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省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附答案.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旅次朔方刘皂客舍并州①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释:①并州:地名,诗人长期客居并州。
1.简要分析“客舍并州已十霜”中“霜”字的妙处。
2.本诗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答案】1.“霜”,本义是露所凝聚的冰珠,这里的含义是“年”。
这里给人以凄凉之感,表现出诗人人生的酸楚。
2.诗人的感情复杂,表现的情感有:诗人久居并州,思念家乡;一旦回乡,又觉得舍不得久居之地;感慨命运对人的追弄,让人惆怅不已,又无可奈何。
【解析】1.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
句中的“霜”在诗中的含义是“年”,给人以凄凉之感,表现出诗人人生的酸楚,这种意象更富有凄凉、酸楚之感,更易于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
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诗的前半写久客他乡的思乡之情。
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想回去。
可是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乡,所以当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愈去愈远的并州时,怀念并州的情绪竟出人意外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两种感情,让诗人不觉感慨命运的追弄,惆怅不已又无可奈何。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精品】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3

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ài)哺育孜.孜不倦(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A、感慨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在人迹罕至....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却也习以为常。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后面加“的身影”。
D、句式糅杂,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训练01文言文阅读

专题训练(一) 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近10年未考重点篇目)◇陋室铭一、[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4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列子不受粟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于郑子阳①者,曰:“列御寇②,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毋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③。
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④而拊⑤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乐。
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
夫以人言而粟我,至其罪我也,亦且以人言。
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难,杀子阳。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郑子阳:郑国叫子阳的丞相。
②列御寇:即上文的列子。
③秉:古代容量单位,十六斛为一秉。
④望:怨恨,埋怨。
⑤拊:拍打。
1.画线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B.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C.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D.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鸿儒:(2)无案牍之劳.形劳:(3)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遗:(4)其卒.民果作难,杀子阳卒: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流血五步,天下缟素.C.君非.自知我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以光先帝遗.德4.甲文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列子不受郑相子阳之粟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分别用文中原句作答。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曰:教学相长也。
(6)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蕴含着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历来广为传诵。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告罄(q ìng ) 亘(g èng )古 信手拈来 骇人听闻B .禁锢(g ù) 蜷(qu án )伏 阳奉阴为 深恶痛疾C .制裁(c ái ) 瘦削(xu ē) 格物致知 接踵而至D .拜谒(y è)殷(y īn )红与日俱增诚惶诚恐3.根据语境作答。
(4分)太阳升起来了,一颗颗露珠在叶尖处动着( )的光芒。
晨雾在淡淡的朝晖中散去,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绿在天地间 ( )般地描绘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草地周围的香樟树像人们的避暑伞,深绿的树叶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发着阵阵香味。
阳光从墨绿色的叶子缝里洒落下来,斑斑点点的花纹在地上留下了。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五彩缤纷晶莹剔透挥毫泼墨龙飞风舞(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明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B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
江苏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古诗词赏析专题

古诗词赏析专题常州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4. (1)陶渊明《桃花溪》 ( 2)由远而近淮安(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4分)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答案】5.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解析】5.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
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
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
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
连云港二、阅读·赏析(60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7.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019年江苏各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9)【精品】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有一颗恬淡安yì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
繁忙的生活中,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
因为望得见月亮那双清chè的眼睛,才看得见世间的一切美好,看得见luòyīng﹣bīnfēn 、云淡风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执策而临.之(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未果,寻.病终(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由是先主遂诣.亮(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峰》)(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4)故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6)西部有大美。
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4.名著阅读。
(1)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
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鲁达,武松皂布直橛。
A.破巾旧衫B.道袍C.黑绿罗袄D.烈火僧衣(2)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以丰富,心灵得以慰藉。
读完《城南旧事》和《小王子》,我们心中既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又漾起丝丝的温暖。
请从下面两项中任选一项,围绕“哀伤”和“温暖”写出相应的情节。
①英子和妞儿②小王子和玫瑰花。
二、现代文阅读5.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杨慧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
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
2019江苏省 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 附答案.

初三复习专题训练:古诗文阅读(1)(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2019年栖霞区一模卷)【古诗阅读】陪润州①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宋〕杨蟠试上蓬莱②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③,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④月,独倚牙旗⑤坐浪头。
(选自《宋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版)[注释]①润州:宋朝时润州行政区域为现在的镇江市。
②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喻指金山。
③北固:指北固山。
④金陵:唐宋时,金陵也指润州。
⑤牙旗:旗杆顶上饰有象牙的旗。
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
1.本诗前两联写金山胜景,首联用“长云漠漠鸟飞愁”写出金山山势的,颔联用“”“”两个动词性短语写出金山被江水环绕的地形特点。
(2分)2.这首诗尾联对江中明月的描写非常别致,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这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2019年鼓楼一模卷)剑客行[南宋]陆游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
荆轲专诸何足数,正昼①入燕诛逆虏。
一身独报万国雠,归告昌陵②泪如雨。
(选自《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集》,陈祖美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注]①正昼:大白天。
②昌陵:永昌陵,宋太祖的陵墓。
3.下列对宝剑的描摹,手法与《剑客行》首联、颔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剑池》)B. 流尘冉冉琴谁鼓,渍血斑斑剑不磨。
(《琴剑》)C.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D.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4.诗中提及荆轲、专诸有何意?(3分)(三)古诗阅读。
(4分)(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卷)遣意【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
酿黍:酿酒。
移橙:栽橙。
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赠别【唐】赵嘏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9.(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
(3分)(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3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3分)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卒于家。
【注】至行:高尚的德行。
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1)为蒲亭长()(2)枳棘非鸾凤所集()1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2分)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12.翻译句子。
(6分)(1)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2分)(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2分)(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2分)13.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3分)附参考答案9.(1)“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2)即将于友人各奔东西,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
10.(1)担任。
(2)栖息,停留。
11.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12.(1)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复习专题训练:古诗文阅读( 1)(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2 题。
(2019 年栖霞区一模卷)【古诗阅读】陪润州 ①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宋〕 杨蟠试上蓬莱 ②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 ③,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 ④月,独倚牙旗 ⑤坐浪头。
(选自《宋诗三百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4月版)[ 注释 ] ①润州:宋朝时润州行政区域为现在的镇江市。
②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喻指金山。
③北固:指 北固山。
④金陵:唐宋时,金陵也指润州。
⑤牙旗:旗杆顶上饰有象牙的旗。
多为主将主帅所建 , 亦用作仪 仗。
1. 本诗前两联写金山胜景, 首联用“长云漠漠鸟飞愁” 写出金山山势的 ,颔联用“ “ ”两个动词性短语写出金山被江水环绕的地形特点。
( 2 分)2. 这首诗尾联对江中明月的描写非常别致,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这幅画面。
(3 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3-4 题。
( 2019 年鼓楼一模卷)剑客行[南宋]陆游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
荆轲专诸何足数,正昼 ① 入燕诛逆虏。
一身独报万国雠,归告昌陵 ②泪如雨。
(选自《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集》,陈祖美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7 年版) 注]①正昼:大白天。
②昌陵:永昌陵,宋太祖的陵墓。
3. 下列对宝剑的描摹,手法与《剑客行》首联、 A.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B. 流尘冉冉琴谁鼓,渍血斑斑剑不磨。
C.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D.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4. 诗中提及荆轲、专诸有何意?( 3 分) (三)古诗阅读。
(4 分)(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卷)遣意【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酿黍:酿酒。
移橙:栽橙。
5.古诗讲究对应, 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 “近”,从“啭”字听来;“轻”,从“ 字看出。
颔联中的“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 ,“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 分)6.《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 颔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剑池》) (《琴剑》)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 )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诗人所遣何“意”?( 2 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 题。
(12分)(2019 年鼓楼一模卷)六一泉铭并序[北宋]苏轼欧阳文忠公将老,自谓六一居士。
予昔通守钱塘①,见公②于汝阴而南。
公曰:“西湖僧惠勤③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
子间于民事,求人于湖山间而不可得,则盍往从勤乎?”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④而论人物。
曰:“公,天人也。
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
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⑤为恨。
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虽江山之胜,莫适为主,而奇丽秀绝之气,常为能文者用,故吾以谓西湖盖公几案间一物耳。
”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
明年,公薨⑥,予哭于勤舍。
又十八年,予为钱塘守,则勤亦化去⑦久矣。
访其旧居,则弟子二仲⑧在焉,画公与勤之像,事之如生。
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讲堂之后、孤山之趾,汪然溢流,甚白而甘。
即其地,凿岩架石为室。
二仲谓予:“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乃取勤旧语,推其本意,名之曰“六一泉” ,且铭之曰: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 ,不几于诞乎?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
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注]①通守钱塘:任杭州通判。
“钱塘” 和下面的“此邦”都是指杭州。
②公: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③惠勤:欧阳修的朋友,苏轼曾为其诗集写序。
④扺(zhǐ)掌:击掌。
表示两人谈话时气氛融洽。
⑤不一来:指欧阳修未曾在杭州做官。
⑥薨:去世。
⑦化去:指僧人去世。
⑧二仲:指惠勤的两个弟子。
7. 解释下面加点字。
(4 分)(1)予.昔通守钱塘(2)以公不一来为恨.(3)推.其本意(4)亦或见于斯.泉也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
9. 对于文中涉及的常识,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铭,是古代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B.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号醉翁。
C. 苏轼,曾作《核舟记》描述游赤壁的经历。
D. “君子之泽”中“君子”是对高尚者的尊称。
10. 苏轼为什么将此泉命名为“六一泉”?(4 分)(五)古文阅读。
(16 分)(2019 年栖霞一模卷)游青碧溪记〔明〕李元阳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
正德庚辰,予尝游焉。
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②招予复至溪上。
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③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
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
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
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观玩久之。
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
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
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④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
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
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
予每至溪上,縠纹⑤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
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矣。
此溪四时不竭,灌溉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选自《山水人物》,世纪出版集团,2001 年 2 月版,有删改)[ 注释] 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
②杨公邛崃:杨仲琼,大理知府,四川邛崃人。
③沸:泉水涌出的样子。
④靡:冲荡。
⑤縠纹:形容溪水微波如皱纱。
8. 下面句子有两处停顿,请用斜线(/ )标出。
(2 分)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9.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深穷.其源()(2)深丈许.()(3)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4)皆可亭.以赏其趣()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 分)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11.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极为精彩,请你赏析。
(4 分)12. 下列选项对本文内容或写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篇游记记游青碧溪,突出了潭深、水明、石丽、景幽。
B. 写鸟及时衔走潭面落叶,是为了侧面表现出青碧溪水的净。
C. 深青、鸦碧、鹦绿三种颜色依次是上、中、下潭的水光之色。
D. “印心染神”写出青碧溪之水能够让人的精神也得到净化。
(六)阅读下列与北宋词人周邦彦有关的古诗文,完成7-11 题。
(15 分)(壹)竹城周邦彦竹城何檀栾①,层翠分雉堞②。
王封尽四堑③,同有岁寒节。
(选自《溧水古诗词鉴赏》)【注释】①檀栾:秀美貌,诗文中多用以形容竹。
②雉堞:泛指城墙。
③堑: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
(贰)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
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京师,献《汴都赋》①万馀言。
神宗异之,命侍臣读于迩英阁,召赴政事堂,自太学诸生一命为正。
居五岁不迁,益尽力于辞章。
出②教授庐州,知溧水县。
还③为国子主簿。
哲宗召对,使诵前赋,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
徽宗欲使毕礼书,复留之。
逾年,乃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酋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卒,年六十六,赠宣奉大夫。
邦彦好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传于世。
(选自《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文苑六》)【注释】①宋神宗时,周邦彦写《汴都赋》赞扬王安石新法,大获赏识。
②出:被贬离开京城。
③还:被召回京城。
(叁)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惟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读先生之词,于文字之外,须更味其音律。
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选自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何.檀栾()(2)神宗异.之()(3)提举.大晟府()(4)今其声虽亡.()8. 用“ / ”给选文(贰)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标两处)。
(2分)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
9.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贰)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 2 分)居五岁不迁,益尽力于辞章。
10. 下列对选文(壹)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何檀栾”三个字间接地抒发了诗人对竹城的赞美之情。
B. “雉堞”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翠竹之厚实繁茂,竹林之广阔绵长。
C. “岁寒节”赞美了竹子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都有凌云凌寒的气节。
D. 诗人以竹自况,表达了自己身遭贬谪,仍要像竹子那样保持节操的情感。
11. 比较选文(贰)与选文(叁)在表达方式和写法上的区别。
(4 分)(七)古诗文阅读。
(16 分)(2019 年玄武一模卷)题寺壁①[ 宋] 冯京韩信栖迟②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
吁嗟③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项羽[ 宋] 张耒沛公百万保咸阳④,自古柔仁伏暴强。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注释]①冯京,北宋大臣,曾三元及第。
当时没有考中,客居余杭,因事被官府通缉拘捕,处境困窘,题小诗于所居寺壁。
②栖迟:飘泊失意。
③ 吁嗟:叹息。
④刘邦曾带兵攻占咸阳,秋毫无犯。
咸阳,秦朝都城。
项王亭①赋[ 唐] 李德裕嗟乎!楚声既合,汉围已布;歌既阕②而甚悲,酒盈樽而不御。
当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及其衰也,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
季③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
岂非独任于威力,不由于智虑?追昔四隤④之下风烟将暮大咤雷奋,重瞳⑤电注,叱汉千骑,如猎狐兔。
谢亭长而依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剑而已矣,彼群帅兮犹惧;虽霸业之无成,亦终古而独步。
周视陈迹,缅然⑥如素。
听乔木之悲风,谢高秋之零露。
因献吊于兹亭,庶神灵之可遇。
(节选自《历代辞赋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 年6 月第1 版)[ 注释]①项王亭:在安徽和县乌江。
相传项羽失败,逃至此谢绝亭长好意,自刎而亡。
②阕:终了。
③季:刘季,即刘邦。
④四隤:山名,在和县北面。
⑤重瞳:传说项羽眼睛里有双瞳仁。
⑥缅然:悠久的样子。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题寺壁》《项羽》皆七言绝句,两诗都借写古事议古人,都重在评价项羽。
B. 《题寺壁》《项羽》两首诗中都使用了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使感情强烈。
C. 《题寺壁》中韩信与项羽有相似经历,都曾困窘落魄,作者借韩信来衬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