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设计中的空间构思创意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灰空间是一个重要而普遍的构成部分。

它构成了建筑物、被覆盖的地形和景观元素之间的连接。

灰色空间为园林提供了开放性空间,使人们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园林美妙的气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灰空间的运用,以及它对今天园林设计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参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灰色空间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灰色空间作为纽带,将建筑物、植物、水体和其他元素融合成一体的。

在传统园林中,灰色空间的运用也反映了宗教的文化内涵,如道教、佛教等。

例如,在苏州太湖边的苏州园林中,灰色空间被用于在建筑物和其他景观元素之间创造有机的联系,从而使园林拥有传统文化的底蕴。

此外,灰色空间也是今天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连接园林各个元素的作用。

当今,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正在将灰色空间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以增加园林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现代园林中,可以使用灰色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开放性,以便流动的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自由移动,使之成为一个连续而有机的空间系统。

最后,在今天的园林设计中,灰色空间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氛围和效果,从而使环境更美丽、更具吸引力。

例如,灰色空间可以被用来建立隐秘的空间,以此来营造神秘的氛围。

此外,可以使用灰色空间来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让园林的整体景观更加统一。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灰色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被用于连接不同元素,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效果和氛围。

它对于今天园林设计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可以使景观更具吸引力。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布局技巧与方法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布局技巧与方法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布局技巧与方法摘要:景观园林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突出,科学开展景观园林空间布局工作是现阶段重点任务之一。

本文从景观园林中的建筑、水体、地形、植物等元素入手深入分析如何更好地开展空间布局工作,明确布局方法和布局思路。

关键词:景观园林;空间艺术;布局引言:风景园林空间布局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科学、艺术、人文等学科,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深入分析实际需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让人们拥有一个舒适的园林空间。

一、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布局技巧分析景观园林的设计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设计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展开思考,结合具体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植物、建筑进行有效统筹,还要考虑到传统意义上的图案、色彩布局情况,以保证空间布局的艺术性和质量。

在布局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保证景观的丰富性、立体感。

在进行空间艺术布局的过程中对空间进行合理分配,包括:植物颜色、植物形态、植物种类、植物数量等,合理设计不同的元素,达到良好的空间布局效果。

第二,保证景观的生态性、环保性。

景观园林的核心价值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在对景观园林空间布局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考虑景观本身的适用性、合理性,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打造出一个多样化的小型生态系统,避免资源浪费。

第三,保证景观的功能性、实用性。

景观园林的另一功能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息、放松、娱乐的空间,因此,提高景观园林的功能性非常关键,包括:公共卫生间、路标、休息空间,让人们可以很好地放松身心。

二、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布局方法分析(一)空间布局方法之建筑布局建筑是景观园林核心,同时也属于影响空间艺术布局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建筑本身的结构性,需要结合景观园林的实际需求,科学地构建建筑体系,科学调整建筑的细节设计,如:走向、位置、形状等。

以凉亭为例,其主要功能在于为人们提供休息空间,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另外一些景观园林也会专门设计景观亭,相比较休息类的凉亭而言,景观亭要考虑到当地的精神文化、景观传统,打造兼具古、现韵味的景观亭。

论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

论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

论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园林植物是指种植在园林中的各种植物,包括花草树木等。

它们不仅可以增美园林的环境,还可以发挥调节空气、调节湿度、净化环境的作用。

因此,在园林中营造出具有丰富色彩、柔和质感、生态环境友好的植物群落,成为了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园林植物的选择十分重要。

合理搭配植物种类可以达到美化、生态、环保、健康的目的。

比如,在小规模的庭院中,对于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花卉搭配起来,一定能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

而对于大规模公园,大量的树木可以起到遮阳减温的作用,让游人在炎热的夏季里感受到凉爽的空气。

此外,一些芳香四溢的草木也可以通过气味来满足游人的视觉和嗅觉感受。

其次,园林植物的布局也有讲究。

布局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布局,另一种是人工布局。

自然布局是按照植物的天然生长状态来布置,强调的是植物的天然美感和原始状态。

而人工布局是通过对植物进行艺术性的修剪和造型,加强其装饰效果,使其更具魅力和观赏性。

最后,植物的养护也至关重要。

除了要保证植物的充足的水分供应、肥料的添加、病虫害的治疗外,还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比如,在公园里,为了防止游客踩踏植被,常常会在植物周围设置栅栏或其它障碍物。

如果游客随意踩踏花草树木,不仅会损害植物的生命力,还会使整个园林环境受到破坏。

园林空间景观是指园林整体环境中的各种景观,包含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它是通过设计和运用不同的元素,如地形、水体、建筑、雕塑等来构造园林空间环境,给人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如何营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具有美感和舒适性的空间景观成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首先,园林空间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水、陆、人等方面因素的平衡。

比如,在园林中设置小溪,可以营造出清新、柔和、优美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可以增加湿度,使园林环境更加舒适。

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可以设置喷泉、水雾等水景元素,增加美感的同时带来水的降温和加湿作用。

同时,园林的地面元素和建筑元素也需要和景观元素相互协调,形成具有独特氛围的空间环境。

论城市园林景观布局艺术

论城市园林景观布局艺术

论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艺术摘要:优秀的城市园林景观应该是一个人工景观与自然景物组成的有机结合体,它应该是既开放又完整的,其各种景物之间也能够协调自然的搭配,当游客身临其中的时候,能够有一种独特的美的感受,同时游客的情趣也能够得到陶冶。

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园林景观布局的内涵和特点,继而分析了布局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最后本文阐述了对形式与主题进行深化的方式。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布局;艺术城市园林景观布局的内涵和特点城市园林景观布局的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塑造以及利用、园林建筑、园路和场地以及植物的布置,还有假山、置石以及小品等的设置。

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艺术是工科和文科的贯穿、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交融、在广义建筑学中和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所联合构成的一个建设与学科的系列。

城市园林景观布局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点。

布局的多样性指的是每个城市园林都不要具备自己的特色,不能够相互雷同。

大到画廊、亭台楼阁等建筑的风格、外貌以及回廊等建筑的造型;小到隔断镂空的点缀以及花草树木等等都应该体现出自身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布局的统一性指的是城市园林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在线条、色彩、风格以及形式上面要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相似性,给人以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感觉。

指的主要是地面建筑等人文景观与动植物以及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要有和谐一致的搭配,形成相互统一的结合。

[1]布局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在有限的空间之中,设计出山水相映、曲折多变、景物交替的环境,为了将城市园林的意境表现得更具体和集中,就必然要使用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手法,其设计的艺术手法是丰富多样的。

其基本手法和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主题多样将整个园林分为空间尺寸不同的若干个景区,各景区都有各自的主题,或是奇石,或是山水,或是古木,或是名花,又或是修竹,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景观。

园林都是有着固定不变的主题的,而这些主题则是透过内容来展现的。

比如植物园的主题应该是对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植物进行引种和鉴定,同时展现植物界的客观规律和丰富知识给游客,所以在对植物园进行布局的时候应该紧密围绕这个中心,使主题能够显得鲜明。

园林规划设计与空间的结合应用

园林规划设计与空间的结合应用

浅谈园林规划设计与空间的结合应用摘要:近几年来,中国的园林景观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了能够让中国园林景观事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门应该在遵守园林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当前园林景观建设的现状,运用丰富的设计理念,让设计与空间进行巧妙的结合,使我国的园林景观事业迅速的成熟发展。

关键字:园林规划园林设计空间合理运用园林规划设计是将待建园林进行创意设计,完善其功能,丰富其内涵。

根据经济条件和艺术法则的相关指导进行落实,并在图纸上创作的一个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要为人们创造优美舒适、健康文明的让人流连忘返的游憩环境。

因此,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技术和生态问题,同时还要在艺术上考虑美观的问题。

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设计出来的形象与空间的结合。

园林规划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观察周边的环境与自然特征。

1.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发展任何的园林的设计都不是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在形式也各有差异,同时都有自己的可行之处。

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处理不当的地方,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相关人士进行研究讨论,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同时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

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可以让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的基本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得到充分的发挥。

2.园林规划城市绿化对社会经济的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园林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按地域来分,它包含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和公园规划;按规模来分,可分为规划大纲、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它的重点在于分析建设条件,研究存在的问题,确定园林主要功能和建设规模,确定地皮和地皮之间、地皮与工程之间、工程与经济间的合理时间和空间关系。

合理的园林规划可以为整体的园林设计带来整体的协调感,同时也可也进一步为园林的规划设计和空间的合理结合以及应用提供保障。

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浅议园林空间的处理手法摘要: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在数量、质量、空间构图、环境的协调,艺术布局等方面,进行巧妙地、精而体宜地对园林空间与时间序列的苦心经营,达到兼具功能、艺术效果。

此类成功的空间,我们称之为积极空间;而失败的园林空间设计,就是消极空间。

中国园林空间的组成要素包括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和道路等,这些要素是营造园林空间的物质基础,其装饰作用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周围的环境、地形、以及比例尺度创造出协调的园林环境,构成了生动的意境,组成了多样性主题内容,形成一种空间艺术。

在构筑空间时,往往运用各种手法。

关键词:积极空间消极空间空间处理手法一、前言:园林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也可说是“空间设计”,目的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而美好的外部休闲憩息场所。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水体、园林小品、道路和植物等造园要素组成。

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

空间需要人们的认和感,在人们的视觉感受中,一个空间给他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空间的设计中以优美的景色、幽静的境界为主,而更重要的是意境的设想,能够寓意与境、寓意与景,从而达到情景交融,使人触景生情,把思绪扩展到比园景更广阔更久远的境界中去。

园林空间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由组成要素所组成的景观区域,既包括平面的布局,又包括立面的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立体概念。

简言之,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园林之中,围合是形成空间的最直接手段,一个围合的空间、是视觉的重点,给人以场所感、归属感。

空间的垂直面能表现出组成要素的内在构成规律。

这个规律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精神文化水平,人们在这个空间中能找到场所感、归属感,给人以愉悦的感觉,那么这就是个积极的空间;反之,人们一进入这个空间,感觉到这里的景色杂乱不堪,人们有逃离的感觉,那么这就是一个消极空间。

二、积极空间所谓的积极空间,简言之,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园林之中,围合是形成空间的最直接手段,一个围合的空间、是视觉的重点,给人以场所感、归属感。

中国当代园林的山水创意空间

中国当代园林的山水创意空间

化的熏陶 , 园林之趣久 萦心怀 。
5 0 多公顷 , 是 目前我 国最大 的私家 园林 。 粤晖 园以建筑 为
水景堪称一绝 , 岸堤 奇石 古木 , 移步换景 , 宛若仙境。 上述条件大体符合北京私 家兴建庭 园的情况 , 北京私 主 , 除去 那些 有意模 仿欧化 风格 的, 众 多新兴 的私家庭 家庭 园一般处于城 乡结合部 , 面积从2 7 到1 9 0 平方米不等 , 戴家花 园、 姜家花 园、 李家花 园等 , 可 为代表。 它们的营建 园景观一 般总是在承继 山水文化 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古今 新版私宅 园林保持 了古典园林 的建筑造 型、 风格 、 色 多始于2 1 世纪初 , 至今有 的 已形成 了 良好的生态 小气候 。 杂糅 。
着西方 园林艺术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输 入 , 西方 园林运动无 ( ( 静 思园记 ) 。 静思 园水面开 阔, 湖石叠山 , 三十六景 , 情韵
情扫 荡 了中国园林。 虽然近 代 园林在个 别地区畸形繁 荣 , 悠然 。 该园占地1 0 0 余亩 , 可谓是新时期江南最大的私家 园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也会依 山理水 , 但是近现代 中国的 园林 林 , 亦堪称 “ 第一” 。 格调 在总体上 已然大变。 解放后 , 新 中国并无 多少 余力兼 风气既开 , 新版的苏 州私 园有如笋竹拔节春 山。 华侨
有 的甚至采取 “ 集美” 的创作方式 ; 在 建材使用方面 则 随着北京 市民对私家庭 园需求的抬升 , 私 园的前 景看好 。 彩, 基本上采用新型建筑材料 , 只是每每会做成仿木 质。 但是 , 北京私家庭 园呈现 出地 方化、 个性 化的特点 , 特别令人过 勃兴的市场 需 目难忘的是附着其 间的业主个人 气质、 审美品位与独立 意 私 园勃兴又带有消费社会竞相炫富的成份。 求又降低 了园林设计师的门槛 , 一批“ 赤脚风景 师” 得以一 志。 这理应也是其他地 方私 园打动人心之处 。 试身手。 为此 , 不当之处在所不免 , 招致 园林专业后辈新秀 宅 园、 山 麓 园、 湖滨园, 兴 建 私 家 园林 在 江 南 消 歇

谈室内陈设艺术中的园林景观创造

谈室内陈设艺术中的园林景观创造

谈室内陈设艺术中的园林景观创造摘要:现代城市人口密集,高楼大厦林立,到处是水泥钢筋,长期被包围在这枯燥、乏味、冷漠的建筑中的人们向往自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要与自然结合的心理和愿望。

设计师们不断摸索,千方百计地要把自然引进室内,在室内设计中引进自然景观,成为现代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室内设计;园林;景观造型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54-01一、设置室内园林景观的种类从空间构成方式上可以分为两类:室内造园造景和内庭造园绿化。

室内造园造景是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中的造园造景,一般面积小,不受风雨侵袭,为了获得一些阳光,可以在天窗或侧窗处设置,如无阳光照射条件,绿色植物可用盆栽植物轮换置放,或采用仿生植物,也可以设计成没有绿色植物的水石景,或枯山水景观。

在较大空间内可与建筑小品,如亭、桥、廊、轩等结合造景,可以采用中国传统盆景的艺术手法“咫尺千里”,小中见大,将大自然的典型景致缩于有限的范围之内。

内庭造园绿化是在建筑设计所提供的内庭院或凹院,以及室内穿插过渡的内庭部分,在开敞型或半开敞型的空间内进行造园景观设计,因受到风雨日照、自然气候的直接影响故在南方温暖地区易于实施。

这些部分的景观设置就室内而言,可供室内向外观赏以及借景之用。

在冬季结冰的寒冷地区,植物和水体在冬季难以维护,日本京都龙安寺枯山水石庭以白砂铺地,耙成水纹象征茫茫大海,上置15块精选各异的石块象征群岛,是以方丈为主的各厅房子打开障子可以看到的惟一大型景观,造景之意匠受到无数观光游客的赞叹。

这类景观作法不受气候的影响。

二、室内园林造景与空间序列室内造景创造与建筑空间结合的设计、研究十分重要。

它是丰富空间变化的有力手段,为室内陈设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因此,室内大型陈设艺术品一一室内园林景观,应当为室内空间序列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布置设计。

三、室内园林景观创造的艺术手法室内园林景观创造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立意、对比、比拟、层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园林设计中的空间构思创意
一、前言:
园林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也可说是空间设计,目的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而美好的外部休闲憩息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构思奇妙,设计精巧,达到了设计上的至高境界。

究其原理,如以园林艺术的形式看,乃得力于园林空间的构成和组合。

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一些新建园林往往由于很少(或没有)充分考虑到园林空间构成和组合的重要性而使全园少技巧之变显得平淡无奇,一览无余。

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把园林空间的构成和组合这一形式构成规律用来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问题。

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并且是一个饶有趣味、极富创造性和引人入境的问题。

鉴于自觉这一问题重要,而关于此方面的专论、材料又少。

初涉斯门,期望建树和提高,故试作此文,意为抛砖引玉,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二、园林空间的定义与构成: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存在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联系,在城市或公园这样广阔的空间中,它有自然空间和目的空间之分。

作为与人们的意图有关的目的空间又有内在秩序的空间和外在秩序的空间两个系列。

平常所谓的外部、内部空间是
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的。

它既可设计成具有外在秩序(开敞或半开敞),也可设计成具有内在秩序(围合、封闭)。

但是内、外部空间并不是绝对划分的。

如:某人住在带有庭院的住所内,他的居室是内部空间,庭院就是外部空间,但相对于整个住所来说,院外道路的空间就是外部的。

而园林中的空间就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它作为园林艺术形式的一个概念和术语,意指人的视线范围内由树木花草(植物)、地形、建筑、山石、水体、铺装道路等构图单体所组成的景观区域而成,它包括平面的布局,又包括立面的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二维概念。

园林空间构成的.依据是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在于垂直视角(约20~60度)水平视角(约50~150度)以及水平视距等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因此,园林空间的构成须具备三因素:一是植物、建筑、地形等空间境界物的高度(H);二是视点到空间境界物的水平距离(D);三是空间内
若干视点的大致均匀度。

一般来说,D/H值越大,空间意境越开朗,D/H值越小,封闭感越强。

实际事例证明,以园林建筑为主的园林庭院空间宜用较小的比值,以树木或树木配合地形为主的园林空间宜用。

较大的比值。

D/H≈1时,空间范围小,空间感强,宜作为动态构图的过渡性空间或空间的静态构图使用。

D/H在2~3时,宜精心设计,而D/H在3~8之间是重要的园林空间形式。

三、园林空间的类型:
园林中的空间根据境界物的不同分为不同种类,主要有:以地形为主组成的空间;以植物(主要乔木)为主组成的空间,以及以园林建筑为主组成的空间(庭院空间)和三者配合共同组成的空间四类,现分述如下:
(一)以地形为主构成的空间:
地形能影响人们对空间的范。

围和气氛的感受。

平坦起伏平缓的地形在视觉上缺乏空间限制,给人以轻松感和美的享受。

斜坡,崎岖的地形能限制和封闭空间,极易使人造成兴奋和恣纵的感觉。

在地形中,凸地形提供视野的外向性;凹地形是一个具有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通常给人一个分割感、封闭感和秘密感。

地形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创造和限制外部空间,空间的形成可通过如下途径:对原有基础平面添土造型;对原有基础进行挖方降低平面;增加凸面地形的高度使空间完善;或改变海拔高度构筑成平台或改变水平面。

当使用地形来限制外部空间时,下面的三个因素在影响空间感上极为关键:空间的底面范围;封闭斜坡的坡度;地平轮廓线。

这三个变化因素在封闭空间中同时起作用。

一般人的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上夹角40°~60°到水平视线的下夹角20°的范围内,而当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达到或超过45°(长和高为l∶1)则视域达到完全封闭;而当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少于18°时,其封闭感便失去。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底面积、坡度和天际线的不
同结合来限制各种空间,或从流动的线形谷地到静止的盆地空间,塑造出空间的不同特性。

如:采用坡度变化和地平轮廓线变化而使底面范围保持不变的方式可构成天壤之别的空间。

一般为构成空间或完成其它功能如地表排水、导流等,地表层决不能形成大于50%或2∶1的斜坡。

利用和改造地形来创造空间、造景,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有很多成功的典例,如:颐和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和银锄湖。

而且一般多见于中型、大型园林建设中,因其影响深、投资多,工程量大,故经常在使其满足使用功能、观景要求的基础上,以利用原有地形为主、改造为辅,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地形。

如:群众文体活动场地需要平地,拟利用地形作看台时,就要求有一定大小的平地和外面围以适当的坡地。

安静游览的地段和分隔空间时,常需要山岭坡地。

园林中的地形有陆地和水体,二者须有机地结合,山间有水,水畔有山,使空间更加丰富多变。

这种山、水结合的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广为利用。

就低挖池,就高堆山,掇山置石,叠洞凿壁,除了增加景观外,重要是限制和丰富空间。

(二)以植物为主构成的空间:
植物在景观中除观赏外,它还有更重要的建造功能即它能充当和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围墙、门窗一样的构成、限制、组织室外空间的因素。

由它形成的空间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
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

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各类的地被植物、矮灌木来暗示空间边界,加一块草坪和一片地被植物之间的交界虽不具视线屏障,但也暗示空间范围的不同。

垂直面上可通过树干、叶丛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

同样,植物的枝叶(树冠)限制着伸向天空的视线。

鉴于此,享利F阿诺德在他的著作《城市规划中的树木》中介绍到:在城市布局中,树木的间距应为36M,如果间距超过9M便会失去视觉效应。

因此我们在运用植物构成室外空间时,只有先明确目的和空间性质(开旷、封闭、隐密、雄伟),。

再选取、组织设计相应植物。

下面简述利用植物构成的一些基本空间类型。

开敞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私密性。

半开敞空间:开敞程度小,单方向,通常适用于一面需隐密性,而另侧需景观的居民住宅环境中,在大型水体旁也常用。

覆盖空间:利用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空透的空间。

一般来说,该空间能利用覆盖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另一种类似于此空间的是隧道式空间(绿色长廓),它是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树冠遮荫而成,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

完全封闭空间: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无方向性、具极强的隐密,隔离性。

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空间。

设计要求垂直感的强弱,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这种空间尽可能利用锥形植物,越高则空间越大,而树冠则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