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中医发展调研报告

中医发展调研报告

中医发展调研报告中医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中医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健康服务。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西方医学的引入,中医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因此进行了该次调研。

二、调研方式和范围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调研范围包括中医医院及其患者、中医药企业及其员工、中医教育机构及其学生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 中医医院现状:根据调研结果,中医医院在传统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然而,医院设备更新缓慢,科研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也存在。

导致一些患者对中医医院的信任度下降,更倾向于寻求西方医学的治疗。

因此,中医医院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医学水平,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增强公信力,提升服务质量。

2. 中医药企业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中医药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消费者对中医药理念的认可度不高,企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力量,创新产品,提高质量管控,加强品牌建设,增加市场宣传,提升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可度。

3. 中医教育现状:调研结果表明,中医教育在传统医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对现代医学的崛起,中医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有些医学院校中医教育的投入不够,教学团队缺乏专业性,专业门槛过低。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中医的学习热情不高,选择中医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减少。

为了提升中医教育的质量,中医教育机构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务实教学。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通过对中医发展的调研,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 中医医院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医学水平,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公信力,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2. 中医药企业应加强研发力量,创新产品,提高质量管控,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可度。

上海市中医医院就诊调研报告模板

上海市中医医院就诊调研报告模板
停车便利性
部分患者反映停车不便,希望医院能够优化停车 位设置。
Part
04
上海市中医医院存在的问题与 改进建议
医疗资源配置问题
总结词
资源不足,分布不均
详细描述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如高级 医师、先进设备等,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的患者需要跨区就诊,增加了时间 和经济成本。
中医特色科室如针灸科、推拿 科等也有较多患者就诊。
肿瘤科、心血管科等专科科室 也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就诊。
就诊时间分布
工作日就诊人数较多, 周末相对较少。
晚上和凌晨就诊人数 较少。
上午9点到11点、下 午1点到3点是就诊高 峰期。
就诊费用情况
01
平均每次就诊费用在500元左右,其中中药费占比较 大。
加强医疗队伍建设
未来上海市中医医院应继续加强 医疗队伍建设,引进更多优秀的 中医药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
上海市中医医院应加强中医药科 研与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的创 新与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
完善医疗设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 应更新和完善医疗设备,提高诊 疗效率和准确性。
优化就诊流程
就诊环境改善问题
总结词
环境拥挤,舒适度低
详细描述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就医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候诊区拥挤、座位不足、卫生条件需改善等,影响了 患者的就诊舒适度。医院应加大投入,改善就诊环境,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Part
05
结论与展望
调研结论
患者满意度高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对上 海市中医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 态度表示满意,认为医生专业、 耐心,就诊流程便捷。

中医院调研报告

中医院调研报告

中医院调研报告中医院调研报告近期,我对本地一家中医院进行了调研,以了解其诊疗服务及管理情况。

该中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服务。

以下是我对该中医院的调研结果。

首先,该中医院的诊疗服务种类丰富。

他们提供了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草药、推拿等,并配备了先进的中医器械设备,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此外,该中医院还开设了一些特色科室,如中医针灸科、中医妇科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其次,该中医院的医疗团队实力雄厚。

他们拥有一支由知名中医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这些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此外,该中医院还引进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中医专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以提高医疗水平。

再次,该中医院注重患者的舒适体验。

他们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每个诊室都设有独立的治疗床和咨询区域,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

此外,该中医院还开设了便捷的挂号通道和问诊系统,使患者能够快速就诊,减少等待时间。

最后,该中医院在管理方面也表现出优势。

他们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流程和操作手册,以确保医疗行为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同时,该中医院还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该中医院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人员紧张导致医生的门诊时间有限,以及医患沟通不畅等。

建议该中医院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生的门诊时间,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加强医患沟通培训,提升医生的沟通技巧,增强患者满意度。

总结而言,该中医院在诊疗服务、医疗团队、患者体验以及管理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势。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一些问题,以提高医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希望该中医院能够不断改进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中医院现状调研报告

中医院现状调研报告

中医院现状调研报告中医院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医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为了了解中医院的现状及满足人们对中医服务的需求,我们开展了中医院现状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中医院的发展状况,包括规模、专科设置、床位数等。

2. 了解中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以及对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创新。

3. 了解中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包括医生的综合素质、药品配备情况等。

4. 了解中医院的服务模式,包括中医药结合、绿色医疗等。

三、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中医院的发展现状。

2. 实地调研:选择几家中医院进行实地访问和观察,与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

四、调研结果1. 中医院的发展状况:中医院的规模和床位数较之前有所增加,但相比于西医院仍有一定差距。

中医院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且规模较大的中医院较少。

2. 中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部分中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MRI等,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但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技术水平仍需要提高,尤其在中药炮制技术和临床应用上仍有待加强。

3. 中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中医院的医生综合素质一般较高,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个别中医院药品配备不足,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合适的中药治疗。

4. 中医院的服务模式:中医药结合已成为中医院主要的服务模式。

中医医生与西医医生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院还注重绿色医疗,采用天然草药、中药炮制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调研分析中医院作为传统医学的代表,应该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

虽然中医院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与西医院仍有一定差距,但在服务模式和医疗质量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中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中医服务的需求。

中医院调研报告

中医院调研报告

中医院调研报告中医院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范围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国内中医院的发展现状,以及探索中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中医医院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患者群体和医疗技术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与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10家排名前列的中医医院作为样本,其中包括位于大城市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和位于农村地区的乡镇中医医院。

三、调研结果1.中医医院的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中医医院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目前,全国共有中医医院1300多家,其中综合性中医医院占比最高,乡镇中医医院和专科中医医院次之。

2.中医医院的服务项目综合性中医医院的服务项目较为丰富,除了常规的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科室外,还包括了针灸推拿、中医康复、中药饮片制剂等特色项目。

乡镇中医医院则以常规中医诊疗为主,服务与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3.中医医院的患者群体中医医院的患者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中老年人和有特殊需求的患者。

中老年人多数对传统中医疗法持有较大认同,并愿意选择中医医院进行治疗。

而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妇科病患者、不孕不育患者等,也常常选择中医医院进行治疗。

4.中医医院的医疗技术中医医院在传统中医疗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引入了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

例如,通过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分析、中医准分子激光、中医三维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中医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调研结论中医医院在我国的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和中医疗效得到认可,中医医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中医医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1.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依托中医药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医院可以继续培育和发展中医药特色科室和特色病种的治疗,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2.强化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的交叉。

中医医院应注重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的结合,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疗水平。

中医药调研报告4篇

中医药调研报告4篇

中医药调研报告中医药调研报告4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医药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药调研报告1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的丰碑。

岭南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群众基础良好。

在国家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指导下和深圳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有关部、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及深圳市卫生、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医药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医资源配置有较大投入,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科教工作成绩斐然,中医行业管理力度加大,基础内涵建设得到夯实,中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管理体制改革、医德医风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部分指标处于全国或全省领先地位。

1.中医立法的背景为了使我市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根据中医立法工作计划安排,20xx年1月11日至18日,市卫生局与市法制办联合组成调研小组,就我市中医事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法律障碍、立法需规范哪些法律关系等问题,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市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道如下。

2.市内调研的基本情况在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期间,各层面的中医从业人员均一致认为我市中医立法十分必要且非常急迫,就我市中医发展的现状、立法应解决的问题畅所欲言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想法,为《深圳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的起草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起草思路。

3.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2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不足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和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市仅有3个区设有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只有福田区有1家,且规模很小,仅30张病床。

各区中医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存在,作为深圳面积第一大区的龙岗区,至今无一家中医院。

中医院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中医院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中医院编制情况调研报告一、单位基本情况1、单位名称、规格、等级,我院全称为沈丘县中医院,规格为股级,无医院等级。

内设机构分别为内科、外科、中医科、中西结合科、急诊科、妇产科、中医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住院部(九个病区)、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彩超心电图多普勒放射 CT)、手术室、胃镜室、病理室、理疗康复科、针灸推拿科、静脉曲张科、肛肠科、碎石中心、输液中心、医政科、中医科、控感科、护理部、人事科、办公室、新农合、统计室、微机室、财务科、收银处、后勤供应科等。

2、床位设置,批准床位为xxx张、实际床位为xxx、核准床位为xxx张。

3、人员编制xxxx名,临时编外xxx人,共计xxx人。

其中管理人员x名,专业技术人员xxx人名,工勤技能人员xxx人名。

4、学历结构,中专xxxx人、大专xxx人、本科xxx人。

5、医院领导配备,xx正xx副。

6、xxxx年财政收支情况,总收入xxxx万元、总支入xxx 万元、县本级财政补助xxx万元、在职人员工资xxx万元、退休人员工资xx万元、负债xxx万元。

二、当地的基本情况1、辖区面积xxxxx平方公里2、2011年经济状况,国民生产总值xxx亿元、公共财政收入xxx亿元、公共财政支出xxx亿元。

3 、全县人口xxx万人,其中城区人口xxx万人、农村人口xxx万人。

三、对县级中医院机构设置编制标准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合理配备人员,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根据中医医院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中医医院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标准。

1、机构设置中医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

效能的原则,实行院、科两级制。

业务科室应按照中医特点、医院规模、实际需要和业务发展情况设置。

2、病床的分配比例中医医院病床的分配,应根据床位总数、当地医疗需要、各科技术力量、专科重点建设等情况,确定各科床位所占的比例。

3人员编制中医医院人员编制按病床与工作人员x:x~x:x计算,或全县人口比例计算。

中医调研报告

中医调研报告

中医调研报告
《中医调研报告:探索传统医学的魅力与现实》
调研对象:中医医院、中医师、患者
调研内容:
1. 中医医院概况
通过对多家中医医院进行参观和访谈,了解了中医医院的规模、设备、人员构成等情况。

发现中医医院在传统医学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同时在现代医疗技术上也有所改进和提升。

2. 中医师的技术与治疗方法
向多位资深中医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的临床经验和治
疗方法。

发现中医师在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上有独特的见解和技术,能够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式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

3. 患者的就诊体验
采访了多位中医就诊的患者,了解了他们对中医治疗的体验
和看法。

发现患者对中医治疗的效果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传统医学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结论:
通过对中医医院、中医师和患者的调研,我们发现传统中医医学在我国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对一些疑难杂症产
生极佳的疗效。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技术标准不一、规范化建设不足等。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继续加强中医医疗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推动中医医院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以便更好地发挥传统医学的独特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中医院发展状况调研一、医院基本情况**县中医院成立于1981年,就是一所全民所有制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隶属于**县卫生局,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交通事故医疗定点医院。

医院位于**县昌元街道西大街101号,占地面积10亩,业务用房面积1.3万余平方米。

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为技术协作指导医院,与**爱尔眼科医院结为技术协作单位。

2010年被确定为“**市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与“**县视力、肢体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医院现有职工28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7人,占职工总数得78%,高中级职称81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得专业技术人员达181人。

拥有一批年富力强得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市级名中医1名、县级名中医3名、**县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多人在县医学会任职,具有解决多专业医疗技术难题得实力。

医院实行微机现代化管理,科室设置规范、齐全,编制病床180张,实际开放床位220张。

开设骨伤科、普外科、内科、儿科、针灸理疗科、妇产科、麻醉科、急诊科、口腔科、眼耳鼻咽喉科等21个临床、医技科室。

医院专科特色显著,针灸理疗科、儿科、骨伤科在全县享有盛名,骨伤科、针灸理疗科为县级重点专科,其中针灸理疗科亦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专科”、儿科为**市“市级特色专科”。

医院拥有十六排螺旋CT、DR数字X光机、高级钼钯乳腺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电子胃镜、腹腔镜、体外碎石机、经颅多普勒检查仪、病理检查设备、多功能麻醉机、多参数床旁监护仪、除颤起博仪、全血细胞计数仪等先进得设备,设备总值约1500万元,能充分保证医疗业务需求、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得办院方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疾病、开展脑、胸、腹部及骨科、泌尿、五官科、妇科、产科、肛肠科等各类型手术(如颅内血肿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肝叶切除、脊柱骨折复位、脊柱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引流、股骨头置换、髋关节置换、腹腔镜胆囊摘除、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前列腺摘除术、肾切除术、腔镜肾囊肿去顶解压术、妇科宫腔镜手术、白内障摘除术等),对心血管、神内、呼吸、内分泌、消化、儿科等急危重症有较高得诊治水平。

二、发展状况目前医院两个效益明显增长,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如医疗技术人员缺乏,特别就是技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具有影响力得中医特色专科较少。

(一)经营状况。

目前医院逐步步入良性轨道,2013年首次扭转亏损局面,开始盈利、门诊、住院人次,业务收入、职工福利逐步提高,净资产逐步增长,住院环境逐步改善、1。

资产变化。

医院占地面积由2000年5 亩提高为现在10亩,业务用房面积由0、4万㎡增长为1、3万㎡、每床占地面积由25㎡提高为35㎡。

设备总值由2000年91万元增长为现在1395万元、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数由3台增长为94台,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值由40万元增长为1173万元。

总资产由2000年804万元增长为现在5196万元,固定资产由420万元增长为3416万元、流动资产由166万元增长为1746万元、净资产由386万元增长为2328万元、负债由418万元增长为2868万元、资产负债率由52%增长为55%。

2、经济效益变化、医院总收入由2000年418万元增长为6400万元,较2000年同期增长14。

3倍,(年均增长22.7%);总支出424万元增长为6286万元,增长13。

8倍(年均增长22.4%)、结余-6万元增长为114万元,结余率2%,业务收入由364万元增长为6300万元,较2000年同期增长16。

3倍(年均增长24。

0%);药品收入比重由42%增长为48%,每职工年业务收入由2000年2、16万元增长为现在25万元,增长10。

6倍(年均增长20、0%),每职工年个人收入由2000年0。

8万元增长为现在4、8万元,增长5倍(年均增长13。

2%),资产收益率-1%增长为2%,固定资产收益率-1%增长为3。

3%、3。

病人负担水平。

门诊人次平均费用21、8元增长为152。

6元,增长6倍(年均增长16.1%)、出院病人床日平均费用93。

76元增长为509.94元,增长4.43倍(年均增长12.1%),出院病人人均费用797元增长为4772元,增长4、99倍,(年均增长13.2%)。

但存在一些问题:医院业务用房面积远不能适应医院发展需要,如每床占地面积35㎡,且目前科室加床严重,实际每床占地面积约24㎡、负债严重,负债由2000年418万元增长为现在2868万元,增长5.9倍,资产负债率由52%增长为55%,医院基本处于负债经营。

(二)业务状况医院规模逐步壮大,医院床位、门诊、住院人次、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及科研、教学水平逐步提高、1、床位。

床位由50张增长为220张、病床使用率86。

4%增长为94 %。

2、工作量。

门急诊人次8.4万人次增长为17万人次、出院人次0。

1138万次增长为0。

8万人次、3、工作效率。

医师年门急诊人次1217人次增长为1752人次,医师人均年出院人次16人次增长为72人次,医师人均年住院床日132天增长为662天,每职工平均年门急诊人次575人次增长为588人次,每职工平均年住院床日65天增长为223天、4、医疗质量。

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89%增长为90。

0%、出院病例合格率92%增长为97、6%、出院病例治疗有效率96%增长为96、6%。

近5年重大差错发生例数5例、医疗事故发生例数0、医疗纠纷发生例数55例、5、科教水平。

近5年科研项目(县级6个、市级2个、国家级0)与带教(接受进修15人、实习人数160人)情况、存在问题:与县人民医院相比,工作效率较低: 2003年,医师年门急诊人次1752人次,人民医院为2706人次;医师人均年出院人次72人次,人民医院为157人次;每职工年业务收入25万元,人民医院为35万元,但每职工年个人收入4、8万元,而县人民医院为4。

3万元。

医疗质量及科研、教学水平人较低:近5年科研项目县级6个、市级2个,没有国家级项目,接受进修15人、实习人数160人。

近5年医疗纠纷发生例数55例。

(三)中医特色状况、2000年,全院没有一个重点与特色专科,科室在全县没有特色与优势、近年来我院以专科建设作为突破口,在实施“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得基础上,重点打造针灸理疗科、儿科、骨伤科,从而推动了专科建设,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得提高,进一步形成了自己得特色与优势、2013年5月,继针灸理疗科成为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专科”之后,儿科又通过了**市中医药管理局特色专科项目检查组得验收,成为“市级特色专科”。

目前,我院针灸理疗科、儿科、骨伤科已具备一定实力,针灸理疗科、儿科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有一定影响力,这也引来**市内多家中医院、贵州省几家中医院到院得交流学习,管理措施、专科特色实力都得到了同行得充分肯定、今年,针灸理疗科、儿科、骨伤科等重点专科发展迅速。

针灸理疗科实现总收入6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门诊人次28800人次,出院人次1118人次;外一科实现总收入6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今年共收治患者702人,其中开展关节手术130台,受到患者好评;儿科实现总收入5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门诊人次32800人次,出院人次1980人次;率先在全县开展中医特色项目:药物脐贴、药浴、小儿理疗等中医特色项目,治疗支气管哮喘、新生儿腹泻、小儿发热、黄疸等疾病,深受患儿家长好评。

今年以来,各科室都在原来得基础上,开展了穴位埋线减肥,耳穴压丸、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中药涂擦、火针疗法、隔盐灸法等特色项目,深受患者好评、继续开展高年资中医师查房工作,并进行中医药指标考核,逐步提高中医治疗率,住院病区中医参与治疗率89。

75%,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42357人次。

(四)人员状况2000年,学历以中专为主,本科学历很少,没有研究生;2013年,学历以本专科为主,开始有硕士研究生。

2000年,医院共有职工146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112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25人。

截止目前,医院共有职工290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8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66人,初级职称146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学历66人,专科学历113人。

但我院各科室人次储备也存在严重问题:学科带头人缺乏,特别就是我院得两个特色专科与外2科缺乏高级职称,影响了科室进一步发展;科室骨干缺乏,部分科室值班人员缺少,造成外派人员进修学习困难。

(五)财政经费(常规预算、不含基建)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2000年-2013年财政补助总数920万元、全部为本级财政、中央财政设备补助200万元、特色专科补助80万元。

(六)基本建设(业务用房)经过2008年国债项目对我院门诊综合楼与住院部进行装修改造,总面积1万㎡、总投入3107万元(财政投入2124万元、自有553万元、贷款430万元),患者就医环境有较大提高,开放床位由50张增长为220张,门诊与住院人次大幅提高,两个效益明显增长、三、原因分析。

我院近几年得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1.中医医保相关优惠政策得落实;**市扶持中医药得医保政策(渝人社〔2012〕284号)执行以来,将适宜得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了报销补偿范围,同时将中医药报销比例较西医药提高10%,我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得起付线分别为200元与100元(同级综合医院得起付线分别为440元与300元)、得益于以上医保政策支持,我院医疗保险业务快速发展:2013年我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人数162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87%;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住院人数4626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5 %;职工特病门诊为3975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33%;居民特殊病人门诊为2605人次。

2。

医院门诊、住院就医环境与医疗设备得改善;2009年,我院实施国债项目对我院门诊综合楼进行改造,共投入3107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124万元,自主投入983万元,项目结束后,我院门诊、住院就医环境大为改善,为我院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院占地面积(亩) 由2000年5 亩提高为现在10亩,每床占地面积由2000年25㎡提高为现在35㎡,每床建筑面积由2000年40㎡提高为现在52㎡,院床位数有50张增加为220张,床位使用率86.4%增加为94 %。

另外,医院采取多种措施购买更新了医疗设备,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数由2000年3台增长为现在94台,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值由2000年40万元增长为现在1173万元、就医环境与医疗设备得改善满足了患者需求,也为医院得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