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案:一年级体育毽球的教案

合集下载

体育教案毽球的教学

体育教案毽球的教学

体育教案毽球的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球类运动”中的第三节“毽球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踢毽、接毽、发球、扣球等,以及毽球比赛的规则和基本战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毽球比赛中的配合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踢毽、接毽、发球、扣球等技术的正确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毽球、教学视频、录音机、哨子。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毽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毽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毽球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毽球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动作。

2. 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踢毽:身体直立,眼睛注视毽子,用脚内侧或脚外侧踢毽。

(2) 接毽:用身体任何部位(除手以外)将飞来的毽子接住。

(3) 发球:一脚踩住毽子,然后用力将毽子踢向对方场地。

(4) 扣球:用脚内侧或脚外侧将对方传来的高球用力击向对方场地。

3. 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踢毽、接毽。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发球、扣球练习。

4. 游戏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毽球比赛。

(2) 教师点评比赛,强调技术动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运动,缓解运动疲劳。

六、板书设计1. 毽球基本技术动作踢毽:用脚内侧或脚外侧踢毽。

接毽:用身体任何部位(除手以外)接住毽子。

发球:一脚踩住毽子,用力踢向对方场地。

扣球:用脚内侧或脚外侧将高球击向对方场地。

2. 毽球比赛规则及基本战术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踢毽、接毽各50次。

2. 观看毽球比赛视频,了解比赛规则和基本战术。

3. 家长签字确认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小学体育教案之踢毽子游戏毽球达人

小学体育教案之踢毽子游戏毽球达人

小学体育教案之踢毽子游戏毽球达人踢毽子游戏是一项古老却富有趣味性的传统活动,适合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进行。

通过踢毽子游戏,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踢毽子游戏的体育课,并致力于培养小学生成为毽球达人。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掌握基本的踢毽子技巧,例如用脚尖或脚后跟踢毽子;2.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4.了解毽球这一传统文化运动。

二、准备工作为了保证课堂顺利进行,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场地准备:选择平坦开阔的室外场地;2.毽球准备:准备充气毽球,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只;3.组织准备:根据学生人数,分组安排。

三、授课步骤1.热身运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例如跑步、伸展运动等,以准备身体。

2.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踢毽子游戏的规则和基本技巧;-示范正确的踢毽子姿势,例如保持身体平衡、注视球的位置等;-让学生根据示范进行模仿和练习。

3.技能训练(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相同数量的学生;-设置毽球放置点,要求学生依次踢毽子将毽球踢到目标点;-鼓励学生在训练中互相帮助和鼓励,增加团队合作意识。

4.小组竞赛(20分钟)-根据学生技能水平,设置不同的竞赛项目,例如毽球接力赛、毽球传递赛等;-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比赛,其他成员为其加油助威;-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他们在踢毽子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在团队合作中有何体会等;-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经验,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注意事项为了保证踢毽子游戏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场地的安全,避免学生摔倒或碰撞;2.监督学生的踢毽子姿势,纠正错误动作,避免受伤;3.适当调整游戏难度,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差异,确保游戏的公平性。

毽球体育课游戏教案

毽球体育课游戏教案

毽球体育课游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球类运动”中的第三节“毽球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踢、接、传、扣等,以及毽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毽球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毽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毽球、教学视频、计时器。

学具:运动鞋、宽松的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毽球游戏,让学生感受毽球的乐趣。

2. 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踢、接、传、扣等。

(2)教师进行示范,强调动作要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踢球技术:正踢、反踢、侧踢。

(2)接球技术:单手接球、双手接球。

(3)传球技术:正手传球、反手传球。

(4)扣球技术:正扣、反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游戏环节(10分钟)学生进行毽球比赛,教师担任裁判,及时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毽球基本技术动作踢球技术:正踢、反踢、侧踢接球技术:单手接球、双手接球传球技术:正手传球、反手传球扣球技术:正扣、反扣2. 毽球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掌握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进行家庭练习。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完成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毽球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鼓励学生观看毽球比赛视频,了解不同技术动作的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游戏环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确保学生了解毽球基本技术动作的名称和分类。

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

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

一年级体育教案 毽球 准备姿势,是运动员在场上未接球时身体的一种等待状态,保持良好的姿势,是使身体能随时在瞬间由静变动,由被动的状态变主动状态的关键。准备姿势一般分两种: 1、左右开位站势。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左右的移动的状态,尤其用在比赛的防守过程的站势当中。 2、前后开位站势。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前后的移动状态,较多应用在比赛过程中的接发球和防守当中。注意后脚跟离地,身体重心要向前移,随时保持静中带动的状态。 步法是移动的灵魂,没有纯熟的步法移动技巧,在比赛中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步法移动一般有八种。分别为前上步,后撤步,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转体上步,跑动步。只有熟悉各种步法的移动运用,在比赛中才能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1、脚内侧踢球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球。

2、脚外侧踢球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3、脚背踢球 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此踢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4、触球 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但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

发球 发球动作一般有三种:脚内侧发球,脚正背发球,脚外侧发球。脚内侧发球的时候要抬大腿带小腿,用内足弓部位向前上方送髋推踢。奇特点是既稳又准,破坏性强。脚正背发球时要注意绷脚尖,用正脚背向前上方发力挑踢,它的特点是平、快、准。脚外侧发球时要注意稍侧身站位,绷脚尖,用脚外侧发力扫踢,其发球的特点是既快又狠,攻击力强。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又是一项进攻技术,发球的时候可以采用盯人、找空、压后、吊前等手段发出各种战术球,以达到破坏对方组织进攻或直接得分的目的。

毽球体育课游戏教案

毽球体育课游戏教案

毽球体育课游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毽球教学内容,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球类运动”,第三节“毽球”。

详细内容包括毽球的基本技术、毽球比赛规则以及团队配合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毽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接球、传球、射门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毽球比赛中的配合能力。

3. 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毽球技术的灵活运用和团队配合。

重点:毽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和比赛规则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毽球、教学视频、计时器、口哨、记分牌等。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毽球拍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毽球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毽球运动。

2. 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毽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接球、传球、射门等。

教师示范毽球技术,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毽球比赛中的战术配合。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毽球基本技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进行团队配合训练,提高学生比赛中的配合能力。

5. 毽球比赛(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毽球比赛,教师担任裁判,及时指出学生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毽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传球、射门2. 毽球比赛规则3. 团队配合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堂所学,编写一篇关于毽球基本技术的文章。

答案要求:包括毽球基本技术(发球、接球、传球、射门)的要点和练习方法。

2. 作业题目:设计一场毽球比赛,包括比赛规则、比赛场地、比赛时间等。

答案要求:详细描述比赛的相关内容,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毽球,参加校内外毽球比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同时,关注毽球运动的发展,了解国内外毽球赛事,拓宽视野。

小学体育教案-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

小学体育教案-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

一年级体育教案毽球准备姿势,是运动员在场上未接球时身体的一种等待状态,保持良好的姿势,是使身体能随时在瞬间由静变动,由被动的状态变主动状态的关键。

准备姿势一般分两种: 1、左右开位站势。

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左右的移动的状态,尤其用在比赛的防守过程的站势当中。

2、前后开位站势。

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前后的移动状态,较多应用在比赛过程中的接发球和防守当中。

注意后脚跟离地,身体重心要向前移,随时保持静中带动的状态。

步法是移动的灵魂,没有纯熟的步法移动技巧,在比赛中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

步法移动一般有八种。

分别为前上步,后撤步,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转体上步,跑动步。

只有熟悉各种步法的移动运用,在比赛中才能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1、脚内侧踢球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

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球。

2、脚外侧踢球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

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

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3、脚背踢球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

此踢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4、触球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

但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

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

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

发球发球动作一般有三种:脚内侧发球,脚正背发球,脚外侧发球。

小学体育与健康毽球:脚内侧踢毽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毽球:脚内侧踢毽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毽球:脚内侧踢毽球教案标题:小学体育与健康毽球教案:脚内侧踢毽球引言:毽球作为一项古老而又普遍的传统体育活动,一直以来都备受学生们的喜爱。

脚内侧踢毽球是毽球运动中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动作。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设计一个适合小学生的脚内侧踢毽球教案,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且在身体锻炼中体会到乐趣与挑战。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了解毽球运动及其技巧要领;2. 掌握脚内侧踢毽球的基本动作要领;3. 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和灵活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毽球器材:每个学生一只适合年龄的毽球;2. 运动场地:室内或室外平整的场地,尽量不受障碍物影响。

三、教学过程:1. 介绍毽球运动:首先向学生介绍毽球运动的起源、特点和重要性。

讲解毽球的规则和比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示范脚内侧踢毽球动作:教师先向学生进行脚内侧踢毽球技术动作的示范,重点强调正确的站姿和踢球动作。

3. 分解动作要领:将脚内侧踢毽球分解为几个关键动作,逐一解释并演示给学生。

重点包括:a. 身体站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衡;b. 视线注视球:注意保持视线集中在球上,准备迅速反应;c. 腿部动作:飞起腿部,屈膝将脚部内侧贴近球;d. 球的击打:用腿的内侧小范围击打球,控制力度和角度。

4. 练习和巩固:学生进行准备活动,通过反复练习脚内侧踢毽球动作,以培养学生的肌肉记忆和运动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技能。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间的对抗练习。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进行脚内侧踢毽球,团队协作和合作是取胜的关键。

6. 提高技能: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不断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脚内侧踢毽球的技巧和水平。

7. 游戏与比赛: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比赛,让学生在竞争和娱乐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例如,两队进行毽球比赛,通过脚内侧踢毽球来争夺分数。

一年级第体育课教案踢毽子

一年级第体育课教案踢毽子

一年级第体育课教案踢毽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 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踢毽子的基本动作:脚内侧踢、脚外侧踢、头顶球、胸停球等。

2. 踢毽子的组合动作:前后踢、左右踢、旋转踢等。

3. 踢毽子比赛规则及团队协作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跳绳、慢跑,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基本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分组进行练习。

3. 组合动作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踢毽子的组合动作,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 团队协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 教学比赛:设置比赛规则,组织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踢毽子基本动作的情况。

2. 学生参与团队协作的表现。

3. 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高。

4.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程度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毽子若干个2. 教学视频或图片3. 比赛规则表格4. 安全防护用品(如护具)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踢毽子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动作教学:演示踢毽子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3. 组合动作教学:教授组合动作,如前后踢、左右踢等,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4. 团队协作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比赛,讲解比赛规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 教学比赛:设置比赛规则,组织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佩戴护具,如需要。

2.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体育毽球的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准备姿势,是运动员在场上未接球时身体的一种等待状态,保持良好的姿势,是使身体能随时
在瞬间由静变动,由被动的状态变主动状态的关键。准备姿势一般分两种:

1、左右开位站势。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左右的移动的状态,尤其用在
比赛的防守过程的站势当中。

2、前后开位站势。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前后的移动状态,较多应用在
比赛过程中的接发球和防守当中。注意后脚跟离地,身体重心要向前移,随时保持静中带动的状
态。

步法是移动的灵魂,没有纯熟的步法移动技巧,在比赛中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步法移动一
般有八种。分别为前上步,后撤步,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转体上步,跑动步。只有熟悉各种步
法的移动运用,在比赛中才能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1、脚内侧踢球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
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
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
球。

2、脚外侧踢球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
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3、脚背踢球 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此踢球的技
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
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4、触球 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但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
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
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
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

发球 发球动作一般有三种:脚内侧发球,脚正背发球,脚外侧发球。脚内侧发球的时候要抬
大腿带小腿,用内足弓部位向前上方送髋推踢。奇特点是既稳又准,破坏性强。脚正背发球时要
注意绷脚尖,用正脚背向前上方发力挑踢,它的特点是平、快、准。脚外侧发球时要注意稍侧身
站位,绷脚尖,用脚外侧发力扫踢,其发球的特点是既快又狠,攻击力强。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又是
一项进攻技术,发球的时候可以采用盯人、找空、压后、吊前等手段发出各种战术球,以达到破
坏对方组织进攻或直接得分的目的。
毽球是一种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体育项目。由于网上激烈地争夺及“两米线”对头部
的限制,使得脚部进攻成为极其重要的手段。所以对身体柔韧性素质要求特别高。因此在日常教
学与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柔韧性素质的练习。柔韧素质是运动员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也是肌
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性好,有利于运动员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大幅度完成进攻
技术动作,并可防止运动员损伤。

花毽的四种基本踢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