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维保法律依据
消防维保法律依据

附件:消防维保法律依据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三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三十三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五)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六)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消防维保报告

消防维保报告引言概述:消防维保报告是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旨在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业主有关消防设施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从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和报告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消防设施的检查1.1 系统检查:对消防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水箱、喷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疏散指示标志等。
检查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损坏或故障。
1.2 设备检查:对消防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栓、消防水带等。
检查其是否完好、易于操作,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
1.3 通道检查: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阻,是否有杂物堆放、堵塞等情况。
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顺利疏散人员。
二、消防设施的维护2.1 消防设备维护: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检修等。
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2.2 消防系统维护:定期检查消防系统的管线、阀门、连接件等是否存在漏水、老化等问题。
及时修复或更换,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3 消防设施保养:对消防设施进行保养,包括清洁、除尘、防腐等。
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三、消防维保报告的编写3.1 报告格式:消防维保报告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写,包括报告编号、报告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维护情况、存在问题、处理意见等。
3.2 报告内容:报告应详细记录每次维保的情况,包括检查的项目、设备的状态、维护的内容、维护人员的签字等。
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全面。
3.3 报告归档:维保报告应及时归档保存,方便后续查询和参考。
同时,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报告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四、消防维保报告的意义4.1 安全保障:消防维保报告能够及时发现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4.2 法律依据:消防维保报告是消防设施维保的重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消防设施的维保有明确的要求。
消防设施维保依据

消防设施维保依据消防设施维保是指对建筑物内的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消防设施维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消防设施维保的依据角度出发,探讨消防设施维保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维保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一、消防设施维保的重要性消防设施维保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保障:消防设施维保是确保消防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的基础,只有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启动,有效地控制火势,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合法合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筑物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有义务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保,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法律要求。
只有通过维保,消防设施才能获得相关部门的合格检查和验收。
3.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设施的损坏和故障,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设备的成本。
二、消防设施维保的依据消防设施维保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消防设施的维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筑物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维保。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标准规范: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对消防设施的维保进行了详细规定。
比如《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管理规范》规定了消防设施的维保周期、内容和方法等。
3.设备说明书:消防设备的生产厂家通常会提供详细的设备说明书,其中包括设备的维保要求和注意事项。
使用者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保,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4.实际情况: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使用要求,可以结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设备说明书等依据,制定适合自身的消防设施维保方案。
这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用途、人员密度等因素,确保维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消防设施维保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消防设施维保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巡查:定期巡查消防设备设施,检查其运行状态和外观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消防维保合同

消防维保合同消防维保合同: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法律文件消防安全是每个场所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而签订消防维保合同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法律手段。
本文将介绍消防维保合同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主要内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消防安全保障的相关知识。
一、消防维保合同概述消防维保合同是一种服务合同,旨在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合同签订双方通常为消防设施的所有者和维护保养单位。
通过签订合同,双方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并约定服务期限、费用支付等具体条款。
二、消防维保合同的重要性1、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规,单位应当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签订消防维保合同可以确保单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责任。
2、安全保障:通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降低成本:签订消防维保合同,可以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设施故障导致的停工和事故赔偿成本。
4、法律保护:签订合同可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有助于避免因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纠纷。
三、消防维保合同主要内容1、服务内容:明确维护保养的具体范围和标准,如日常检查、定期保养、故障排除等。
2、服务期限:约定合同的有效期限和续签方式,确保在合同期内得到持续的维护保养服务。
3、费用支付:约定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和收费标准,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4、质量保证:约定维护保养的质量保证期限和保修条款,确保设施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保持良好状态。
5、违约责任:明确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违约责任和处理方式,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6、保密条款:根据实际情况,可约定保密条款,确保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不被泄露。
7、争议解决方式:约定双方在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等。
四、总结消防维保合同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法律文件。
消防维保法律依据

消防维保法律依据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附件:消防维保法律依据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三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三十三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五)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六)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消防维保方案

消防维保方案消防维保方案(一)一、维保技术依据:①、GB50045-95(20xx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②、GB50016-20x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③、GB 50116-1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④、GB 50166-20xx《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⑤、GB4717-20xx 《火灾报警限制器》⑥、GB16806-20xx 《消防联动系统》⑦、GB50084-20xx(20xx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⑧、GB50261-20xx《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⑨、DBJ01-611-20xx《消防平安疏散标记设置标准》⑩、GB 12955-20xx 《防火门》GB 14102-20xx 《防火卷帘》⑾、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二、修理保养工作内容(一)消防报警系统、设备、设施维护与保养1、报警系统布线:包括布线管路材料及质量,导线穿金属管路和非金属管路的防火爱护,管路连接状况及吊杆直径的测试,接线盒的安装位置、不同类别的导线的位置状况,导线的连接、导线的选取及导线的截面积。
2、探测器:包括探测器的安装位置、爱护面积及安装坚固程度,报警功能测试、对探测器施加影响因素、视察其报警性能,地址码的正确性及反馈信号,支路连通状态。
3、手动(消火栓)报警按钮:包括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位置及坚固程度,标记设置状况,报警按钮的报警按钮的报警功能、显示状况、反馈状况及联动状况。
4、集中报警限制器功能:限制器的报警功能、一次报警功能、自检功能、电源转换功能、电源指示功能,主备电源的容量测试,电压稳定度及负载稳定度的测试,故障解除、设备除尘。
5、联动限制柜:包括柜内布线的连通状态,接地爱护,主备电源互投功能,盘面的各种联动功能标示,联动功能测试、联动信号的反馈及正确性。
检测消防联动限制装置的手动/自动两种方式对现场设备进行联动限制。
当处于自动限制方式时,信号的来源为系统中的火灾报警限制器。
消防设施维保的法律法规要求是什么

消防设施维保的法律法规要求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而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是保障消防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消防设施的维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其中就包括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这一法律条款为消防设施维保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强调了单位在消防设施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
在国家标准方面,GB 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对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例如,对于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位,要求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显示;消防水泵应每月手动启动运转一次,每季度应模拟消防水泵自动控制的条件自动启动运转一次。
GB 50166-20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则针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调试、验收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
每日应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每季应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及确认灯显示。
除了上述通用的标准规范,不同类型的场所还有各自专门的消防设施维保规定。
例如,对于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高层民用建筑的业主、使用人或者消防服务单位、统一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电影院、宾馆等,相关法规要求其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保存记录。
那么,消防设施维保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消防设施维保涵盖了消防供水设施、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多个方面。
对于消防供水设施,要检查消防水池、水箱的水位是否正常,消防水泵的运行是否良好,管网压力是否符合要求等。
消防维保专项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消防维保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消防维保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定》3.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4.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5. 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消防维保项目施工、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消防安全检查等消防维保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消防维保领导小组(1)组长:负责全面领导消防维保工作,制定消防维保专项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工作。
(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消防维保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3)成员:负责消防维保工作的具体执行,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消防安全检查等。
2. 消防维保工作小组(1)组长:负责消防维保工作的具体实施,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工作。
(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消防维保工作的具体执行。
(3)成员:负责消防维保工作的具体执行,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消防安全检查等。
五、应急预案措施1. 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1)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3)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 消防安全检查(1)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2)对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畅通无阻。
(3)对易燃易爆物品、用电设备等进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1)发现火灾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使用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灭火,控制火灾蔓延。
(3)及时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
(4)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火灾事故调查,查明火灾原因。
六、预案实施与培训1. 消防维保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预案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定期对消防维保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消防维保法律依据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三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三十三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
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五)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六)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第二十七条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产品标准,应当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二十九条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当保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有关单位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三十四条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