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学》练习题与答案
形式逻辑学 第四版(华东师大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答案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
2、(b)第二章概念(P43-49)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见下页)六.全部错误。
理由: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
1、2、3、4、5、6、7、8、orA BBDDCABCDAABCCABBCDACBAB CAA BC七、全部错误。
理由: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
2、交叉、反对。
3、不相容(全异)、同一。
4、(略)。
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A A A E O I A(a) E三、1、不能,能。
2、能,能。
3、(略)六、(3)正确。
七、1、SOP。
2、真包含于。
3、全同、真包含于。
4、真假不定。
5、特称、肯定。
6、SI P 真。
八、c d d d c d九、de de bc bc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 与P全同。
形式逻辑学复习范围+答案.doc

不同假 不同假A.交又关系 C.全同关系4. “中子都是不带电的”这一判断是(A.全称肯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5. 由」(pAq )可以得到()A. —ip V —<q C. —ipAq 6.两个概之间的反对关系是()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B.全异关系 D.真包含关系)B.全称否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B. —«pVq D. pA —>q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B 两个概念之间具有( 7.8.的错误(9.2016-2017第一学期《形式逻辑》期末考试范围及题型一、单选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20分)1. 如果两个直言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直言命题(A. 可同真,可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 2. 与SAP 具有差等关系的是( )A. SEPB.SIPC. SOPD. POS 3. 有些A 是B,有些A 不是B,并且有些B 不是A,则A 、若A 蕴涵B,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A. A 真且B 真B. A 真但B 假C. A 假但B 真D. A 假且B 假“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这一划分犯了— A. 多出子项 B.划分不全C.子项交叉D.同语反复“并非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有良知的”,由此必然可以推出( ) A. 有的新闻工作者没有良知 B.有良知的都不是新闻工作者C.新闻工作者都没有良知D.有的新闻工作者有良知10. “(p-r ) A ( 「q-r ) A (pV-q ) E” 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A.简单构成式 B.简单破坏式C.复杂构成式D.复杂破坏式11. 若“如果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为真的是()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 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C.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12. “某些理发师留胡子。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最新]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f5f6d5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3.png)
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
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
因为,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此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的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是正确的。
因为分出来的子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外延之和与母项“民主革命”的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
因为:①“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是按商品的质量划分出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是按商品的销售状况划分出来的;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是按人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高干子弟”是按家庭中儿女的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的;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因为“棉花”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的逻辑错误。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70f4df18583d049645978.png)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概念一、填空题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A 、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 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双选题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A 、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A、“牛”限制为“牛郎”B、“月亮”概括为“星体”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D、“楷书”概括为“书”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
A、安顺贵州中国B、楚王楚人人C、安顺学院政法系安顺学院高校D、中国革命战争革命战争战争4、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关系。
A 、全同关系B、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5、“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
A 、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6、若“有的S是P”并且“有S的不是P”,那么S与P的外延关系或者是关系。
A 、全同B、真包含C、真包含于D、交叉7、若“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均假,则S与P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A 、全同B、S真包含PC、全异D、交叉四、图表题1、张辉是大学生,但不是三好学生。
2、“安顺学院,是安顺地区的高等学校。
”请用欧拉图表示a b c三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3、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A、法院;B、法官;C、中共党员。
4、请用欧拉力表示下列四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A、审判员B、法院C、司法干部D、党员第二部分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一、填空题1、由SAP真,可以推知SEP ;SIP2、在“所有犯罪嫌疑人都是罪犯”这一判断中,从项的周延性方面看,“犯罪嫌疑人”是的,“罪犯”是不周延的。
形式逻辑学习题及答案

逻辑学练习卷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15分)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在“所有S是P”中,逻辑常项是所有、是。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结构看,在定义“负命题是否定某一命题的命题”中,“否定某一命题的”是种差,“命题”是属。
3.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和“子项”在外延上具有相容关系,而“子项”和“子项”之间具有不相容关系。
4.当概念S与概念P的外延具有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时,SEP取值为假而SOP取值为真。
5.一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甲班同学”,谓项是“年轻人”,其主、谓项都不周延,表达这一命题的自然语句是有的甲班同学是年轻人6.一个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则该命题是特称命题;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周延,则该命题是否定命题。
7.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全异”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真包含关系,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真包含关系。
8.在概念外延间的“全同”、“真包含于”、“交叉”和“矛盾”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真包含于关系,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矛盾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性质命题中,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 a )。
a、逻辑常项;b、变项;c、语言形式;d、思维内容。
2.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d )相同。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谓项和联项;d量项和联项。
3.“没有S是P”与“没有S不是P”这两个命题( c )。
a、质与量均相同;b、质相同但量不同;c、质不同但量相同;d、质与量均不同。
4.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不是A”都真,则( b )a、A与B都是单独概念;b、A与B都是普遍概念;c、A是单独概念B是普遍概念;d、A是普遍概念B是单独概念。
5.在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⑵“青年应当志存高远”中的“青年”( b )a、都是集合概念;b、⑴是集合概念⑵不是集合概念;c、都不是集合概念;d、⑴不是集合概念⑵是集合概念。
6.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命题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形式逻辑 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形式逻辑练习题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思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通过学习形式逻辑,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是一些形式逻辑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形式逻辑的理解。
1. 假设有两个命题:命题A: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润;命题B:地面湿润。
请问下面哪个推理是正确的?A.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润。
B. 如果地面湿润,那么下雨。
C. 如果地面湿润,那么没有下雨。
D. 如果没有下雨,那么地面不湿润。
答案:A。
根据命题A的前提条件“下雨”,可以推出结论“地面湿润”。
2. 假设有两个命题:命题A:如果小明努力学习,那么他会取得好成绩;命题B:小明取得了好成绩。
请问下面哪个推理是正确的?A. 如果小明取得了好成绩,那么他努力学习。
B. 如果小明努力学习,那么他会取得好成绩。
C. 如果小明没有取得好成绩,那么他没有努力学习。
D. 如果小明没有努力学习,那么他不会取得好成绩。
答案:B。
根据命题A的前提条件“小明努力学习”,可以推出结论“他会取得好成绩”。
3. 假设有三个命题:命题A: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小明会带伞;命题B:小明没有带伞;命题C:今天下雨。
请问下面哪个推理是正确的?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小明会带伞。
B. 如果小明没有带伞,那么今天没有下雨。
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小明没有带伞。
D. 如果小明没有带伞,那么今天下雨。
答案:C。
根据命题A的前提条件“今天下雨”,可以推出结论“小明没有带伞”。
4. 假设有三个命题:命题A:如果小明喜欢音乐,那么他会去音乐会;命题B:小明没有去音乐会;命题C:小明不喜欢音乐。
请问下面哪个推理是正确的?A. 如果小明没有去音乐会,那么他不喜欢音乐。
B. 如果小明喜欢音乐,那么他会去音乐会。
C. 如果小明喜欢音乐,那么他不会去音乐会。
D. 如果小明不喜欢音乐,那么他不会去音乐会。
答案:A。
根据命题A的前提条件“小明喜欢音乐”,可以推出结论“他没有去音乐会”。
形式逻辑第一第二张答案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指出“逻辑”的涵义1.逻辑学;理论观点2.思维规律3.客观规律4.理论观点二、单项选择题1. b2.b【注:由于S和P本质上是括号,所以“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中的S和P就可能不分别表示相同词项。
但是,如果说,例如,“对于任意S和P,所有S是P或者有的S不是P”,那么由于“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之中的S和P已经被“对于任意S和P”所限定,所以其中的S和P分别是相同的。
】第二章概念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1.内涵: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外延: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2.内涵: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之中。
外延:分散的物质,即星际物质;集中的物质,即天体,包括恒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
3.内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外延:各种各样的国家,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4.内涵: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需具有的物质资料。
外延:土地、森林、水流、矿源、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
5.内涵: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一种社会形态,通过概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6.内涵:国家根本法,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外延: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1.集合概念2. 集合概念(注,仅从字面上讲,这里的“人民”似乎是非集合概念,因为在它的前面加上量词,例如“每位”,这句话似乎还能说得通。
但是,无论是从它的固定用法来看,还是从当局实际用法来看,“人民”都是指一定范围的人的整体,不是指一个或多个人,不宜在它的前面加量词。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大学考试试卷《形式逻辑学》A卷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循环定义C.定义过窄D.同语反复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
A.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B.把“推理”限制为“判断”C.把“丛书”限制为“书”D.把“负判断”限制为“判断”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属种关系B.交叉关系C.反对关系D.矛盾关系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
A.SAP真B.SAP 假C.SIP 真D.SOP真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
A.普遍概念B.集合概念C.负概念D.单独概念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
A.同一关系B.交叉关系C.真包含关系D.矛盾关系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
A.“勤劳”概括为“美德”B.“县人民代表大会”概括为“省人民代表大会”C.“五十名学生”限制为“二十名学生”D.“普通逻辑”限制为“概念”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
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子项相容C.概念含糊D.划分不全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 )。
A.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B.每次划分依据同一标准C.子项的外延应是不相容的D.划分应是逐级进行11.若“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
A.全同B.真包含于C.真包含D.交叉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
A.“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真B.“所有学生都是优等生”假C.“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D.“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假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概念一、填空题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2.“位于”这句话中的“”与“”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A、真包含于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B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 D )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C、集合概念、正概念D、集合概念、负概念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B、b真包含aC、a与b全异D、a与b全同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双选题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A、“牛”限制为“牛郎”B、“月亮”概括为“星体”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D、“楷书”概括为“书”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 BD )A、————中国B、楚王——楚人——人C、学院政法系——学院——高校D、中国革命战争——革命战争——战争4.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AD )关系。
A、全同关系B、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5.“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 BD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6.若“有的S是P”并且“有S的不是P”,那么S与P的外延关系或者是( B D )关系。
A、全同B、真包含C、真包含于D、交叉7.若“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均假,则S与P在外延上具有( CD )关系。
A、全同B、S真包含PC、全异D、交叉四、图表题1.辉(a)是大学生(b),但不是三好学生(c)。
2.“学院(a),是(b)地区的高等学校(c)。
”请用欧拉图表示a b c三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3.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A、法院;B、法官;C、中共党员。
4.请用欧拉力表示下列四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A、审判员 B、法院 C、司法干部 D、党员第二部分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一、填空题1.由SAP真,可以推知SEP 假;SIP 真。
2.在“所有犯罪嫌疑人都是罪犯”这一判断中,从项的周延性方面看,“犯罪嫌疑人”是周延的,“罪犯”是不周延的。
3.性质判断AEIO中,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I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的是 O ;主谓都周延的是 E 。
4.在“SAP”中,逻辑变项是 SP ;逻辑常项是 A 。
5.在三段论的第二格中,大项(P)是大前提的主项,小项(S)是小前提的主项。
6.在三段论的第一格中,大项(P)是大前提的谓项,小项(S)是小前提的主项。
7.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8.根据性质判断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9.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O P ( M )A(S ) S O PM (A) PS(A)MS A PM I S( M ) ( A )( P )S ( I ) P( P )( A )( M )( S ) O ( M )S (O) P (M)E(P)S A(M )S (E ) P(M)A P( M ) I (M)S I P二、单选题1.“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A、SAPB、SEPC、SIPD、SOP2.“好律师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D)A、SAPB、SEPC、SIPD、SOP3.与“亚洲国家不都是发展中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D )A、亚洲所有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B、亚洲有的国家不是发展中国家C、亚洲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发展中国家D、亚洲有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4.已知“这个班有的学员是法官”假,则在这个判断中主项(S)与谓项(P)的外延关系为(D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5.把直言命题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是以( D )为根据的A、主项B、谓项C、量项D、联项6.与命题“凡不劳动者不得食”逻辑等值的是( C )A、“并非所有不劳动者是得食的”B、“有些不劳动者是得食的”C、“并非有些不劳动者是得食的。
”D、“有些不劳动者不得食”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C )。
A、主谓项都周延B、主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8.由SAP真,可推出( B )真。
A、PESB、PISC、PASD、POS9.SEP假,则( C )真。
A、SAPB、PESC、SIPD、SOP10.三段论“有的教师会一门外语,她是大学教师,所以,她会一门外语。
”犯的逻辑错误是( C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11.以“没有一个教师不是知识分子”为前提进行换质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C )。
A、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B、有的教师是知识分子C、教师都是知识分子D、教师不都是知识分子12.下列判断变形推理形式中,正确的是( B )。
A、SOP →SIPB、SEP → PESC、SAP →PASD、SOP →POS13.“社会主义法律是保护人民的,我国的法律是保护人民的,所以,我国的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
”这个三段论推理( C )。
A、是正确的,因为前提和结论都真B、是错误的,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C、是错误的,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D、是错误的,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三、双选题1.下列判断谓项均不周延的有( A C )。
A、有的学生是刻苦的B、有的学生不是刻苦的C、所有的学生都要努力学习D、所有判断不是无所断定的2.设SOP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AD )。
A、SIPB、SEPC、PESD、SAP3.断定一个主项(S)周延、谓项(P)不周延的判断,也就断定了其主项与谓项具有( AD )关系。
A、全同B、S真包含PC、交叉D、S真包含于P4.若“这个监狱的某些犯人不是刑事犯”为假,则主项与谓项在外延上可以是(A、B)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5.一个有效的第一格三段论,若其大前提是MAP,则其小前提可以是(A、C)A、SAMB、SEMC、SIMD、SOM。
6.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从“所有的贪污罪都不是过失犯罪”可以推出( C D )。
A、所有贪污罪都是过失犯罪B、有些贪污罪是过失犯罪C、有些贪污罪不是过失犯罪D、并非有些贪污罪是过失犯罪7.如果有S是P,那么S与P可能具有(C、D)A、全称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交叉关系8.由SEP可以推出(CD )A、SAPB、SIPC、SOPD、PES9.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是(A、B)A、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B、大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C、前提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判断D、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10.若“SAP”与“PAS”都是假的,则S与P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CD )关系。
A、全同关系B、包含关系C、全异关系D、交叉关系11.断定一个性质命题的主项(S)周延、谓项(P)不周延,也就断定了其主项与谓项可能具有( AB )关系。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全异关系D、交叉关系12.由SAP可以推出 ( AC )。
A、PISB、PASC、SIPD、SOP13.设SOP假,下列判断中为假的是( A D )。
A、SEPB、PISC、SAPD、PES14.违反三段论“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BD )A 中项不周延B 小项扩大C 两否定推结论D 大项扩大15.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是( AC )。
A、所有S都是PB、所有S都不是PC、有些S是PD、有些S不是P16.当判断( BD )为真时,判断“班上同学考试都及格”为假。
A、并非班上同学考试都不及格B、班上同学考试不都及格C、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考试不及格D、并非班上有的同学考试及格17.“有些自然数是奇数,有些自然数是素数,所以,素数都是奇数。
”这个三段论( BD )。
A、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B、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C、犯了“四概念”的错误D、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18.“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其正确结论是( AD )。
A、有的C不是AB、所有C不是AC、有的A不是CD、并非所有C是A四、简答题1.“不可能有的革命者是软骨头”,所以“所有的革命者都是硬骨头”。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答:直言命题变形推理,不正确,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定。
2.“有的抢劫犯不是杀人犯,所以,有的杀人犯不是抢劫犯。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答:直言命题变形推理,不正确,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
3.“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个合同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所以这个合同不是无效合同。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答:这是三段论。
错误。
原因:大项P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4.“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这个行为不是正当防卫,所以,这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三段论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