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课件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土地利用管理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科学合理地管理土地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效益,还能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广覆盖、大范围的观测方式,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章遥感技术概述2.1 遥感技术的原理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上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能量并利用传感器将其转化为可识别和分析的图像数据。
遥感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广覆盖等特点,适用于快速获取大量的土地利用信息。
2.2 遥感技术的数据源遥感技术的数据源主要包括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和地面观测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源,可以获得关于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变化等丰富的信息。
第三章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3.1 土地覆盖类型分类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面影像进行识别和解译,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有效分类。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出各种土地覆盖类型,如森林、草地、建筑区域等,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除了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将土地利用按照功能进行分类。
例如,将农田、草地、林地等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利用。
第四章遥感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4.1 土地质量评价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可以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价。
通过获取不同土地类型的遥感数据,分析土地的适宜性和潜力,为农业、林业等领域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2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利用历年的遥感数据,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通过比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可以及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第五章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5.1 土地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提供土地资源的详细信息和空间数据,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运用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运用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高中发展,科学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遥感技术属于创新科技体系。
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资源现状,可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调查带来重要的技术支持,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基于此,总结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来相应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运用引言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土地资源使用中不合理现象众多,尤其是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可以对国土资源信息提供可靠的探测,以利于有关部门迅速掌握国土资源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作为我国现代科技领域的全新技术产物,其主要功能是获取物体的物理几何属性。
遥感技术应用初期,遥感影像一般为目视解译。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成熟,打破了传统的解译方式,可对原有影像进行科学处理,例如,引入图像变换和增强、几何与辐射校正等技术,可提高遥感影像的处理效果。
结合专业人才对影像解译的结果进行处理,可形成特征性的遥感影像。
现阶段,我国遥感技术可以分为多光谱和高光谱两种。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探测到被覆盖的目标地物,精准估测生态系统中的理化参数,其中包括土壤特殊性、水分、植被等参数。
多光谱远程则利用两个或多个光谱通道,利用不同传感器对事物同步呈现。
通过地面物体反射电磁波,可将其分成几个谱带,用来获取地面事物的各类信息。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在我国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该技术在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遥感技术在林业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在天气情况监测中的应用,在土地质量和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也实现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早期的遥感技术被应用于我国地面作物面积和土地墒情变化监测领域,后期的监测范围扩大到了我国农业资源的使用变化状况,技术人员采用农业遥感技术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我国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农业旱情。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作者:孙林娜王桂英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5期【摘要】国土资源管理中最难的就是在国土资源测量上和实时监控上,遥感技术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凭借着遥感技术的优势,在土地、矿产等资源勘测上应用广泛,降低了国土资源管理的难度,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推广,遥感技术成为了国土检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手段。
【关键词】遥感技术;国土资源管理;应用0 前言近年来我国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和成功,以快速的提取了土地地质构造信息和地质矿物勘察开采等问题数据的同时及时的预警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监控,遥感技术对国土资源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 遥感技术(1)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中,获取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利用遥感技术,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国土管理数据库,是为了对土地的范围和土地的位置进行了实时的了解,同时为了快捷的调查土地的变更工作而建设,对于最终结果的上报有着完整的汇总和整理。
利用遥感技术合理的规划了我国农田建设,可以及时的调整和方式不合理利用农田的现象,从而进行合理的利用和评估监测。
(2)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上作用发挥极大,完美的预警和监测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利用遥感技术的地理空间数据,对可能发生的一切灾害区域进行时刻监测其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发育特点和这次灾害的危害性与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有目的的监测后续灾害发生的走势,这是中国从地震仪中又一次寻找到了可以预测地震前兆从而发起短期预报的手段,在今后的遥感技术会更多的使用在地质监测上,用卫星和地面勘察中减轻地质灾害的扩大性从而降低了人民的损失,在一年的时间里面规避了近1000起地质灾害,同时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面的各种直观信息对后续的救援的展开和可能出现的危险信息进行了识别,从而有效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取得社会的认同和经济损失的降低。
(3)遥感技术有着对地质矿物资源采集和勘探上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航空平台上的成像光谱仪器,提起到各个物质的光谱特性,从而有计划的勘察和开采,利用遥感技术从1990念叨现在国土资源部门完成了13个省会与自治区的19个重点矿产和矿区的有效调查和采集,实现了对1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调查监测,基本明确了不同监测去不同矿物的位置所在,从而明确开采区分布的有效管理。
《遥感技术及应用》课件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目视解译
信息提取与分析
通过专业人员的目视观察和经验,对 遥感图像中的地物类型、分布和变化 进行识别和解译。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 ,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
计算机解译
利用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自 动识别和解译遥感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
遥感数据处理
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分类和识别等操作,提取有用的信息,为 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03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辐射定标
将传感器接收的辐射亮度转化为 地表的反射率或温度等物理量, 为后续图像处理提供准确的基础
数据。
几何校正
消除图像中的几何畸变,将图像的 像素位置与实际地理坐标相对应, 确保图像的地理信息准确。
详细描述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森 林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属性信息,为森 林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同时, 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森林火灾、病虫 害等突发事件。
城市规划与建设监测
总结词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监测 ,包括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 质量评估等。
VS
详细描述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空间布 局和建筑物信息,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 数据支持。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城 市环境质量,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
灾害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可以对地震、洪水、 火灾等灾害进行监测和评估, 为灾害救援和重建提供支持。
02
遥感技术原理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波
是由电磁振荡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 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电磁波谱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调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6-30T08:38:07.21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沈孟平管红波[导读] 作为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广,而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实时性的特点。
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能够给国土资源的调查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并且能够提供动态监测以及数据监测等方面的服务,是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鉴于此,文章就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沈孟平管红波吉林省基础测绘院 136001摘要:作为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广,而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实时性的特点。
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能够给国土资源的调查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并且能够提供动态监测以及数据监测等方面的服务,是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鉴于此,文章就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应用一、遥感技术与国土资源调查1.1国土资源调查基本概念国土资源的基本概念有宏观和微观层面之分,宏观意义上的国土资源是指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总体,是对国土规划区域内资源、人口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总称。
微观意义上的国土资源是指以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有综合调查以及专业调查之分,其中综合调查是针对国土资源和相关环境资源的综合信息的调查,专业调查是针对某种资源的规划发展工作所进行的调查。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准确地了解国土资源信息对于国家经济生活社会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遥感技术的优势作用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在国土资源调查中使用了遥感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事实证明遥感技术具有信息收集快、层次明显、时效性强等优势,相比于传统的调查手段其成本低、时间短、速度快,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加之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云服务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建立起了依托遥感技术的国土资源数据库以及图形信息库。
《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

林业病虫害监测
遥感技术可监测林业病虫 害的发生和扩散,为防治 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
城市扩张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城市扩张和土 地利用变化,为城市规划和政策 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城市环境质量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空气、水 质等环境质量状况,为城市环境 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遥感技术的分类
按平台分类
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按传感器类型分类
可分为光学遥感、雷达遥感和多光谱遥感等 。
按应用领域分类
可分为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环境遥感、城 市规划遥感等。
02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01
02
03
农业资源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地、 水、气候等农业资源的分 布和状况,为农业规划和 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遥感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1 2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和法律法规的 建设。
技术标准与规范
目前遥感技术标准不一,数据格式多样,需要建 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遥感技术的交流 和应用。
高昂的成本
遥感技术设备和数据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 某些领域的应用,需要降低成本以扩大应用范围 。
如何应对遥感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建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通过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遥感技术 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 效果。
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政策,加 强技术防范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权 益。
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遥测遥感技术》课件

CONTENTS
遥测遥感技术概述遥测技术与系统遥感技术与系统遥测与遥感的融合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的未来展望
遥测遥感技术概述
01
遥测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远距离获取目标或环境数据的技术。
定义
具有远距离、非接触、快速、高精度、大面积覆盖等优势,为科学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城市规划与管理
遥测遥感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环境和自然现象。
科学研究
20世纪初,遥测和遥感技术开始起步,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和地图测绘。
20世纪中叶,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遥测遥感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和资源调查。
21世纪初,随着无人机、高光谱成像等技术的发展,遥测遥感技术不断创新,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特点
遥测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森林、水域等资源的调查,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物信息,为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资源调查
遥测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如气象、水文、地震等自然灾害,为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提供重要信息。
环境监测
遥测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城市空间布局、建筑分布、交通状况等数据,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接收来自目标自身的辐射或者反射太阳光的电磁波进行遥感测量的方式。
利用卫星、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行遥感测量的方式。
利用飞机、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遥感测量的方式。
主动遥感
被动遥感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用于接收和记录电磁波的设备,包括光学相机、红外相机、雷达等。
用于将遥感数据传输回地面的设备,包括卫星通信设备、数据链等。
传感器
传输设备
土地利用遥感PPT课件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 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 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它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 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土地覆盖:“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 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 的自然状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美 国“全球环境变化委员会”(USSGCR): 覆盖着地球表 面的植被及其它特质。也就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所 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 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 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成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 土地覆盖作为一种综合体,它包括的因素可以很多。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遥感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各国科学家越来越感 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 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引起的土地覆盖变化被认为是全球环 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因此国际地圈与生物 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 在1995年联合提出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研究计划,使土地利 用变化研究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
USGS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结构
该分类系统采用典型的阶层式结构, 由四个层次的 分类系统构成。I 级分类主要基于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宏 观类型与土地资源自然生态背景,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 解译或数据处理过程获取;II 级分类通常通过航片解译 得到;III 级、IV 级分类依据各级需求在II 级分类基础 上灵活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7
PPT学习交流
8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 用
遥感对地观测获取的信息是地球上各种目标的电
磁波反射与辐射信息。遥感图象全面、客观、真
实地纪录了地表的综合景观和各种地物的地表特 征,并以各自的形状、大小、花纹、色调等显示在
图片上。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影象特征区分不同的 地质体,解译断裂构造、环状构造及褶皱构造,提取 与矿产有关的各种信息,判读土地利用状况,圈定地 表水范围,寻找地下水资源,进行环境监测及地质灾
PPT学习交流
12
TM数据
TM(Thematic Mapper)安装于Landsat-4、5上, 是一个高级的多波段扫描型地球资源敏感仪器, 与多波段扫描仪MSS性能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空间 分辨率、更好的频谱选择性、更好的几何保真度、 更高的辐射准确度和分辨率,是在MSS基础上发展 的新一代多波段扫描仪器。由TM所得到的遥感数 据就是TM数据。
等);而波长在 0.65um以上时,植被的反射率大于土
壤的反射率;在远红外波段,土壤反射率大于植被反
射率。这与土壤物化特性水分动态以及植被叶面
反射率特性等有关重度盐渍地在各个波段上的亮
度值均比绿洲、水体、中轻度盐渍地高得多,其
差值比较大。重度盐渍地在TM5、TM4、TM3波段
组合上显示为白色,中轻度盐渍地为暗红色或灰黑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与监测
利用TM数据、ETM数据或CCD数据经计算机校正、 处理后,可将耕地、林地、草地、或城乡居民和工 矿用地、道路、河渠、湖泊水库、沙地、裸地、 沼泽及其它难以利用的土地加以区分,进而制作 相应的专题图件。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对比,得到 用地变化的情况。
PPT学习交流
13
此扫描仪分为7个波段:
TM1为0.45~0.52微米为蓝波段,该波段位于水体衰减系 数最小的部位,对水体的穿透力最大,用于判别水深, 研究浅海水下地形、水体浑浊度等,进行水系及浅海水 域制图;
TM2为0.52~0.60微米为绿波段,该波段位于绿色植物的 反射峰附近,对健康茂盛植物反射敏感,可以识别植物 类别和评价植物生产力,对水体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可 反映水下地形、沙洲、沿岸沙坝等特征;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
16
PPT学习交流
17
PPT学习交流
18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资源退化
土壤侵蚀,先对地表组成物质分析,其次进行地形地 貌、植被覆盖率的解分析,然后从颜色、形状、 阴影、纹理和结构几个方面建立解译标志,并根据 纹理的密集程度和粗糙程度确定土壤侵蚀强度。
土地沙漠化,卫星遥感监测土地沙漠化,主要是从卫 星相片的颜色、纹理、结构判读出沙漠土地。利 用不同时相的卫星相片对比分析,就能了解沙漠化 过程与现状,还能推算它的发展强度,并预测演变趋 势,完成沙漠化监测。
害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它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可发挥重要的作 用。
PPT学习交流
9
遥感技术应用与矿产调查
自然界中的地质构造及其赋存的各类地下矿产资 源,在地表均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长期的外动力地质 作用,这样就会形成一定的地表地质特征,并且与自 然地理密切相关。通过遥感图象可直接获得这些 地表特征信息。这种遥感图象是识别地质构造、 岩石类型及其所赋存矿产资源等地质现象的重要 依据。同时可根据地质背景和成矿理论分析,进行 图象处理,提取隐伏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有用 信息。
PPT学习交流
4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 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 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 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 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PPT学习交流
5
PPT学习交流
6
遥感技术原理
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 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 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 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一物体,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 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 是根 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的技术。
TM3为0.63~0.69微米为红波段,该波段位于叶绿素的主 要吸收带,可用于区分植物类型、覆盖度、判断植物生 长状况等,此外该波段对裸露地表、植被、岩性、地层、 构造、地貌、水文等特征均可提供丰富的植物信息;
TM4为0.76~0.90微米,为近红外波段,该波段位于植物 的高反射区,反映了大量的植物信息,多用于植物的识 别、分类,同时它也位于PPT水学习交体流 的强吸收区,用于勾绘水 14
土壤盐渍化,盐碱度高的土壤反射率较高,在图上色 调浅或呈灰白色。
PPT学习交流
19
PPT学习交流
20
PPT学习交流
21
PPT学习交流
22
一般认为,土壤反射率介于水体与植被之间,即
大于水体的反射率而小于植被的反射率。在典型
地物光谱曲线上,当波长在 0.35~0.65um时,盐碱
类土壤和一般土壤的反射率大于其他地物(如植被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 于2009年完成
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充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势的地面影像作为调查的 主要信息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以大 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 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图形、属 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的一体 化管理。
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 应用
PPT学习交流
1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 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 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 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于1984年5月开始一直到1997 年年底结束。
色,易于与其他地物类型相区分,具有很好的可分性.
中轻度盐渍地在TM1、TM2、TM3、TM7波段上的
值均比绿洲高. TM5、TM4、TM7 波段值相加后,中
轻度盐渍地的亮度值均低于岩石,利用这一特征可
以区分中轻度盐渍地与岩石.中轻度盐渍地在T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