。
三、方法步骤
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
(1)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每种颜色分别制作两条大小不同 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 父方和母方。
(2)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制作的 四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3)将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 配对,使着丝粒靠近。
环节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一、目的要求 1.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 2.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3.领悟减数分裂的意义。
环节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二、材料用具 较大的白纸,铅笔或彩笔,适于制作染色体的 材料(如橡皮泥、扭扭棒、细树枝、纸卷等)。
环节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环节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1.减数分裂分为哪几个时期? 2.各时期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3.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时,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 有几种组合方式? 4.模拟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时,产生的子 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方式又有何不同? 5.减数分裂产生多种配子的原因有哪些?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