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教程(ppt 45页)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02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空气污染及其影响
空气污染概述
空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 引起的空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和 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生 活垃圾等。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 上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的 风险。
空气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空气污染会导致植物叶片损伤、生态 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水污染及其影响
水污染概述
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 然因素导致的水体质量恶化,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
害。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 水等。
水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会增加患 上肠道疾病、肝病和皮肤病的 几率。
资源循环利用与废物管理
总结词
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手段,它们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
详细描述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通过回收、再加工、再利 用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变为有价值的资源。 废物管理则是指对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和合 理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实现资 源循环利用和废物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等。
企业环保责任与绿色发展
总结词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环保责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
详细描述
企业应当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创新技术和绿色生产方 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环保公 益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环保知识培训》PPT课件

大气污染监测技术
采用吸附、吸收、冷凝、燃烧等方法 ,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06
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恢复原理及方法
生态恢复原理
遵循生态系统自身演替规律,通过人工 干预,促进受损生态系统向健康状态演 替。
VS
生态恢复方法
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等,具体方 法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体净化等。
《环保知识培训》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环保概述与重要性 • 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 • 垃圾分类与处理 • 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 大气污染防治与治理 • 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01
环保概述与重要性
环境保护定义及意义
环境保护定义
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 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 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垃圾处理设备
包括破碎机、分选机、焚烧炉、填埋场、堆肥设备等,用于实现垃圾的无害化、 减量化和资源化。
垃圾分类推广与实践案例
垃圾分类推广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导、激励约束 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和参与度。
实践案例
介绍国内外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成功案 例和经验做法,如德国的“绿点”回 收系统、日本的精细化分类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加强濒危物种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等。
THANKS
03
垃圾分类与处理
垃圾分类标准及方法
垃圾分类标准
根据垃圾的性质、来源和处理方式,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 和干垃圾四大类。
垃圾分类方法
通过源头分类、投放分类、专业回收等方式,实现各类垃圾的有效分离和资源 化利用。
采用吸附、吸收、冷凝、燃烧等方法 ,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06
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恢复原理及方法
生态恢复原理
遵循生态系统自身演替规律,通过人工 干预,促进受损生态系统向健康状态演 替。
VS
生态恢复方法
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等,具体方 法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体净化等。
《环保知识培训》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环保概述与重要性 • 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 • 垃圾分类与处理 • 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 大气污染防治与治理 • 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01
环保概述与重要性
环境保护定义及意义
环境保护定义
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 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 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垃圾处理设备
包括破碎机、分选机、焚烧炉、填埋场、堆肥设备等,用于实现垃圾的无害化、 减量化和资源化。
垃圾分类推广与实践案例
垃圾分类推广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导、激励约束 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和参与度。
实践案例
介绍国内外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成功案 例和经验做法,如德国的“绿点”回 收系统、日本的精细化分类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加强濒危物种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等。
THANKS
03
垃圾分类与处理
垃圾分类标准及方法
垃圾分类标准
根据垃圾的性质、来源和处理方式,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 和干垃圾四大类。
垃圾分类方法
通过源头分类、投放分类、专业回收等方式,实现各类垃圾的有效分离和资源 化利用。
(精)环境保护培训ppt完整版

环境保护意义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环境保护的历史与发展
环境保护的起源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环境问题逐渐 凸显,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 要性。
环境保护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的 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兴起,各国政府也 开始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法 规。
大气污染防治法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 康,维护生态安全,规定了固体废物 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内容。
水污染防治法
针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定 了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 等内容。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规定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 排放控制等内容。
空气污染现状
描述当前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含量。
污染源解析
分析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燃煤等。
治理措施
提出针对空气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如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等。
水污染及治理措施
01
02
03
水污染现状
阐述当前水污染的严重程 度,包括有机物、重金属 、营养盐等主要污染物的 含量。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动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5
环境法规与政策
环境法规的体系与内容
环境保护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 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法律责任 等。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环境保护的历史与发展
环境保护的起源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环境问题逐渐 凸显,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 要性。
环境保护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的 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兴起,各国政府也 开始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法 规。
大气污染防治法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 康,维护生态安全,规定了固体废物 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内容。
水污染防治法
针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定 了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 等内容。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规定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 排放控制等内容。
空气污染现状
描述当前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含量。
污染源解析
分析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燃煤等。
治理措施
提出针对空气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如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等。
水污染及治理措施
01
02
03
水污染现状
阐述当前水污染的严重程 度,包括有机物、重金属 、营养盐等主要污染物的 含量。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动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5
环境法规与政策
环境法规的体系与内容
环境保护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 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法律责任 等。
环保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pt课件

11
➢ “室内空气污染”——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现代人正 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 通风空调系统、建筑及装饰材料、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重 要的“隐性杀手”。
➢ 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空调了,由于人体、房间和空调机最后在室内形成了一个 封闭的循环系统,容易使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大量繁衍;油漆、胶合板、 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建筑施工混 凝土、沙子灰里添加早强剂“尿素”造成的“氨气”,石材(大理石、花岗 岩)、瓷砖等产生“放射性物质——氡气”;电器密集造成的“电磁波及静电 干扰”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平衡打破)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
一、全球环境概述 二、主要环境污染类型 三、河南省污染物排放条例 四、分厂主要环保装置及环境危害因素 五、公司主要环境指标
2
1.生态破坏 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海洋污染
3
➢ 每年1%的森林面积被毀,森林中的原始细菌寻找新的宿主,人类成了替罪羊;森林可 调节气候,调蓄水源,防风固沙等。巴西热带雨林大批砍伐;2002年中国计划退耕还 林220多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60多万公顷;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黄 山著名的“迎客松”、“梦笔生花”已被塑料树替代
13
a. 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锌、铜、锰及类金属砷等,汞、镉、铅、铬、 砷被称为“五毒”;采矿和冶炼是最主要的污染源。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在人 体的某些器官中积累造成漫性中毒,如“骨痛病”,镉的积累导致肾脏功能失 调,骨中钙被镉取代,骨骼软化;某些重金属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 的金属化合物,如“水俣病”就是汞的甲基化;拿破仑之死。
➢ “室内空气污染”——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现代人正 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 通风空调系统、建筑及装饰材料、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重 要的“隐性杀手”。
➢ 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空调了,由于人体、房间和空调机最后在室内形成了一个 封闭的循环系统,容易使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大量繁衍;油漆、胶合板、 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建筑施工混 凝土、沙子灰里添加早强剂“尿素”造成的“氨气”,石材(大理石、花岗 岩)、瓷砖等产生“放射性物质——氡气”;电器密集造成的“电磁波及静电 干扰”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平衡打破)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
一、全球环境概述 二、主要环境污染类型 三、河南省污染物排放条例 四、分厂主要环保装置及环境危害因素 五、公司主要环境指标
2
1.生态破坏 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海洋污染
3
➢ 每年1%的森林面积被毀,森林中的原始细菌寻找新的宿主,人类成了替罪羊;森林可 调节气候,调蓄水源,防风固沙等。巴西热带雨林大批砍伐;2002年中国计划退耕还 林220多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60多万公顷;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黄 山著名的“迎客松”、“梦笔生花”已被塑料树替代
13
a. 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锌、铜、锰及类金属砷等,汞、镉、铅、铬、 砷被称为“五毒”;采矿和冶炼是最主要的污染源。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在人 体的某些器官中积累造成漫性中毒,如“骨痛病”,镉的积累导致肾脏功能失 调,骨中钙被镉取代,骨骼软化;某些重金属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 的金属化合物,如“水俣病”就是汞的甲基化;拿破仑之死。
环境保护培训课件ppt

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 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 方法
环境问题的根源
工业污染:工业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废 气、废水、废渣等 污染物质
农业污染:农业生 产过程中使用的化 肥、农药等化学物 质
城市垃圾:城市生 活垃圾的堆积和处 理不当
交通污染:交通工 具排放的废气和噪 音等污染物质
. 实施绿色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b. 开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 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个人层面实践: . 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 减少浪费 b. 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减 量 c. 低碳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 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减少浪费 b. 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减量 c. 低碳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 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类型 ● 土壤污染的来源和途径 ●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政策建议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环境保护培训课件ppt”的PPT,现在准备介绍“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
施”,请帮我生成“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为标题的内容 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环境保护培训课件ppt”的PPT,现在准备介绍“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请帮我生成“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为标题 的内容
● 环保理念在生活中的推广: . 绿色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低碳生活 方式 b. 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c.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 型家电、绿色建筑、节能交通工具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 . 绿色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 b. 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 c.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型家电、绿色建筑、节能交通工具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环境保护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 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 方法
环境问题的根源
工业污染:工业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废 气、废水、废渣等 污染物质
农业污染:农业生 产过程中使用的化 肥、农药等化学物 质
城市垃圾:城市生 活垃圾的堆积和处 理不当
交通污染:交通工 具排放的废气和噪 音等污染物质
. 实施绿色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b. 开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 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个人层面实践: . 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 减少浪费 b. 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减 量 c. 低碳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 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减少浪费 b. 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减量 c. 低碳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 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类型 ● 土壤污染的来源和途径 ●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政策建议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环境保护培训课件ppt”的PPT,现在准备介绍“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
施”,请帮我生成“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为标题的内容 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环境保护培训课件ppt”的PPT,现在准备介绍“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请帮我生成“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为标题 的内容
● 环保理念在生活中的推广: . 绿色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低碳生活 方式 b. 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c.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 型家电、绿色建筑、节能交通工具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 . 绿色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 b. 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 c.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型家电、绿色建筑、节能交通工具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环保科技创新
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在环保领 域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的发 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 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
全球环保合作与交流
全球环保合作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通 过国际组织和平台,推动全球环保合作项目,分享最佳实践 和成功案例。
环保交流活动
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
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达 标排放。
履行环保税缴纳义务
企业应依法缴纳环保税,履行纳税义务,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环保管理机构
0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环保管理工作。
制定环保管理制度
02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
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保护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环 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 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破坏的程度。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 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 • 企业环保责任与行动 • 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 未来环保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环 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区活动
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在环保领 域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的发 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 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
全球环保合作与交流
全球环保合作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通 过国际组织和平台,推动全球环保合作项目,分享最佳实践 和成功案例。
环保交流活动
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
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达 标排放。
履行环保税缴纳义务
企业应依法缴纳环保税,履行纳税义务,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环保管理机构
0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环保管理工作。
制定环保管理制度
02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
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保护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环 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 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破坏的程度。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 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 • 企业环保责任与行动 • 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 未来环保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环 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区活动
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课件(PPT-54张)

4.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泛滥成灾
工业危险废物每年产生1100多万吨,处置率仅为32%;垃圾年清运量1.5亿吨,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高达60亿t,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垃圾堆放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有220多个城市处在垃圾包围中。农药年使用量13013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单位面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大量“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微量毒害污染物扩展。
二、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危害: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水体中的有机悬浮物沉积后易厌氧发酵,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甚至造成河道阻塞。
悬浮物常常成为微生物隐蔽的载体,颗粒最大的称为悬浮物.其次称为胶体物.最小的是分子和离子称为溶解物。
5.总磷
定义: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总磷 以无机态和有机态存在的磷的总和。
(二)水质指标
二、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污水水质指标
物理性指标
固体物质(TS)
浑浊度、颜色
温度、气味等
溶解性固体(DS)
悬浮物(SS)
化学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总有机碳(TOC)
氨氮
PH值
有毒物质
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定义:“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COD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COD浓度应小于15毫克/升,一般景观用水COD浓度应小于40毫克/升。
二、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三)水污染防治与控制
原则:预防、治理、管理
工业危险废物每年产生1100多万吨,处置率仅为32%;垃圾年清运量1.5亿吨,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高达60亿t,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垃圾堆放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有220多个城市处在垃圾包围中。农药年使用量13013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单位面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大量“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微量毒害污染物扩展。
二、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危害: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水体中的有机悬浮物沉积后易厌氧发酵,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甚至造成河道阻塞。
悬浮物常常成为微生物隐蔽的载体,颗粒最大的称为悬浮物.其次称为胶体物.最小的是分子和离子称为溶解物。
5.总磷
定义: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总磷 以无机态和有机态存在的磷的总和。
(二)水质指标
二、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污水水质指标
物理性指标
固体物质(TS)
浑浊度、颜色
温度、气味等
溶解性固体(DS)
悬浮物(SS)
化学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总有机碳(TOC)
氨氮
PH值
有毒物质
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定义:“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COD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COD浓度应小于15毫克/升,一般景观用水COD浓度应小于40毫克/升。
二、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三)水污染防治与控制
原则:预防、治理、管理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二章、环境保护的对象 ——自然资源
2、按照资源特性分为生物资源、农业资源、 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 源、水资源等。
生物资源: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 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 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
第二章、环境保护的对象 ——自然资源
水资源:在目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为 人类利用和可能利用的一部分水源,如浅 层地下水、湖泊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 川水等。
定义: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 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 率的自然诸要素。 属性: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 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 源泉。
第二章、环境保护的对象 ——自然资源
分类: 1、按照可持续性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 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的资源,如气候 资源(太阳能)、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 与温泉)、水力等。 不可再生资源:形成周期较长的资源,如 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 。
3、噪声污染
定义:因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引起各种超 过了人类所能允许程度的声音,以致危害 人畜健康的现象。
3、噪声污染
污染源: ⑴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 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 ⑵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 ⑶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 声; ⑷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 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3、噪声污染 Nhomakorabea
危害: 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内耳器官会发生器 质性病变,造成耳聋; 对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如头痛、脑胀、 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 经衰弱症状; 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设 备失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陈忠建 2011年10月
前言
工业的发展无可避免环境污染。但发展工业是为了经 济发展、社会需要...所以为了降低工业污染、保障人类 生活环境…只有提高科学、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保护 环境。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 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 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 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 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 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 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九五”期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 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 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 中得以实施。期间,我国环境保护事业 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事业进入 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 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 色工程规划》,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 (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逐 步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 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 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我 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同年12月,党中央批转的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环境保 护工作汇报要点》明确指出:消除污染、 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 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颁布了一系列 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 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 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 章等。2002年,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立 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标志 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 全过程控制转变。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 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 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 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保事业 的第一个里程碑。《规定》提出了防治污染措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后来成为我国第一项 环境管理制度,至此,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 起步。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 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 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 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 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 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 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 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 坏、污染和影响。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进入80年代后,步入正轨的环境保护事 业稳步发展。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 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 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经 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 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 导方针,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 境管理”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1984年5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 决定》,对有关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 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环境保护的资金
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 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 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3、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 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 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4、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等等。
二、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世纪50、60年 代开始孕育,70年代,我国的环保事业 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 路。1972年6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 类环境宣言》,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 议事日程。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八五”期间,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大会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 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 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后中国又制 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 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 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确定了污 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加大了执法力度,积 极稳步推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措施,环境保 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 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 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 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 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 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 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 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4)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 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 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 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 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 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 方面的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1、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 境的自净力;
一、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 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 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 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 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 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 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 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陈忠建 2011年10月
前言
工业的发展无可避免环境污染。但发展工业是为了经 济发展、社会需要...所以为了降低工业污染、保障人类 生活环境…只有提高科学、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保护 环境。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 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 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 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 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 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 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 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九五”期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 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 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 中得以实施。期间,我国环境保护事业 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事业进入 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 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 色工程规划》,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 (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逐 步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 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 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我 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同年12月,党中央批转的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环境保 护工作汇报要点》明确指出:消除污染、 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 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颁布了一系列 的环境保护法律、自然资源法、环境保 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 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 章等。2002年,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立 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标志 着我国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开始向 全过程控制转变。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 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 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 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保事业 的第一个里程碑。《规定》提出了防治污染措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后来成为我国第一项 环境管理制度,至此,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 起步。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 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 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 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 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 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 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 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 坏、污染和影响。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进入80年代后,步入正轨的环境保护事 业稳步发展。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 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 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经 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 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 导方针,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 境管理”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1984年5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 决定》,对有关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 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环境保护的资金
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 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 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3、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 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 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4、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等等。
二、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世纪50、60年 代开始孕育,70年代,我国的环保事业 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 路。1972年6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 类环境宣言》,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 议事日程。
我国环境发展概况
“八五”期间,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大会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 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 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后中国又制 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 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 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确定了污 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加大了执法力度,积 极稳步推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措施,环境保 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 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 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 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 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 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 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 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4)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 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 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 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 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 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 方面的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1、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 境的自净力;
一、保护环境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 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 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 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 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 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 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 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