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13章课件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PPT幻灯片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PPT幻灯片
⊿P = K·CB
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变化
对于难挥发的电解质稀溶液,由于电解质 会解离,溶液中实际的自由移动的溶质质 点数目会增加,因此,需要对拉乌尔定律 进行校正。方法是乘以校正系数。
⊿P =i·K·bB
强电解质的拉乌尔定律
对强电解质,因为每个电解质都会解离,因此 溶液中实际的自由移动的溶质质点数目仅需乘 以简单的倍数即可。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原因
当纯溶剂中溶有难挥发性的溶质后,部分溶质分子会占 据溶剂的部分表面,因此在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溶剂分 子数就比全为纯溶剂时少,同时溶质分子对溶剂的吸引 作用也使凝结程度加大。
溶液蒸气压下降的依数性
温度一定时,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与溶质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 性无关。称为拉乌尔(Raoult)定律。
P0>P
P0
P
溶质
结论
当液体溶剂中溶解一种难挥发性的物质成为 溶液后,该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同温度下 纯溶剂的蒸气压。
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注意:蒸气压均由溶剂分子组成。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示意图
同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蒸气压
纯溶剂 溶液
P0 P
T
⊿P = P0- P 温度
蒸气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等;
而引起这一溶剂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仅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颗粒数的多 少有关。
2-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蒸气压下降是溶液的依数性中最重要的性 质。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的原因都能从 这一性质得到解释。
纯物质蒸气压
在一定的温度下把纯液体注入一空的密闭 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气相和液相间将达到 动态平衡,这时气相分子的密度不再发生 变化。

化学ppt课件

化学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电子转移和氧化剂、还 原剂的作用。
物质的状态与变化
物质的三态
学习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基本特征和相互转化过程。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能量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以及化学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胶体化学基础
胶体的定义、分类及制备方法,胶体 性质及应用。
胶体稳定性与聚沉
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聚沉方法及 原理。
08
课程总结与复习建议
关键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基本 规律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原理,掌握分 子的几何构型和化学键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
机理分析
了解反应机理,如亲电取代、亲核取 代、自由基反应等,掌握反应条件对 反应的影响。
生物体内重要有机物简介
糖类
了解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 功能,如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
脂类
了解脂肪、磷脂、固醇等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在生物体内 的功能,如甘油三酯、磷脂双分子层等。
蛋白质
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功 能,如酶、抗体等。同时,掌握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过程 。
器材使用方法
演示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如器材的握持、 操作、清洗和存放等。
器材保养与维护
教授如何保养实验器材,延长使用寿命,如定期 清洗、干燥和防锈等。
危险化学品管理与废弃物处理
危险化学品分类
01
详细介绍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ppt课件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ppt课件

3.了解 重要的胺、酰胺及其衍生物。
4.能力要求 用化学方法鉴别伯胺、仲胺和叔胺。
5.素质要求 理解胺、酰胺类化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
2 3
第一节 胺 第二节 酰胺
基础与临床
学习要点
4
第一节 胺
一、胺的概念、分类与命名
二、胺的结构 三、胺的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第一节 胺
3.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叔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易溶 于水的亚硝酸盐。该盐不稳定,遇强碱则重新析出叔胺。
R N + H N O 3 2 R N H N O 3 2
+
N a O H
R N + N a N O + H O 3 2 2
芳香叔胺与亚硝酸发生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生成C亚硝基类化合物,该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的邻位和对位。
N H 2 + N a N O H C l 2+
0 ~ 5 ℃
+
N N C l + N a C l H O + 2
2.仲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仲胺和芳香仲胺与亚硝酸作 用均生成N-亚硝基胺。
( C H ) N H + H N O 3 2 2
N H C H 3 +H N O 2
( C H ) N N O + H O 3 2 2
二、胺的结构
胺具有棱锥形空间构型,氮原子为sp3不等性杂化,一对 孤对电子处于棱锥体的顶端,类似于第4个“基团”。
图13-1 氨、甲胺、三甲胺的结构示意图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第十三章有机合成基础_有机化学及实验

第十三章有机合成基础_有机化学及实验
2)H2SO4
NH2 霍夫曼彻底甲基化 Br2
Br
Br
NMe2 Me2NH -HBr
NMe OH
NMe O 颠茄酮
鲁宾逊的工作(1915年) CH2CHO + CH2CHO NH2CH3 + CH2COOH C O CH2COOH pH = 5
NMe O
1
颠茄酮
13 有机合成基础
魏尔泰思德的工作(1911年) O NMe 假石榴碱 NMe2 1)MeI 2)Ag2O 3) Br2 Br 1)Me2NH 2)MeI 3)Ag2O 4) H2 NMe OH -H2O NMe 1)MeI 2)Ag2O
+
CHCH 2CH2Br CH3
合成:
Br CH3CHCH 3
1) Mg,Et2O 2)
O
CH3
CHCH 2CH2OH CH3 CH3
PBr3
CH3
1) Mg,Et2O 2)CH3CO2Et
CH3
CHCH 2CH2CCH 2CH2CHCH 3 CH3 OH CH3
6
13.1 逆向合成分析
13.1.1切断的选择方法
13.1 逆向合成分析
13.1.2 芳环上取代基切断顺序
1、考察取代基间的相互关系,寻找能实现正确定位的途径。 例如:
O a b b Br O Cl
O + a
Br
b法切断是错误: 异丙基是邻对位定位基, 乙酰基是间位定位基,异 丙基与乙酰基处于对位。
+ Cl
O
合成
+ Br CH3CHCH 3 AlCl3
H2N OH CO2H O2N OH CO2H OH H2N CO2H O2N O2N H2N OH CO2H OH CO2H OH CO2H

高中化学ppt课件

高中化学ppt课件
类型。
酸碱盐反应与性质
酸的性质
酸具有酸性和腐蚀性,能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盐和水。
碱的性质
碱具有碱性和腐蚀性,能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盐和水。
盐的性质
盐具有咸味和腐蚀性,能 与酸或碱发生化学反应。
其他化学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指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指在水溶液中,弱酸或弱碱离子 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 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类型
化学与健康生活的联系
详细描述
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可 以提供许多营养物质和药物,还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例如,许多 营养物质和药物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生产 和作用。同时,化学还可以提供许多先进的 医疗技术和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药物载 体和生物材料等。
化学与健康生活
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制药行业
有机化学在制药行业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如抗生素、抗病毒 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的合成和
生产。
农业领域
有机化学在农业领域中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农药、化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合成和生 产。
食品工业
有机化学在食品工业中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 调味品等的合成和生产。
材料科学
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塑料、橡胶、
纤维等的合成和生产。
05
CATALOGUE
第五章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能源利用
总结词
化学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化学在能源利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 供清洁、高效的能源,还可以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例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燃料, 同时也可以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第十三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一讲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分类烃课件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一讲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分类烃课件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有机化学基础(选 修)第一讲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性质和分类烃课件新人教

3.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 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4.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5.以烷、烯、炔、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 组 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6.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 用。
乙烷 稳定
卤代
燃烧火焰较明 亮
不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
乙烯 活泼
乙炔 活泼
能与H2、X2、HX、H2O、 HCN等发生加成反应
燃烧火焰 燃烧火焰很
明亮,带 明亮,带浓
黑烟
黑烟
能使酸性 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KMnO4 溶液褪色
2. ①结构: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且侧链只连接饱和链
烃基的烃。 ②通式:CnH2n-6(n≥6)。 ③性质:易取代,难加成(苯环),易氧化(侧链)。
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 色,二者的褪色原理是否相同?
二者褪色原理不相同。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将乙烯氧化成CO2, 高锰酸钾被还原;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与单质溴 发生了加成反应。
95 1.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 物理性质
硝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磺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成反应:

4. 对于苯的同系物,苯环使烃基变得活泼,能够被酸性

生物化学基础第13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基础第13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血液化学成分与临床
人体在生理状态下血液化学成分含量相对恒定, 仅在一定范围波动。
如正常血NPN含量为 14.28~24.99 mmol/L, 其中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约占 NPN的1/2。
分析血液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体内物质代谢 状况,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 催化作用 许多具有催化作用的酶是血浆蛋 白。这些酶分为:血浆功能酶(凝血酶、纤溶 酶)、外分泌酶(AMS)与细胞酶(LDH、 ALT)。
➢ 营养作用 血浆蛋白在体内分解产生氨基酸, 参与氨基酸代谢池,用于组织蛋白合成,修复 损伤的组织,也可氧化分解供能,或转变为其 他含氮物质。
第二节 红细胞的代谢
➢ 在 组 织 , 红 细 胞 内 的 2 , 3-BPG 显 著 增 加 HbO2释放O2供组织需要。
➢ 缺O2时,红细胞内产生的2,3-BPG增加,有 利于释放更多的O2供组织需要。由平原登高 山、或贫血、肺气肿等,红细胞内2,3-BPG 增加,有利于组织获得较多的O2。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血液运输CO2的形式: (1)物理溶解
➢线粒体内δ-氨基-γ-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 acid, ALA) 合酶(ALA synthase)催化琥珀酰CoA与甘 氨酸缩合生成ALA。 ➢ALA合酶的辅酶为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6缺乏 时,血红素合成发生障碍,造成维生素B6反应性 贫血。
琥珀酰CoA
甘氨酸
ALA由线粒体转运到胞液。 ALA脱水酶催化 两分子ALA缩合成胆色素原(PBG)。
PBG
在尿卟啉原Ⅰ同合酶(UPGⅠcoynthase) 及UPGⅢ同合酶协同作用下,4分子PBG脱 氨缩合生成尿卟啉原Ⅲ。
尿卟啉原Ⅲ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十三 有机化学基础(同步课件)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十三 有机化学基础(同步课件)

被氧化成酮,则醇分子中含“
若醇不能被氧化,则醇分子中含“
”。
”。
(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 ”或“ ”的位置。
(4)由单一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 是含羟基的羧酸,并根据酯的结构,确定—OH与—COOH的相对位置。

可用“邻”、“间”、“对”来表示。
间二甲苯
4.醇的命名
(1)将含有与—OH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某醇”。
(2)从距离—OH最近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3)将取代基写在前面,并标出—OH的位置,写出名称。
如: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书写与判断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1)官能团位置异构:如
专题十三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
有 机 化 合 物
有 机 化 合 物
规律与方法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可概括为: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 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选主链:将含有
烯” 或“某炔”; (2)编号定位:从距离 号;
有机物合成的常用方法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及改变 (1)官能团的引入
④引入—X:
a.饱和碳原子与X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
b.不饱和碳原子与X2或HX发生加成反应; c.醇羟基与HX发生取代反应。 ⑤引入—OH: a.卤代烃水解;
b.醛或酮加氢还原;
c. 与H2O加成。
⑥引入—CHO或酮: a.醇的催化氧化; b. 与H2O加成。
⑦引入—CO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例1: 选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0.1mol/L NaOH 溶液的准确浓度,今欲把用去的NaOH 体积控制在25ml,应称取基准物多少克? 如改用H2C2O42H2O作基准物,应称取多少克?
12
解(1)KHC8H4O4+NaOH = KNaC8H4O4+H2O nNaOH = nKHC8H4O4
18
(二) 准确度与精密度
1.误差与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是测量值(x)与真实值(T)相符的程度。
通常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 误差可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绝对误差(E)是指测量值(x)与真实值(T)之差;
E = x-T
相对误差(Er)是指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分数。 Er = E/T ×100%
Na OHNa OH
m CV
1 /2 H 2 C 2 O 4 2 H 2 O
NaON H aO
=0.50.125126.110-3 = 0.2g
14
滴定操作常用容量仪器装置图
15
§13.2 分析结果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 误差(error):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根据其性质和来源一般可分为系统误差 和偶然误差。
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作滴定剂滴定还原性样 品时,半反应式为:
MnO-4+8H++5e =Mn2++4H2O
10
• 则应选高锰酸钾的基本单 1/5KMnO4,其摩尔质 量为158/5=31.6 (g·mol-1),
0.01mol·L-1的KMnO4用1/5KMnO4表示为: c(1/5 KMnO4)=0.05 mol·L-1。
19
2.偏差与精密度
精密度:多次分析结果之间的相互符合程度。
偏差:测量的结果与测量的平均值之差。
表示方法:
绝对偏差: dxi x
平均偏差: dd1d2d3 dn n
相对平均偏差:
dr
d x
10000
20
准确度和精密度



21
•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但精密度高不一 定准确度高。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低说 明所测结果不可靠,也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 前提。
➢酸:能在反应中提供一个质子的单元; ➢碱:能在反应中接受一个质子的单元; ➢还原剂:能在反应中提供一个电子的单元; ➢氧化剂:能在反应中接受一个电子的单元。
9
• 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应选择硫酸的基本单元的1/2 H2SO4,其摩尔质量
为98/2=49(g·mol-1)。
25
③ 以对数表示的pH、pK及lgK等, 其有效数字的
位数, 仅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 因为整数部分 只与该真数中的10的方次有关。
如pH=10.20为两位有效数字 (与表示成[H+]=6.3×10-11mol·L-1一致)。
26
2. 有效数字的修约
通常采用“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 当被修约数≤4时则舍弃; 被修约数≥6时则进位; 当被修约数为5,而其后面又没有数字时, 若前一位是偶数(包括0)则舍去5;前一位是 奇数则进位,使整理后的最后一位为双数。 当被修约的5的后面还有数字,则须进位。
(2) 反应必须迅速完成。 (3) 能找到简便可靠的方法来确定终点。 (4) 溶液中若有其它组分共存时,应不干扰主 反应,否则需采取掩蔽或分离的措施以消除干 扰。
3
间接配制法:用非基准物配制,如: NaOH, HCl, KMnO4等
步骤:粗配成近似浓度(托盘天平→量筒取 水→装试剂瓶)→标定
6
27
例2:将下列数字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 (1)3.148 (2)7.3976 (3)7.35 (4)74.5 (5)2.451 (6)83.5009
28
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 加减运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有效数字取舍以小数点 后位数最少的数字为准。先修约,后计算。 • 例:0.0121+25.64+1.05782 =
24
① 在“1~9”数字前面的“0”只表示定位, 不算作 有效数字, 通常应按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9 9×10-4 一位 0.54 0.0040 二位
② 夹在“1~9”数字间的“0”和跟在“1~9”数字后面 的“0”是有效数字。
0.1000 10.98%
四位
1.0008 4.0081
五位有效 C4O4
NaOH NaOH
m 10 0.1mo/lL25 3L20.42g/mo KH8CH4O4
=0.5g
13
(2)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n = n 1/2H2C2O42H2O
NaOH
m1/2H2C2042H20 M C V 1/2H2C2042H2O
22
三、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二)减小测量误差 ➢(三)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四)对照实验 ➢(五)空白试验 (测空白值) ➢(六)校准仪器
23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 有效数字的概念 有效数字是指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在该数 值中只有最后一位是可疑数字,其余的均为可 靠数字。
2、标准溶液的标定
标定:用滴定方法确定溶液准确浓度的操作 的过程。
标准溶液用前必须标定!
3、被测物质含量测定
7
三、滴定分析的计算
计算依据: 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消耗的 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相等 nB = nT
滴定剂滴定溶液样品时: cBVB = cTVT
被滴定物质为固体时: cTVT=mB/MB
8
参加滴定反应的各物质的基本单元 一般按以下原则选定: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
关理论的学科.
分析化学
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 滴定分析
重量分析
1
§13.1 滴定分析概述
一、滴定分析方法和特点
滴定 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
标准液
终点误差(滴定误差)
被测液
2
•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 以下条件:
(1) 反应必须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
16
1.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系统误差是由于分析时某些固定的因素造成的, 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时会重复出现, 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 因而也称为可测误差。
它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 方法误差 (2) 仪器或试剂导致 (3) 操作误差
17
2.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一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 的。偶然误差的测量值时大时小,时正时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