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及答题技巧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及答题技巧
一、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二、诗歌鉴赏表达要求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

三、诗歌鉴赏测试题型
(一)填空型
1、记住考查内容要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2、审查题干,锁定关键词。

3、按图索骥,寻找答题语。

练习一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此词抒写了,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2、“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而则隐寓其中。

3、前四句里,,,,四个意象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对表现作者的乡思旅愁起作用。

练习二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1、从内容看这是一首诗。

首联两句既点明了诗题中的“”二字,又照应了诗题中的“”一字。

2、这首诗采用一种的表现方法,除了诗的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
写雨,而是通过四个意象把雨写出
3、前三联写离别之情都还十分含蓄,将寓于景中,尾联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的抒情方式。

(二)简答型
认真审题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1.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就是是绿肥红瘦”。

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提示: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提示:诗中有画和精忠报国
3、弄清是怎样写的?
(1)、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3)、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4)、注意用曲的特点
诗词用曲,曲有反常,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明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心之情;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伤人之景,引出的却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之情。

这都是反常用曲的例子。

练习三
阅读王维的《过香积寺》,回答问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解】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②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1)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2)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香积寺的幽静的?
(三)、综述型
在明了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

或“分总”式
(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观点)
(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

(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练习四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一诗突出地描写了老渔翁顶风冒雪独钓寒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被贬到湖南永州时深感孤独的情绪。

试通过对本诗意境的剖析,揭示它的深层意蕴。

200字左右。

(四)、混合型
一般说,分别以填空、简答、综述题型在同一试题中出现。

练习五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韦应物)寒塘(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五)、对比型
(1)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
(2)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注意:1、对作品理解、品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2、不能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
3、要重点突出,围绕题旨展开论述。

练习六
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3.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写一段文字,做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