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评定表(最新知识点)
关节活动度评定知识分享

关节活动度评定1.关节活动度评价的设备:1.普通量角器法目测ROM较为粗糙,因此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检查。
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角器测量。
(见图2-1-7),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体长轴相平行。
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上读出关节活动度。
2.方盘量角器测量法范振华在1974年设计了一种方盘量角器,用正方形,每边长12cm,上有圆形刻度盘的木舯,加一指针及把手构成(图2-1-8)。
在木盘刻度面处于垂直位时,方盘中心的指针由于重心在下而自动指向正上方。
使用时采取适当姿位使关节两端肢体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使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或垂直位,以方盘的一边紧贴另一肢体,使其刻度面与肢体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可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
便携式肌力测试与关节活动度计品牌:perforembetter简介:创新肌肉骨骼测试设备本产品是市场上第一个能够同时精确,科学地进行肌力测试与关节活动度的双功能测试的设备,本产品所附软件可以将测试结果传输,存储到电脑。
专利号:#s 6,792,801 及D490732在一个设备中整合两项评估功能,消除了对多个不同器械的需求,肌肉测力计精确到1%,活动度测试精确到1°测压测力计采用双阈值设定,三测试头-平面、曲线和数字,相应软件配置包含使用方法示意图。
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1、舒适体位2、暴露测量的关节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4、专人测量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一、脊柱(一)颈椎ROM1、颈前屈0 ° -- 45°2、颈后伸0 ° -- 45°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下颌角固定臂:肩上3、颈侧屈0 ° -- 45°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双肩上4、颈旋转0 ° -- 45°体位:仰卧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二)胸和腰椎ROM1、脊柱前屈0°-80°体位:直立位轴心:L5棘突固定臂:体侧中线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2、脊柱侧屈0°-40°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3、脊柱后伸0°-30°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4、脊柱旋转0°-45°体位:仰卧或直立位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二、上肢ROM(一)肩部关节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
关节活动度评分表

项目
操作 准备
操作者准备 患者准备
操作内容 着装规范 询问禁忌症:关节内骨折未作处理者 或关节骨伤固定期间
向患者解释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
物品准备 准备量角器
检查时患者体位摆放:熟悉关节的解剖位、中立位和关 节的运动方向;充分暴露被测量关节
2 超过规定时间20%不得分
操作时间:10分钟
总 分:100分
第 1 页,共 1 页
评分 2
3
考评细则
着装不规范扣2分 未查看病历、未询问病史扣 3分
5 未解释扣5分
5 未准备扣5分
10 每错一项各扣2.5分
操作 确定各关节测量时轴心,固定臂的摆放是否正确 流程 移动臂位置:移动臂摆放的位置,测量时是否对线准确
20 每错一项各扣10分 20 每错一项各扣10分
结果的记录: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后测量被动活动, 分别记录;关节各个活动方向分别记录
操பைடு நூலகம்后
口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测量中是否存在代偿现 象;被测试者是否清楚要求的活动方向
人文关怀
操作者自我介绍,观察、询问患者不 适感及安慰患者
整体 评价
操作熟练
操作流畅 程序正确
完成时间
15 每错一项各扣5分
10 每错一项各扣5分
4 未完成不得分
2
操作不熟练,每处扣1分, 扣完为止
2
程序颠倒一次扣1分,扣完 为止
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计放置方法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肩
屈/伸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
肘伸展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0°-180°;伸0°-50°
外展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
肘伸展
肩峰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0°-180°
内旋外旋
仰卧,肩外展90°,肘屈肩峰曲90°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前臂纵轴平行
各0°-90°
肘
屈/伸
仰卧,坐位或立位,臂取解剖位
肱骨外上髁
与肱骨纵轴平行
与桡骨纵轴平行
0°-150°
桡尺
旋前/旋后
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
尺骨茎突
与地面垂直
腕关节背面(测旋前)或掌面(测旋后)
各0°-90°
屈/伸
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
尺骨茎突
与前臂纵轴平行
与第2掌骨纵轴平行
屈0°-90°伸0°-70°
腕
尺/桡侧偏
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
腕背侧中点
前臂背侧中线
第3掌骨纵轴
桡偏0°-25°尺偏0°-55°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上肢、下肢与脊柱)

肩胛连线与正坐 活动前的后背
后背平面交点
面
同上
两肩胛骨切 线
0~30度 各0~45度
左右侧屈 坐或立位
腰椎5棘突
两侧髂嵴连线 中点的垂线
颈椎7与腰椎 5棘突连线
各0~50度
脊柱关节活动度 胸腰部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前屈
坐或立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腰椎5棘突
通过腰椎5棘 突的垂线
颈椎7与腰椎 5棘突连线
内外旋
受检体位 坐/立位
同上
坐位 仰卧位
轴心 肩峰 同上
同上 尺骨鹰嘴
测角计放置方法
固定臂
移动臂
通过肩峰 的垂直线
与肱骨长轴一致
同上
同上
通过肩峰 的额状面
投影线
与外展90度后在 水平面内移动的 肱骨长轴一致
与地面垂 直
与尺骨长轴平行
正常值
屈0~180度 伸0~50度 内收0~75度 外展0~180度
检查前对患者讲明目的和方法,使其充分合作。 检查时患者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保持舒适体
位,测定时不得移动,避免代偿活动影响检查 结果。 记录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
复习题
名词解释: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受限原因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谢谢!
肢伸直
转子
行
行
0~125度
伸
髋
内收 外展
侧/ 俯卧,被测 下肢在上
仰卧
同上
同上
同上
髂前上 左右髂前上棘 髂前上棘至髌 棘 连线的垂线 骨中心的连线
0~30度 各0~45度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20-40 度
水平位内旋
70-90 度
水平位外旋
60-80 度
颈部
前屈
60 度
后伸
35 度
侧弯左右各
45 度
肘关节
屈曲
145 度
伸展
0 度
腕关节
屈曲
60-80 度
伸展
0-20 度
侧偏左右各
20-40 度
翻腕掌屈
50-60 度
翻腕背屈
60-70 度
膝关节
屈曲
135-150 度
伸展
0 度
踝关节
背屈
20-30 度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评定是指评估个体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可移动范围的一种测试方法。这种评估对于了解关节功能、康复治疗进展、术后恢复以及其他临床评估非常重要。
关节名称
活动方向
参考值范围
肩关节
前屈/上举
150-170 度
后伸
40-45 度
外展
160-180 度
跖屈
45-50 度
请注意,这些参考值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而且某些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定和解读。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2)
——10
DIP伸展
——10
外展
内收
髋
屈
——125
伸
——15
外展
——45
内收
——45
外旋
——45
内旋
——45
膝
屈曲
——150
伸展
——0
踝
背曲
——20
跖屈
——45
内翻
——35
外翻
——25
趾
屈曲
伸展
1.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
2.因痉挛而活动受限者在角度后加S
3.因疼痛而活动受限者在角度后加P
屈曲
——150
伸展
——0
前臂
旋前
——90
旋后
——90
腕
掌屈
——90
背伸
——70
桡偏
——25
尺偏
——65
四
指
PIP屈曲
——90
MP屈曲
——100
DIP屈曲
——80
(1)
右侧
评时时间
左侧
正常值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部位
检查项目
(度)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拇
指
MP屈曲
——60
DIP屈曲
——80
MP伸展
关节活动度检查评定表
姓名:病案号:
右侧
评时时间
左侧
月日
月日
月日
正常值
月日
月日
月日
主动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活动度评定表
金本民信医院康复科
关节活动度检查评定表
姓名:病案号:
右侧评时
时间左侧
月日
月
日
月
日
正常值月
日
月
日
月
日
主动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部
位
检
查
项
目
(度)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颈前
屈
-—60
后
伸
—-70
旋
转
侧
屈
躯干后
伸
-—20
屈
曲
-—60
侧
屈
—-40
旋
转
——30
肩前
屈——180
后
伸
-—50
外展——180
内旋——90
外
旋
——90
肘屈
曲
—-150
伸
展
——0
前臂旋
前
—-90
旋
后
—-90
腕掌
屈——90
背伸——70
桡偏——25
尺
偏
——65
四指PI
P
屈
曲
-—90
M
P
屈
曲
——1
00
D
I
——80
P
屈
曲
(1)
右侧评时时
间
左
侧
正常
值
主动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部
位
检
查
项
目
(度)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拇
指
MP
屈
曲
-—
60
DIP
屈
曲
——
80
MP
伸
展
——
10
DI--1
伸
展
外
展
内
收
髋屈——
125
伸——
15
外展——45
内收——45
外旋-—45
内旋-—45
膝屈
曲——150
伸-—
踝背
曲——20
跖屈——45
内翻—-35
外翻——25
趾屈
曲
伸
展
1.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 DIP:远端指间关节2.因痉挛而活动受限者在角度后加S
3.因疼痛而活动受限者在角度后加P
4.N为活动范围正常
...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