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由于高温作业对人体许多生理功能都有影响,严重时导致中暑,甚至危急生命,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高温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一)技术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时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对热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②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④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⑤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之间可设置隔墙(板),使热空气沿隔墙上升,经过天窗排除,以免扩散到整个车间;⑥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
2、隔热: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尤其以水的隔热效果最好,水的比热大,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辐射热。
3、通风降温:①自然通风,通过门窗和缝隙进行自然通风换气,但对于高温车间仅靠这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②机械通风:a.采用局部或全面机械通风或强制送入冷风来降低作业环境温度;b.在高温作业厂房,修建隔离操作室,向室内送冷风或安装空调。
(二)保健措施1、给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作业工人应该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饮料的含盐量以0.15%-0.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适当增加高热量饮食和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和钙等。
2、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按照不同工种需要,还应当配发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该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机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三)组织措施1、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高温作业卫生标准搞好防暑降温工作,如按照《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中的方法和标准,对本单位的高温作业进行分级和评价,一般应每年夏季进行一次。
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

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日益频繁,对从事户外及高温环境作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针对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一、高温作业安全防护措施1. 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通常为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户外作业,选择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
2.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选择透气性好的工作服,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护用品,以减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3. 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定时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4. 饮食调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多油腻食物,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5. 定期休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到阴凉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 健康监测: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检查。
二、高温作业应急处理1. 中暑的识别:中暑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热、出汗减少、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
2. 迅速降温: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给予清凉饮料。
3. 紧急就医: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如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送往医院。
4. 现场急救:在等待救援到来之前,可以对中暑者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用冷水浸湿的布敷在颈部、腋下等部位,帮助散热。
总结:高温天气下的作业安全需要我们从预防和应急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让我们携手共同应对高温挑战,为建设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高温天气作业防范措施

高温天气作业防范措施一、室外作业的防范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组织开展关于高温天气作业的知识宣传教育,向工作人员普及相关的防暑知识、急救知识等,并加强对高温天气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工人的防范意识。
2.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管理人员要每天定期检查工作区域的温度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如增加遮阳棚等。
3.定时休息和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下,工作人员要根据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休息间隔,并提醒工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停工休息。
同时,要鼓励工人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定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4.控制工作强度:在高温天气下,要根据气温的高低合理安排工作强度。
避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5.个体防护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例如帽子、太阳镜、防晒霜、透气的衣物等,以降低紫外线的照射和减少皮肤受损风险。
6.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在作业区域设置急救箱,并有专业的医疗人员提供急救服务。
同时,要培训工作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二、室内作业的防范措施:1.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室内的温度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高的室内温度对工作人员造成不适。
2.增加通风设备:增加室内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减少闷热感。
3.控制室内湿度:根据室内湿度的实际情况,适当控制空调和加湿设备的开启,保持室内湿度在正常范围内。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的需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5.提供清凉饮品:为工作人员提供清凉饮品,如冷开水、冷饮等,以降低人体的体温。
夏季高温作业防范措施

夏季高温作业防范措施夏季高温作业防范措施概述: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夏季高温对室外工作者而言成为了一大挑战。
夏季高温容易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能。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各行各业都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应对夏季高温作业。
1. 室外工作时间安排: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尽量避免在中午12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安排室外的高强度工作。
这段时间通常是气温最高的时候,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工作,可减少劳动者的中暑风险。
2. 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在室外作业条件较为恶劣时,应尽量保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可以利用大型工业风扇、排风系统等设备进行通风,也可以调整工作时间,选择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作业。
3. 提供充足的饮水:高温天气下,劳动者容易出现脱水情况,因此提供充足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雇主应提供冷光电解质饮料、清凉水果等,劳动者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适量饮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4. 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具:在高温作业条件下,劳动者需要配备透气性好的防护服、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等,以减少阳光的直接辐射和紫外线的损害。
特别是在户外作业时,应该尽可能选择轻便、透气的服装,以避免过度发汗和热量积聚。
5. 提供适当的休息时间:高温作业时,适当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劳动者有效恢复体力和防止劳累。
雇主应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为劳动者提供合适的休息区域和设施,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调整。
6. 健康监测与培训:雇主需要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测,特别是在高温作业下。
经常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还应向劳动者提供高温天气下的健康防范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提升他们应对高温作业的能力。
总结:夏季高温作业对身体健康和工作效能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提供充足饮水、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具、提供适当的休息时间以及进行健康监测与培训,可以有效减少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面临的健康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
高温作业防护的技术措施有

高温作业防护的技术措施有高温作业防护的技术措施有很多,这些技术措施旨在保护工作者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技术措施:1. 通风和空调:在高温作业环境中,提供良好的通风和空调是最基本和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通风可以减少室内温度和湿度,增加空气流动,从而降低体感温度。
空调系统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使工作者感到舒适。
2. 隔热和隔热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使用隔热材料可以有效阻止热量的传递。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隔热工服、隔热手套和隔热鞋等等。
隔热材料可以降低热辐射对工作者的影响,提供额外的保护。
3. 水冷却设备: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水冷却设备可以帮助工作者降低体温。
这些设备可以是冷却背心、冷却帽等等。
水冷却设备通过冷却工作者的身体表面,促使体温降低。
4. 制定工作计划和轮班制度:在高温环境下,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轮班制度是必要的。
这可以确保工作者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工作,减少高温作业对身体的影响。
同时,轮班制度可以帮助工作者适应高温环境。
5. 液体摄入和营养补充: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因此,及时补充体液和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者应该定期饮水,以补充体液,并摄入足够的电解质和维生素。
6. 紧急救援设备: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紧急救援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急救箱、救生器材和通讯设备等等。
在紧急情况下,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工作者及时得到救援和医疗服务。
7. 健康监测: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工作者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
这可以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工作者的健康。
8. 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工作者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培训和教育是必要的。
工作者应该了解高温环境下的风险和防护措施,并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总结起来,高温作业防护的技术措施包括通风和空调、隔热和隔热材料、水冷却设备、制定工作计划和轮班制度、液体摄入和营养补充、紧急救援设备、健康监测、培训和教育等。
高温作业的防护

高温作业的防护高温作业的防护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从事生产、劳动、作业等各类活动。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作业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一、了解高温作业环境在高温作业前,首先要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并了解相关的高温指标。
如气温、湿度、照射强度等。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指标,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
在气温最高的时段内,适当减少工作强度,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并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
在高温环境下,过长的工作时间会加大身体负担,容易导致疲劳和中暑等问题。
三、提供合适的工作服装在高温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应该穿戴透气、轻便、舒适的服装。
选择颜色较浅的衣物,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减少热辐射。
同时,可以选择纱布面料的衣物,增强透气性能。
工作帽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装备之一,它能够遮挡阳光直射,减少暑热对头部的热辐射。
四、加强防晒措施为了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伤害,工作人员应涂抹防晒霜或戴上遮阳帽,随时保护肌肤免受阳光直射。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遮阳篷、遮阳伞等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防晒的空间。
五、饮食与水分补充高温作业时,人体会大量流失水分,因此必须加强水分补充。
建议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喝一些水,适当补充水分。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选择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同时,应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饮品,因为它们会引起脱水现象。
六、加强体温调节措施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由于体温上升,人体的散热功能受到影响。
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体温调节:勤洗冷水澡、使用冰毛巾擦拭颈部及手腕,适时进食冰品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迅速降温,缓解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七、培训与宣传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企业需要开展相关的培训与宣传工作。
通过向工作人员普及防晒、补水、休息等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从而减少高温作业的事故和风险。
高温作业防范措施

高温作业防范措施高温作业防范措施高温天气给许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需要在室外进行长时间操作的工作。
高温作业不仅容易导致工作人员身体不适,还可能发生中暑、脱水等严重危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高温作业防范措施。
一、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高温天气中工作,必须在安排工作时考虑到天气的影响。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以及作业内容。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作业,尽量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并且合理安排工人轮班,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二、提供合适的防护用具为了防止高温对工作人员身体的伤害,必须提供适当的防护用具。
包括宽边帽、防晒霜、太阳镜、手套等。
宽边帽可以有效遮挡阳光直射,防止头部中暑;防晒霜可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紫外线的伤害;太阳镜可以防止强光对眼睛的刺激;手套则可以保护双手免受高温表面的灼伤。
三、鼓励适当的水分摄入高温作业易造成身体脱水,因此必须鼓励工作人员适当地补充水分。
在工地或工作区域设置充足的饮水点,并提供足够的饮用水。
建议工作人员每小时至少补充200毫升的清水,确保身体不会因过度脱水而出现中暑等症状。
四、设置通风设备或防暑设施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必须保持工作现场的通风和降温。
可以设置风扇或空调设备,以促进空气流通;或在工作现场设置防暑设施,如遮阳棚、凉亭等。
这些设备和措施都有助于降低作业区域的温度,减轻工作人员的体感温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五、培训员工安全防护知识为了提高员工对高温作业的安全意识,必须进行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何识别中暑症状、如何正确佩戴防护用具、如何补充水分以及如何避免高温作业等方面。
员工必须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际作业中加以应用,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六、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高温作业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
检查项目可以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并在需要时进行更加详细的检查,如血液检测和心电图检查等。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
1. 引言
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作业可能面临一些安全风险和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高温作业安全措施的建议。
2. 个人防护
- 穿戴透气性好的衣物,如棉质衣物,以吸汗和散热。
- 戴防护帽和太阳镜,以遮阳和防止阳光刺激眼睛。
- 使用防晒霜,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灼伤。
- 随身携带足够的水或饮料,以保持水分补充。
- 定期休息并避免过度劳累。
3. 工作环境控制
-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温度,并确保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 提供充足的通风和空调设备,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 安装防晒遮阳设备或遮蔽物,以减少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 配备高温工作所需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如隔热手套和保护眼镜。
4. 健康监测
- 定期进行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包括血压、体温和心率等指标。
- 提供急救设备和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的中暑或其他健康问题。
- 培训工作人员认识中暑和其他高温相关健康问题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培训和教育
- 提供高温作业安全培训,包括危险警示、个人防护和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 教育工作人员关于高温作业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以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警惕性。
6. 总结
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安全措施对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控制、健康监测和培训教育等措施,可以减少高温作业带来的风险和问题。
管理层应该积极关注高
温作业安全,并确保有效执行相关措施,以维护员工的福祉和公司
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一、高温作业含义
气温等于或高于35摄氏度称为高温,如果连续5天气温高于
35摄氏度称之为持续高温。
高温作业是指: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设计计算温度2摄氏度的作业,或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室外露天作业。
二、高温作业分类
高温作业按气象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
3、夏天露天作业。
三、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2、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
态,可
导致血压发生变化。
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4、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5、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四、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高温作业持续时间:见下表,中间休息不得少于15min。
五、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1、诊断原则及体)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2、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
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3、诊断及分级标准
(1)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2)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3)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4)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
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
常呈对称性。
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5)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
体温稍高或正常。
六、职业性中暑的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
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3、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七、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场所通风
设备及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为员工提供阴凉的休息地方
4、应有足够清洁的饮用水,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5、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
用品,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作业人员如有高温禁忌症要及时报告,班组长对有高
温禁忌
症的员工不要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
7、留意气象预报发出的酷热天气警告
八、中暑急救措施
1、将患者置于阴凉处,平卧,松开较紧衣物,
2、用湿毛巾擦身,并用风扇等迅速降低环境温度。
3、喝一些淡盐水;清醒者还可饮用少许人丹、绿豆汤等。
4、昏迷者应急送医院。
九、高温季节设备的管理和防护
1、油罐的管理和防护
要加强对油罐附件的检查,特别是呼吸阀的检查,保证油罐大小呼吸的正常;同时要加强对罐内压力的监控,对于油罐如超过规定压力,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降压。
2、压力管道的管理和防护
一是要做好日常巡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焊接点、法兰、阀门的检查,防止由于高温引起管道压力升高而造成的泄漏;二是要做好安全阀的维护保养,确保安全阀处于有效状态;三是要中控要做好管道压力的监控工作;四是对于装卸油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泄压,防止管道憋压。
物流储运部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