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检验步骤
测定种子纯度正确操作方法

测定种子纯度正确操作方法
测定种子纯度的正确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所需材料和器械:种子样品、显微镜、移液管、玻璃滑片、盖玻片、显微镜载物钳等。
2. 取适量的种子样品:根据实验需求和样品特点,选择适量的种子样品。
3. 准备显微镜载玻片:在玻璃滑片上滴上1-2滴蒸馏水,然后将玻璃滑片放到洁净的盛器中,用高压蒸馏器蒸馏玻璃滑片至清洁透明。
4. 涂布玻璃滑片:用显微镜载物钳夹起少量种子样品,将其均匀涂布在玻璃滑片上。
5. 覆盖盖玻片:将盖玻片放在涂布好的种子样品上,确保样品完全被盖玻片覆盖。
6. 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种子样品,检查其中有无杂质、异形和变色。
7. 计数: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种子样品中不同类群的种子数目,然后计算每类群的比例。
8. 制作种子分类图:根据所观察到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制作种子分类图。
9. 分析数据:根据计数结果和种子分类图,计算种子样品的纯度,包括不同类群的百分比和纯度指数等。
10. 结果记录和分析: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及时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需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 使用干净的器械和试剂,避免交叉污染。
-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种子扦样程序,种子质量检测项目的操作程序,检测基本要求和结果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验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构成与操作程序图3.1 构成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由GB/T 3543.1 ~ GB/T 3543.7 等七个系列标准构成。
就其内容可分为扦样、检测和结果报告三部分。
扦样部分:种子批的扦样程序、实验室分样程序、样品保存;检测部分:净度分析(包括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测定)、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生活力的生化测定、重量测定、种子健康测定、包衣种子检验;结果报告:容许误差、签发结果报告单的条件、结果报告单。
其中检测部分的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为必检项目,生活力的生化测定等其他项目检验属于非必检项目。
3.2种子检验操作程序图全面检验时应遵循的操作程序见下图。
注:①本图中送验样品和试验样品的重量各不相同,参见GB/T3543.2中的5.5.1和6.1条。
②健康测定根据测定要求的不同,有时是用净种子,有时是用送验样品的一部分。
③若同时进行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测定和净度分析,可用同一份送验样品,先做净度分析,再测定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
4 扦样部分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样品应由从种子批不同部位随机扦取若干次的小部分种子合并而成,然后把这个样品经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法分取规定重量的样品。
不管哪一步骤都要有代表性。
具体的扦样方法应符合GB/T3543.2的规定。
种子质量检测操作规程

沧州市第八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种子质量检测操作规程
一、赛前准备:
1. 抽签
2.进入实验室,找对自己的座位号。
3.检查实验用具及实验材料,如果有缺少或错误及时告诉监考老师。
二、比赛过程:
1.小麦种子的净度分析:
(1)扦样:从样品种子中扦取种子500克。
(2)试样分取:正确采用四分法进行检验样品的分取,小样重120-130克。
(3)试样分离:在选取的小样中正确识别和区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并分别放入相应容器。
(4)称重:对不同样品分别进行称重。
(5)计算:写出计算公式,算出结果。
2.小麦种子的千粒重测定:
(1)数取试样:从净度分析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数取种子2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粒。
(2)称重:选择适宜感量天平进行称重。
(3)计算:计算两份重复的平均重量,两份重复之差与平均数之比不超过5%,如果超过应数取第三份,写出计算公式并计算结果。
3.玉米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1)样品准备:切取样品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粒(30粒活种子,20粒死种子)。
(2)红墨水染色:将准备好的种子样品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试剂,进行染色反应0.5小时,至染色很明显后并冲洗。
(3)鉴定:观察胚和盾片着色情况,正确判断判断种子的死活。
(4)计算:写出计算公式,算出结果。
三、赛后处理:
比赛结束后,清洁实验台,把所有实验材料及用具恢复原样。
种子质量常规检验

将预烘过的样品按前述(标准法)步骤进行第二次烘干
计算第二次烘干水分%(S2) 按下式计算样品种子总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 S1 + S2 注:称重要用感量0.001g天平 S1×S2 100
!!!
五、人工种子
随着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现 代生物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都在致 力于“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的研究。
第十一章
种子质量的常规检验
即我国规定的品种纯度、种子净度、 发芽力、水分四大质量指标的检验
一、种子净度分析
1、种子净度分析及其标准 种子净度(purity)——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具体讲是
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它植物种子后留 下本作物(种)净种子重量占分析样品 总重量的百分率
分析目的——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推断种子批的组成情
2、发芽试验的方法步骤——标准法
准备发芽床
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种子(小粒100×4,大粒50×4)
制床 置于适宜条件下发芽 每天检查并在初期(3-5天)进行鉴定计数 末期(7-10天)鉴定并记载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
硬实、新 鲜不发芽、腐烂霉变等死种子数
发芽势= 计算 发芽率=
初次计数的正常幼苗数 供试种子数 末次计数的正常幼苗数 供试种子数
×100% ×100%
3、幼苗鉴定
完整幼苗——主要构造如根、中轴、苗端子叶或芽 正 常 幼 苗 鞘生长良好、完全、匀称、健 带有轻微缺陷的幼苗——主要构造有某种缺陷但能 均衡生长,与完整幼苗相当 次生感染的幼苗——被霉菌感染使主要构造发病或 腐烂,但有证据表明病源不来自种子本 受损伤的幼苗——由外因引起幼苗构造残缺不全或 严重损伤以致不能均衡生长 畸形或不匀称幼苗——有内因导致生理紊乱,幼苗 细弱或主要构造畸形、不匀称 腐烂幼苗——由初生感染引起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 并妨碍正常生长者
种子检验规范

一、总则本规范参照GB/T 3543—1995制定。
1 扦样部分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样品应由从种子批不同部位随机扦取若干次的小部分种子合并而成,然后把这个样品经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法取法分取规定重量的样品。
不管哪一步骤都要有代表性。
2 检测部分2.1 净度分析净度分析是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
分析时将试验样品分成三种成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并测定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
样品中的所有植物种子和各种杂质,尽可能加以鉴定。
2.2 水分测定测定送验样品的种子水分,为种子安全贮藏、运输等提供依据。
种子水分测定必须使种子水分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全部除去,同时要尽最大可能减少氧化、分解或其他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2.3 发芽试验发芽试验是测定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据此可比较不同种子批的质量,也可估测田间播种价值。
发芽试验须用经净度分析后的净种子,在适宜水分和规定的发芽技术条件进行试验,到幼苗适宜评价阶段后,按结果报告要求检查每个重复,并计数不同类型的幼苗。
如需经过预处理的,应在报告上注明。
2.4 纯度鉴定测定送验样品的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可用种子、幼苗或植株。
通常,把种子与标准样品的种子进行比较,或将幼苗和植株与同期邻近种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同一发育阶段的标准样品的幼苗和植株进行比较。
当品种的鉴定性状比较一致时(如自花授粉作物),则对异作物、异品种的种子、幼苗或植株进行计数;当品种的鉴定性状一致性较差时(如异花授粉作物),则对明显的变异株进行计数,并作出总体评价。
2.5 重量测定测定送验样品每1000粒种子的重量。
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称其重量,计算其1000粒种子的重量,并换算成国家种子质量标准水分条件下的重量。
3 容许误差容许误差是指同一测定项目两次检验结果所容许的最大差距,超过此限度则足以引起对其结果准确性产生怀疑或认为所测的条件存在着真正的差异。
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草种子的检验规程通常包括发芽试验,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萌发率。
发芽试验是通过模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来评估种子的质量和活力。
以下是草种子发芽试验的一般规程:
1. 样品准备,从不同批次的草种子中随机取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样品应该在取样后尽快进行试验,以避免种子老化或受损。
2. 处理和播种,将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等,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容器或种子盘上。
3. 环境条件,种子播种后,容器应放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通常情况下,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湿度要适中,光照要充足。
4. 观察和记录,在播种后一定时间内,定期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通常观察周期为7-14天,但具体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草种进行调整。
5.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等指标,以评估种子的质量和活力。
根据规定的标准,对
种子进行等级划分或质量评定。
总的来说,草种子的发芽试验是评估种子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地评估种子的发芽率和
活力,为草种子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种子质量检测操作规程探究

种子质量检测操作规程探究种子质量检测是种子生产和销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种子的品质,减少种子生产和销售中的风险,必须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来进行种子质量检测。
本文将探究种子质量检测操作规程。
一、取样取样是种子质量检测的第一步。
为了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应当根据采样计划进行取样,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
取样时应注意:1.取样应随机、均匀。
在同一批种子中,应该采取不同地点的多个样品。
2.应当避免混杂。
应该将取样工具用酒精消毒并彻底干燥。
3.取样时,应先搅拌混合,使种子中各部分混合均匀,再从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
二、干燥种子的水分含量对种子的长期保存和品质很有影响。
因此,为了准确检测种子的水分含量,必须首先将样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时应注意:1.干燥温度应根据被检种子的特性进行选择,一般不应超过70℃。
不同种子在干燥温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2.干燥时间应足够长,确保样品干燥彻底。
3.干燥后应让样品冷却,以免在检测时受到干燥后残余热量的干扰。
三、净化在种子的生产和储藏过程中,会有一些杂质混入种子中。
为了准确检测种子的品质,需要将样品进行净化。
净化时应注意:1.除杂工具应采用专业的除杂设备或手工除杂器具来进行。
2.除杂工艺应足够细致,将杂质完全剔除。
3.除杂后应进行样品磨碎,以便后续检测。
四、测定种子质量检测的核心是各项指标的测定。
测定时应注意:1.测定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经过校准和检验,并保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
2.测定时应遵循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方法操作,确保测定的准确性。
3.测定时应进行质控,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五、分析分析是种子质量检测的最后一步。
分析时应注意:1.分析结果应根据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种子的品质。
3.分析结果应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参考。
本文从取样、干燥、净化、测定和分析五个方面探究了种子质量检测的操作规程。
通过严格遵守规程,才能保证种子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种子生产和销售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种子净度的操作方法

种子净度的操作方法
种子净度是指种子中纯种率的高低,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种子净度的操作方法除了依赖于农作物的具体种植要求外,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采集种子:根据所需农作物种子的特定成熟度,选取健康且成熟的种子进行采集。
避免采集未成熟或受损的种子。
2. 清洗种子:用清水将采集到的种子浸泡,去除杂质、泥土或其他附着物。
可以通过搅拌、冲洗等方式进行清洗。
3. 筛选种子:使用筛子或其他筛网将清洗后的种子进行筛选,去除小颗粒、碎片或不符合要求的种子。
4. 分选种子:对筛选后的种子进行人工或机械分选。
人工分选可以通过目测和手工去除受损、发芽差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种子。
机械分选可以利用种子分选机等专用设备进行,根据种子大小、重量或颜色的差异进行分选。
5. 称重:称量分选后的种子,记录总重量。
6. 测定纯度:从总重量中取一定比例的种子样本,在显微镜下检查种子的外观和纯度。
通过计算其中的纯种率,可以得到种子的净度。
以上是种子净度的基本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可能有所不同,还需根据具体农作物和种植要求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质量检验项目及步骤
一.填写竞赛表:(原始记录表和检测结果报告单)
1.竞赛编号
2.比赛时间
3.送检单位
4.产地
5.送检样品重(g)
6.作物名称
7.品种名称
二.器皿编号、贴标签:
1.烧杯3个,用数字Ⅰ、Ⅱ、Ⅲ编号,标签用铅笔填写,贴在合适的位置。
2.培养皿4个,用数字Ⅰ、Ⅱ、Ⅲ、Ⅳ编号,标签用铅笔填写,贴在合适
的位置。
三 .称量容器,并记录容器重:
烧杯Ⅰ: wⅠ=
烧杯Ⅱ: wⅡ=
烧杯Ⅲ:wⅢ=
四.小麦净度分析:
种子净度:是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
具体是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
种子后,留下的本作物的净种子的重量占分析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
它
是衡量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步骤:
1.试样分取:用四分法对送检样品进行分取,两次分样。
将分取的试样装入
Ⅰ号烧杯中,不用的种子装入种子袋中。
2.称量试样:对分取的试样称重,记录试样重。
试样重(g)= 称量数值–烧杯Ⅰ重量(wⅠ)
3.试样分离:把已称重的种子,倒在实验台上,采用人工分离方法,用镊子
按顺序、逐粒将试样分离成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杂质三部分,分别装
入已编号的烧杯中。
注:(1)净种子:是指送验者所叙述的(包括品种的全部植物变种和栽培品种)符合净种子定义要求的种子单位或构造。
确定净种子的一般原则:在种子构造上凡能明确鉴别出它们是属于
分析的种子(已变成菌核、黑穗病孢子团或者线虫瘦除外),即使
是未成熟的、瘦小的、皱缩的、带病的或发过芽的种子单位和
大于原来种子大小一半的破损种子单位。
(2)其他植物种子:指净种子以外的任何植种类的种子单位。
包括
其他植物种类的种子单位。
(3)杂质:指除净种子和其他植物种子以外的所有非种子单位。
即其他物质及构造,包括不育花、内外浮、茎叶碎片、真菌
体、土块、沙粒及其他非种子物质。
4.称量试样的各成分:对试样分离后的各成分分别进行称量,以克(g)为
单位,记录其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并将数据填入原始记载表和检测结果报告单。
(1)净种子重量(g)=
(2)其他植物种子重量(g)=
(3)杂质重量(g)=
5.净度分析结果计算:
(1)计算增失差(%):
试样各成分重量之和 = 净种子重量 +其他植物种子重量 +杂质重量
增失差(%)=(试样重-试样各成分重量之和)/试样重×100﹪注:当增失差(%)>5﹪时,需重新做该项目。
(2)计算各成分的百分率:根据试样分离后的各成分重量,计算各成分的百分率。
种子净度(%)=×100﹪
其他植物种子(%)=×100﹪
杂质(%)=×100﹪
五.小麦千粒重测定:
1.取样:从净度分析后并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不加挑选地数取两个重复
试样,每个重复各1000粒。
2.称量:对每个重复试样进行称量(精确到0.1 g),并记录数据。
3.结果计算:
(1)两个重复重量的平均值 =
(2)误差(﹪)=×100﹪
六.小麦生活力测定:
1.取样:从已处理的种子中,不加挑选地数取四个重复试样,每个重复50
粒,分别装入相应的容器(培养皿)。
2.切样:将每个重复中的小麦种子,逐粒纵切,取其一半放入培养皿中,另
一半丢弃。
3.样品染色:在已切好的的样品中,分别加入适量染色液,移置于20—
400C恒温箱中,进行染色反应,约20—30分钟,至染色很明显后取出,并用清水冲洗1—2次。
4.观察鉴定:将染色后的种子放在滤纸上,逐粒观察种胚染色情况,并记录
染色种子数。
6.统计计算:分别计算每个重复的种子生活力和平均种子生活力。
(1)种子生活力(%)=×100﹪
(2)平均生活力(%)=
七.整理实验台,完成竞赛。
要求干净整洁。
(注:幼儿教育越显重要,但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